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
3=8×
5=37-15=8÷
2=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36+5-18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
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主题图,
1.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学生列式解答。
3.指名板演,追问:
像53-24+38这样的综合算式,你还记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
(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
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
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怎样进行计算?
出示综合算式:
15÷
3×
5=
2.学生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4.解决问题。
师相应板书计算过程。
(三)总结归纳。
(四)学习脱式写法。
1.53-24+38=
教师边讲边示范。
2.15÷
学生模仿试一试写在本子上后集体汇报。
三、多层训练、巩固算法
⒈完成“做一做”
学生进行计算。
提问:
这组算式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⒉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⑵分别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3.小小啄木鸟
判断树上的算式是否做对,把不对的改过来。
(1)34-17+3
(2)3×
8÷
4(3)18÷
3
=34-20=24÷
4=18÷
9
=14=6=2
四、评价小结、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页。
1.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步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主题图
一、复习旧知
(1)口答列式。
①32与18的和是多少?
②32减去18的差是多少?
③24除以8,商是多少?
④6和8的积是多少?
(2)算一算。
4×
6÷
870-25+138÷
4×
2
说一说每道算式计算的第一步然后再计算。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
师:
同学们,春天到了,看公园多美啊!
你们想不想也到公园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呀?
但去之前小精灵带来了一个问题,你们能帮助它吗?
(出示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写在本上,然后指名回答。
学生1:
3=1212+7=19
学生2:
3+7=19
学生3:
7+4×
3=19(元)
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学同意吗?
说说你的想法?
三位同学说的都很好,第2个同学和第3个同学列的算式你是如何计算的呢?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乘加
教师: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
14×
3+7
27+4×
3
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1:
3+7先算4×
3=12(人)也就是在玩跷跷板的人,再用玩跷跷板的人数加上旁边观看的人就是一共的人数。
7+4×
3又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2:
虽然7在前面,但也要先算4×
3=12(人)再加上旁边观看的人数,一共有19人。
教师小结:
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三位同学的想法,请你认真观察,动脑筋想一想,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三种做法表面有所不同,但是要求一共有多少人?
都要先计算玩跷跷板的人数再与旁边观看的人数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是总的人数,你们发现这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了吗?
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计算哪一步呢?
学生:
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3.乘减
出示算式:
6×
2-8=24-3×
7=
提问:
这两道算式该如何计算呢?
同桌俩人说一说。
指名汇报,学生尝试算一算,然后指名板演。
小结:
像这种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要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找2个同学说)。
4.除加、除减
同学们总结的真好,现在我们来做几组小练习,看看谁学得最好,请你观察这个综合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口算出结果。
28-6×
3=5×
9-40=54÷
9—4=20+48÷
6=
通过3、4题我们知道了像这种有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要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或减法。
那么通过我们上面的学习内容,你能总结一下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时,我们应该按着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吗?
在没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有加减或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板书)
三、练习
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计算。
6×
4+4=25—3×
7=72÷
8+4=20—63÷
9=
2.当小老师,判断,并改错。
6+9÷
3=55÷
5+5=69—3×
2=1248÷
8—4=2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老师相信只要你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你就会越来越聪明的。
第3课时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科书第49页
1.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2.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投影仪、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题:
(1)2+7×
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40-36÷
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计算
32-8÷
820+16÷
430-4×
5
二、学习新知
1.复习小括号的作用
58-14+6指名学生说计算顺序,在14+6两边加上小括号,提问:
现在算式58-(14+6)有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2.尝试学习
出示算式
7×
(7-5)(77-42)÷
7
这两题应该怎样计算呢?
(1)小组先讨论,然后完成在答题卡上,再小组内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指名小组汇报,师相应板书。
3.小结: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练一练
1.比较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16-8×
2(16-8)×
2.做“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把先算的部分画出来。
指名二人板演,其余的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
能举例说明吗?
第4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50~52页练习十一中相应的习题。
通过练习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进行正确熟练的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熟练的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实物投影仪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让学生说一说)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课﹚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升
1.基本练习,巩固提高
﹙1﹚抢答:
口算练一练,赢在起跑线
利用口算卡片请同学们抢答,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可以用开火车或任意指算式的方式学生直接快速说出得数。
﹙2﹚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要求:
1.让学生划出运算顺序,同桌批改。
2.选择其中的两题进行计算。
3.反馈讲评
小结:
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的结果就完全不同,因此在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
(3)计算我最棒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出
9
15÷
﹙12-9﹚
87-5×
7
﹙24+32﹚÷
92+7×
4
﹙36-12)÷
8
2×
7+9
56-8×
5
抽学生进行板演,其他的同学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学生计算完后集体订正。
两位同学进行板书(在学生做题时进行。
)
②先请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题方法,再请其他同学针对他的书写格式、做题方法进行评判、得分。
组内交流其余题的答案,集体订正。
④将做的正确书写又认真的学生的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给其他同学们看,及时给与表扬以鼓励。
(教师追问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重点:
小组内交流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我们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什么,你有什么做题的诀窍可以和大家分享。
第5课时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课本P53~5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两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分步或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康师傅的面包房,想去吗?
2.瞧瞧,康师傅今天要烤面包准备送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吃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理解图意。
(1)学生先观察图,然后在小组内互说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小组内派代表在班上交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一下问题。
(师相应板书出三个数学信息。
)
一共烤了90个面包。
师:
本题要解决什么问题?
(板书: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呢?
剩下多少个面包需要烤,我们知道吗?
怎么求剩下的?
必须知道什么数学信息?
(3)我们可以用图形来表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用一个长方形表示一共要烤90个面包。
90个
36个每次烤9个,烤几次?
2.自主探索
(1)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3.第一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第二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
4.质疑,感知解决中间问题的必要性。
明明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怎么大家都在先解决“剩下多少个面包需要烤?
”如果不先算出剩下的,能解决最后的问题吗?
看来,解决剩下的非常的关键。
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
5.列综合算式。
你会列综合算式表示解答过程吗?
学生尝试,指名学生板演,集体反馈(强调小括号在这的作用)
6.小结:
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我们可以分步解答也可以列综合算式来解答。
7.检验
你是如何检验的?
指名回答。
(多让几个孩子回答)
三、巩固练习
1.P54做一做。
(1)学生看图,说一说知道的数学信息和要解答的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3)两名学生板演。
(4)集体讲评。
2.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第6课时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练习课
课本P55~56页,练习十二中相应的习题。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搜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素养。
2.通过组织学生自主观察题目,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生活性,体会数学的作用。
3.结合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素养,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
练习纸
一、基本练习:
口算(口算卡片)
二、专项练习
创设情境,回顾梳理。
再过几天就是小英的生日了,今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去装饰一棵智慧树,作为送给小英的生日礼物。
1.出示情境图(彩灯有7个,娃娃一个)
(1)提问
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能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买彩灯和娃娃一共需要多少元?
(2)思考
要求一共需要多少元,怎么算?
自己试一试,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交流,解决问题。
彩灯3元/个娃娃8元
先用彩灯3元/个和一共七个彩灯求出买彩灯一共花了多少元,然后再用买彩灯的钱加上娃娃8元,就能求出一共花了多少元。
(学生一边说,老师要出示思路)
2.练习十二第2题
(2)谈话:
怎样列算式?
和同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思考
(4)交流
3.练习十二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
三、课堂练习
课本练习十二第4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
(2)交流评价: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
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
课本P57~58页。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解题和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灵活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口算卡片、课件。
1.口算卡片(开火车)
2.出示混合运算,指名学生说运算顺序。
二、回顾整理、形成网络
1.师: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学习混合运算时,都学了哪些知识,记不清的同学也可以看看课本。
哪个同学能给老师举个例子呢?
(引导学生分别举出各种混合运算的算式,并请学生说清楚应该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从而总结出规律)师板书。
2.师:
你能做出这几道题吗?
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看来,我们同学已经了解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你能判断出这些计算题是对还是错吗?
如果是错的,错在哪里呢?
预设:
学生可能判断正确,那么,引导学生说清楚运算顺序。
师:
看来,简单的判断题是难不住我们同学的,那么,你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也能做得极快又好吗?
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几道应用题。
三、拓展应用
1.总结解题思路,大屏幕出示第一道题:
小红看一本故事书,看了5天,每天看8页,还有38页没有看。
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1)学生独立解决(请学生自己读题,想清楚怎么求?
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班内交流。
你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式)
问题不变,条件改变,再来看一看该怎么算?
再来看看这道题,条件不变,问题变了,你会算吗?
同学们看,有的同学是从问题去找条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两个条件。
有的同学是从条件入手,解决问题。
这是解决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思路,虽然思路不同,但是在计算的时候运算顺序都是先求乘除,后算加减。
同学们掌握了吗?
好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看看哪个同学是真正的掌握了,哪个同学是不懂装懂。
2.实际应用
(1)小明花了12元买了3个红气球,小刚花2元买了一个绿气球,一个红气球比一个绿气球贵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决,请生讲清楚怎么想的,如何列算式?
(2)小白兔拔了35个萝卜,5个装一篮,送给小灰兔2篮,还剩几篮?
学生独立解决,出示学生的错题,在分析错题的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
(3)1个汉堡8元,1杯橙汁3元,买一个汉堡两杯橙汁一共需要用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决,展示学生做法。
(4)小花4小时剪了36个窗花,小丽每小时比小花多剪2个,小丽每小时剪多少个窗花?
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四、当堂检测
1.67-34+39=2+6×
8=
12-6÷
2=9÷
7=
2.如果2004年9月份有4个星期零2天,那么9月份一共有多少天?
3.小明用10元钱买文具,花了4元买了2只圆珠笔,用剩下的钱买笔记本,每个笔记本1元,问可以买几个笔记本?
五、总结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复习了什么?
你都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