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梳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2539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梳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梳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梳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梳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梳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梳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梳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梳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梳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诲huì

人不倦:

教育人有耐心,从不厌倦。

不耻下问:

虚心好学。

以身作则:

用行动作出榜样。

修润:

修改润色。

商shāng酌zhuó

商量斟酌。

颠diān沛pè

i流离: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卯mǎo 鞠jū躬gōng 删shān 瘁cuì

2.易混淆字词——多音字

    传

3.易混淆字词——形近字

     

    

4.易混淆字词——字义辨析

繁碎 细碎

“繁碎”是繁杂而琐碎的意思。

“细碎”是细小而零碎的意思。

例句:

(1)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2)远处好像有一种什么鸟在叫,随着风吹云杉的细碎声模模糊糊地传来。

恳切 急切

“急切”是紧要、迫切的意思,也指时间短、仓促。

(1)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2)大家都迟迟地坐下,心里颇急切。

“恳切”是诚恳而殷切的意思。

三、重难点透视

(一)写作手法——以小见大

文章所写的都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琐事,请举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如:

“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

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这样一些琐碎之事,可见其待人之宽厚。

又如:

对于“做”和“作”分工不明的情况,叶老引导明确其区别,并监督执行。

由此可见叶老对待学问严谨的程度。

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小事,表现了人物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语言风格

本文语言呈现出两种不同风格:

一方面,行文平易质朴,如用了一些明白如话的句子,如平常的口语,通俗易懂;

另一方面,内涵深厚,如引用了一些名句,增强了文章的厚度。

14.驿路梨花

作者彭荆风,文章选自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文体为小说。

文章共37个自然段,称呼为第一人称。

从整体上看是按“我们”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

彭荆风(1929-2018),江西萍乡人,生于1929年11月22日,汉族。

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原就职于成都军区创作室,任主任,职称文学创作一级,1956年加入江西省作协。

1956年9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于1990年退休。

延伸:

延长,伸展。

迷茫:

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简陋:

(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

悠闲:

闲适自得。

恍huǎng惚hū:

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这里指梦中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暮色:

傍晚昏暗的天色。

红润:

红而滋润,多指皮肤。

漫步:

没有目的悠闲地走。

晶莹:

光亮而透明。

折损:

这里指对方礼节过重,自己承受不起。

修葺qì

修理(建筑物)。

  扛

    

悠闲  安闲

“悠闲”指闲适自得,心中无所牵挂,指人的生活态度。

如“悠闲地散步”“悠闲的生活”“悠闲自在”。

文中老猎人过着闲云野鹤般无牵无挂的生活,“悠闲地吐着烟”就是他这种生活态度的自然流露。

“安闲”指安静清闲,侧重于“不忙碌”的意思。

照管  照顾

“照管”指照料管理,对象可以是物体也可以是人。

“照顾”也含有照料的意思,用法跟“照管”一样。

但“照顾”的意义更为丰富,除了“照料”外,还有考虑到、注意到的意思,如“照顾各个班级”。

另外,商店或服务业称顾客来购买商品或要求服务也叫“照顾”。

(一)课文中出现的这许多人物都和深山中梨树林边的小茅屋有密切联系,读第8—11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作者是怎样对小茅屋进行细致描写的?

对小茅屋的这些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小屋的描写是由远而近,由外及里。

外部:

草顶、竹篾泥墙(远看);

门从外扣着,“请进”两字用黑炭写在白木门板上(近观)。

这些都使我们可以想见小茅屋主人一颗赤诚的心,火一般的热情,细心体贴。

内部:

先写火塘(室内地上挖的小坑,四周垒上砖石,中间生火取暖);

再写大竹床,虽然简陋,却铺着厚厚的稻草;

然后写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面装着清凉可口的水;

最后写墙上几行大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这些都表明小茅屋的主人是那么热心,想得那么细致、周到。

作者对小茅屋作如此细致的描绘,正是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的,为表现小茅屋主人的高贵品格服务的。

(二)精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

“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后,围绕着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设置了几次悬念?

发生了几次误会?

设置了三次悬念。

第一次悬念是:

“我们”正焦急时发现小茅屋,却没有人,没有灯。

“我们”产生这样的疑问: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第二次悬念是:

“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

而老人说:

“我不是主人。

”到底谁是主人呢?

第三次悬念是:

当“我们”要感谢哈尼小姑娘时,她说:

“不要谢我们!

不要谢我们!

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解放军叔叔为什么要盖房子呢?

两次误会。

第一次:

“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他说不是。

第二次:

“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

15.最苦与最乐

《最苦与最乐》是梁启超写的一篇短文,本文从最苦和最乐两个方面来论述人生的责任,即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则是人生最大的乐;

提出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身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文章立意高远,思想深刻,语言典雅,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不但有较强的现实教育意义,而且也能很好地提高语文素养。

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是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

汉族,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著有《中外纪闻》,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契qì

用刀子刻;

证明买卖、租赁、抵押等关系的凭据;

符合。

本文取第二种意思。

失意:

不得志。

达观:

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悲天悯mǐn人:

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海阔天空:

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心安理得:

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任重道远:

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无入而不自得:

语出《礼记·

中庸》。

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几

    主

    

达观  豁达

“达观”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达观”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介乎悲观和乐观之间的态度。

“豁达”是指胸襟开阔,豪爽大方。

“豁达”多是一种为人的态度。

(1)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2)张女士性格豁达,思想新潮。

(一)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这是个句式灵活的排比,在第一个句子中加了“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在第二个句子中加了“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这样使句子的表述更准确,更形象。

同时,这里用了两个“凡”来表示这些情况的普遍与广泛,同时也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加以仔细分类,可见作者对这个大问题的谈论多么审慎。

(二)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这一句虽然很短,但却有三层意思:

①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

②孟子这句话的意思与前面所说的“痛苦之后是快乐”似乎不一致;

③为什么这样说呢?

(三)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

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这句话中的“这个”指的是什么呢?

根据上文看,前面说了“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所以,只理解为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不对的,所以这里的“这个”指的是“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16.短文两篇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也反映了作者自命清高、孤芳自赏的思想。

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陋室铭》作于刘禹锡和州任上(824—826年)。

《历阳典录》记载:

“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

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

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以,作者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

“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脱的胸襟。

据清代邓显鹤《周子全书·

年谱》记载:

“八年癸卯,先生四十七。

正月七日,行县至于都,邀余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希颜游岩题石,并有诗刻石。

五月,作《爱莲说》,沈希颜书,五抟篆额。

钱拓上石,即十五日事也。

”“先生四十七”,即嘉祐八年(1063)。

《赣州府志》记有爱莲书院,云:

“爱莲书院在城北,其地原为督学试院,有周茂叔莲池遗迹。

”又有爱莲亭条目:

“濂溪书院旧在东北玉虚观左……”这些记载充分证明,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颐任虔州通判时,已建莲池,并于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挥笔题写《爱莲说》。

陋室铭

(一)课文字词详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①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②灵。

③斯④是⑤陋室,⑥惟吾⑦德馨。

①名:

出名,有名。

②灵:

神异。

③斯:

这。

④是:

判断动词。

⑤陋室:

简陋的屋舍。

⑥惟:

只。

⑦德馨:

品德高尚。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①上阶绿,草色②入帘③青。

谈笑有④鸿儒,往来无⑤白丁。

可以⑥调⑦素琴,阅⑧金经。

①上:

蔓延。

②入:

映入。

③青:

青色。

④鸿儒:

博学的人。

鸿,大。

⑤白丁: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⑥调:

调弄。

⑦素:

不加装饰的。

⑧金经:

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无①丝竹②之③乱耳,无④案牍之⑤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⑥之有?

①丝竹:

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②之: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③乱:

使……乱,扰乱。

④案牍:

指官府文书。

⑤劳形:

使……劳神伤身。

形,形体、躯体。

⑥之:

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

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无功名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7.孔子云:

何陋之有?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课文分析

1.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

那么本文的主题应如何概括呢?

本文通过对陋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类比的写作手法。

__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4.文章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

这几方面共同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征?

景色之雅: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之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情趣之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陋室特征:

雅。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

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反面虚写。

__写出了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为什么要这样写?

运用类比的写作手法。

__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这一主题。

8.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9.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

请举例。

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

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锺书的书斋。

爱莲①说

①说:

古代一种文体,也称杂说。

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水陆①草木之花,②可爱③者甚④蕃(fá

n)。

晋陶渊明⑤独爱菊。

⑥自李唐来,

①草木:

草本。

②可爱:

值得喜欢。

③者:

……的花。

④蕃:

多。

⑤独:

⑥自:

从。

世人①甚爱牡丹。

②予③独爱莲④之出淤泥而不⑤染,⑥濯(zhuó

)⑦清涟而不⑧妖,

①甚:

特别,十分。

②予:

我。

③独:

④之:

⑤染:

沾染(污秽)。

⑥濯:

洗。

⑦清涟:

清波。

⑧妖:

艳丽。

中①通外②直,不③蔓(mà

n)不④枝,香⑤远⑥益清,⑦亭亭净⑧植,可远观而不可⑨亵玩焉。

①通:

贯通,通透。

②直:

笔直。

③蔓:

生藤蔓。

④枝:

生枝茎。

⑤远:

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⑥益:

更加。

⑦亭亭:

耸立的样子。

⑧植:

竖立。

⑨亵玩:

靠近赏玩。

亵,亲近而不庄重。

予①谓菊,花之②隐逸(yì

)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③君子者也。

①谓:

认为。

②隐逸者:

指隐居避世的人。

③君子:

指品德高尚的人。

①噫!

菊之爱,陶后②鲜(xiǎn)有③闻。

莲之爱,④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⑤宜乎⑥众矣。

①噫:

叹词,表示感慨。

②鲜:

少。

③闻:

传闻。

④同:

和……一样。

⑤宜:

应当。

⑥众:

很多。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积存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

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香气远闻更加清芬;

洁净地挺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它)。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莲是花中的君子。

5.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传闻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

1.归纳主题。

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

2.莲之爱(君子形象)。

(1)生长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前句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

后句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2)体态香气: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体态,象征君子通达正直、豁达大度、行为端正;

“香远益清”是香气,志洁行廉,美名远扬。

(3)气质风度: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美好的资质,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3.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的哪些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4.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

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

把牡丹比作什么?

把莲又比作什么呢?

菊是隐逸者,逃避现实。

菊花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独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

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

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

莲是君子,高洁典雅。

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落、行为正直、德名远播的君子。

5.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写菊、写牡丹是为了衬托莲,写菊为旁衬,写牡丹为反衬,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砭了时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