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1204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案文档格式.docx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山河、海洋等自然风貌和矿产、森林、物产等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

由共同的经济生活、语言文化、社会心理、历史传统等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紧密联成一体的国民;

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安全、主权和稳定而建立起来实施阶级统治的强力政治机器——国家。

由此可见,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一定区域内的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人类生存的社会共同体。

  爱国主义就文化本身的民族性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祖先生存、生活的悠远记忆以及根系的依恋,是对自己生长、繁衍土地的一种感情。

正如童年的生活记忆总是活泼有情趣的,相应根基于农业生产的中国文化就有一种浓郁的对故乡山水、风土人情的眷恋,并进而升华成对祖国锦绣山河、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的崇敬和热爱;

由对父老乡亲的爱升华成为对广大人民群众、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关心和热爱。

这可以说是以社会遗传的家乡眷恋,以血缘根基为情怀的特殊的爱国主义。

有人曾经从文字的角度研究了这个问题,认为在各国文化中,只有中国把“country”译为国家,即放大了的家。

如要政治溯源,则我国先民跨入阶级文明社会的标志是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奴隶主贵族。

氏族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血缘为纽带联结起来的聚居的家族群体,氏族长就是具有较强生存能力的家族长。

以血缘、以家为根本的氏族直接走向国时,家就成为国的原型与母体,国变成家的扩充与放大。

这种家国一体、家天下的模式,被以后历代统治者强化,秉承为“祖宗家法不可变”。

这种“家国一体”在文化的生长、传承中,又把母亲与国家联系起来,称为“祖国”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可从以下几点来理解和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

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这个社会共同体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

它往往呈现出一种油然而生的自发状态。

这种情感的产生,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个人与祖国依存关系不断认识的结果。

爱国情感的表现十分丰富。

(1)爱国主义首先是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表现为一种爱国情感。

古今中外,人们都把自己的祖国比作母亲,对她怀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伟大的音乐家肖邦,年轻时就已经很有名了。

当时,波兰正遭受沙俄的侵略,出于对热爱祖国的热爱,他想留在国内。

但残酷的现实会窒息他的艺术才华,所以他接受了师友们的建议:

到国外去深造同样也可以祖国争光。

出国前,朋友们送给他一个银瓶,里面装着波兰的泥土,勉励他不忘祖国。

后来,由于波兰反动政府不让肖邦回国,他在法国、德国等地颠沛流离了19年。

那只装满泥土的银瓶也一直没离开他。

1849年,肖邦在巴黎重病不起。

临终前,他对妹妹柳德维卡说:

“我死后,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华沙的。

但你们至少要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病逝后,朋友们按照他的遗嘱,把他的心脏带回华沙,保存在圣十字教堂里。

可见,肖邦的爱国之心也胜一切。

我国许多老一辈科学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克服艰难困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从国外回国效力,为祖国建设、民族繁荣作出巨大的贡献,这也是深厚爱国情感的生动写照。

茅以升,桥梁建筑专家,二十三岁在美国获得工科博士学位之时,人们纷纷向他投来尊敬、赞美的目光,一份份诱人的聘书也向他招手。

有人劝他留在美国,说是科学没有国界。

但是茅以升却斩钉截铁地回答:

“不!

纵然科学没有祖国,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

”他毅然踏上了回国的归途。

正是对祖国的热爱,茅以升才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

(2)爱国主义情感表现在对自己祖国灿烂文明的热爱。

这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情感。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作《最后一课》,就描写了法国人对祖国的灿烂文化(语言文字)的热爱,以及对失去祖国语言权利的悲痛。

小说中的教师韩麦尔先生在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也没有忘记对学生们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明(包括祖国语言)的教育。

他告诉孩子们,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我们在现实生中,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在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人们的心连在一起。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

古人说“读史使人明智”,不了解历史,对祖国的热爱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老民族,中国也是人类四大发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她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曾创造了许多辉映万古的灿烂业绩。

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发明了造纸术;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发明了雕版印刷;

在一千一百年前发明了火药造炮技术。

特别是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人类瞩目的奇迹,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3)爱国情感表现在对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憎恶义愤之情。

民族和国家利益是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民族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任何破坏民族和国家利益的言行我们都不能容忍。

“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火烧曹汝霖的房子,痛打章宗祥,就是一种对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憎恶义愤之情。

2、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规范

世界各国普遍把爱国、报国、强国视为高尚的美德,把卖国、辱国、叛国等视为不道德的丑恶行为。

爱国的英雄,成为人们世代颂扬的对象,而卖国的汉奸,则是人们千古罪人。

杭州有座岳王墓,就是人民纪念岳飞所建。

坟前用生铁铸成了世世代代受人们唾骂的秦桧奸党四人的跪像,让参观的人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些人的痛恨之情。

爱国主义成为人们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

3、爱国主义是一种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一个国家的政治前途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荣辱兴衰,因而爱国主义就必然包含着爱国家的政治内容。

  世界各国均对自己的国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美国人也讲爱国主义。

美国人崇尚肯尼迪的一句名言: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先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他们富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总是自恃“我作为一个美国人是幸福的,是值得骄傲的”。

他们不仅一贯对国民、包括对儿童灌输这种思想,还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强化。

就拿国旗来说,每逢节日、庆典或集会,家家户户,包括汽车上都挂着国旗。

2001年“9.11”事件后,国旗的销售量大幅度地增加。

他们在很多产品,包括开心果、杏仁等小商品包装上都印有美国国旗的标志,连儿童的电子游戏,都有组合国旗的类似项目。

  例如:

居住在中国的一位美国孩子的家长,到孩子就读的学校里要求学校为她的孩子单独升一面美国国旗,因为年仅七岁的孩子流着眼泪问母亲,为什么他每天看到的都是升中国国旗而不是美国国旗?

  爱国主义是一条重要的政治原则。

一个国家的政治前途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荣辱兴衰,因此,爱国主义是一条重要的政治原则,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国格和人格。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这些法律规定,表明热爱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履行的政治责任和法律义务。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敬仰。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我们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一)热爱祖国、矢志不移

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爱国故事。

钱学森,才华横溢的核物理专家,美国海军师长金波尔称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由于美国的阻挠,他花了5年时间,才回到国家。

钱学森是新中国导弹事业的开创者。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美国用了13年,而我国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一成就震惊了世界。

美国一位专栏作家这样说:

“金波尔的话说错了,钱学森在科学上的价值岂止只抵三、五个师的兵力,他替中共研制的飞弹,不但完全平衡了中共与美国之间战略武器的差距,也使中国对苏联的威胁产生抗衡。

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还有许多:

钱三强、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等,都是从国外学成以后归国的,在他们看来,事业和成就只有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是最有意义的。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保天下者,夫之,与有责焉耳己”(顾炎武《日知录》)意思是:

保卫天下,就算没有任何地位的平民百姓,也有参与的责任。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他青年时代参加过“复社”,批判社会的不公现象。

清兵入关后,他积极参与抗清斗争。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以国家大事为己任,也就是后来更加简练而通行的格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民族团结和睦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但是,台湾当局却不顾两岸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试图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这是违背社会发展潮流的,不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与发展需要,是不得人心注定要失败的。

(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勇于反抗侵略的民族。

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起反抗,谱写了无数伟大的爱国诗篇。

明清时期,我国人民在抗击东洋、西洋侵略者方面,显示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

明将戚继光,面对倭寇的侵扰,组织了“戚家军”,经过10年的征战,扫清了东南沿海的倭患,使人民安居乐业。

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赶走了荷兰殖民者,使沦陷了38年的宝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898年法国强租广州湾,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现在湛江的“寸金桥”,就表现出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寸土不让的决心。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册,每一页无不闪耀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辉。

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不畏强权压抑,不惧虎豹豺狼,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民族的自由,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昌盛,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壮歌。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爱国主义是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民族纷争和国家分裂的局面,由于爱国主义支配和调整着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关系,总是能够平息风浪,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使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始终成为一个坚如磐石的整体。

从鸦片战争以来的100多年中,祖国多次遭到外敌人侵,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对外,奋起反抗,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英勇豪迈的伟大史诗。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远播海外。

但从鸦片战以来的100多年中,我国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

无数爱国仁人志士,努力探求救国救民之道。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的奋斗,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发展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进行长期的努力和奋斗。

在奋斗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甚至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考验。

但实践证明,爱国主义会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最大限度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为祖国的统一、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爱国主义不仅体现了我们每个人对祖国的热爱,还体现了我们每个人对祖国的一份责任。

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往往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

爱国不仅仅是一种主观的精神,还是一种坚定而执著的行为。

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责任感就越强,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

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把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矢志报国的行为。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兴起,爱国主义就赋予了新的历史内涵和突出新的时代特征。

这主要表现在: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以后,爱国主义就与社会主义密不可分。

因此,把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

针对过去出现的“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的论调,江泽民有过明确的说法:

“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

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已成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之中。

爱国主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爱国主义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有力的政治保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只有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热爱祖国就应包含着拥护祖国的统一。

自古以来,爱国主义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回顾历史我们清晰地看到,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就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史之中。

中国古代先贤早就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哲学思想,维护国家统一也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最重要的理念。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台湾问题迟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海峡两岸仍然被人为地分割着,“台独”势力依然十分猖獗。

这种分裂状况严重违背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也成为制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的一个最大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强调把维护祖国统一作为爱国主义的基点,使之成为动员和激励人们为实现祖国统一而战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

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联系并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特点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

在经济全球化中,商品的运动、资本的流动、跨国公司、大众文化等因素导致了对民族国家界限的超越。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某种程度上地球已经变成了“地球村”,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差别越来越小,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加,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增多。

但是,民族国家依然是当今世界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行为主体,追求其国家利益仍然是其行为的出发点和根本任务。

经济全球化不仅使竞争的范围扩大到全球领域,而且使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强化,也使各国之间各种利益冲突的可能性也增加。

于是,要想在竞争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各民族国家必然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仍然是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观念并存的时代。

全球化没有导致民族国家时代消失。

民族国家观念和意识的伦理价值趋向――爱国主义要给予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永恒的主题。

(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我们就要树立以下观念。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但作为中华儿女,不管你身在哪里,也不管你政治立场和你的信仰如何,都应当以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能离开具体的国家。

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钱学森,既是著名的科学家,又是心系祖国发展的赤子。

参考资料:

1、中国已有自己的六代留学生:

  第一代留学生:

留学时间在1872年-1900年间。

主要包括早期留美幼童和海军留欧学生两部分,约200人。

  第二代留学生:

留学时间大致在1900-1911年间,人数近两万。

90%以上留学日本,留学专业以政治、法律和师范教育为主。

这代留学生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政治领域,无论是参加晚清政府的“新政”运动,还是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他们都是骨干力量。

  第三代留学生,留学时间大致在1912-1927年间。

这一代留学生中有一群非同寻常的分子,他们的贡献在另外一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这一部分留学生主要来自三个不同的国度:

日本、法国和俄国。

如周恩来、邓小平等。

  第四代留学生:

留学时间大致在1928-1949年间。

这个时期,中国的留学教育进入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

获得硕士、博士的人数占相当大的比例,学成归国后60%以上进入国内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

如李四光、吴仲华等。

  第五代留学生:

留学时间大致在1949-1965年间。

主要前往前苏联,兼前往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

他们学成回国后,多数成为国内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

80年代后期第五代留学生在中国最高领导层中崛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群体的核心。

第六代留学生:

留学时间为1978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至20世纪末。

从人数上看,这一代留学生是前五代留学生的总和。

由于这一代留学生尚处在发展中,现在还很难对他们的存在特征做准确的把握。

但可以说,目前这一批留学生中学成回国的,已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一代留学生,无论是学成回国,还是留在国外,都将对21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发展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2、刻骨铭心的三堂课

作为WUTstarcom公司创办人之一的吴鹰曾被美国著名的商业杂志《亚洲之星》评选为最有影响力的50位亚洲人之一。

他的成功,与他在美国的三堂刻骨铭心的课有关……

第一课:

两美元的刺激

1985年的某一天,下飞机的吴鹰拎着行囊,他刚从北京来到美国新泽西州留学。

一个美国女孩迎面而来:

“先生,请您看一下这张照片好吗?

”那是一张悲惨的照片,瘦骨嶙峋的非洲儿童,胳膊只有平常人的手指那么细……“先生请献一点爱心,救救非洲儿童吧!

”吴鹰没有犹豫,他掏出几十美分,投入募捐箱。

他的爱心之手却被挡住了,“对不起,募捐的最少标准是2美元……”吴鹰犹豫了一下,2美元,占他身上全部财产的1/15呀——他身上只有30美元。

就在吴鹰犹豫的一霎那,美国女孩又开了口:

“先生,原来你不是日本人啊。

”她脸上充满了失望和不屑。

美国女孩的态度深深刺痛了吴鹰,他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呆呆地看着她一步步远去,直到她走出很远了,吴鹰才终于醒悟过来,他迅速追上她:

“请等等。

”女孩明显不耐烦:

“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还要去找其他人募捐呢。

”“我只是想告诉你,我是中国人。

”吴鹰一边回答,一边迅速掏出2美元,扔进募捐箱。

“不只有日本人才会捐献的。

女孩露出尴尬的微笑:

“对不起,我们的负责人跟我打过招呼,千万别找中国人募捐,中国人有钱也不愿捐的,这是他的经验……”

听着女孩的解释,吴鹰的心沉了下去,他感到了一阵钻心的疼痛,这是他在美国遭遇的第一课啊!

那一年吴鹰24岁,他到美国留学,是为了他的专业:

计算机开发研究。

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美国小女孩给他上了第一课!

第二课:

抓住机遇的手

来美国半年后,一则招聘广告吸引了他的目光——一位教授要请一位助教。

吴鹰心动了,立即赶往报名处,可那儿已经挤满了人!

取得报考资格的学生超过30名,而名额只有一个,希望渺茫。

考试前几天,几位中国留学生使尽浑身解数,打探起主考官的情况来。

经过种种努力,他们终于弄清楚内幕——主持这次考试的教授曾在朝鲜战场上当过中国人的俘虏!

中国留学生们这下全死心了,“把时间花在不可能的事情上,再愚蠢不过了!

”他们纷纷宣告退出。

吴鹰最要好的一位朋友也劝吴鹰:

“你算了吧!

把精力分出来,多刷几个盘子,好歹能多挣点儿学费!

”吴鹰笑了笑,不反驳也不点头,朋友直叹气:

“你怎么这么顽固,非得碰壁才肯回头?

吴鹰如期参加了考试,终于坐在了教授的面前,他很放得开,完全融入到了中国助教的角色中。

“OK!

就是你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教授的一句话惊醒了吴鹰:

“我?

我真被录取了?

”教授微笑着说:

“你知道我为什么录取你吗?

”吴鹰诚实地摇了摇头。

“其实你在所有的应试者中并不是最好的,但你不像你的那些同胞,他们看起来好像很聪明,其实最愚蠢不过了,你们是为我工作,只要能给我当好助手就行了,还扯上几十年前的事干什么。

我很欣赏你的勇气,这就是我录取你的原因!

第三课:

中国人要自强

1986年底,几经努力,吴鹰进入了著名的贝尔实验室。

在那里,吴鹰无意中上了第三课。

这一课让他如此刻骨铭心,甚至直接改变了他今后的人生抉择。

工作了几个月后,实验室接待了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电讯代表团,吴鹰也参加了接待工作。

一开始的接待工作很顺利。

参观结束,双方坐在一起交流起来,气氛非常融洽。

这时候,一位中方代表团成员提出了一个很专业的技术问题。

接待人员的脸色变了,含糊地应付了几句,有意没有说到点子上!

吴鹰有些忍不住了,他不愿让别人糊弄自己的同胞。

他清清喉咙,准备开口了。

这时,他的上司突然站了起来,走到他的身边:

“吴,你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可以出去工作了!

”所有的人都很意外,屋内的空气顿时凝固了。

吴鹰脸上挂不住了,上司竟然如此不留情面地赶他出去!

在通讯领域,贝尔实验室领导着世界潮流,正因为这样,对中国的技术交流和出口受到很多限制。

这一点,吴鹰早有所闻,可他万万没料到,自己会这么快亲历这种尴尬!

吴鹰又想起了刚到美国时遭遇的那一幕。

可这一次,他没有能力对抗自己的上司。

在上司彬彬有礼的催促声中,在其它同事的冷漠表情中,在中方代表团成员复杂的目光中,吴鹰无可奈何地站起身来,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代表团回国了,上司没有对吴鹰作任何解释,他根本没有把吴鹰的感受放在眼里!

震撼之余,吴鹰恍然大悟:

中国人一定要自强,一定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领先他人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