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教学计划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8328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教学计划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教学计划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教学计划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教学计划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教学计划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教学计划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教学计划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教学计划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教学计划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

3、简便计算……………………………………………………5课时左右

营养午餐……………………………………………………………1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3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4课时左右

3、生活中的小数………………………………………………3课时左右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三角形(6课时)

1、三角形………………………………………………………4课时左右

2、图形的拼组…………………………………………………2课时左右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七、统计(3课时)

八、数学广角(3课时)

小管家………………………………………………………………1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设想: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四则运算

(一)

教学内容:

四则运算

(一)(教科书第4~5页的例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互帮互助的学习态度。

2、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主题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的人们在干什么?

再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2、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问题,然后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3、在学生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出例1。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1)分析:

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

“中午有44人离去”是什么意思?

“又有85人到来”又是什么意思?

问题是什么?

该怎样列式?

(2)学生尝试独立列式。

(3)集体交流

分步列式:

72–44=28(人)28+85=113(人)

综合列式:

72–44+85=113(人)

(4)分析比较分步与综合算式的联系。

2、练习:

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

提问:

这一题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请大家先分步列式,再综合列式。

集体交流。

3、观察:

这两道题中,有什么共同点?

我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小结:

如果一道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加法和减法运算,那我们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教学例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分析:

“照这样计算”,表示什么?

用线段图表示出相应的数量关系。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请大家列综合算式。

987÷

6

=329×

=1974(人)

提问:

3表示什么?

再乘6又表示什么?

987

=2×

987

再乘987又表示什么?

5、练习:

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独立列式。

集体交流,说说每步的意思。

6、观察:

如果一道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那我们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总结:

在例1、例2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

再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顺序计算。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3、计算

192+8–157600÷

50×

91980–436+75

45×

30÷

5472÷

95291–68+951

4、应用

(1)打字员8分钟能打960各字,照这样计算,30分钟能打多少个字?

(2)图书馆有故事书78本,上午三年级还回37本,下午四年级借走28本,现在图书馆还有故事书多少本?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收获?

第二课时四则运算

(二)

四则运算

(二)(教科书第6页的例3及相关练习。

1、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和两头乘除、中间加减类型题的算法,进一步总结完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借助线段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探究理解新知并进行分析的能力。

1、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2、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两头乘除、中间加减”类型题的算法。

主题图、课件等。

1、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混合运算的知识,谁还记得混合运算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有哪些运算法则?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

÷

——从左至右

(2)+—

2、师:

现在是什么季节?

冬天大家最喜欢干什么?

堆雪人、打雪仗、滑雪一定非常有趣。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你能帮他们算算要花多少钱吗?

(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得到什么信息?

请你帮他们算算要花多少钱吗?

1、同桌讨论,画出线段图,然后把结果用算式表示。

2、汇报交流:

(1)24+24+24+24÷

2

师:

你是怎样想的?

(2)根据大家的想法,想一想这道题该怎么算?

(3)这道题和我们昨天学的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

都没有括号。

不同点:

昨天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的运算,今天是既有加减又有乘除。

运算顺序也发生了改变。

(4)24×

2+24÷

师:

这一种你又是怎样想的?

(5)根据大家的想法,想一想这道综合算式该怎么算?

(6)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提出: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让学生自己列式并计算。

100–24×

3

每一步表示什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第1题。

要求学生先说出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再比较上下组的运算顺序是否一样。

2、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生评议。

3、填空

(1)计算582-18×

10,应先算()法,再算()法。

(2)计算68×

10+582,应先算()法,再算()法。

4、列综合算式

(1)30的16倍减去225,差是多少?

(2)用12乘30的积再加上280除以35的商,和是多少?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四则预算的运算顺序,你能完整说说运算法则吗?

你感到高兴吗?

第四课时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教材第10——11页的例4。

1、使学生掌握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即小括号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观察、比较、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

使学生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

主题图、小黑板、课件等。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

12×

8100-72÷

935+25×

4

72-32÷

478-58+36178-56×

3

2、计算

150+42×

37240÷

80+71×

13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

出示例4主题图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人,下午有270人。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请你先画图,再列式计算。

2、分组讨论。

3、汇报交流:

(1)270÷

30-180÷

30

请学生说说每步的意义。

(2)270-180=90(人)90÷

30=3(名)

请学生说说每步的意义。

谁能将这两道算式列成一道综合算式?

(270-180)÷

(3)提问:

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有什么作用?

你又是怎样算的?

4完善法则

引导学生总结带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教材第11页“做一做”。

分析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师生评议算法。

2、第14页练习二的第1题。

如果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又该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谁来说一说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第一课时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

(教学教科书第17~18页的例题1,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1、2题)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定向知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掌握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了解有关定向知识及确定位置的方法

初步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有关定向运动的资料,课件,学生准备量角器

教师:

以前我们学习了用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还会通过第几行、第几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今天我们将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板书课题)

1、引导学生观察17页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景图,教师:

这是一张公园的定向运动图,“定向运动”是一种借助地图和指北针(罗盘)按规定方向行进的体育活动。

辨别方向和使用地图的能力是参与定向运动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在参赛过程中,参加者凭借个人定向技术,识图能力和指北针,按照标绘在地图上的方向线,在野外环境中自行选择行进路线,不断的判断并纠正前进的方向,依次通过赛会预先放置的各个检查点,以最短时间到访所有点标者为胜。

定向运动的起点是用“△”来表示,终点是用“〇”来表示。

2、指导学生观察“公园定向运动图”,提问:

图里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被称为地图的三要素。

等高线是地形高度的差距,他们表示哪里有山,哪里有坑谷以及地形的陡缓。

读懂等高线很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路线的选择,因此定向运动图中也必须要有等高距。

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的图

东偏北是什么意思?

东偏北30度表示什么?

起点到终点的这条线段表示什么?

如果1号检查点在北偏东60度,距离起点大约1千米的地方。

那1号检查点该画在什么地方?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在图中标出2号检查点:

南偏东60度,大约走2千米

思考:

能不能换种说法?

3、小结: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1、完成18页“做一做”

指导:

学校到小明家的距离是多少?

在这条线段上有几个小段?

每个小段表示多少的距离?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三第1题

提示:

在北京的位置上画出东、南、西、北的方向,再回答问题。

建议:

小组合作完成,集体交流

3、完成练习三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材第50—51页例一。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的内在联系。

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直尺、课件等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课件出示)

1、填空。

0.1是()分之一。

0.7里有()个0.1。

1米=()分米=()厘米=()毫米

2、读出这些商品的价格。

闹钟直尺铅笔

28.00元0.90元0.35元

1、导入新课。

师讲述: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

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与意义。

板书课题:

小数的产生与意义。

2、教学小数的产生。

A:

教师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让学生说一说如果用“米”作单位,能不能用整数表示出来?

B:

让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

C:

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发现了什么?

1000÷

10=100÷

10=10÷

10=1÷

10=

D:

小结:

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

教学一位小数。

出示例一的米尺。

观察: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

(1分米)3份呢?

7份呢?

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一?

(十分之一)1分米也就是几分之几米?

(1/10米)写成小数呢?

3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写成小数呢?

7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在米尺上标出结果。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第一位,表示十分之几。

教学两位小数。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是多少?

(1厘米)3份呢?

6份呢?

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一?

(百分之一)1厘米也就是几分之几米?

(1/100米)写成小数呢?

(0.01米)

3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6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在米尺上标出结果。

思考:

如果是13厘米又是1米的几分之几?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第二位,表示百分之几。

教学三位小数,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1毫米)3份呢?

1毫米是1米的几分之一?

(千分之一)1毫米也就是几分之几米?

(1/1000米)写成小数呢?

(0.001米)

13毫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123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第三位,表示千分之几。

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造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小数点隔开。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E:

完成教材第5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1、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九第1题。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讲评。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九第2题。

3、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九第3题。

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小数。

9/10米=()米27/100米=()米

49/1000米=()米97/1000=()

37/100=()839/1000=()

4、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说给大家听听。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第一课时小数的性质

教材第58页的例一~例三。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并会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2、使学生学会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掌握小数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新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学会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并会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每2人3根纸条、课件。

1、口答:

(课件出示)

0.3是()个十分之一。

0.30是()个百分之一。

0.300是()个千分之一。

2、质疑:

出示:

铅笔铅笔

2.5元2.50元

质疑:

同一款铅笔,一枝是2.5元,一枝是2.50元,你会选择哪一枝呢?

学生自由交流。

1、教学例1。

出示例1:

量出0.1米、0.10米、0.100米的纸条,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操作。

集体交流发现的问题(一样长)

为什么0.1米、0.10米、0.100米是一样长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因为:

0.1米=1分米

0.10米=10厘米=1分米

0.100米=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所以:

0.1米=0.10米=0.100米

这三个小数,从左往右有什么变化?

从右往左有什么变化?

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请多位学生自由交流。

完成教材第58页的“做一做”。

观察:

0.3在图中该怎样表示?

0.30呢?

比较:

根据涂色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

谁能从意义上说一说0.3和0.30为什么相等?

师小结:

通过例1和做一做我们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2、小数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