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课题及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课题及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课题及教学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果园里一共有苹果树多少棵?
提问:
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
怎样列式?
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汇报
问:
练一练:
18×
4=24×
3=25×
2=14×
6=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
130×
5=2×
380=150×
6=7×
13=460×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
口算乘法
三、巩固新知:
1、“课堂活动”第1题
先口算,再说说是怎样算的。
2、、练习十二第1题和第2题
3、口算练习
17×
2=310×
3=80×
3=24×
8=
14×
5=360×
2=15×
6=260×
3=17×
5=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400×
30=
4×
3=12
30=12000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教学反思:
口算乘法要每日进行练习,学生只有在多练习的过程中才能找到做题的规律与技巧,这节课主要要求学生能正确应用乘法的口诀进行计算,在练习时发现有个别学生最基础的乘法口诀还掌握不熟练,这大大影响了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我认为学生的乘法口诀应加大力量练习。
作业情况反馈:
现有个别学生最基础的乘法口诀还掌握不熟练,这大大影响了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乘法口诀应加大力量练习。
第2课时因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笔算乘法
课本第51~55例2、例3及相关内容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
3.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为新知铺垫:
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从巷口走路到学校有多长时间?
(4分钟),那么如果每分钟走145米?
请大家算一算,从塔头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让学生集体讨论)
二、探究新知
例2、李叔叔在国园里摘了91箱桃,每箱能卖198元。
这些桃能卖多少元?
学生列式:
198×
91
学生独立思考,试着做一做。
小组内交流,每个学生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班交流,请小组推荐代表,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
1、师生共同探究笔算方法。
(1)谈话:
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同学用估算计算,有的同学用计算器做出结果,有的同学用竖式解决了问题,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
三位数乘两位数)
(2)198×
91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2)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3)问: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
最后算什么?
198×
91=18018
198
×
91
1782
18018
(4)问:
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小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
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134×
12=176×
47=425×
36=237×
82=
2、练习十二的3、4、5独立完成3、放手让学生做P55的6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体会?
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笔算乘法是学生在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学习知识,学生对于纯计算的知识会感到很枯燥,在教学时只要学生学会计算方法后就要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否则学生就会产生厌倦的心理,降低计算的正确率。
可以适当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如:
小组比赛,男生比赛、女生比赛等。
学生会在有趣的练习中提高做题的兴趣,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在连续进位上,学生很容易弄错,教师应多强调进位,加强练习。
第3课时笔算乘法练习
课本第50~52页
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的技能。
3.使学生经历巩固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5.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题卡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8×
3=16`×
8=36×
2=46×
20=4×
160=3×
150=150×
26×
7=20×
19=200×
73=900×
24=430×
8=15×
6=190×
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笔算
322×
24=145×
27=679×
13=286×
35=
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笔算乘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
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3、笔算
124×
73=46×
215=224×
36=
153=27×
142=182×
47=
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解决问题
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
学校应买多少本?
2)一场电影有观众806人,照这样计算,放映32场共有观众多少人?
3)有8个班做体操,平均每行24人,站了12行,共有多少人?
4)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每种3套,儿童百科每套125元,数学大全每套18元,一共要花多少钱?
5)书上练习七第8题
四、思维训练
探究一下正确的积是多少。
1、小量做了一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题,他把乘数18看成了15,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609,那
2、正确的积是多少?
3、2、练习七第12、13思考题
4、五、课堂总结
5、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6、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
课后作业:
P51
10、11
使学生经历巩固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通过练习学生基本能够熟练进行乘法计算,正确率也较高。
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找到学生平时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找错误、说原因、改错题。
还应让学生经历巩固笔算乘法的算理,进一步巩固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第4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课本第53页例2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1.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2.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课件
1、口算
40×
72=600×
300=30×
23=53×
30=20×
700=
22=40×
72=40×
72=20×
20=
90=502×
7=608×
5=908×
4=400×
50=
708×
6=790×
8=54×
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4、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
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
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
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怎么计算出结果?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1)160×
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
30=4800
160
30
4800
2)106×
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06
(2)计算106×
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
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
30=3180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1、书后第53页做一做
2、练习八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本节课的重点是因数中间有零或者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在计算时要重点强调乘法算式的书写格式,凡是末尾有零的乘法在写竖式时都要把末尾的零甩出来,然后再去对位相乘。
重点是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这方面的旧知识和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自主迁移类推出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
在计算时要重点强调乘法算式的书写格式,凡是末尾有零的乘法在写竖式时都要把末尾的零甩出来,然后再去对位相乘。
第5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课本第54页例3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
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学会速度的写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
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1.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
课件,学生练习纸一份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知
我们小朋友每天上学借助了什么交通工具你知道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你上学所需的交通工具调查表”
上学所需的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的速度
自行车
每分种行驶225米
公交车
每小时行驶30千米
摩托车
每小时行驶15千米
小汽车
每小时行驶60千米
2、结合调查表,概括:
像自行车每分钟行驶225米、公交车每小时行驶3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驶15千米、小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用来表示每分钟、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什么?
速度)
3、大家想不想自己创造出简单的速度的表示法?
为了统一,请大家自学课本P54,学习速度简单的表示法。
让学生试写“调查表”中的交通工具的速度。
225米/分
30千米/时
15千米/时
60千米/时
米数、千米数就是路程,时、分就是单位时间,速度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就是路程/单位时间。
路程/单位时间)
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再观察调查表,现在老师想知道小朋友完成的表格。
行驶时间
一共行驶多长路程?
2、你能说出行驶时间吗?
10分钟
20分钟
3结合调查表,概括:
像10分钟、20分钟,用来表示行驶时间,我们把它做什么?
(时间)
表示一共行驶多长路程,我们把它叫做什么?
(路程)
4、已知速度、时间,你会求路程吗?
看谁算得快!
(让学生填写表格)
2250米
10千米
2500米
你是怎么求出路程的?
(速度×
时间=路程)
像研究关于速度、时间、路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我们叫它行程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
它。
你们能发现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让小组讨论)
其实我们只知道了三者中的任何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二、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
今天我们结合生活实际,学会了解答行程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把它应用到生活中去。
P56
10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
在开始从学生已经知道的日常生活知识入手,“你认识哪些交通工具?
”这从学生实际出发,亲切自然,将学生引入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也是新课标所赋予的任务,更容易引发学生由旧知学新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方法。
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个重要的数量关系,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
重点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
让学生通过提出并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而且活动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兴趣以后,学什么都容易接受,以后的教学中也尽量设计一些活动教学。
在练习中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6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课本第58~59页例4
1.使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3.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1.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规律”。
1.研究问题。
(1)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怎么变化。
请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并把发现写出来。
6×
2=(
)
8×
125=(
)
20=(
24×
200=(
72×
(2)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又怎么变化。
请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又发现了什么?
把发现也写出来。
80×
4=(
25×
160=(
40=(
20×
10=(
2.概括规律
(1)分层概括发现的规律。
①组织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先把在第⑴组算式中独立发现的规律说给自己的同伴听。
学生也许是就题说题,如,左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
20是2的10倍,120也是12的10倍;
右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
24是8的3倍,3000也是1000的3倍。
②组织全班交流。
在小组交流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第
(1)组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将发现的上述规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
③再引导学生讨论第
(2)组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与第
(1)组算式的讨论过程相同,最后引导学生概括:
“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2)整体概括规律。
“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并用简明的话语表示出来: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48=1248
17×
12=204
24=(
12=(
36=(
(2)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每位学生各写两组算式,一组3个,展现积分别随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的变化情况。
4.应用规律。
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第1~4题。
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它们的积变化的规律。
”(这部分内容作为弹性要求,应
学生情况决定是否选用。
)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①请学生完成下列计算,并在组内述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24=
105×
45=
(18÷
2)×
(24×
2)=
(105×
3)×
(45÷
3)=
(18×
(24÷
(105÷
5)×
(45×
5)=
②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发现的规律,然后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它们的乘积不变。
(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75=1800
36×
104=3744
(24○6)×
(75×
6)=1800
(36×
4)×
(104○4)=3744
(24○3)×
(75○□)=1800
(36○□)×
(104○□)=3744
②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4倍,宽扩大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它的边长是多少?
三、课堂小结:
四、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P59
4、5
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积的变化规律一节的学习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索新知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学会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的规律-----解释说明规律。
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发现规律,从而总结规律、运用规律。
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使学生尝到了探索新知的甜头。
在教学中广泛的进行小组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
并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边学边练,注重了知识的生成与巩固,学与练相得与彰。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但是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有些抽象,课堂设计的不够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仍有一些学生不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应加强学生练习。
第7课时乘法估算
课本第60页例5
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学习乘法估算的全过程,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1.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收集生活中要求估算的素材。
一、情境导入
“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张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2张票,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请用自己的方法算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49×
102=)
1、探究把因数估计得大些的情况
(1)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请解决好的同学上黑板写出过程,并介绍一下自己所用的方法,适当地加以解释。
A用笔算算出的,这样的结果很准确。
B先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到各个因数的近似数,再计算出结果。
C把两个因数都估计成是大一点的整十数,再将它们相乘,得到估算结果。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选择合适的算法,并说明理由。
(3)小结:
些方法都是正确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