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C卷 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6723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C卷 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C卷 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C卷 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C卷 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C卷 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C卷 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C卷 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C卷 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C卷 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生产力

4、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看到的画面意义。

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5、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信息革命后

6、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茨基

7、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做完政治、经济的附庸。

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性?

()。

A.生产性

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

8、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教学与发张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9、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

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

A.遗传素质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0、王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镭”元素时,向同学们介绍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

这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1、根据斯金纳的观点,人的膝跳反射属于()。

A.应答性行为

B.操作性行为

C.联结过程

D.观察学习

1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C、生产力

D、生活方式

13、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做孩子看待。

这提供这说明中学生心里发展具有()。

A.平衡性

B.独女性

C.闭锁性

D.动荡性

14、“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与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

A、引导性

B、简捷性

C、直接性

D、实践性

15、昆体良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其代表作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16、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

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斯基

B.乔姆斯基

C.巴甫洛夫

D.弗洛伊德

17、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18、关于新课程理念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小学阶段以分科为主,中学阶段和高中阶段以综合为主

B、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C、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D、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19、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20、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影片,该校采用的教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

B.情感陶冶法

C.说服教育法

D.个人修养法

21、布鲁纳认为学生具有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及()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

A.互惠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2、义务教育是一种全民性的教育。

3、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4、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筒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2、简述中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3、简述阿诺德的评定-兴奋情绪学说。

4、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学生张琼进入青春期后,非常关注自己的相貌,但她认为自己长相难看,不被人喜欢。

看到同学聚在一起咯咯的笑,她就认为她们在笑话自己;

在寝室里,若听到同学在谈论某某长得漂亮,会以为是在影射自己;

上课未被老师点名发言,也会认为老师嫌自己难看不愿意点自己。

所有这一切致使她郁郁寡欢,不愿意与同学沟通交流,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问题:

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张琼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2、田雨从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被某中学录用为语文教师,上岗后,她精神饱满,信心十足,相信只要积极学习教师的经验就能够成为一名好教师。

在教学中,田雨虚心向老师请教,向同事学习,还经常观看精品课课程,然而,期中教学检查后,她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与同事们的对她的评价都很一般这令田雨十分不解。

甚是苦恼,自己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对工作非常敬业,并努力将教师的经验运用到了自己教学中,可为什么就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

她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

结合材料分析田雨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

并向田雨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答案:

A

2、B

3、D

4、A

5、答案:

6、A

7、C

8、C

9、【答案】D。

解析: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

学习需要和动机即为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故本题选D。

10、B

11、A

12、B

13、B

14、B

15、答案:

16、【答案】A。

题干中表述的观点是由维果斯基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17、答案:

C

18、答案:

19、D

20、答案:

B情感陶冶法

21、A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此说法是正确的。

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2、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是一种全民性的教育,而不是英才教育,其根本的目的是使全体适龄儿童、少年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3、【参考答案】该说法是错误的。

焦虑是指通常是一种紧张状态。

一般来说,在学习过程中,这种紧张状态会激发一定的学习动机;

同样一定程度的学习动机也会引发某种程度的焦虑水平。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会激发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率,也就是说过低或过高的动机水平,都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

因此,适当的焦虑水平对学习是有益的,如果学习过程没有紧张感,或者过于焦虑,会对学习有不利的影响。

所以,焦虑对学习即有利,也有不利的影响。

4、此题说法错误。

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它是主动的,是注意的重要品质;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它是被动的,是注意稳定性相反的一种现象。

不能将二者混同,故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

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泊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谜康地成长。

美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

在美育中要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有助于体育的开展。

2、【答案】

(1)青少年的思维能力迅速得到提高,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

(2)在整个中学阶段,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占据主导地位。

(3)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3、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1950)认为,对外部环境影响的评价与估量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

同一刺激情境,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映。

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包括机体内部器官和骨骼肌的变化,对外周变化的反馈是情绪意识基础。

阿诺德强调情绪反应序列是情境-评估-情绪,即对情境的评估引出了情绪,且这种评估是一个皮层过程,因此,皮层的兴奋直接影响着情绪反应,所以,阿诺德的学说被称为评估-兴奋学说。

4、正确答案: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途径主要有:

(1)在社会上和校园内,必须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作风。

(2)在校内,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加以执行,以及努力创立进修、培训等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教师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条件。

(3)良好的校风建设、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也会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产生积极的影响。

(4)要形成科学教育观,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验证并发展这些知识。

(5)注意向他人学习,如观摩优秀教师教学、学习其他教师的好经验,增强教师的自信心。

(6)教师要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个激动而且混乱的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等心理素质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处于这一特殊的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方面疾风骤雨式的千变万化,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材料中张琼的典型心理问题是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常常把别人无意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已的轻视或嘲笑。

自我意识强烈,自尊的要求迫切,产生了强烈的不安、焦虑和恐惧,造成神经过敏、多疑,最终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

对怀有自卑感的人,应摆脱孤立无援,独自苦恼的状态,将自己的困惑向周围人诉说,帮助分忧解愁,体谅,理解其苦恼心情,争取周围人及家属的“共鸣性理解”,对消除自卑感具有良好作用。

同时,要针对自己的弱点制订一个逐步训练的计划,并坚持不懈地执行,提高语言技巧及社交手段.也可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发觉别人也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十全十美,对自己又并无歧视之意,也就不再“自惭形秽”了。

2、

(1)田老师之所以没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

①从教学规律看,违背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

该规律强调既要利用教师自身的专业经验指导学生,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材料中田老师“师范专业,非常敬业,学习精品课程”,都只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②从教学原则看,违背了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和量力性)原则。

这三个原则,都强调教师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好到的经验运用到具体教学中。

材料中田老师“观看精品课程”,向他人请教,但都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班学生的特点,只是简单的模仿。

③从效能感角度看,没能及时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材料中田老师“精神饱满,信心十足”,说明其自我的教学效能感很高,但很可能没有注重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如树立学习榜样,培养良好的情绪。

(2)给田老师的教学建议包括:

①根据课程内容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面包括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等等。

田老师应结合每堂课的具体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

②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

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④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量力而行

⑤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田老师应采用正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应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