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教案8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5488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教案8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必修三教案8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必修三教案8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必修三教案8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必修三教案8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教案8Word下载.docx

《必修三教案8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教案8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教案8Word下载.docx

应由百姓决定立谁为君。

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选拔、杀掉某些人,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不能只听大臣、大夫之言。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不扰民,与民同乐。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8.反对不义的战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四、写作背景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

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

五蠹》)。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

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

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

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

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据《史记·

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于是,包括孟子在内的贤者数人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

梁惠王招贤,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恢复并扩大疆土。

而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并将它发展为“仁政”学说,反对“霸道”、“虐政”,主张当权者都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用仁义治天下。

这样两人第一次见面梁惠王便想从孟子那里寻得“以利吾国”的良策;

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

两人第二次会面是池沼旁边。

梁惠王看着鸿雁麋鹿嬉戏,得意地问孟子:

“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为对,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

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

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

正是在多次的接触交谈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于是才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一次深入的交谈。

五、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

王好(hà

o)战弃甲曳(yè

)兵而走谷不可胜(shè

ng)食也

数(cù

)罟(gǔ)不入池涂有饿莩(piǎo)鸡豚狗彘(zhì

)之畜(xù

谨庠(xiá

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

)之义

六、自读课文,加深记忆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 

piǎo() 

3.鸡豚()狗彘()之畜() 

4.数()罟()不入wū()池

5.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

()之义 

答案:

1.yè

2.涂tú

通假字,同“途” 

莩 

3.tú

zhì

 

4.cù

gǔ洿5.无wú

通假字,同“毋”6.xiá

ng7.颁 

bān通假字,同“斑”8.悌 

七、学习课文,疏通词义

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1.选出加点字音、形正确的一项( 

A.养生丧(sāng)死 

不可胜(shè

ng)食 

庠(xiá

ng)序之教

B.饿莩(piǎo) 

龟玉毁于犊(dú

)中 

孝悌(dì

C.数(shù

)罟不入污(wū)池 

然而不王(wà

ng)者

D.鸡豚(tó

ng)狗彘之畜(xù

) 

数罟(gǔ)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A.河内凶(荒年) 

曳(拖着)兵 

谷(稻谷) 

不可胜(尽)食

B.庠序(学校) 

孝悌(孝顺父母) 

斧斤(砍伐树木) 

洿(浊水不流)池

C.饿莩(死人) 

王无罪岁(年岁) 

狗彘(母狗) 

鸡豚(养猪)

D.勿夺(抢夺)其时 

移粟(泛指谷物) 

涂(通“途”,道路)有饿莩

明确:

1.A(B.莩piǎo;

犊—椟;

悌tì

C.数cù

污—洿;

王wà

ng。

D.豚tú

n。

2.C(A.谷:

粮食。

B.孝:

孝顺父母;

悌:

敬爱兄长;

斧斤:

斧子。

D.全对。

C.饿莩:

饿死的人;

罪岁:

归罪于岁;

彘:

猪;

豚:

小猪。

八、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搜集孟子名句。

附:

答案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仁者无敌。

(7)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3)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1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8)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0)尽信书,不如无书。

(21)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二、齐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2.(“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3.(第3段至最后),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提问:

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民不加多。

提问:

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临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王知如此,则无忘民之多于邻国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研习第1段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梁惠王说: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

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3)朗读指导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委婉、伤感的语气。

“河内”四句直承上句,“移民”“移粟”两句并列而又相互补充,应一气读完,“河东凶亦然”是省略的文字,故“亦然”应重读,起强调作用。

“察邻国之政”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为下文提问作铺垫。

最后“何也”要读出疑问语气,突出其困惑不解之意。

(4)教师范读本段,学生试读

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学生讨论并交流。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

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

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

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3.研习第2、3段

(1)学生齐读2、3段

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

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

所以孟子说: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

设喻一段应读得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则何如”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惠王不知是计,回答“不可”语气平常。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尝试背诵2、3段。

4.研习第4段

(1)生齐读第4段

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两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

这四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

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

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呢?

孟子采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

此外,孟子还用了比喻,否定了梁惠王的自我辩护,劝勉梁惠王施仁政,除虐政。

“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读出义愤之情来。

“涂有饿莩”句要读出悲愤、严厉的语气。

“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出讽刺意味。

接着用一个比喻来反驳,应用严厉的质问的口吻来读。

最后,劝勉梁惠王弃虐政行仁政,应用和缓、劝慰的语气来读。

学生依照指导自行朗读品味。

(4)学生背诵课文4段

请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除虐政。

总的来说有两点:

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

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5.课文小结

结构严谨。

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善用比喻。

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如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比喻“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形象生动,文字显得从容不迫,气势充沛。

语言上使用排比句式,音节铿锵,气势非凡。

四、归纳文言现象

1.通假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②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

2.一词多义

①数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②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③发 

百发百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发出、抒发 

④兵 

非我也,兵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 

草木皆兵 

士兵

⑤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⑥于 

寡人之于国也 

对于 

移其民于河东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在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与 

3.古今异义

①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古义:

可,可以;

以,凭借

今义:

表示同意,认可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供养活着的人

保养身体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要希望

没有希望

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黄河北岸的魏池,在今河南济源一代

越南的首都

4.词类活用

①填然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名词用作动词,生者;

死者

③树之以桑 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用作动词,穿上

⑤谨庠序之数 形容词作动词,认真做事

⑥然而不王者 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

⑦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名词用作动词,吃

⑧王无罪岁  名词用作动词,归罪,归咎

5.文言句式

①则无忘民之多于邻国也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短语后置句

②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判断句

③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④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固定格式

五、作业

1.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2.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说孔孟之道及其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

3.识记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

教案B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教学重点

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教学难点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

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二、作家作品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

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三、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

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

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

《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

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入,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

《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

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

四、整体感知

一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朗读文言文字音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生字,二是多音字。

句读就是文气顺畅。

)(生字:

数罟洿池鸡豚狗彘饿殍多音字:

好衣畜数)(句读:

正确地断句,提请注意的句子)

二读课文,读出语气。

(形式上就是文言文的轻重,文气贯通)

三读课文,对照注释口译课文。

(“谨——道路矣。

”——“好好地办些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弟的大道理训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人也就不会头顶着、背负着重物件在路上行走了。

”“是——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提出疑问,师生互助解决。

四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最后3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是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五、重点理解

(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理解文章)

1.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