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路中桥桥施工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6485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江路中桥桥施工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江路中桥桥施工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江路中桥桥施工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通江路中桥桥施工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通江路中桥桥施工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江路中桥桥施工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通江路中桥桥施工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江路中桥桥施工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江路中桥桥施工测量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附件10

6.1桥位处导线控制网平面布置图10

6.2测量仪器检定证书10

6.3测量人员资质证书10

6.4全桥钻孔桩坐标计算表10

6.5测量放样报验单10

1.工程概况

通江路中桥起止里程DK1069+509.45~DK1069+558.65。

全桥孔跨布置:

(12+16+12)m刚构。

桥全长49.2米,中心里程DK1069+534.05。

主跨桥孔采用(16+20+16)m刚构;

桥台采用矩形实心桥台;

全桥基础均采用φ1.0m钻孔灌注桩,上接高2.5m的承台;

钻孔桩除1#墩桩基为柱桩,其余桩基均为摩擦桩。

此桥范围内共有设计院控制点2个:

CPI117、CPII478。

平面施工加密控制点1个,11-15。

高程施工加密控制点3个:

CPI117、CPII478、11-15。

点位坐标及高程见下表:

点位

坐标

高程

X

Y

CPII478

3559771.1314

478474.9689

16.3779

CPI117

3559917.4975

478936.8165

24.4948

11-15

3559854.8090

522784.4534

23.0154

2.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2、《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4、新建铁路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徐州至上海段跨合宁高速特大桥施工图《京沪高徐沪施图V(桥)-98》。

3.控制测量

3.1平面控制测量

通江路中桥的平面施工控制网在设计院的CPI、CPII基础上进行加密控制。

控制点的埋设规格遵循《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的规定,深度不小于1米;

选在通视条件良好且便于保护的地段,以保证相邻导线点间有良好的通视条件。

导线点沿线路走向布设,距线路中心约50~100米左右,其边长控制在200~300米以内,困难地段最短边长不小于100米。

导线的控制采用附合导线的测量方法,即起始边及终止边利用设计院交桩的CPⅠ或CPⅡ控制点。

各项精度须满足下列指标: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控制网级别

边长(m)

测距中误差(mm)

测角中误差(″)

相邻点位坐标中误差(mm)

导线全长闭合差

方位角闭合差

对应导线级别

CPⅡ

200~300

5

2.5

10

1/40000

四等

控制测量过程采用TOPCON332型全站仪,以方向法观测水平角、每站测角6个测回。

各测回间读数较差应满足《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的要求。

测距采用往返各观测2个测回,取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值。

各项观测精度技术指标见下表: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控制网等级

仪器等级

测回数

2C较差

同一方向各测回较差

DJ1

6

9〃

6〃

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

仪器精度等级

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mm)

测回间读数较差(mm)

往返测平距较差

I

<

7

≤2mD

注:

mD=(a+b×

D),为仪器标称精度。

式中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系数(mm/Km);

D—测距边长度(Km)。

导线测量外业完成后,导线边长应统一规化至测区平均高程面上。

当外业测量各项指标限差满足规范要求后再进行方位角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计算,当闭合差满足规范要求时采用通过国家鉴定的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

3.2高程控制测量

水准基点高程控制测量按二等水准测量进行施测,加密水准点与平面加密控制点尽量共用,测量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形式往返观测的方法,仪器使用天宝DINI03型电子水准仪配合铟瓦条码水准尺。

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mm)

水准测量等级

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

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

限差

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

往返测不符值

附合路线或环闭合差

左右路线不符值

二等水准

≤1.0

≤2.0

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路线长度(km)

水准仪等级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二等

2

≤400

DS1

铟瓦

往返

水准测量的观测严格执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和《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关于二等水准测量的规定,最大视距不大于50米,下丝最小读数不小于0.3米,前后视距差不大于1米,前后视距积累差不大于3米,观测读数及数字取位至0.01mm,且每测段的测站数均为偶数。

光学水准仪观测顺序为:

往测:

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返测:

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

数字水准仪观测顺序为:

往、返测奇数站:

后-前-前-后往、返测偶数站为:

前-后-后-前

二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尺类型

视距(m)

前后视距差(m)

测段的前后视距累计差(m)

视线高度(m)

≤50

≤3.0

下丝读数≥0.3

DS05

≤60

水准加密控制测量在全线测量贯通后应检查外业观测记录是否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等级的各项指标限差要求,然后计算闭合差,当闭合差满足规范要求时采用全线统一严密平差求得各加密水准点的高程。

水准测量计算取位

往(返)测距离总和(km)

往(返)测距离中数(km)

各测站高差(mm)

往(返)测高差总和(km)

往(返)测高差中数(km)

高程(mm)

二等、精密水准

0.01

0.1

4.施工测量

4.1总则

施工测量采用极坐标法施测,放线时宜进行两个方向的后视,防止点位误用的情况发生,同时也可用以检查控制点位是否发生位移。

施工测量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数据、资料复核制度,测量数据应在至少经过两人独立计算结果一致时方可使用,未经复核的测量数据严禁使用。

现场放线过程中先按照设计坐标放出点位之后再实测其坐标,以此来保证施工放线的精度。

施工放样之前,测量人员首先要熟悉设计图纸,根据由整体到局部、由控制到细部的施测原则,先放出构筑物的主要轴线,再进行细部放样。

放样时要以控制网作为放样的依据,认真核对图纸、找出主要轴线的正确位置及各细部点的几何关系。

施工放样内容包括:

墩台纵横轴线、钻孔桩基础的各孔中心、基坑开挖线、承台纵横轴线、墩台结构尺寸、墩顶纵横轴线、支承垫石中心十字线、锚拴孔位置。

4.2施工放样的步骤和方法

极坐标法是指用方位角和水平距离放设点位,即已知两个导线点的坐标,选定其中一个距放样点位较近的点作为置镜点,另一个为后视点,根据置镜点和后视点的坐标计算出后视方位角水平距离;

放样点的坐标根据内业计算资料查找,之后再根据置镜点和放样点的坐标计算求得前视方位角和水平距离;

操作时首先将全站仪安置在置镜点上,瞄准后视点将水平度盘设置为计算所得的后视方位角(检查后视距离是否与计算值相符,有条件时可再增加一个后视方向,以便控制点之间的相互检核),然后旋转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所要放样点的前视方位角,再根据计算所得的水平距离放出点位。

每座桥涵必须在加密控制网完成后开工,开工前须进行原地面的复测工作,以便与设计地形的对照,如有不符及时提出优化措施。

之后放出墩中心点以便平整施工场地及清表处理。

施工场地平整完毕后应逐个放设钻孔桩桩位,完毕后再用卷尺检查各孔位之间的相对距离是否与设计相符,之后打出孔桩纵横连线方向的护桩,以便随时检查施工过程中孔位偏差情况。

放设完毕经复核无误后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护筒埋设后使用全站仪复核孔位中心位置的偏差,并准确测定护筒顶面高程,作为孔位钻进深度的依据。

灌注混凝土之前测定桩中心位置,复核成孔孔位是否超过验标要求。

承台基坑开挖前应放设承台中心位置及纵横轴线方向的十字线,并在开挖轮廓线1m以外各设置两个以上的方向桩,作为施工过程中恢复墩台中心的依据。

测定地面标高,确定开挖深度,根据开挖深度放设开挖轮廓线。

放设完毕后经自检复核后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检查复核后方可施工。

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后应在基坑底放设承台中心及纵横十字线,并妥善保护,以便承台模板的设置。

承台模板设置完毕后应放线复核基坑底的承台中心及纵横十字线是否依然准确无误,并通过以上点位检查模板各部尺寸偏差是否符合验标要求。

使用水准仪测定模板四角顶面高程,并以此控制承台混凝土顶面高程。

以上工作完成后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承台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承台顶面放设墩中心位置及纵横十字线,检查承台顶面标高,作为墩台身的模板立设依据。

经复核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核,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墩台身模板设置完成后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分别检查模板顶面各部几何尺寸及高程误差是否符合验标要求,如有偏差及时调整。

墩台身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墩台身顶面测定梁中心及纵横十字线,检查墩台身各部结构尺寸,详细记录。

并将高程控制点引至每个墩台顶,以便支承垫石顶面高程的精确控制。

支承垫石完成后应根据墩顶中心点及纵横十字线用墨线标定垫石中心

、支座中心和锚拴孔的位置纵横十字线,检查各部结构尺寸偏差。

用水准仪检查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并详细记录检查数据。

架梁前首先使用检定过的钢尺检查各墩台间的跨度,检查锚栓孔位置及深度。

架梁过程中应配合架梁单位做好各项控制工作。

4.3注意事项

在工程开工前及作业过程中,按测量规范要求做好仪器的日常保养和检查工作,并认真填写仪器常规检校记录,尤其加强仪器对中器和水准仪的i角误差日常检查;

制定测量仪器年度检校计划。

坐标计算及施工放线过程中应认真核对图纸,充分考虑曲线桥梁的偏距设置及不等跨桥墩的梁缝中心与墩中心的关系。

5.变形位移监测

5.1水平位移监测

水平位移监测网由CPI、CPII或加密点按四等导线测量要求控制,并在工程开始后建立工作基点。

并在每个墩台上预埋变形观测点。

每次变形观测采用相同的图形或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台仪器并固定观测人员,并尽可能的在相同的气候环境和观测条件下观测。

观测方法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

5.2垂直位移监测

垂直位移监测网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控制,并建立独立的控制网,并与施工高程控制点联测使垂直位移监测网与施工高程控制网高程基准一至。

5.3提交资料

构筑物变形测量成果资料将在竣工交验时移交接收单位,移交资料主要有:

(1)施测方案与技术设计书,控制点与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2)标石、标志规格及埋设图;

(3)仪器检验与校正资料;

(4)观测手簿、平差计算、成果质量评定资料及测量成果表;

(5)变形过程和变形分布图表;

(6)变形分析成果资料;

(7)变形测量技术报告。

6.附件

6.1桥位范围内导线控制网布置图(平面、高程)

6.2交桩控制点(CPⅠ、CPⅡ)及加密控制点成果表

6.3测量仪器及其它量测器具检定证书

6.4测量人员资质证书(学历、任职资格、身份证)

6.5全桥钻孔桩(墩、台等)放样桩位坐标计算(或其它相关计算数据)表

6.6施工测量放样报验单(TA7)及其放样之图表附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