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陈永胜.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4723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17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陈永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陈永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陈永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陈永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陈永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陈永胜.docx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陈永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陈永胜.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陈永胜.docx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陈永胜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陈永胜

第一单元学海苦作舟--------------1

1、学习苦乐辩-------------------1

2、尴尬的朗读-------------------3

3、温故而知新-------------------5

4、磨刀不误砍柴工-------------8

5、学习习惯“义诊”----------10

6、当天事情当天做-------------12

第二单元多想增智慧--------------15

1.家鸭与野鸭--------------------15

2.聪明的鱼鹰------------------------18

3.梦想剧场----------------------------21

4.猜球游戏----------------------23

5.命题画图-----------------25

6.脑筋急转弯-----------------28

第三单元排解心中忧------------31

1、情绪轮------------------31

2、手掌图----------------33

3、说说心里话---------------35

4、“自私鬼”的故事-------------37

5、想法不同,心情不同---------------40

6、张冠李戴----------------------------42

第四单元立下自强心-----------------45

1、成长记录--------------------45

2、警钟常鸣---------------47

3、预防“红眼病”---------------49

4、勿做两面人--------------51

5、坚强的小树-----------------54

6、成功之路---------------------57

第五单元浇灌真诚花-------------59

1、歌德与席勒的友谊-------------59

2、击鼓传花------------------62

3、真正的朋友-----------------64

4、小柳树与小枣树--------------67

5、“补丁老师”-------------------71

6、开心的家长会-----------------73

第六单元迎接新挑战---------76

1.蜘蛛结网的启示------------76

2.今天我当家---------------------79

3.角色互换-----------------------81

4.紧急救助---------------------83

5.离家出走危害多---------------86

6.生日的意义------------------89

第一单元学海苦作舟

单元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2启发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

4促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健康发展。

一、学习苦乐辩

(一)活动主题

引导学生树立苦中有乐的学习态度,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二)活动步骤

1.指导学生阅读‘生活角”的内容:

晓冬对待’“学习”的态度合适吗?

2.将全班学生分成8人一组;组内同学分成两部分,相互进行辩论;:

学习是苦还是乐?

要求摆事实,讲道理,根据自己的经历、所见所闻或有关证据据理力争。

3.每组选派一名辩论中占优势的代表,参加全班辩论。

辩论时将各组推选的代表分成“正方”和“反方”,相对而坐。

其他同学根据个人的倾向性,分别坐在正方一侧或反方一侧’,为之助阵加油。

4.组织正方和反方同学分别朗读下面的儿歌: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苦中求乐心态好,

勤奋学习添劲头。

学习苦乐大家辩,

你追我赶争上游。

5.经验分享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学习是苦还是乐?

怎样才能化苦为乐,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

6.提醒学生按照“备忘录”的要求去做:

在日记中简要记下参加本次活动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家长,听听家长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三)指导建议

1.全班辩论时,正方和反方的代表有可能人数不等。

为公平起见,宜采取增加或减少的方式使双方人数相等。

2.对学生的辩论不作干预,导向性的语盲可在经验分享中适当体现。

(四)参考资料

1.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

(1)从直接学习动机向间接学习动机发展,但以直接学习动机为主。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与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相联系,以后才逐步与学习的结某、目的相联系。

他们最初喜欢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直观形象的讲授方式、活泼多样的学习活动,并未意识到学习的长远目的。

只是到了中高年级,他们才开始将学习活动指向未来的间接目标,如希望将来能考上大学,成为一名科学家等。

(2)从外在学习动机向内在学习动机转化,但以外在学习动机为主。

低年级小学生努力学习,往往是为了获得好的分数,以此来博得教师、家长的奖励或同学们的羡慕,至少是免遭冷落、拒绝、批评或责备。

因此,他们对于考试的分数和对自己在班级里的名次十分关心。

到了小学中高年级,由于年龄的增长和学习活动的深人,儿童的学习兴趣逐步发展起来,其学习动机才逐步由外部向内部转化。

儿童开始为了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而努力学习,学习已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

(3)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发展,但社会性学习动机不够明确和稳定。

低年级小学生还不能认识到学习是学生的一种社会义务与责任,他们进行学习主要是遵循父母和教师的要求,带有明.显的被动学习性质。

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中年级刁学生开始逐步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被动学习的状态有所改变;到了高年级,这种认识进一步加深,从而使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大大提高。

(4)学习动机的发展存在分化现象。

从小学中年级开始,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一些李生的学习动机开始出现分化。

有些学生由于学习上领先,且往往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赞许,他们的学习动机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动机更加坚定。

相反,二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教师对他们关心又少,同伴冷眼相待,使他们的学习动机逐渐削弱,有的学生甚至不喜欢学校,开始厌恶学习。

到了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容易产生偏爱和实用主义的不良倾向。

有些学生偏爱某一学科而不想学习其他学科,不了解学好各门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也有些学生为了追求个人的名利和物质享受而学习,出现明显的动机偏差。

对此,教师应注意加强正面引导,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针对小学高年级儿童学习动机特点设计的“学习’苦乐辩”活动,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具体感受出发,通过“苦”与“乐”的争论,使学生对学习的“苦”与“乐”形成初步的辩证认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2.小学高年级儿童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

进行教育时要避免空洞说教,尽量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例如,通过讲故事、看电影、参观访问、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帮助他们把社会的需要转化成为自己学习的需要,树立正确、稳定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学习同祖国的建设、人类的未来联系起来。

(z)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只有教学内容新颖、组织合理、教学方法生动活泼,富于改革和创新精神,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相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愿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多下功夫,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处于疲弱状态,甚至导致厌学情绪。

(3)正确评定学生的成绩,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学生取得优良成绩,要及时表扬,使学生产生成功感,这会反过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考试测验、作业检查,都要让学生及时了解结果,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添进一步向上的动力。

多次失败往往会使一些学生产生焦虑、自卑等消极情感,兴趣低落,甚至逃避学习。

教师对这些学习挫折较多的学生应加强辅导,布置力所能及的作业,批改作业时适当照顾他们的情绪,避免笼统地给予否定,有时甚至可以“笔下留情”,使其在保持自尊和’自信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习技能,这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大有好处。

(4)坚持表扬为主,辅以适当的批评。

研究和实践均已证明,表扬比批评更能激发学习动机,但是过度表扬也会产生消极后果。

所以,教师应坚持以表扬为主,辅以适当的批评。

表扬时,应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批评时,应首先肯定学生的进步,然后再指出其存在的缺点与问题,鼓励他们奋发向上,改过迁善。

只要理念正确,方法得当,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名词解释

(l)学习动机

学习活动的批动力量。

系由多种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包括学习的需要、学习的自觉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

(z)学习动机的分类

学习动机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苏联心理学家包若维奇将学习动机分为来自活动本身的动机和社会性的动机。

前者指与学习内容和过程相联系的动机;后者指与学生的社会环境相联系的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将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前者是由学习活动本身因素激发的动机,效应强且持久;后者是由竞赛、奖赏等外在诱因激发的动机,效应弱且短暂。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习动机分为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

前者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和结果引发。

后者与学习的社会意义相联系,由对学习的间接兴趣与结果引发。

4.推荐阅读文献

p)李维编著,《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55一166

(z)张惠玲,《谈谈学习心理指导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四川心理科学,1995,(3):

10-14

二、尴尬的朗读

(一)活动主题

引导学生认识预习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掌握预习的科学方法。

(二)活动步骤

1,指导学生阅读‘“生活角”的内容:

孙新宏与王陆的学习一成绩出现了差距,这与他们课前是否预习有没有关系?

2.挑选一名学生讲述“尴尬的朗读”的故事、

上课铃响了,王老师走进了教室,开始上语文课。

在讲新课之前,王老师问同学们:

“你们都预习课文了吗?

”多数同学举起了手,表示预习过了。

赵慧敏没有举手,可老师偏偏让她来朗读课文,赵慧敏的心里“咯瞪”一下,紧张起来。

赵慧敏拿起课本,开始朗读。

提前预习过与没有进行预习,效果就是大不一样。

以前预习得充分的时候,赵慧敏朗读起课文来非常流畅,感情表现得也很有特色。

可是这一次,她却读得像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特别是在遇到长句的.时候,支支吾吾,结结巴巴,同学们都在暗地里为她着急,有的同学甚至急出了一头汗。

王老师对此心中有数。

他没有批评赵慧敏,而是请她坐下,又另外邀请了一位预习过的同学重新朗读课文。

这位同学朗读课文过去不如赵慧敏,可是这一次由于预先读过课文,该查的生字都已经查了,因而朗读起来十分流畅、生动,同学们听了频频点头。

下课后,王老师请赵慧敏到语文教研组来一趟。

一进语文教研组的门,赵慧敏就似乎觉得所有老师的眼睛都在盯着她看。

王老师让赵慧敏谈谈今天朗读课文的感受,起慧敏低着头,很不好意思地说:

“老师,我也不用多说了,总之一句话:

预习不预习,效果就是大不一样。

以后我一定不会放过预习这一关。

听到赵慧敏这番发自内心的话,王老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3.小调查:

(1)每天有多少同学对各门功课都能预习?

(2)每天有多少同学只对一门功课预习?

(3)每天有多少同学从不预习任何功课?

4.集体讨论:

预习对学习有什么作用?

怎样预习效果更好?

5.集体朗读下面的儿歌:

课前预习不预习,

听课效果不一样。

主动预习思路清,

成竹在胸不慌张。

忽略预习图省事,

课堂被动损形一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