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Word下载.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Word下载.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板
书
设
计
1.1太阳和影子
高度高低
太阳运行气温气温高气温低
(自东向西)影子影子短影子长
东南西自西向东
西北东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的上节课的观察记录。
2、提问: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二、学习新课
1、模拟太阳运动的实验。
(1)进行一天中太阳和影子关系的模拟实验。
(2)小结:
2、讨论:
(1)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2)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3)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
3、总结影子的变化规律
(边总结边板书)
4、完成P62活动记录
观察模拟实验
讨论
教学反思
第三周第一课
1课时
1.2太阳钟
1、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2、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及其原理。
3、能做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制作方法的日晷原理
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
实验探究
图片、视频
玩一玩有趣的手掌日晷
1.2太阳钟
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一、导入新课
讲述:
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古代人也很聪明,他们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设计了很多计时工具。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观看视频)
(3)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看手掌日晷
(1)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做太阳钟
(1)谈话:
既然古代的方法这么有效,我们也来制作太阳钟吧。
(2)讲解制作太阳钟的方法
(3)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4)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5)提问:
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
你发现了什么?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观看视频
学生尝试用手掌日晷计时
制作太阳钟
第三周第二课时
1.3昼夜交替
1、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
2、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3、能够根据地球自转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
探究昼夜变化的成因
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手电筒(或蜡烛)、地球仪
网上搜查各国与北京的时差
1.3昼夜交替(24小时)
昼夜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我们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的观众是在什么时候收看的实况直播?
2、学生思考后回答
3、讲述:
是的,美国观众是在早上8点看的开幕式实况直播,当我们是晚上时,美国正好是白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昼夜变化呢?
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板书课题)
1、模拟昼夜的成因
(1)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同一时刻,地球上各个国家的时间不一定一样,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2)学生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围绕地球仪转动手电筒,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
特别注意观察南北极的光照情况。
(3)实验的时候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并注意观察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国家的时间为什么不同,找出不同时间的国家例子
(4)学生汇报交流
(5)小结:
太阳不可能用24小时围绕地球转一圈,说明地球上的昼夜交替不会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动的结果,而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则要短得多,因此昼夜交替只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2、介绍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探索历程。
(1)讲述:
人类很早就对昼夜的形成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很多观点。
(2)学生阅读教材P8“古人对昼夜交替的解释”
(3)思考:
阅读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法?
(4)小结:
科技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事业也是在争论中不断进步的。
三、课外作业
课后上网搜查世界各国与北京的时差。
学生思考
学生实验
汇报交流
阅读教材
网上搜索资料
第四周第一课时
1/2课时
1.4看月亮
1、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2、能设计一些方法,真实地记录月相的变化。
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
观察比较法、讲授法
记录纸
观察月相的变化
不同的日子里,月亮会有不同的形状,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并给它们排排序。
。
2、叫一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其他学生在纸上画。
3、讲解:
月亮圆缺的样子叫月相。
1、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1)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3)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2、布置观察月相的任务,并要求给月相记日记。
画月亮
观察
小组交流
第四周第二课时
1、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
2、能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交流讨论法
视频
月相是月球绕地球公转而形成的
1、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
2、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1、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好、最准确。
(3)小结:
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2、阅读P10下图:
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
交流观察日记
阅读
第五周第一课时
1.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1、通过调查身边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植物会产生影响。
2、能观察记录植物在一天中的变化。
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植物产生影响
调查夜间开花的植物
图片
设计花钟
一、导入新课:
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
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
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回答发表自己的意见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观察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
思考:
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
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提问:
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交流每个人的植物日记,给予表扬与鼓励。
4、小结:
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
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5、谈话:
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
6、阅读P12资料《林奈和花钟》
7、提问:
我们能不能根据一些常见开花植物也编制一个花钟呢?
8、学生分组根据课前调查的植物开花时间设计花钟。
(只要能表示大概时间就可以了。
)
9、小结:
学生发表意见
学生讨论交流
阅读资料
第五周第二课时
1、通过调查身边动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动物会产生影响。
2、知道动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物产生影响
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
从收集的资料中选择常见的进行改变光照状况的实验,并做好记录。
今天我们继续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学习新课
1、昼夜对人的影响:
植物有生物钟,人类有吗?
那么你们的生物钟是怎样的呢?
(2)学生说说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
(要排除特殊日子或事件。
我们发现大家的作息时间有着类似的规律,都是按24小时变化的,这就是我们的生物钟。
2、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
能不能举例说明。
(2)观看收集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学生讨论各自解释。
(3)看书上P13页的图:
你认识它们吗?
这些动物哪些在白昼活动?
哪些在夜间活动?
夜间活动:
蛾、猫头鹰、刺猬、蝙蝠。
白天活动:
狗、公鸡、蜜蜂。
(4)提问:
为什么它们会这样?
(昼夜影响和环境的变化。
(5)谈话:
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它们在夜间都干些什么?
(调查)
(6)提问:
该怎样调查,要注意些什么呢?
(7)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方法。
(可以举例启发学生思考,明确调查须知,课后进行。
3、生物都有生物钟,你能不能改变它们的生物钟?
(1)出示图片:
夏天能看到菊花吗?
冬天能吃到西瓜吗?
为什么?
(2)学生发表意见,预测。
(3)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交流,找结论。
原来,当我们改变光照条件时,就能改变动植物原来的生活节律和生长状况。
它们和人类一样都能自己调节生物钟。
三、拓展作业
学生谈论自己的生物钟
观察图片
学生讨论
探讨调查方法
讨论预测
第六周第一课时
2.1光的行进
1、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
2、知道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探究法
课后探究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
光源:
自己发光的物体
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1、朗读单元小诗,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呢?
2、谈话:
光与我们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对它也并不陌生,请谈谈对于光与色彩你都知道些什么。
二、认识光源及其分类
1、观看视频:
提问:
光从哪里来的?
你知道哪些发光物体?
2、学生交流。
(师把学生的汇报板书,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物体是否都是自己发光)
3、小结:
我们把这些能自己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4、提问:
请仔细观察教材P16插图,想一想,为什么选了这五种光源?
它们有什么代表性?
5、学生活动:
把这些光源进行分类。
6、介绍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冷光源和热光源、生物光源。
三、探究光是怎样行进的
光源发出光后,是怎样行进的?
2、学生看书上P17页的图进行推测、举例,交流。
四、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刚才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你们的想法对吗?
怎样验证自己的观点?
2、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怎样做这个实验?
需要些什么材料?
(拿什么做光源?
)要注意些什么?
3、学生分组实验,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5、讨论:
假如光会转弯,可能会出现哪些奇怪的现象?
五、课后拓展
谈话:
实验中我们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水中怎样呢?
请同学们回家设计实验进一步展开
欣赏单元小诗
欣赏视频
学生交流
给光源分类
讨论交流
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实验
第六周第二课时
1、学会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
2、能够用语言和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因。
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
图片、视频、制作小孔成像的材料
制作小孔成像装置
小孔成像的特点:
所成的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复习提问:
什么是光源?
光是怎样行进的。
二、初步认识小孔成像现象
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什么呢?
请同学阅读课文P18页的相关内容。
2、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图解释)
3、指导学生动手尝试小孔成像实验。
原来光线通过小孔还能成像,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做个小孔成像仪,好吗?
(2)教师介绍小孔成像仪的制作方法、步骤、注意事项。
(学生阅读资料课本P18,了解制作过程。
)
(3)学生制作小孔成像仪,并玩一玩,试一试怎样在屏幕上呈现一个的清晰的像。
(4)学生评比交流,看谁制作的小孔成像仪成像效果好。
(见板书)
三、巩固总结
今天科学课上,我们研究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复习思考
阅读资料
学生制作
交流评比
第七周第一课时
2.2照镜子
1、能自行研究镜子并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
2、知道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镜子
课后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与物体左右相反
第七周第二课时
1、会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2、知道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并能画图解释。
3、知道反光镜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通过研究不锈钢汤匙的双面,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
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潜望镜或万花筒、不锈钢汤匙
凸面镜中的像是正立的。
凹面镜中的像是上下颠倒
提问:
什么叫光的反射现象?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什么?
二、潜望镜
1、检查学生自制的潜望镜或万花筒。
2、学生评比交流,看谁做得潜望镜或万花筒好
边画图边讲解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三、曲面镜
刚才我们一直在研究平面镜,如果把镜面弯曲,看到的像会有变化吗?
2、分组实验:
观察不锈钢汤匙的两面,有什么发现?
汤匙的两面就是弯曲的镜子,一面是凸面镜,一面是凹面镜,而所成的像一个是正立的像,一个是颠倒的像。
(教师板书)
4、讨论: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面镜和凹面镜?
5、学生汇报交流。
四、巩固总结
评比交流
分组实验
讨论汇报交流
第八周第一课时
2.3研究透镜
1、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
2、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制作简易望远镜
凸透镜、凹透镜、玻璃杯
自制望远镜
凸透镜凹透镜
聚光散光
放大作用缩小作用
成倒立的像不能成像
同学们,你们仔细看过放在水中的铅笔吗?
水中的铅笔看起来怎样了?
在什么地方弯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2、学生尝试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二、研究透镜的形状特点
透镜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典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凹透镜和凸透镜,请大家通过目测和手摸,观察它们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2、学生分组观察、感知、交流
像放大镜镜片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
像近视眼镜这样中间薄,边缘厚的镜片叫凹透镜。
三、探究透镜的作用。
1、提问:
你们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各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1:
用透镜观察物体
实验2:
尝试透镜聚光。
(提醒学生:
千万不要用凸透镜对着太阳看,一方灼伤眼镜。
实验3:
尝试用透镜在纸屏上成像。
4、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5、小结:
透镜的特点及作用。
四、制作望远镜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你能举出实例吗?
2、学生看书、了解、交流。
3、介绍:
望远镜
4、指导学生制作望远镜。
五、巩固总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尝试解释现象
分组观察
讨论交流
分组实验
交流实验结果
第八周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