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4759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研究.docx

《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研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研究.docx

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研究

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研究

——以庆阳市庆城县农村小学教师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提出,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成为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的生存状态也备受广泛关注。

本研究以庆阳市庆城县为例,选取100名农村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实物分析法就选取的教师基本信息、生存状态、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等展开实地调查,认识到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亟待改善,专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得出该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不佳、专业发展受阻,并分析出现此现状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该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生存状态,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加强农村教师精神层面的引领;政府充分发挥其调节职能;加强专业引领;个人自身的完善。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提出,社会对农村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要求日趋提高。

“在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进程中,优秀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核心。

”师资队伍的建设有赖于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在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关键。

同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面广量大,农村教师占我国教师总量的一半,其中的80%是农村小学教师。

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并且在专业化发展中遇到了种种障碍。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生存状态很不理想,教师繁重的事务与苍白的生活,较低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职业倦怠、生活医疗保障欠缺等生存状态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个人专业化发展。

只有社会真正着力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才能保证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只有切实关注农村小学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的精神需求,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窘境,才能实现他们在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提升。

(一)研究的意义

研究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和专业化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性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世界发达国家的共同目标;是适应整个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教师职业及将是本身价值的重新发现。

研究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和专业化发展有助于调节教师的工作状态;有助于教师经济社会地位、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全民素质;有助于教师树立自主科研和终身学习意识;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从教师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心理健康状况、职业生活、科研现状、学校可用资源、参加培训状况、学校管理等方面对庆阳市庆城县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源、寻找其解决策略。

使本县对教师的生存状态予以关注,为解决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农村小学教师

农村小学教师的定义包括三方面:

一是农村小学教师是以农村人口为教育对象并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工作者;二是农村小学教师生活在县城以下的乡镇、农村小学和教学点;三是农村小学教师主要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初等教育老师。

  

(二)生存状态

生存状态是人的“在”的各种方式的总称。

人这种“在者”与其他“在者”的区别在于,人是以领悟自身之在的方式而存在的,人所特有的这种在的方式被称为生存。

 (三)教师生存状态

教师生存状态指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教师所处的物质精神环境。

总结以上定义,本文中的生存状态主要指教师的生存常态。

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主要指在关注人的生命教育的特定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个体或群体所处的物质精神状态。

不仅指物质层面的,如工资待遇、社会福利、医疗保障、工作环境与条件等,也指精神层面的,如职业认同感、成就感、社会地位等。

 (四)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teacherprofessionalization)主要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教师专业化既是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教师群体为争夺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一过程指的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后一过程指的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综合上述定义,本文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一个新手教师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搜集、整理、利用文献的方法。

在本研究中笔者通过CNKI、报刊、万方数据库、书籍查阅了1996—2011年的41篇有关教师生存状态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文献,为本研究找到了理论支持和切入点。

(二)调查法

1.问卷法

本研究编制了《教师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调查问卷》(教师问卷),问卷分别从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心理健康状况、职业生活、科研现状、学校可用资源、参加培训状况、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设计,选取庆阳市庆城县6所农村学校的小学教师作为发放对象,选取了教师107名,共发放问卷107份,回收105份,回收率为98.13%,其中有效问卷为100份,有效率为95.24%。

2.访谈法

为了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设计了关于农村小学教师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现状的访谈提纲,采取随机抽样法,从六所学校中各抽2名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

(三)实物分析法

本研究从6所学校的教师中选取了10名教师对他们的个人课程表、教案、批阅作业量等实物进行了分析。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6.0系统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具体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对“农村小学教师生存状态与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共有100位被调查者有效做答。

被调查农村小学教师的基本情况见下表1。

表1农村小学教师基本情况统计表

题目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67

67%

33

33%

婚否

87

87%

13

13%

是否师范毕业

56

56%

44

44%

是否班主任

63

63%

37

37%

年龄

小于25岁

6

6%

26~35岁

36

36%

36~45岁

22

22%

46~55岁

23

23%

55岁以上

13

13%

教龄

未满5年

10

10%

5~10年

21

21%

11~20年

23

23%

21~30年

32

32%

30年以上

14

14%

学历

本科

32

32%

大专

39

39%

中师、中专、职高、高中

29

29%

1.性别比例不太均衡

从调查统计的结果可知:

农村小学教师的性别比例不太均衡,男教师占67%,女教师占33%,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女教师大多集中在中心小学,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

再有,农村小学有超过4/5的教师都已结婚,大多数教师的家属都在家务农,少部分在外打工,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家庭经济负担和工作压力。

2.学历结构趋于合理

教师的学历结构是指教师的最高学历或者获得的最高学位构成,它代表一个教师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发展潜力。

从调查结果来看,该地区本科学历的农村小学教师占32%,大专的占39%,中师、中专、职高、高中学历的占29%,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也占了一半以上。

说明该地区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比较高,学历结构趋于合理化。

3.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担任班主任

从被调查农村教师的基本情况可看出,有63%的教师都担任班主任工作,甚至在规模较小、生源较少的学校中有的校长也要担任班主任。

农村的小学虽说班额不大,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上课、备课、批阅作业外,一个班的生活学习各个方面都需要班主任操心。

一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压力这么大还如何更好地钻研教材、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呢?

4.年龄结构上老龄化现象还存在

从农村小学教师基本情况统计表可以看出,有36%的教师年龄在46岁以上,访谈时一位校长说:

“近几年我们学校没有添加一个年轻教师,我们学校教师队伍老龄化趋势严重。

”许多教龄长的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

要搞好教育必须调整教师队伍,使老、中、轻教师结合起来,相互交流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2)农村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现实审视

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的好坏,影响着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因此,我们对现实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予以关注。

虽然现如今的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有所改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1.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低,职业认同感不高,工资待遇低

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职业认同感都影响着教师的生存状态,通过调查笔者将该地区的教师生存状态具体分析如下:

(1)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

农村小学教师对社会地位的自我认定是指他们对自己现实所处社会地位的认同情况,教师的社会地位是由政治、经济、职业道德水平、职业专业化水平、社会的认同度等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教师这个行业,教师的收入、待遇等都在逐步提高。

但在一些农村特定地区,小学教师的地位如何呢?

下图说明了调查结果。

从农村小学教师社会地位自我认定情况表看出,在100名教师中,认为现实中农村小学教师社会地位很高和比较高的仅占10%左右,而认为很低和非常低的占到了60%左右,可见农村小学教师对现实中教师职业地位的自我认定还是比较低的。

相对应的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小学教师应当是受人尊敬的职业,理应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

令农村小学教师不解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比较低,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却很大,这在无形中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访谈中有教师说:

“我们天天累死累活却没有一点社会地位,社会期望我们培养优秀人才,又不能体罚打骂学生,家长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我们,其他职业人员都认为教师职业特别轻松,只是哄小孩子玩而已,干教师职业太不值得啊。

”这表明教师的社会地位低是不可争的事实。

(2)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高

本研究也对该地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地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高,具体情况看下表。

表2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情况表

题目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您对目前教师生存状态满意程度是

非常满意

1

1%

比较满意

13

13%

一般

28

28%

不太满意

26

26%

非常不满意

32

32%

如果给您再一次选择的机会,您还愿意做教师吗?

仍然乐意

13

13%

犹豫不决

17

17%

改行,但还留恋

38

38%

坚决离开

32

32%

数据显示,有58%的教师对自己的生存状态不满意,并且在问到“如果给您再一次选择的机会,您还愿意做教师吗?

”时,有32%的教师选择“坚决离开”,有38%的教师选择“改行,但还留恋”,17%的教师选择“犹豫不决”,仅有13%的教师选择“仍然乐意”。

这些数字充分表明了农村小学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没有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使教师提升自己的欲望大大降低。

同时,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使“教师生活在一个鱼缸中,领导、家长、纳税人和学生都在审视着他们”。

①面对这种状况,有很多教师无法有效排解压力进而损害了从业的信心。

(3)工资待遇在逐步提高,但还是比较低

2008年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