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生产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2028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6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硅铁生产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硅铁生产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硅铁生产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硅铁生产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硅铁生产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硅铁生产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Word格式.docx

《硅铁生产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铁生产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硅铁生产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Word格式.docx

第三节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38

第四节防治措施38

结论与建议39

附图:

1、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硅铁生产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分布图1:

2500

2、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硅铁生产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1:

附件:

1、照片

2、委托书

前言

一、评估任务由来

为防治与减轻地质灾害对拟建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硅铁生产建设工程的危害,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及青海省人民政府72号令《青海省地质环境保护办法》,于2010年10月15日委托青海九O六工程勘察设计院承担“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硅铁生产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要求对工程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做出评估,以满足工程建设征用土地和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地质灾害防治需要。

二、评估工作依据

(一)法规、规章、规程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2、《青海省地质环境保护办法》(青海省政府令第72号);

3、《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

4、青海省地方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3/489—2004)。

(二)项目文件

1、《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硅铁生产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函》2010年10月15日,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2、《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厂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0年5月,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

3、《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厂区场地岩土工程情况说明》2010年5月,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

三、主要目的、任务

(一)目的

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在于约束工程活动,为防治或减轻地质灾害对某铝业责任有限公司硅铁生产建设工程的危害,防止或减轻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从源头上控制,减轻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工程建设和运营中防治地质灾害提供基础资料。

(二)任务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3/489—2004)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函》要求,结合该工程建设布置的特点,确定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任务是:

1、阐明评估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查明发育的各类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变形活动特征等,主要引发因素和形成机制,对其稳定性(易发性)进行评价,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

2、分析论证建设工程本身遭受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对其危害程度和危险性作出预测评估。

3、在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拟建工程类型和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和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针对拟建工程场地的地质灾害以及破坏的形式,提出建设场地地质环境保护建议及防治措施。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位置

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硅铁生产建设工程位于某下川口工业园区,距某县城约18km,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2°

57′33″,北纬36°

16′26″,园区道路经过拟建工程区南侧(照片1),交通条件便利(图1-1)。

(二)工程布置及规模

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硅铁生产建设工程总投资2.2亿元,年生产硅铁20万吨,按建设工程重要性划分,主体厂房跨度45m,建筑层数三层,属重要建设项目。

拟建工程主要建筑物为一期主体厂房、一期精整库、二期主厂房、二期精整间、办公楼、开关站、微硅粉加密及操作室、循环水池、水泵房、球团料区、硅石料区、焦煤料区、厂区道路等,详见平面布置图1-2,主要建、构筑物概况见表1-1,除厂区道路以外,其余建筑物基坑开挖深度为5-10m。

主要建、构筑物基本情况表1-1

建筑物

建筑平面尺寸(m)

地上

层数

结构

形式

基础

一期主厂房

114

45

3

钢结构

独立基础

一期精整间

78

60

1

二期主厂房

轻钢结构

二期精整间

110

44

办公楼

16.5

5

砖砼结构

条形基础

开关站

75

55

微硅粉加密及操作室

循环水池

28

水泵房

33

砖混结构

二、征地范围

某铝业有限公司硅铁生产建设工程位于某下川口工业园区,占地104860m2,合157.29亩,具体征地范围、面积见专项文件。

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

前人在评估区内曾先后作过不同比例尺的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等区域性普查工作,主要成果有:

一、《青海省某县1:

10万农田供水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982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00九二六部队,该报告中有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基础性资料,为本评估报告参考利用;

二、《西宁、乐都县1:

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983年,青海省第二水文地质队,该报告中有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基础性资料,为本评估报告参考利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图说明书》1:

20万,(乐都幅)1965年,地矿部青海省地质局,该报告中有关地质构造、第四系地层岩性资料,工程地质等基础性资料,为本评估报告参考利用;

四、《青海省某县1:

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2002年,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该报告初步查明了某县境内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和发育特征,并进行易发区划分,为本报告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资料;

五、《某铝业有限公司新建厂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0年5月,青海省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报告中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等内容为本评估报告所利用。

六、《某铝业有限公司新建厂区场地岩土工程情况说明》2010年5月,青海省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说明中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等内容为本评估报告所利用。

七、《青海省某县高载能冶金工业园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007年,青海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该报告对本次评估区在内的地质环境条件等有详细的论述,本评估报告参考利用了部分资料。

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青海九O六工程勘察设计院接受某铝业有限公司委托后,院总工办针对该项目成立了项目组,项目组技术人员对该地区前人资料中缺该项的地质、水文地质、水文、气象等相关资料进行了较全面的收集,并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和项目委托函等技术文件,编制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大纲,大纲经院审通过后,于2010年10月20日至25日对评估区进行了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工作,野外调查工作严格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要求进行,对评估区内潜在不稳定斜(边)坡及黄土湿陷进行了调查,共完成地质灾害调查面积0.48km2,完成工作量见表1—1。

主要实物工作量一览表表1—1

工作内容

单位

工作量

调查面积

km2

0.48

评估区面积

0.19

潜在不稳定斜(边)坡

2

黄土湿陷调查面积

地质地貌点

照片

24

项目组对野外所取得的资料进行了认真自检、互检后,2010年10月26日院总工办对野外调查资料进行了检查验收,认为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资料翔实,工作方法和手段符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实物工作量投入适中,野外工作深度可满足评估规程要求,同意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按图1—3进行。

接受评估委托

建设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

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范围、编制评估工作大纲

地质灾害现场调查

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及评价要素选取

预测评估

现状评估

综合评估

防治措施

结论与建议

提交评估报告

图1—3评估工作程序框图

评审与备案

第四节评估范围及级别的确定

一、评估范围

根据本工程为片状布置的特性,结合工程建设用地的环境地质条件,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要求,考虑到评估区为Ⅳ级阶地后缘与低山丘陵区前缘的过渡地带,地质灾害发育在丘陵区前缘陡坎上及Ⅳ级阶地冲沟右岸,拟建工程区北、东侧,地形平坦、开阔,评估区范围确定为:

西以冲沟沟底为界,东以厂区外墙道路为界,南边以丘陵区第一斜坡带为界,北以阶地开阔地带扩展100-150m,评估区面积为0.19km2。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

评估区位于湟水南岸Ⅳ级阶地后缘与低山丘陵区前缘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较单一,地形较简单,地质构造简单,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发育强烈。

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中的表C.1之规定进行分类,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

该项目总投资为2.2亿元,年生产硅铁20万吨,主体厂房跨度45m,建筑层数3层,属重要建设项目。

根据拟建工程重要性及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对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中表B.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级表综合判定,本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第一节气象与水文

一、气象

评估区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具多风少雨,寒长暑短,日温差大,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年内降水较集中等特点。

据某县气象站资料,区内年平均气温7.8℃,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4.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2.2℃,年平均降水量373.0mm,蒸发量1471.7mm。

降水主要集中在6、7、8、9四个月,占年降水量的70%,这期间暴雨多,为地质灾害易发期。

区内历年最大24小时雨量为142.5mm,最大6小时雨量110.0mm,最大1小时雨量42.0mm,最大10分钟雨量20.0mm,据统计,85%以上的24小时降雨量在6小时内降完,最大1小时降雨量占24小时降水量的30—50%,以7—8月最多,且较大的暴雨集中在傍晚或夜间发生。

评估区季节性冻深1.08m。

二、水文

评估区内无地表水系发育,评估区以北约800m湟水自西向东流过,为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海晏县境内大坂山南麓,流经湟源、湟中、西宁、互助、平安、乐都、某七县市,在某县享堂镇与大通河汇合后于甘肃省永登县傅子村注入黄河。

干流河道长374km,青海省境内长335.4km,落差2350m,河道平均比降8.4‰,多年平均流量56.8m3/s。

评估区西侧发育一季节性水沟,沟长1100m,主沟纵坡降92‰,切割深度40-60m,沟谷呈“V”字型,沟谷上游汇水面积0.22km2,沟谷两岸坡度55-70°

,沟底无明显堆积物,流通区通过Ⅳ级阶地,沟底无水,沟口无扇形堆积物。

第二节地形地貌

评估区位于湟水右岸,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地貌可分为低山丘陵区及河谷平原区。

一、低山丘陵区(Q)

分布于评估区南部,海拔高程1780-1830m,相对高差约50m,地形坡度30-50°

,山顶呈浑圆状,植被覆盖率小于10%,由白垩系砂质泥岩构成主体,上覆薄层黄土,厚5-10m,坡体上小型冲沟发育,坡体表面较破碎。

山坡北麓,拟建工程区南侧坡体由于扩建场地,人工开挖削坡形成人工边坡,坡高15m、坡宽175m、坡度55-70°

(照片2)。

二、河谷平原区(P)

分布于评估区北部,位于湟水南岸,由Ⅳ级阶地组成,区域上Ⅳ级阶地前缘高出河水位50-70m,阶地面宽300-1300m,为基座阶地,基座为白垩系砂质泥岩,阶地表部受后期流水侵蚀,冲沟发育,切割较深,评估区西侧发育的冲沟呈“V”字型,沟深40-60m,沟长1100m,沟谷两岸坡度55-70°

,沟谷上游段呈树枝状,沟谷中游发育侧蚀小型冲沟。

厂址区东北侧发育冲沟呈“V”字型,流水侵蚀切割形成,沟深20-30m,沟长270m,沟谷两岸坡度55-75°

,评估区范围内Ⅳ级阶地面宽约600m,阶地前缘陡坎坡度45-60°

,阶地中后缘地形较平坦开阔(照片3)。

拟建厂址区处于河谷平原区Ⅳ级阶地后缘与低山丘陵区前缘的过渡地带,厂址区南高北低。

第三节地层岩性

评估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及白垩系砂质泥岩(K)。

一、白垩系(K)

构成评估区南侧低山丘陵区的主体,其岩性为紫红色砂质泥岩、砂岩等,产状325°

∠15°

,最大厚度2606m,强风化层厚3-6.5m。

该地层同时也构成Ⅳ级阶地基座。

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

(一)上更新统冲洪积物(Q3al-pl)

分布于评估区北侧湟水南岸Ⅳ级阶地,上部为黄土状土,土黄色,颗粒均匀,具大孔隙,水平层理,厚度约20m,下部砾卵石层,厚8-10m,呈灰色-青灰色,结构较密实,未胶结。

砾卵石成分为石英岩、砂岩、砂砾岩、片麻岩等,砾石的分选性及磨圆度较好,粒径5-10cm,多呈浑圆状。

(二)上更新统风积物(Q3eol)

覆盖在评估区低山丘陵斜坡上,成分以黄土为主,厚5-10m,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表部富含植物根系。

(三)全新统洪积物(Q4pl)

分布于厂址区西侧冲沟底部,为第四系全新统洪积砾卵石层,结构松散、砾卵石成分为石英岩、砂岩、砂砾岩等,分选性及磨圆度较好,粒径一般2-8cm,多呈浑圆状,砂土充填。

第四节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一、地质构造

评估区位于某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东部边缘,某盆地为祁连褶皱系中的一个小型断陷盆地,周边大断裂严格控制着中新生代以来的地层沉积环境和地形格局,新构造运动在盆地腹部主要表现为震荡式隆升为主,断裂和褶皱活动相对较弱。

并在河谷区形成了Ⅰ—Ⅳ级阶地,使丘陵边部的Ⅳ级阶地抬升到现代侵蚀基准面以上约70m,在宏观上塑造了侵蚀堆积的河谷地貌景观。

评估区断裂构造不发育,本次野外调查未发现有断层。

二、区域地壳稳定性

地震活动是新构造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据统计评估区自1590年至1995年130km范围内共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12次,其中较大两次地震为1629年3月发生在甘肃兰州的7.0级和138年3月1日发生在甘肃永靖东南的6.75级地震。

根据1:

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见图2—1。

根据《西北地区地壳稳定性分区图》及《西北地区工程地质说明书》研究成果,评估区属现代地质构造活动基本稳定区。

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

一、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软弱层状砂质泥岩岩组:

构成评估区低山丘陵区主体,其岩性为紫红色砂质泥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表层3-5m为强风化层,呈碎块状,其下为中风化层,饱和抗压强度中风化层3.5-5.0MPa,强风化层0.1-0.5MPa,弹性模量中风化层0.9MPa,强风化层0.7MPa,变形模量中风化层0.5MPa,强风化层0.3MPa,岩体抗剪摩擦系数0.4—0.45,允许承载力强风化层0.5MPa,弱风化层0.9MPa。

二、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1、双层结构黄土状土、砾类土

分布于评估区Ⅳ级阶地上,由上更新统冲洪积物组成,上部为黄土状土,厚度约20m,具水平层理,根据场地工勘资料,湿陷深度12.5-16.7m,湿陷系数0.013-0.93,总湿陷量△Z=686-1372mm,自重湿陷量△Zs=24.0-131.0mm,具Ⅳ级自重湿陷,其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下部砾类土,呈灰白、青灰色,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fak=350-500KPa。

2、单层结构砾类土

分布于厂址区西侧冲沟底部,为第四系全新统洪积砾类土,结构松散、砾卵石成分为石英岩、砂岩、砂砾岩等,分选性及磨圆度较好,粒径一般2-8cm,多呈浑圆状,砂土充填。

承载力特征值fak=350-500KPa。

2、均一结构的黄土

覆盖在低山丘陵区局部坡体上,由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物构成,成分以粉土为主,具大孔隙,厚度5-10m,具Ⅱ-Ⅲ级自重湿陷,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第六节水文地质条件

由于评估区北部Ⅳ级阶地的砾卵石层为透水不含水层,因此,评估区内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白垩系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

分布于评估区低山丘陵区岩层表部风化裂隙中,含水层岩性为白垩纪红色砂岩,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多以下降泉的形式溢出地表,单泉流量小于0.1L/s,矿化度小于0.5g/L,属HCO3—Ca及HCO3—Ca·

Mg型水。

评估区未见泉水出露。

第七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估区位于某下川口工业园区,拟建厂址区南侧丘陵区前缘由于扩建场地的需要,人工开挖形成潜在不稳定人工边坡,坡高15m,坡宽175m、坡度55-70°

,故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第八节小结

评估区位于湟水南岸Ⅳ级阶地后缘与低山丘陵区前缘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发育强烈。

综合判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

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评估区地貌类型为河谷平原区向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地带,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现状条件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发育,发育2段潜在不稳定斜(边)坡。

评估区内广泛分布有黄土、黄土状土,具湿陷性,现将其特征叙述如下:

一、潜在不稳定斜坡(Q)

评估区内发育有二段潜在不稳定斜(边)坡,分别分布拟建厂区西侧及北侧Ⅳ级阶地前缘陡坎处及拟建厂区南侧低山丘陵区前缘,分述如下:

1、潜在不稳定斜坡(Q1)

坐标:

36°

16′38″,102°

57′25″,位于拟建工程厂区西侧,北侧为Ⅳ级阶地前缘陡坎,坡宽1150m,坡高40-60m,斜坡上部坡度55-60°

,下部坡度60-65°

,局部呈直立状,拟建一期精整库、二期精整库位于该不稳定斜坡近前缘,陡坎距前缘5-8m,其前缘陡坎下沿斜坡中部发育有小型崩塌体,方量约50-100m3(照片4)。

斜坡顶部堆积有人工填土,厚度3m左右,筑有简易的沙袋挡墙(照片5),并发育有3条裂缝,缝长30m,裂缝间距5-10cm,顶部平台宽1-2m,坡体上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黄土状土,厚15-20m、下部为第四系冲洪积砾类土,厚8-10m,下伏白垩系砂质泥岩,坡体局部基岩裸露(剖面图3-1)。

2、潜在不稳定斜坡(Q2)

16′25″,102°

57′19″,分布于厂址区南侧,低山丘陵区前缘,由人工开挖形成的边坡,坡宽175m,坡高15m,斜坡上部坡度25-30°

,下部坡度45-50°

(照片6),坡体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

(剖面图3-3)

二、黄土湿陷(Xs)

评估区北部由湟水南岸Ⅳ级阶地构成,Ⅳ级阶地上部为黄土状土,厚约15-20m,据场地工勘资料,土体具Ⅳ级自重湿陷,丘陵区坡顶覆盖有黄土,厚度5-10m,据场地工勘资料,土体具Ⅱ-Ⅲ及自重湿陷,野外调查时场地已进行平整,未发现落水洞等黄土湿陷现象。

三、潜在不稳定斜坡形成机制

(一)地形地貌条件

评估区发育的Q1潜在不稳定斜坡位于拟建工程厂区西侧、北侧,流水侵蚀Ⅳ级阶地前缘陡坎处,坡宽1150m,坡高40-60m,斜坡上部坡度55-60°

,局部呈直立状。

Q2人工边坡分布于厂址区南侧,低山丘陵区前缘,人工开挖形成,原始坡高35m,坡度25-30°

,开挖后坡高15m,坡度45°

-50°

或近直立,局部临空。

上述条件为边坡失稳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二)地层岩性

Q1潜在不稳定斜坡上部为第四系冲洪积黄土状土,厚15-20m,黄土状土具湿陷性,湿陷等级为Ⅳ级自重湿陷,下伏白垩系砂质泥岩,砂质泥岩遇水易软化或崩解,泥岩与黄土状土之间夹5-10m的砾卵石层,坡体前缘堆积有松散的人工填土,这些因素使得坡体易在降水、人工加载等作用下变形失稳。

Q2人工边坡由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组成,黄土松散、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具湿陷性,湿陷等级为Ⅱ-Ⅲ级自重湿陷,且持水性好,为斜(边)坡失稳提供了良好的地层条件。

(三)外力因素

当遇到持续性降水时,降水顺孔隙节理入渗,使土体大量持水,增加自身重量,同时降水入渗后在基岩面上形成软化层,从而形成软弱结构面,在重力的作用下坡体局部失稳,产生滑塌。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现状评估

评估区西侧发育的Q1潜在不稳定斜坡,现状条件下无危害对象,其危害性小,危险性小。

评估区南侧发育的Q2潜在不稳定边坡,对生产活动过程中经过坡脚滑塌范围内的行人或车辆构成威胁,现状条件下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

评估区广泛分布有黄土、黄土状土,具Ⅱ-Ⅳ级自重湿陷,现状条件下无危害对象,其危害性小,危险性小。

第三节小结

经过野外调查,评估区(调查区)内共发育有潜在不稳定斜(边)坡及黄土湿陷两类地质灾害。

评估区内发育的Q1潜在不稳定斜坡,位于拟建工程厂区西侧及北侧,现状条件下无危害对象,危害性小,危险性小。

评估区南侧发育的Q2潜在不稳定边坡,对生产活动中的行人或车辆构成威胁,现状条件下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

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第一节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边坡失稳的危险性预测

(一)拟建(构)筑物基础开挖引发基坑边坡失稳的危险性预测

拟建工程厂址区位于湟水河南岸Ⅳ级阶地后缘,地层由上更新统冲洪积物组成,上部黄土状土层厚约15-20m,结构松散,具Ⅳ级自重湿陷,拟建工程一期精整库、二期精整库、微硅粉加密及操作室基坑开挖深度5-10m,开挖过程中若坡率不合理,基坑开挖过程中引发基坑边坡局部失稳的可能性较大,其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

(二)拟建工程建设加剧Q1潜在不稳定斜坡失稳的危险性预测

拟建一期精整库、二期精整库布设位于Q1潜在不稳定斜坡顶部,距斜坡边缘陡坎5-8m,拟建工程增加坡体顶部载荷重量,加剧Q1潜在不稳定斜坡失稳的可能性较大,危害性中等,危险性中等。

(三)工程建设加剧黄土湿陷灾害的危险性预测

拟建工程区位于湟水南岸Ⅳ级阶地上,表层黄土状土厚约15-20m,垂直节理、大孔隙发育,湿陷等级高,具Ⅳ级自重湿陷,工程建设中基础开挖破坏了原有土层的结构,而进行回填时,松散的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