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位总中心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4569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单位总中心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某单位总中心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某单位总中心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某单位总中心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某单位总中心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单位总中心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

《某单位总中心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单位总中心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单位总中心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专业工程特点; 4

三、监理工作依据……………………………………………..8

四、监理工作流程……………………………………………10

五、监理工作的控制点及目标值 11

六、施工过程监理工作的控制要求及目标值 14

七、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64

八、旁站监理项目内容及要求 65

九、现场监理检查记录表式; 70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工程地点在上海市号。

计划工期从年月1日开始至年月日,监理管控的施工内容:

动力区增设一座10KV/0.4KV变配电房,新上4台变压器,总容量5200KVA。

增容改造内容10KV/0.4KV供配电系统,生产区0,4KV二级配电系统;改造区域内照明、动力、防雷接地、所用电及控制系统;改造区域的电力监控、安防、门禁、消防联动等弱电系统。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总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二、专业工程特点;

(一)电气部分:

1、本工程位于信息总中心动力区,在动力区二楼增设一座10KV/0.4KV变配电房,新上4台变压器。

总容量5200KVA。

供给生产区一楼UPS和一、二楼的精密空调用电;改造区域的照明、动力、防雷接地、电力监控、安防、门禁、及消防联动等弱电系统。

2、供配电系统:

(1)、10KV电源情况:

本次工程电源引自园区能源中心35/10KV配电柜1AK7/2AK7柜;10KV高压采用2路进线,单母线分段运行,中间设置高压联络。

平时双路常供,断开母联,分裂运行。

各自负载50%负荷。

当一路高压失电时,投入母联开关,由一路高压电源负载全部一二级负荷。

两进线开关与母联开关设可靠的三锁两钥匙闭锁,先断后通,三开关仅能合上两处;本项目设计的10KV

I段用电规模2800KV(其中1#变=1600KVA、3#变=1000KVA);10KVII段用电规模2600KVA(其中2#变=1600KVA、4#变=1000KVA);计量方式为内部计量,在高压侧和低压侧均设置内部计量表计,高压侧不再另设计量柜。

(2)、高压柜:

10KV配电装置采用NXPLLUSC系列气体绝缘柜共10面。

低压开关柜:

采用MNS2.0型固体分隔+插拔式开关柜型,柜体额定短时间耐受电流按100KA/1S考虑;0.4KV无功在变电所侧采用低压集中补偿方式,补偿设备采用自动投切方式,防止武功倒送,要求在高峰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

有源滤波:

采用并联式模块化有缘动态滤波器,单一功率模块可以独立的工作,方便系统扩容。

滤波器能够按照用户设定的滤波目标进行滤波。

滤波目标值应根据实测谐波数据后方可设定。

保护配置:

10KV真空断路器采用智能保护装置,具有速断和带限过电流保护等保护功能,同时采集运行、异常事故信号数据,向监控后台发送,通讯采用MODBUS协议,软件采用电力版组态,显示配电运行参数和相关报表。

操作电源取自直流屏(80AH/DC110V),直流屏两路输入电源分别取自两台低压进线总柜。

发电机系统设计方案由厂家进行深化。

(3)、线路敷设:

1)、电缆选择:

10KV电缆选用A级阻燃电缆,10KV进线电缆采用ZA-YJV22-8.7/15-3*185占用原有电力管道埋地敷设,高压馈线柜至变压器电缆采用ZA-8.7/15-3*120经电缆桥架敷设。

消防配电分支线、消防报警及联动等采用A类耐火电缆(NH-YJY)沿防火桥架敷设,或NH—BV穿钢管敷设。

变配电室至生产区二级配电柜采用低烟无卤阻燃A类低压电缆(WDZA-YJV)。

2)、电缆桥架(CT)安装:

电缆桥架表面采用涂防火涂料防火保护措施;电源线路沿桥架暗敷时在穿越楼板、剪力墙时穿镀锌钢管保护(强电竖井除外);双电源线路分设不同桥架内,在同一桥架同路径敷设的双电源线路,应在桥架两侧敷设且总价加隔板;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应在电缆首尾、转弯及每隔2米进行固定;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底距地不低于2.5米,桥架同路径敷设一根-25*4镀锌扁钢作接地线,并与始端接地端子箱或接地干线链接。

桥架之间跨接接地采用BVR1*6导线。

电缆桥架及其支吊架全长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相连接,连接线采用BVR1*6导线;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固定支撑间距宜为1.5-3m,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

电缆在排管中敷设:

电缆保护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的直径之比原则上不小于1.5;电缆敷设前应保证电缆通道畅通,清除所有杂物,排水良好,保证金属部分的防腐层完整,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良好;施工前应检查电缆井转弯处,其转弯半径不应小于所敷设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铜芯铠装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其弯曲半径为15D(D为电缆外径);在电缆施工过程中,要防止电缆遭受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绝缘破损等机械损伤,严格按照电缆施工工艺及验收规程进行施工(包括电缆头套);电缆施工前应核对电缆的型号、电压、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并按实际电缆线路长度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以确定合理的盘长,并腰围以后的硬性维护留一定的裕度;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电缆井的防水层,同时要保持沟道内的排水畅通;使用机械敷设电缆时,应有专人指挥,密切配合,保持行动一致,防止电缆局部受力过大。

用机械敷设电缆时的速度不应超过15m/min,避免拉力过大损伤电缆;在较复杂的路径敷设电缆时要适当减慢张放速度;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并及时在电缆终端、中间接头、电缆拐弯处、夹层内、井坑等地方装设电缆标志牌,标明电缆线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起始终端点。

标志牌应字迹清楚、规范、不易脱落防腐,挂装牢固;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

在封堵电缆孔洞时,应严实可靠,不应有明显的李噩梦和可见的孔隙。

电缆附件选择及配置:

电缆与SF6等全封闭电气直接相连时,应采用封闭式电缆头套;电缆与高压变压器直接相连时,应采用象鼻式终端,电缆与具有整体式插接功能电器相连时,应采用可离式(插入式)终端;电缆与其它电器或导体相连时,应采用敞开式终端;电缆终端的额定电压机器绝缘水平,不得低于所连接电缆额定电压及其要求的绝缘水平。

终端的外绝缘,应满足安置处海拔高程、污秽环境条件所需泄漏比距等要求;电缆终端的机械强度,应符合安置处牵引线拉力、风力和地震力作用的要求;10KV三芯电缆金属护层及铠装宜接地,接地方式采用两端直接接地;

(4)、照明系统:

主要包括动力区二楼改造区的正常工作照明和应急照明,变电所内照明满足200Lx,功率密度不大于8W/m2,照度标准值的参考平面为0.75m水平面,其余场所照明功率密度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之照度和节能要求,本工程的灯具主要采用管井直管LED灯(选用T8光源),灯具的功率因数大于0.9,灯具应符合国标规定的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谐波电流限值。

(5)、接地:

10KV为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低压采用TN-S系统,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严格分开;变配电房内变压器及中性点、避雷器接地端、电缆(终端头的外壳、金属保护管)、配电柜基础铁件、电缆沟支架、等电位接地线,所有金属外壳均应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改造变配电房和配电间的接地网可连接至原有预留的接地点,如无则从附近等电位箱引来,引接处应可靠焊接。

施工后实测接地电阻,要求小于等于1欧姆,若达不到要求需将主接地网延伸或增加接地极直至满足要求;接地装置的施工和电气设备的接地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二)、火灾报警、气体灭火及门禁、监控部分:

火灾报警系统在本大楼的消防用电是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消防用电设备均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其配电设备应设置明显标志,其配电线路和控制回路莒南防火分区划分,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配电、控制线路采用耐火型电缆;本工程利用原消防控制室内已有的一套集中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根据本次改造楼层消防报警设备的回路需求,在二层增加一台区域火灾报警主机,区域火灾报警主机与已有的集中火灾报警主机联网,本工程改造楼层的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均接入至新的区域火灾报警主机;系统总线的接线方式采用环形结构,系统总线上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

气体灭火系统设置本工程的二层高压配电室和发电机并机控制室,本工程二层气体钢瓶间外设置两个一区气体灭火控制盘,气体灭会控制盘在收到满足联动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应启动设置在该防护区内的火灾声光报警器,在接受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发出联动控制信号。

联动信号包括:

关闭防护区域的送(排)风机及送(排)风阀,;停止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联动切除非消防电源和门禁系统的电源(打开门禁),启动气体气体灭火装置,气体灭火控制器设定30秒延迟喷射时间,以上功能均由火灾报警主机联动控制实现。

(三)、通风空调部分:

通风系统:

高压配电室、发电机并机控制室、气体钢瓶间均考虑消防气体喷放后机械通风换气,换气次数为6次/小时;高压配电室需同时考虑平时通风,灾后排气系统兼做平时通风系统;多也排风口平时常闭/灾后确认火灾结束后手动开启,联动风机开启。

空调设计主要考虑空调室内外机安装位置以及机房空调安装时所需的各种配套工作;本设计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制冷、除湿等;空调冷媒管、凝结水管、保温由厂家配套,凝结水管排水支管坡度要求i=0..01,排水横管坡度要求i大于等于0.005,坡向排水立管,以保证排水通畅;冷凝水管均采用PP—R管。

热熔连接;所有防火封口、百叶窗、风机封口均附不锈钢丝网,网孔10mm*10mm。

三、监理工作依据;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1996)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147-2010)

(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149-2010)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变压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148-2010)

(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2006)

(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1993)

(12)《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

(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1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36-98)

(17)《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1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

(19)《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2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

(2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

(24)《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

(25)《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2)

(2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

(2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

(2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

(2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