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6746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同时在对话过程中,要注意对话环境平等化、对话方式多样化、对话主题深刻化、对话结果个性化,以及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与教师价值观的导向要有机统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读,铺垫基调

(一)、导入

1、课件出现悦耳的鸟鸣声。

师:

什么声音?

生:

鸟叫声(鸟鸣声、鸟儿在唱歌等)

2、师:

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动人的图画呀!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大树和小鸟的故事,请仔细听、认真看。

(二)、FLASH画面下,范读全文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动情的FLASH画面,教师充满激情地范读全文,学生入情入境地倾听着。

(三)、交流感受并揭题

1、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交流。

2.看来大家已经被故事打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动人的故事,齐读课题——《去年的树》

[充分借助媒体渲染情境,直入主题。

教师充满激情的范读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动情的FLASH画面,自然引领着学生走进了鸟儿和大树的世界。

强烈的视觉冲击带来的情感上的共振,使孩子们身临其境,为整个教学铺垫了“情”的基调。

]

二、入情朗读、品味友谊

(一)、初读

请大家打开课文,带着刚才的思考读读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一定又会有很多收获。

(二)、交流

1.刚才大家都讲到大树和鸟儿真是一对好朋友,你能读读书中的一些句子,并说说它们是一对怎样的好朋友?

2.出示课文第一小节并自读思考:

这是一对怎样的好朋友?

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形影不离、朝夕相处”等词语

(三)、积累

大家可以把这些好词语积累起来,写在相应的小节边上。

(四)、朗读

能读出“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吗?

为什么“天天”读那么强调?

(五)、小结

真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好朋友啊!

(六)、同法学习3、4小节,并指导朗读对话

1、还能从其他句子中读出它们是一对怎样的好朋友?

出示对话,板书:

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等,并让学生积累在书上。

2、天到了,大树知道小鸟必须要去过冬了,可是小鸟真要离开大树时,大树对小鸟是那样的依依不舍,读读分别时的对话。

3.小鸟也是多么不愿离开大树啊!

于是对大树承诺,读句子。

4.指导朗读对话。

5.真是一对难舍难分的好朋友啊!

[初读交流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语言积累,引导学生将积累的语言内化并加以活用。

如引导学生感悟“好朋友”,自然引出“形影不离、朝夕相处、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等等贴切的词语,并引导学生积累。

而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又使学生畅所欲言,课堂里充满了多元化思想的碰撞。

在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中,孩子们深深感受到鸟儿与大树的深情厚谊,对“好朋友”这个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三,质疑研读、感悟真情

(一)追问:

树到哪儿去了?

1、就这样,转眼春天终于到了,小鸟马上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来了,可是,出示句子(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1.)……读

2、年的好朋友大树不见了,小鸟多着急啊!

它到处找,到处问,结果找到没有?

3、追问:

生说,板书:

砍倒。

板书:

切成细条:

做成火柴:

化为灯火。

(二)研读最后三小节

1、最后在一个村子里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终于相见了,请大家读读课文

最后3小节。

2、想象鸟两次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的内心活动,体会鸟对树的深情与留恋。

[这一设计既为整个教学推进提供了宝贵时间,提高了实效。

同时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以急促的、诚挚的语调,突出了小鸟想找到好朋友的急切心理,并与学生共同营造了“追寻”的氛围,让学生深深体会到鸟儿的诚信与执着,为“灯火”环节做了良好的铺垫。

四、练笔交流、升华真情

(一)、练笔

1、鸟对大树的情,大树能体会到吗?

瞧,这摇曳的灯火,不正是大树跳动的心吗?

就在他将要被燃尽的时候,大树也有多少话想对小鸟说啊。

你们能帮助他说出来吗?

2、请写下大树想对小鸟说的话,并一边指导,引导多元体会。

(二)、交流

在抒情的音乐中学生深情朗读所写的大树想对小鸟说的话,师生边激情点评。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不但在课堂上与同学、与老师一起进行了交流,我们还走进课本,跟文章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这样的读书才真的把书读懂、读活了。

以后我们还可以试着跟作者进行对话,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

[“情动而辞发”。

整堂课以情为线,入情导读,真情对话,激情点评,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滋养、语言上的训练。

此时,小练笔“大树对鸟儿说”的安排水到渠成。

学生从课始一直集聚的情感,在这时得以充分抒怀,孩子们赞美鸟儿与大树友谊的真纯的话语让人动容,对于大自然的爱护与关注让人感怀。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想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语文教学的美好境界吧!

[我的反思]

一、自感成功之处

(一)、从整体来看:

我深深感受到整堂课充满了浓浓的人文关怀,教师、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

教师以饱满的激情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亲身触摸文本,感受深层内涵。

师生互动自然和谐,创设了良好的对话氛围。

教师始终重视与学生进行多元化对话,设计层次呈阶梯状递进,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个性化的语言、独特的感受由此自然生成。

(二)、从课堂的各个环节来看:

1、揭题环节:

充分借助媒体渲染情境,直入主题。

2、初读环节:

初读交流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语言积累,引导学生将积累的语言内化并加以活用。

3、精读交流环节:

对于第二年鸟儿寻找大树环节的处理。

我巧妙地设置了“大树到哪儿去了?

”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依次追问一位位学生,层层推进,使学生思维处于循环推进状态,在与老师的问答对话中自然追随着鸟儿的找寻踪迹进入了文本的重要环节——“灯火”环节。

这一设计既为整个教学推进提供了宝贵时间,提高了实效。

同时,配以真情的朗读,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引导下,感悟到了情感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表达方式。

4、练笔展示环节:

“情动而辞发”。

此时,小练笔:

写写“大树对鸟儿说”的安排水到渠成。

学生从课始一直集聚的情感,在这时得以充分抒怀,孩子们赞美鸟儿与大树友谊的真纯的话语让人动容,对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对于大自然的爱护与关注让人感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美好境界吧!

二、对不足之处的思考

(一)、在课堂中如何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我想这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问题吧。

有时充足的思考时间带来的师生对话可能更为精彩,也可能更多元深刻。

如两次“看了又看”的设计,我觉得如果有充裕的时间,教师能充分引导的话,可能挖掘得能更深一些吧。

但“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个问题往往因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所局限,有时真的不知如何妥善安排,尤其是在这种很想相对完整展示自己教学思想的课里。

(二)、虽然在课堂上我始终重视与学生进行多元化对话,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似乎学生的思维也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个性化的语言、独特的感受也不断生成。

这些曾使自己感到窃喜与得意之处,现在细细反思总感有太多“钓鱼式”的诱导痕迹。

是的本课内涵很丰富,有些理解学生一时没有感悟到的老师在课堂上是否一定要“诱”出来呢?

也许老师在结课时引导学生:

这个故事发表以来,人们都很喜欢,每个人读它,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读它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今天我们读出了一对好朋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读出了鸟儿的执着与诚信……课后大家再去读读、讨论讨论,你还能读出更多。

这样的处理是否更利于学生接受呢?

(三)、由上面的

(一)、

(二)两点想到了老师的教学观问题:

课堂上是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人?

还是在“启发引导”的幌子下,更多的在考虑教师自己的任务能否圆满完成、自己设计的所谓亮点是否展示?

是真正的为学生还是为自己?

我不禁自问,但我明白自己以后更该怎么做了。

(四)、另外,今天的课没有很充分地展示最后的练笔后的交流环节,使得最终配乐下学生与文本角色的真情对话、师生间的激情点评这些预设亮点没有亮出来,而且课上没有用上最终在第一个教室里修改好的课件,对课中的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留下了少许遗憾。

客观原因:

今天早上所在班级的电脑出不了声音,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换教室而导致教学时间减少,且多少产生心里慌乱。

主观原因:

自己的准备还是不够充分周到,尤其是多媒体(如课件)的使用应充分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

由此想到:

平时备课所预设的内容不仅只是教案中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还应包括教学环境的估计、利用与创设等。

如今天的课上我就没有估计到FLASH动画和朗读配乐的出音效果如在临时安排的课堂出现变故该怎样应变的问题。

理想的课堂境界需要精心的准备,其间千万别忽视了教学环境,这也是我今天的收获之一。

 

2006.9.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