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九章感觉器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4169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九章感觉器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九章感觉器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九章感觉器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九章感觉器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九章感觉器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九章感觉器官》.docx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九章感觉器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九章感觉器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九章感觉器官》.docx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九章感觉器官》

第九章感觉器官

【习题】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当感受器受刺激时,刺激虽在持续,但其传入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的现象,称为()

A.抑制B.疲劳C.适应D.衰减传导

2.视近物时,眼的调节不会出现()

A.晶状体变凸B.瞳孔缩小

C.双眼会聚D.眼轴变短

3.使近处物体发出的辐散光线能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的功能,称为()

A.角膜反射B.视轴会聚反射

C.瞳孔对光反射D.眼的调节

4.当睫状肌收缩时可使()

A.角膜曲度增大B.瞳孔缩小

C.晶状体曲度减小D.晶状体曲度增大

5.眼处于静息状态时能够形成清晰视觉的眼前物体最远之点为()

A.焦点B.远点C.主点D.节点

6.对近视眼的错误叙述有()

A.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所致

B.近点较正常眼近

C.因折光系统的折光力超过正常所致

D.远点移远

7.对远视眼的错误叙述有()

A.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所致

B.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

C.看远物时需要调节

D.近点移远

8.凸透镜适用于()

A.近视眼视远物B.远视眼视近物

C.散光眼D.青光眼

9.圆柱镜适用于()

A.近视眼B.老花眼

C.远视眼D.散光眼

10.缺乏某种视锥细胞时,可能导致()

A.夜盲症B.色盲C.色弱D.青光眼

11.对暗光敏感的视杆细胞位于()

A.视神经乳头B.黄斑

C.视网膜周边部D.视网膜中央凹

12.当光照增强时,瞳孔缩小,此反射称为()

A.瞳孔近反射B.瞳孔对光反射

C.角膜反射D.幅辏反射

13.对三种视锥细胞特别敏感的颜色是()

A.红、蓝、紫B.红、黄、黑

C.红、绿、蓝D.红、黄、蓝

14.颜色视野范围最小的是()

A.绿色B.黄色C.红色D.蓝色

15.与暗适应无关的过程是()

A.从亮处进入暗处

B.视网膜对光的敏感性逐渐升高

C.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

D.视紫红质的浓度逐渐降低

16.听觉的感受器是()

A.耳蜗螺旋器B.内淋巴与蜗管

C.外淋巴与卵圆窗D.鼓膜与听骨链

17.耳廓和外耳道的主要作用在于()

A.传音作用和增压作用

B.集音作用和共鸣作用

C.感音换能作用

D.对声音信息只有整合作用

18.与声波传导无关的结构是()

A.鼓膜B.听小骨与卵圆窗

C.内耳淋巴D.膜半规管

19.听骨链的主要功能是()

A.集音作用B.共鸣作用

C.增压效应D.减压效应

20.听阈是指刚能引起听觉的()

A.某一频率的最大振动强度

B.任何频率的最大振动强度

C.某一频率的最小振动强度

D.某一频率的中等振动强度

21.正常人耳所能感受的振动频率范围是()

A.16~2000HzB.16~20000Hz

C.0~16HzD.3000~6000Hz

22.连接中耳和咽部的管道是()

A.蜗管B.咽鼓管C.前庭阶D.鼓阶

23.鼓膜穿孔将引起()

A.感音性耳聋B.传音性耳聋

C.神经性耳聋D.骨传导减弱

24.前庭器官传入冲动所引起的效应中,错误的有()

A.位置觉与运动觉B.听觉

C.眼震D.植物性反应

25.关于微音器电位,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其波形、频率与声波相同

B.其幅度随音强加强而加大

C.它是由毛细胞产生的

D.在听神经变性时它即消失

26.声音传向内耳的主要途径是()

A.外耳→鼓膜→听小骨→卵圆窗→内耳

B.外耳→鼓膜→听小骨→圆窗→内耳

C.外耳→鼓室空气→圆窗→内耳

D.颅骨→内耳

27.关于眼的折光异常,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近视眼在无调节时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

B.近视眼视近物时可不戴眼镜

C.远视眼视远物时不需眼的调节

D.散光眼不同平面的光线焦距不同

28.有关感觉细胞中的感光物质,下述错误的是()

A.视紫红质在光照时分解

B.视黄醛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

C.11-顺型视黄醛在暗处转变为全反型视黄醛

D.视锥细胞所含感光色素分三种

29.关于耳蜗对声音的初步分析,下述错误的是()

A.引起基底膜的振动,在传向耳蜗顶部的过程中振幅加大

B.声音越强,基底膜振动传向顶部越远

C.声音越强,被兴奋的听神经纤维数越多

D.声音越强,听神经动作电位的频率越大

30.椭圆囊和球囊的适宜刺激是()

A.角加速运动B.角减速运动

C.角匀速运动D.直线变速运动

(二)多项选择

1.近视眼与正视眼相比,前者的()

A.近点变远B.近点变近

C.远点变近D.远点变远

E.远点不变

2.关于视近物时晶状体的调节过程,错误的有()

A.睫状肌收缩B.睫状小带被拉紧

C.晶状体曲率减少D.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增强

E.将近处辐散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3.视杆细胞的特点是()

A.感?

苋豕?

B.对物体的分辨力强

C.不能感受色光D.与色盲的发生有关

E.密集于视网膜中央凹

4.双眼视觉的特点是()

A.扩大视野B.扩大生理盲点

C.形成立体视觉D.增强明适应

E.不利于判断物体的距离

5.颜色视野的特点是()

A.红色最大B.红色最小

C.白色最大D.绿色最小

E.蓝色最小

6.临床上较多见的色盲是()

A.红色盲B.黄色盲

C.绿色盲D.蓝色盲

E.全色盲

7.传音性耳聋是()

A.多由外耳道或中耳病变引起

B.多由耳蜗病变引起

C.气导大于骨导

D.骨导大于气导

E.气导与骨导均受损

8.瞳孔近反射的生理意义是()

A.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

B.增加进入眼内的光线量

C.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D.增加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E.使视网膜上形成更清晰的像

9.眼的视近调节过程包括()

A.瞳孔缩小B.瞳孔扩大

C.晶状体变凸D.视轴会聚

E.眼裂增大

10.老花眼()

A.视远物不清B.视近物不清

C.看远物和正常眼无异

D.主要为眼球前后径改变

E.晶状体弹性降低

五、简述题

1.简述眼的视近调节。

2.简述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分布与功能。

3.何谓听觉的行波学说?

4.何谓微音器电位?

有何特点?

5.简述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参考答案】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C2.D3.D4.D5.B6.D7.B8.B9.D10.B11.C12.B13.C14.A15.D16.A17.B18.D19.C20.C21.B22.B23.B24.B25.D26.A27.C28.C29.B30.D

(二)多项选择

1.BC2.BC3.AC4.AC5.CD6.AC7.AD8.ACE9.ACD10.BCE

五、简述题

1.眼的视近调节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晶状体调节:

视近物时,通过反射使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放松,晶状体变凸,从而使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增加,将近处的辐散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②瞳孔近反射:

视近物时,反射性的使瞳孔缩小,以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和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与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清晰。

③视轴会聚:

视近物时,两眼的视轴同时向鼻侧聚合,使近处物像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点上,产生单一清晰的像。

2.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分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

①视锥细胞:

密集于视网膜中央凹。

其功能是司明视觉与色觉,对物体的分辨力强,光敏度差。

②视杆细胞:

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周边部。

其功能是感受弱光,无色觉,光敏度高,对物体的分辨力差。

3.行波学说认为,声波达卵圆窗后,基底膜的振动先从蜗底部开始,再以行波方式逐渐向蜗顶推进。

频率愈?

叩纳ǎ啄ぷ畲笳穸牟课辉娇拷系祝环粗蚩拷隙ァ;啄ふ穸?

度最大部位的毛细胞受刺激最强,其冲动沿听神经传导达听皮层相应区域,产生相应音调感觉。

4.当耳蜗接受声波刺激时,可记忆到一种与声音声学图形相同的近似麦克风式的电位变化,称耳蜗微音器电位。

耳蜗微音器电位的特点:

①在一定刺激强度范围内,其频率、幅度与声波振动完全相同;②潜伏期极短,无不应期;③不易疲劳,对低O2和深麻醉相对不敏感,在听神经变性时仍能出现。

5.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有:

①声波经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前庭阶(外淋巴)→蜗管内淋巴,此为正常气导;②声波直接经中耳鼓室→圆窗→鼓阶(外淋巴)→蜗管内淋巴,此为病理气导;③声波经颅骨→骨迷路→鼓阶与前庭阶→蜗管内淋巴,此为骨导。

 

THANKS!

!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