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2470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体验透视(课堂实践)

1、检查课前准备

2、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

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

(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

(4)、整理画面。

2、讲评作业

(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

(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

(2)、老师统一点评。

三、拓展阶段

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2、风景写生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一)引导阶段(10—12分钟)

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

“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

”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

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

“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

并介绍其使用方法。

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

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

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

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

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

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28—30分钟)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作业点评。

第3课心中的风景

1、根据记忆活想象,表现心中的风景。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与学生搜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图片。

第一课时

一、引导。

1、引导学生回忆曾经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

2、引导学生回忆语文课上曾经学过的描写优美风景的课文片断。

3、引导学生曾经听过的旋律优美的音乐,产生的联想。

4、引导学生想象:

你理想中的家乡美景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二、指导学生作画。

1、根据上面的提示,选择你喜欢的进行作画。

2、作画形式、要求:

(1)可以用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的形式进行创作表现。

(2)也可以用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线描的形式进行创作。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学生中的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学生自带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

1、揭示内容:

利用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造风景画。

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上的范图懂得创作方法:

利用我们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粘在白纸上,延伸、扩展出一幅风景画。

3、学生进行创造,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优秀作品。

5、未完成的学生可以课后继续创作。

第4课会动的剪影(设计、应用)

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

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

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一、引导阶段。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

(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1)第一步:

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

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第三步:

装上木棍。

二、发展阶段。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成8组,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

(提示学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

4、准备下节课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样表演。

第二课时(剪影表演)

布置环境

一、8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表演、展示。

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二、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点评。

三、总结:

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

四、拓展:

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第5课水墨画动物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基本的水墨用笔技法后的创造性的综合。

通过欣赏、感受、尝试水墨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触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并在神奇的墨色变化中找寻快乐。

对于培养学生笔墨表现能力,激发学生水墨创作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尝试用水墨的国画语言对动物进行造型的练习,让孩子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国画的造型手法,打消陌生感,并用简单、概括、富有变化的笔触传神地表现动物,激发他们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培养孩子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不同墨色和笔墨干湿的综合使用来对动物进行造型,体验笔墨意趣,激发孩子对水墨画的兴趣。

2、了解尝试有变化的墨色用笔方法和渴笔的绘画技法在造型中的运用。

3、让学生通过欣赏名画、尝试用墨,感受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水墨画的魅力。

4、在用水墨艺术语言表现喜爱的动物的同时,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尝试用干、湿、浓、淡变化的笔墨来表现动物,自由抒发感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水墨的魅力,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大胆地用简洁、概括的笔触,变化的墨色,描绘动物的动作与神态。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水墨工具、范作若干,多媒体课件,音乐《春江花月夜》等。

学生准备:

宣纸、毛笔、凋色盘、洗笔的工具,毛毡或报纸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提醒学生注意卫生。

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要用中国特有的绘画工具作画,在此过程中,要文明有序、卫生地使用工具。

2.小练笔、大感受。

学生尝试用深浅不同,干湿不同的墨色在宣纸上画一些随意的点、线、面,看谁的最丰富,让学生感受水墨的变化。

3.导入课题。

请出动物明星,大自然的水墨杰作——熊猫、斑马、奶牛、喜鹊等。

4.欣赏大师作品,感受国画艺术。

欣赏齐白石、黄胄、徐悲鸿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笔墨的表现力。

交流欣赏后的感受,说一说你看到的水墨画动物的共同特点。

5.铺墨添画,练笔成图。

让学生随意用自己喜欢的墨色自由地在宣纸上涂抹,然后开展想像,添画成动物。

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画的动物在做什么。

6.教师演示,讲解方法。

(1)用笔尖蘸墨,在纸上以淡墨铺色,让学生了解神奇变化的铺墨方法。

(2)再用枯笔(渴笔)擦出动物的皮毛,让学生掌握方法。

(3)完成一种动物造型。

7.学生练习,用概括的笔触、变化的笔墨完成动物造型。

8.互相评价,评选“今日之最”。

(1)学生作业展示交流,说—-说自己画的小动物。

(2)评选“最佳造型奖”、佳创意奖”、“最佳用墨奖”。

9.拓展。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

第六课:

形体切挖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教学难点】

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具准备】

师:

范图、实例、制作材料

生:

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4分钟)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

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答。

师问:

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

为什么?

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

(课件)

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

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

(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2、发展阶段(8分钟)

⑴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⑵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

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

3、本课练习

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23分钟)

5、作品展示(5分钟)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

6、拓展

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第八课 宇宙之旅(设计·

应用)

一、教材分析

1、 

重点:

让学生了解浅显的宇宙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 

难点:

以想象形式画出各种飞行器并表达出太空旅行的愉快的心情。

二、教学目标

了解浅显的太空知识。

能画出各种想象的飞行器以及太空背景。

3、培养从小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三、课前准备

教师:

图片

学生:

了解有关地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发兴趣。

1、配合图片,引入课题。

(二)讲解,介绍

1、介绍有关的知识。

(1)太空是指上下,左右,前后无限大的所有空间。

(2)地球存在于太阳系中。

(3)太空中没有大气,没有空气。

2、学生自由讨论:

如何飞向太空?

在太空中怎样遨游?

3、飞行器的特征和外形如何?

4、在干什么?

背景特征?

(三)学生作业

1、画出太空的背景。

2、画出人物惊奇、愉快的表情。

3、画出飞行器的完整构图。

(四)作业讲评

表扬有创意的同学。

课题:

电脑美术

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

课时:

1课时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

作业设计:

利用复制、粘贴的功能组合画面。

并且可以用改变大小的

(一)引导阶段:

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

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那些工具?

铅笔工具

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单,它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

(二)新授阶段

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

用电脑绘画。

用那一种方法更简单?

电脑绘画

讨论:

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

去找找看!

(让学生上讲台来找给大家看。

请同学们试一试,一起来制作更多的。

巩固练习。

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

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

想不想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张电脑画?

想。

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

(讲解绘画过程)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互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