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694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版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版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版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版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版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版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限时集训

(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对应学生用书第149页)

(时间:

40分钟 分值: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7·镇江一模)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质……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引文中“‘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制D.郡县制

B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与材料中“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质”阐述的是西周分封制,故B项正确;君主制与材料中“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不符,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中央集权,与材料中“地方分权体制”不符,故D项错误。

]

2.清人全祖望说:

“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

”这说明宗法制旨在(  )

A.强化专制集权B.巩固宗族团结

C.稳定统治秩序D.维护社会和谐

B [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专制集权,故A项错误;据材料“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得出宗法制旨在巩固宗族团结,故B项正确;宗法制可以稳定统治秩序,但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宗法制维护宗族稳定,维护社会和谐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

3.(2017·苏北三市三模)有学者认为:

“(春秋时期)国家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

君主统而不治;大夫们很重要,不是因为其职位,而是因为他们是君主的亲戚,或是显赫家庭的家长。

”这主要反映了(  )

A.宗法观念的延续B.分封体制的完善

C.君主权力的式微D.官僚政治的建立

A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说明西周时期是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的,受分封的诸侯、卿大夫不仅是周王的臣子还是家族成员,体现出“家国一体”的特点,故A项正确。

分封制不是材料的主旨,故B项错误;君主是秦统一之后出现,故C项错误;官僚政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

4.(2017·扬州一模)陈旭麓说:

“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

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在历史上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

【导学号:

40034003】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

C.内阁制代替丞相制

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A [材料强调是的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

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更迭,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内阁制代替丞相制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更迭,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是土地制度的变革,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

5.(2017·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

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  )

A.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

B.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

C.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

D.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

A [材料反映的是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当时最主要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走向瓦解,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转型,故A项正确;宗法制的瓦解不是当时转化的客观条件,皇帝制度的形成是形成皇权专制的特点,故B项错误;郡国并行是西汉时期实行的,与题目不符,故C项错误;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是在建立统一的秦王朝之后,不是战国时期的秦国,故D项错误。

]

6.(2017·盐城三模)最近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收视热潮。

1723年,雍正帝曾推行“养廉银”制度,即政府给予官员足够高的俸禄,以此杜绝官场贪污腐败现象。

但事实上最终只剩下“高薪”而没有实现“养廉”。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惩治腐败不能仅靠制度建设

B.雍正“养廉”制度不够完善

C.“人治”之下的腐败难以根治

D.自古至今腐败现象不能根除

D [雍正帝推行“养廉”制度,没有杜绝贪污腐败现象,表明惩治腐败不能仅靠制度建设,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雍正帝推行“养廉”制度,最终只剩下“高薪”而没有实现“养廉”,表明“养廉”制度不够完善,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封建社会是人治社会,在“人治”之下腐败现象无法根除,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腐败现象在古代封建社会无法根除,但在当今的法治社会是可以根除的,故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

7.(2016·南京三模)王符《潜夫论·考绩》:

“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材,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名家不相副,求贡不相称,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随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

凡在位所以多非其人,而官听所以数乱荒也。

”材料反映出(  )

【导学号:

40034004】

A.察举制弊端日益暴露

B.孝廉的标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C.九品中正制难以持续

D.分科取士难以选拔高素质人才

A [材料“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材,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表明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材料暴露出来的是察举制的弊端,故A项正确;材料“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表明当时的察举制没有依据孝廉的标准,而不是孝廉的标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科举考试采取分科取士,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

8.“魏末北齐的孝廉秀才,则已是寒门出身的通路。

至于北周根本选无清浊(门第高低)。

”这说明南北朝时期(  )

A.察举制仍是选官的主要形式

B.世家大族已经失去选官的垄断权

C.九品中正制维护世家大族的利益

D.选官变化顺应世家大族衰落趋势

D [由“孝廉秀才,则已是寒门出身的通路”“选无清浊”等可知,此时选官不再强调必须出自世家大族,说明世家大族已经逐渐衰弱,选官标准的变化适应了这一趋势,故D项正确。

]

9.(2017·镇江一模)下列为唐朝三省六部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中部门之间隶属关系示意准确的是(  )

A [唐朝三省六部制下,尚书省下辖六部,故A项正确;六部并不隶属于中书省和门下省,故B项错误;六部并不隶属于门下省,故C项错误;六部并不隶属于中书省,故D项错误。

]

10.(2017·扬州期中)对于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

“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

听吧!

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

”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

【导学号:

40034005】

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D [根据题意的表述,由“制度创新”“政治原则公开化”“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可以推断此制度是科举制,故A项错误;汉武帝时期用的是察举制,故B项错误;由“故委中正铨第等级”可判断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故C项错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描写古代科举考中进士时的兴奋心情,故D项正确。

]

11.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

“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

”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  )

A.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

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使得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C [依据材料“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可以判断是元朝的行省制度,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A项错误;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遏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故B项错误;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严格制约,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C项正确;行省制度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加强皇权,故D项错误。

]

12.(2017·南京、盐城一模)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

“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

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

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

”这说明当时(  )

A.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

B.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

C.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

D.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

D [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表明内阁参与官员的任免,官吏的任免权属于皇帝,故B项错误;明朝设立内阁后就再没有设宰相,故C项错误;“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表明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故D项正确。

]

13.(2017·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三模)永乐年间,内阁只是一个特命入值的朝臣辅佐皇帝办理机务的处所,六部等部院的政事都直接呈送皇帝。

但到宣德年间,明宣宗让阁臣兼任六部尚书并“票拟”皇帝谕旨,经由皇帝“批红”后再经内阁下达部院。

材料表明宣德年间(  )

A.内阁成为法定的行政机构

B.君主权力受到内阁的制约

C.六部权力较明初大为下降

D.六部不再直接听命于皇帝

D [材料关键信息是“永乐年间六部的政事都直接呈送皇帝”“宣宗年间,内阁兼六部尚书,皇帝批红后再经内阁下达部院”等,据此可以判断“六部从直接听命于皇帝到经内阁听命于皇帝”。

明宣宗时形成了“皇帝——内阁——六部”这样的政务处理机制,内阁成为皇帝和六部之间中介,故D项正确。

A项说法错误,从“下达部院”可以看出“六部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材料无法体现B项;六部权力较明初大为下降材料中未能体现且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

]

14.(2017·苏锡常镇四市二模)明代万历年间的刑部尚书王世贞曾说:

“百余年来,天子不独断必有所寄,不能不归之内阁,而至嘉靖中,遂操丞相之柄,而出其上。

”关于明代内阁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成为辅佐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

B.阁臣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C.成为控制六部的最高中央机构

D.权势日重皆因君主集权的结果

C [内阁不是控制六部的最高中央机构,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根据材料中“遂操丞相之柄,而出其上”说明内阁成为辅佐皇帝决策的机构,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内阁职权大小是由皇帝决定的,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内阁权势的加重主要是皇帝专制的结果,所以日益倚重内阁,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

15.(2017·如皋期中)“(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

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

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

”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

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

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

C [军机处跪受皇帝笔录,承旨加以执行,无决策权,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排除B、D两项;A项与题干无关,排除;题干反映军机处将皇帝的“上谕”用快马传递,加以执行,故提高了行政效率,C项正确。

]

二、非选择题(15分)

16.(1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