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2791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题Word格式.docx

于是周初列爵分土,只索明定一个办法,表示政由己出,所有锡土分茅的荣典,都是天子亲亲奖功的恩赏。

我们只看当时的封建,便可明白周初的开国方略了。

”由此可见

A.三代分封的诸侯都是位高权重

B.周朝代商并继承了商的分封制

C.“当时的封建”显示了王权至上

D.周的开国方略侧重于广封宗亲

7.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①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地位的制度

②它用来确定贵族的等级,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③宗法制度是分封制的基础

④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是周礼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周灭商后,推行分封制,如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封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封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封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封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

分封制

A.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

B.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

C.使最高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

D.确立了王室贵族的特权政治

9.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这说明商鞅变法主张:

A.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

B.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C.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D.确立土地私有制

10.对联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学样式,俗称“对子”,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伤调,独具魅力。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对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①牧野之战

②春秋吴越争霸

③巨鹿之战

④楚汉之争

A.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持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下列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2.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

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

这说明

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

B.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

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不同学派思想的趋同性日益明显

13.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民国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变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样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

由此可知,梁启超认为孔子

A.注重美育对道德教化的作用

B.注重道德,维护天理

C.注重发展私立教育,有教无类

D.注重用仁爱之心调节社会关系

14.西安世园会会徽“长安花"

,其设计理念和构思源于: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下列思想观点中能充分体现这一构思的是

A.“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B.“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C.“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D.“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15.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政治史》中写道:

“小康之世,所以向乱世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

世运只能向前进,要想改革,只能顺其前进的趋势而加以指导。

先秦诸子中,只有……最看得出社会前进的趋势。

”文中省略部分的思想流派应该是

C.墨家

D.法家

16.观察下图所示,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颁行标准衡器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毛泽东《沁园春∙雪》: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以下是关于“秦皇”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A.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国

B.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C.“焚书坑儒”,导致道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D.最早建立县制

18.下图为某博物馆馆藏秦砖,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A.是大一统王朝

B.没有自然灾害

C.人民生活富足

D.社会安定团结

1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中提到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A.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B.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20.秦朝时期“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些措施的深远历史影响是

A.加剧了社会矛盾,无益于社会发展

B.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助于长治久安

C.避免了国家分裂,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D.造成君主独裁,导致政治黑暗

2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

22.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

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A.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

B.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

C.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

D.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

23.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

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根本目的是

A.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

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

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

D.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儒家学说

24.《后汉书》记载:

“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

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

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

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儒学为尊,排斥了其他学说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D.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

25.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对这一思想准确的理解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II卷

本卷包括四大题,共计50分。

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6.对于邈远的夏朝历史奥秘,需要以多种史料进行探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

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

——张荫麟《中国史纲》(1941年)

材料二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1931年)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历史所依据的史料。

(3分)

(2)二里头文化的探索有利于减少夏史研究“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最早得益于谁主持的什么考古活动,并列举二里头考古发现的政治建筑和生产活动遗址。

(4分)

(3)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其原因。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材料一: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

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地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二: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材料三:

汉武帝以前,汉朝与西域几乎处于隔绝状态,后世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

(1)阅读材料一,汉武帝继位以后曾经面临“守业之难”,他以自己的文韬武略化解了难题,守业成功。

守业难之一——诸侯国问题,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问题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分)守业难之二——思想不统一,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

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及意义。

(6分)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张骞“凿空”西域会遇到哪些困难?

他的哪些精神和品质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

耒、耜的出现和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闻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据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歌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多枚铜钱,…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吕氏春秋》指出:

“公作则迟、有所其力也;

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

”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

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

据材料三,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由于血缘宗族社会是中国数千年传统社会的基本形态,其中孕育生长的传统价值观念,便成为引导这一社会形态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

换言之,正是血缘宗族社会的内在需求,为以伦理道德为特色的传统价值观提供了存在的合理依据,而作为中华元典的“六经”,正是传统价值观的承载者。

它们共同塑造了中国“连续性”形态的文明。

——姜广辉.程晓峰《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形成的原因——从西周的宗法制度谈起》

请运用相关历史知识,对材料中中国文明“连续性”形态的成因进行探讨。

(说明:

可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

1.【解析】据所学可知,元谋人和北京人都是用的打制石器,其生活的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是不可能的,故C与题意相符,C正确;

A错误;

据所学可知,元谋人是我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2019年)170万年,他们会打制石器,知道用天然火,而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一般认为约在距今50万年前,生活在元谋人之后,北京人可以用火御寒照明,B与题意不符;

山顶洞人使用磨制石器,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是可能的,D与题意不符。

【答案】C

2.【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铜技术是在商周时期才出现的,故半坡居民时期不可能出现,符合题意,故选D。

生活于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经种植粟,使用石铲等磨制石器,住半地穴式房子,故ABC有可能出现在这“原始而淳朴的世界”之中,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D

3.【解析】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制作各类工具,已经学会打制石器,故选B。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排除A;

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排除C;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排除D。

【答案】B

4.【解析】河姆渡遗址表明河姆渡人已经能栽培水稻,故C符合题意;

元谋人遗址地处云南元谋县,考古表明不能栽培水稻,故A不符合题意;

北京人遗址表明以北京人不会种植庄稼,其食物来源主要是用火烧烤猎取的动物、采集植物果实,故B不符合题意;

半坡遗址表明半坡人能栽培粟而非水稻,故D不符合题意。

5.【解析】本题考查原始文明的有关知识。

①是干栏式房屋,是距今(2019年)六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

②是黄帝,生活时间是距今(2019年)四五千年。

③是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生活时间是距今(2019年)70—20万年。

④是半地穴式房屋,是生活在距今(2019年)六七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

半坡文化早于河姆渡文化。

按照原始文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④①②。

所以选D项,排除ABC项。

6.【解析】材料强调周初从“夏、商以来”“自然发生的部落”到“列爵分土”“亲亲奖功的恩赏”,根据以上现象可以看出,周初开国方略是“封建”即广封宗亲。

故答案为D项。

A项,材料未涉及夏商周三代分封了哪些诸侯,更不能判断是否位高权重,排除;

B项,材料强调的是改变“夏、商以来”的“自然发生的部落”,继承了商的分封的表述与之不符,排除;

C项,王权至上自夏已彰显,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7.【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宗法制度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地位的制度,①项正确;

宗法制度用来确定贵族的等级,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②项正确;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③项正确;

西周时期,周礼具有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具备法的性质和作用,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必不可少的工具,④项正确;

因此①②③④项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8.【解析】从周王分封的对象来看,不仅仅有自身的家族成员,还有古代先贤的后代,这体现出了周王的贤明的形象,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无法从材料中得出这一结论;

C选项错误,这一做法并没有体现出权力集中的内容;

D选项错误,材料分封对象是古代先贤的后代,不是自身的王室成员。

9.【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商鞅变法法令规定: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

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

这是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B项内容不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CD项虽然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但是与题干描述的内容无关,排除。

【答案】A

10.【解析】据材料“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可知,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指春秋后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掉吴国,②正确。

这副对联说的是项羽和越王勾践的故事。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指秦朝末年项羽率领起义军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大败秦军,③正确,故选C;

周武王率军伐纣,在牧野之战中商朝军队阵前倒戈,引导周军灭掉商朝,①错误;

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他们为争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④错误,三项均包含①④错误项,故排除ABD。

11.【解析】题干的含义是小与大、少与多、短与长是相互依存的,这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相一致,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选项B正确;

A、C、D三项与材料中的思想主张不符,排除。

材料体现的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2.【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春秋至战国前期各思想学派兴起,战国后期出现总结性的人物和专著,由此可知此时各学派思想的综合和吸收成为发展的趋势,故B选项正确;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学派思想向融合、吸收的发展趋势,而不是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故A选项错误;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各学派走向融合及综合的趋势,没有体现儒家学说发展情况,故C选项错误;

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各学派思想的融合和相互吸收,而不是趋同,故D选项错误。

13.【解析】根据题干“如果让孔子当民国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样,将教育部变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可知,题干中梁启超认为孔子重视美术、戏曲演出、改良戏曲、音乐会等对教育的影响,据此可以联系到孔子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故答案为A项。

B项,根据所学可知,维护天理是理学家的主张,排除;

CD项,注重发展私立教育,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方面的主张;

注重用仁爱之心调节社会关系是孔子“仁”的思想。

二者都与题干中“教育美术部”不符,排除。

14.【解析】据材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道家的观点,B项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观点,符合题意,故B正确;

A项是明清之际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故A排除;

C项反映的是朱熹的认知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故C排除;

D项是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体现,故D排除。

1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诸子思想。

从材料的内容可知,省略的思想流派应是法家。

法家主张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今世胜过前世;

主张法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这种主张符合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

所以应选D。

16.【解析】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故①正确,③错误;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统一度量衡,②正确;

秦朝还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通行全国,④正确;

①②④正确,故选C;

③错误,排除ABD。

17.【解析】秦统一后,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制定了一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故B正确;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故A错误;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文化,钳制了思想,并没有导致道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故C错误;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县制,故D错误。

18.【解析】据材料“海内皆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已实现国家统一,故A正确;

“岁登成熟”并不能说明没有自然灾害,故B排除;

秦朝时期人民生活并不富足,故C排除;

仅凭材料也无法体现秦朝社会安定团结,故D排除。

19.【解析】根据“竹帛烟销”,“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结合所学可知,这首诗中提到的事件分别是焚书坑儒和秦末农民起义,C项正确;

诗中没有提及新的政治制度,所以与政治改革无关,而平定山东也与“山东乱”不符,A项错误;

材料没有提及秦灭六国,B项错误;

刘项不读书说明焚书坑儒没能保证秦朝统治的长久,并非指刘邦项羽是文盲,D项错误。

20.【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度量衡、法律等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便利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避免国家分裂,增强民族凝聚力,选项C正确;

统一措施有利于社会发展,排除A;

秦朝并未实现长治久安,排除B;

统一措施并不是君主独裁的原因,排除D。

21.【解析】材料所说的“封建政治”为分封制,“郡县政治”为中央集权制。

结合所学,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

分封制有利于维护贵族的垄断地位和特权,所以是贵族政治,而郡县制官吏的任免权在中央,所以是官僚政治,B正确;

中央集权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因此C项错误;

郡县制维护的是封建制度,故D项错误。

22.【解析】依据题干“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可知朝议制度除了三公九卿这些高官之外,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朝议有集思广益的功效,因此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

在四个选项中,B选项因为朝议并没有法律化,不能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

而C、D选项皆不符合史实,因此本题选A。

23.【解析】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以道德之天为核心,将“仁”和“天”结合,就是要求君主效法道德之天,把儒家的仁德之政与具体的治国国策相结合,以便解决相关的社会、政治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大一统。

此处并未强调“独尊儒学”,也与道家、阴阳家以及“天人合一”无关。

论证“天人合一”的观念不是其目的,只是手段。

故C项正确;

排除ABD三项。

2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这段话的意思是东汉的明帝亲临辟雍,举行尊老养贤之礼。

事先推定年老博学的李躬为“三老”,曾授明帝《尚书》的桓荣为“五更”,这天,天子先行到达辟雍,举行典礼后派人用安车蒲轮(用蒲草裹轮以免巅簸)将三老五更接来,皇帝亲自到门屏之间迎接。

明帝归坐于讲堂之上,正襟危坐,执经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

不够级别的“冠带缙绅”,只有环绕着辟雍璧水,隔岸观望了。

”这反映出汉代儒学成为了正统思想,统治阶级尊崇儒学,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选项D正确。

A选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选项B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C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25.【解析】材料强调了民有善质,立王是天意又反映了君权神授的思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选项B是感叹人性本善,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不涉及以礼入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不涉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26.(10分)

【解析】

(1)根据“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可知因为夏朝没有文字记录传承,所以《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

根据“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忆”可知《中国史纲》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是传说和追忆。

(2)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最早得益的考古活动可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概括。

二里头考古发现的政治建筑和生产活动遗址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有大型宫殿遗址和相应的手工作坊遗址。

(3)探索夏朝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