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专题1 中国古代史 第1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6683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专题1 中国古代史 第1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专题1 中国古代史 第1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专题1 中国古代史 第1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专题1 中国古代史 第1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专题1 中国古代史 第1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专题1 中国古代史 第1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

《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专题1 中国古代史 第1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专题1 中国古代史 第1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专题1 中国古代史 第1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x

高考历史知识梳理专题1中国古代史第1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专题内容概述

中国古代史(远古——1840年)代表着典型的农耕文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体现出浓厚的东方特色。

——政治上:

经历了从早期分封制、宗法制到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历程。

一方面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中央的权力逐渐集中到皇帝手中。

权力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点。

——经济上: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商品经济依附于农耕经济,未能起到瓦解自然经济的作用。

——文化上:

儒家思想长期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文学的主流形式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过程,书画艺术以写意为特点,古代科技则是典型的实用科技。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一:

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二.核心梳理

1.政治制度的演变

(1)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实行王位世袭制的王朝。

(2)商朝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商王通过垄断神权加强王权。

(3)西周三种政治制度:

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宗法制,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礼乐制,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1)早期政权(王权)和神权结合,如商朝。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族关系深刻影响当时的政治关系。

(3)最高统治集团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是一种间接的松散的管理,地方的独立性、自主性都比较强。

三.思维点拨

——封建制度和封邦建国的区别

“封建制度”和“封邦建国”是两个历史概念,由于字面的接近,一些同学对此不甚了解,存在思维误区。

“封建制度”是奴隶社会解体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以地主阶级掌握土地和政权、压迫和剥削农民阶级为标志的社会制度;而“封邦建国”是指分封制,是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广建封国,用以巩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考点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核心梳理

2.地方机构的演变

春秋战国开始设郡县⇒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制⇒元明清行省制度

三.思维点拨

——从四个方面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三种制度——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其中行政制度是主体,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是配套制度;四个阶段——萌芽(战国)、确立(秦朝)、完善(汉至元)、强化(明清)。

四.难点突破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1)秦朝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直接由皇帝任免;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2)汉朝中朝制度、刺史制度和推恩令:

在中央,汉武帝建立中朝制度,中朝参与决策,限制相权,加强君权;在地方,设刺史监察地方;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3)唐朝三省六部制:

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6)清朝设军机处:

雍正帝为处理西北军务增设军机处,此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内阁有名无实,六部只是执行皇帝的诏令。

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认识

(1)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两对最基本的矛盾。

(2)总的发展趋势是皇权、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地方权力不断遭到削弱(明朝时废除了丞相制度)。

(3)分权是削弱相权的重要手段。

(4)解决中央和地方矛盾的手段:

打击诸侯王的势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力、削除地主割据的物质基础等。

考点三:

选官制度

一.知识网络

二.核心梳理

三.思维点拨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有利于扩大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促进社会公平。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分析二者选官标准的不同,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而科举制重视考试“分数”,从客观性来讲,科举制有利于社会一般民众通过科举获取功名。

四.难点突破

(2)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②人才选举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③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

④用人权由地方向中央转移。

2.监察制度:

(1)演变:

中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建设。

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度有一些变化。

西汉:

汉武帝设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

北宋:

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公文必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生效。

明朝:

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

(2)评价: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感悟高考:

近3年高考真题汇编

例1: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同姓不婚”。

根据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可知,晋国是周成王弟叔虞的封国,①正确。

燕国是西周王室贵族召公奭的封国,所以两国国君均是姬姓,再根据同姓不婚原则,排除②;宋是殷商后代微子启的封国,③正确;秦是因功臣分封,不是姬姓,所以④正确。

例2: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存在三个关键要素:

分封制下墓葬分等级,秦国除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外其余墓葬等级差别不明显,但东方六国级差明显。

东方六国墓葬等级明显,是符合分封制规定的(分封制下的金字塔结构);秦国除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无明显差别,显然集中彰显了“君王”的地位(水平面上的一枝独秀)。

A项,东方六国严格执行分封制并非因为经济发达,而是因为这样做符合分封制的规定;秦国君王之下级差不明显,说明秦国没有严格执行分封制。

知识面宽的同学应该知道,秦国地处西戎,对中原文化“学习”的不好(类似的还有南蛮楚国),较早实行“县”制。

B项分封制凸显了君主集权,与史实及材料本意不符(秦国与六国不一样);D项东方六国遵循分封制度是不是“严格”姑且不论,从解题的角度看,本项以偏概全,没有从宏观上把握材料核心意思,忽略了秦国,不是材料的核心意思。

例3:

(2014年山东卷)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A 

例4:

(2014年天津卷)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

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答案】C

【解析】本题以皇权受制这一现象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的现象,可知皇帝在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可以由他人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正是皇权专制、君权至上的本质体现。

故答案选C项。

例5:

(2014年广东卷)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答案】D

【解析】本题以官员与皇帝关系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可看出,这一类官员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其权力的大小全凭皇帝的赐予,与此相符的是D项。

A、B、C三项都是中央行政机构,按照规定权力都非常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起限制作用。

例6:

(2014年北京卷)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

【答案】A

【解析】本题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强调的是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A项加强了中央集权,正确;B、C两项都是为了解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排除;D项措施是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故选A项。

例7:

(2014年全国大纲卷)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为切入点,考查内阁与宰相的共同之处,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内阁是辅助皇权的秘书班子,不能够独立处理政务,排除A项;内阁也没有官吏任免权和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的权力,排除C、D两项。

故选B项。

例8: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古代帝王祭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祭天与宗教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天”是最高的神,皇帝祭天表明自己是“天”的“子民”,官员和民众效仿此做法而祭拜自己的祖先,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体现皇权至上与祖先崇拜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中祭天活动是政治统治的一个方式,排除D项。

例9: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

A.皇权逐渐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B

例10:

(2014年山东卷)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

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答案】B

【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A项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备是指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监察谏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C项与D项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与题干材料关联不大;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行政区划层级设置越来越细,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管理控制的加强。

故正确答案为B项。

例11:

(2013年天津高考12题)(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

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

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

指出其渊源。

(5分)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

”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

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2分)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

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

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

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5分)并分析其意义。

(2分)

例12:

(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41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

示例一:

信息:

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

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

信息:

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

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例13:

(2013年高考全国Ⅱ卷41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7: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图8: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答案】

(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

(8分)示例:

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

(4分)示例:

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例14: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

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

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

“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

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

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

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

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置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