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整合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6684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专业整合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专业整合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专业整合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专业整合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专业整合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专业整合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前教育专业整合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专业整合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专业整合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三)适应幼儿园“新课改”的要求

幼儿园新课改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的精神,善于学习、善于反思。

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必须以发展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产”为导向,紧扣幼师岗位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建设目标

(1)展示全新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教学方、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形成专业实训的实用教材系列。

(三)提高教师的创新工作能力和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三、课程建设理念

中职学前教育课程要适应当今社会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因此,本课程方案特别强调:

(一)课程目标与岗位目标的整合

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抱有十分迟疑的态度。

学生的专业技能差,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且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

也就是面对幼儿教师工作中具体的操作环节不知道做什么?

怎么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

有些毕业生通过很长时间的岗位实习仍然不能独当一面开展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职学校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上尤其是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甚至严重制约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依据幼儿教师岗位能力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整合课程”以工作能力培养为导向,使课程目标切合幼儿园岗位需求,保证学生“所学即所用”。

(2)课程内容与幼儿一日活动环节的整合

由于诸多因素,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的综合素质偏低,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专业知识不了解甚至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感到困难。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不管是文化知识还是专业知识都不宜偏难偏深。

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情境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学习兴趣,学习也就越有效。

幼儿园课程是通过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来组织实施的,也就是说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是幼儿教师工作的主要情境。

但是,教师组织幼儿一日活动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是综合的、复杂的,不可能是哪门单一的学科就能满足所有需求。

如,幼儿户外活动的组织就涉及音乐、体育、舞蹈、手工、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

与单门学科相比“学前教育专业整合课程”更具整合性。

更能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的对接。

(3)课程结构与幼儿整合活动课程结构的整合

现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以“三学六法”为主,形式上好像合乎逻辑,实际上并没有整合成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自身特点和真实需求的课程体系,不仅内容庞杂,结构混乱,而且消耗了大量的课程资源。

“学前教育专业整合课程”打破各学科的系统性、独立性把课程内容划分成一个个项目或模块,尽可能地使不同课程内容之间产生联系、有效整合正是顺应了幼儿园课程结构的整合性、综合性的特点。

(4)课程实施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第四部分教学过程中明确指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学前教育专业整合课程”的是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和工具,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项目学习、模拟岗位工作的情境中来并通过问题发现、操作练习、活动设计等形式有效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对专业技能的认识和学习的兴趣,喜欢所学专业,从而达到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目的。

四、课程建设依据

“学前教育专业整合课程”的实质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把学生的学习同幼师岗位工作需求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

以《学前教育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及《幼儿教育指导刚要》为指导,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能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能在托幼机构以及其他有关机构从事保育、教育等工作的新型幼教工作者。

以上发展目标是我们设计本课程的重要导向。

本课程方案中的各项目模块都是为实现以上目标服务的。

本课程的基本架构考虑了五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国家的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熟练专业技能的幼教机构专业人员;

二是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课改潮流;

三是考虑现有种中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基础尤其是专业技能课的实践基础;

四是《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实施要求幼师职业教育要努力适应幼儿园课改的要求;

五是学生的发展及职业岗位能力,这是最核心的一个因素。

由此,我们形成了本课程方案的基本框架——整合性的、指向学生全面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的以项目模块为基本构架的课程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我们从我校实际出发,考虑到各专业教师现有教学状态,以学科作为平衡课程的一个途径,将教育目标首先落实到项目模块中,然后将项目模块内容整合和分解到各学科中。

国家的

培养目标

学科一

信息技术

课改潮流

学科二

学前教育

课改基础

学科三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师职业教育的要求

学科四

学生的发展

职业岗位能力

学科五

五、课程内容构架

本课程是围绕幼儿一日活动组织以保教实训内容为项目模块加以构建的,主要包括六个部分

(一)项目导引(情境导学)

项目导引是利用课微视频等对项目性质作一个扼要的介绍,使学习者通过具体情境了解基本内容。

(2)项目网络(问题发现)

项目网路是从问题发现入手,通过图示的方式,表现项目内容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出项目操作展开的主要线索。

有助于学习者明确“该做什么?

”,涉及的知识技能有哪些?

要通过那些学科的学习才能解决?

把握学习展开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实训目的(明确目标)

指整个项目学习所应达成的针对项目活动也就是幼儿园保育、教育方面的知识、技能、情感要求。

(4)实训知识(组织积件)

项目学习所涉及的组织幼儿园具体活动的知识技能及应对的学科理论。

(5)实训任务(完成任务)

在学习实训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景下的教育、教学案例按要求完成实训任务。

(6)实训记录(记录收获)

按样表记录完成实训任务的收获、并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

六、课程项目内容

项目一师德礼仪

项目二户外活动

项目三教学活动

项目四区域活动

项目五生活卫生管理

项目六环境创设

项目七游戏活动

项目八一日常规

 

七、课程建设进程与具体分工

序号

建设任务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分工

1

课程建设方案

电子稿

2015.12

组长

2

建设任务协调

副组长

3

现场视屏拍摄

微视屏

组员

4

项目图片素材

照片图片

2016.8

5

资源编辑、处理、上传、维护。

网络平台

2016.10

6

纸质材料

编辑整理

阶段材料成册

7

项目知识点,任务素材拓展

电子教案、积件

2016.11

全体专业教师

8

教材编辑整理

教材出版

2016.12

八、课程建设资金分配

建设内容

经费预算(元)

课程建设劳务费

32000

资料费、道具用品

6000

培训费

知识点积件

技能操作视频

10000

企业合作费

合计

8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