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409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

《最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

教案设计

(封面范本)

设计主题:

《位置与方向

(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

学科:

学校:

授课教师:

日期:

二〇年月日

(内容范本)

《位置与方向

(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P19~P21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方向和距离的具体含义,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如何根据方向与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位置,并能绘制出简单平面示意图。

  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坐标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方向和距离的具体含义,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教学难点:

描述任意角度的具体方向,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师:

每到夏季,咱们浙江沿海一带就进入台风多发季节,台风过境时常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一些影响。

瞧,今早气象专家发现:

在A市东南沿海方向已形成一股较强台风,这股5号台风将直接影响A市。

(课件出示信息)

  1.请帮助气象专家在图上标出台风中心的位置。

  预设:

一片范围都可能,引导学生理解东南方向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无法确定具体位置。

(课件演示:

以A市为观测点,出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四个方向标志)

  2.揭题:

气象专家经过精密测量,确定了台风中心位置。

(课件出示台风中心位置)

  现在你能准确描述它的位置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位置与方向。

(板书课题:

位置与方向)

  【设计意图】数学问题就是在一个个认知冲突中自然生成的。

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的现实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有关方向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生成新的问题──如何确定具体位置,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实践感悟,探索新知

  

(一)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1.理解方向

  

(1)师:

我们怎样才能准确描述台风中心的位置呢?

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

①与哪个方向更接近;②与A市之间的距离;③角度;④数对(经纬度)……

  

(2)在练习纸上利用手中的测量工具,先测量,再介绍。

(课件标出台风中心位置)

  反馈:

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要求边指图边说清位置。

教师预设:

  生1:

东南30°方向。

(引导正确表述“东偏南30°”,并结合课件动态演示,理解含义:

以正东方向为基准,向南偏30°。

  生2:

南偏东60°方向。

(师加以引导: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那个方位。

  生3:

东偏南30°方向,距离是6厘米。

(可进一步引导:

为什么还要确定距离?

  (3)操作活动。

请以教室为观测点,指出“东偏南30°”方向。

(引导用肢体动作演示“东偏南30°”,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位角”。

  2.确定距离

  

(1)师:

确定了方向,现在位置确定了吗?

为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

A市的东偏南30°方向上有无数个点,只依据方向不能确定位置。

  

(2)师:

A市的东偏南30°方向上的点太多了,如果你沿着A市的东偏南30°一直找下去,可能会找到6号台风、7号台风。

看来光有东偏南30°的方向还是不行,还得有一个什么条件?

(生述,师板书:

距离)

  (3)(课件出示)经测量,台风中心距离A市600千米。

现在请看着图完整地说明5号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3.小结:

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确定5号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的?

  4.巩固新知

  完成例1后面“做一做”。

校对,观察比较邮局与游泳馆的位置,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位置特点:

关于正西方向轴对称。

  【设计意图】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较多的思考空间,在不断质疑中激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明确需要明确方向与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二)学习根据方向与距离标出位置

  1.理解信息。

看信息,说说它的含义。

(课件出示:

6号台风中心在A市南偏东30°方向,距离是600km)

  2.讨论方法:

说说在图上标出物体位置时,应先找准什么(观测点),再确定什么(方向),最后确定什么(距离)?

  3.尝试画图:

学生尝试绘制出6号台风中心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4.欣赏交流:

选择有代表性的画法,让学生上台展示,重点交流以下问题:

  

(1)南偏东30°怎么画?

引导学生明确靠近哪个方向就以哪个方向为基准,即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靠近的方向对齐。

(课件演示方法)

  

(2)怎样在图上表示出600千米?

(引导学生用一条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100千米,初步了解线段比例尺,知道可用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距离)

  5.小结:

说说如何确定某点在图上的位置,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已有了关于方向的知识基础,并具备一定的作图经验,因此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索完成,在交流反馈时通过同伴欣赏、交流的方式明确作图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观察比较,内化理解

  让学生说说5号、6号台风中心的位置间的联系与区别。

引导学生结合图示比较两者的不同,知道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方向与位置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加深学生对“东偏南30°”与“南偏东30°”的理解,进一步体验坐标思想。

  (四)综合应用:

如果你是A市市民,你最担心什么情况发生?

根据信息预测台风到达情况。

(课件出示信息:

5号台风中心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6号台风中心正以25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设计意图】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再次感受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作用,并适时了解有关台风的知识。

  三、实践应用,拓展提升

  

(一)基础练习

  1.练习五第1题(课件出示)

  出示地图,先让学生找一找首都北京的位置,再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这些城市大约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然后全班交流。

如果学生有兴趣了解更多城市与北京的位置关系,可以继续在地图上测量,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我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分布图,帮助学生巩固确定方向的知识,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练习五第4题(课件演示)

  

(1)先独立完成,再集体反馈。

  重点讨论:

学校在小刚家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思考:

以什么为观测点,方向如何确定?

  提问:

这道题当中的两个设问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想的?

  

(2)用两种方式描述出其他同学家的位置。

引导学生归纳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它们的观测点不同,所以方向相对,角度相同,距离相等。

  (3)请尝试描述出你家与学校的位置。

  【设计意图】巩固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并在观察分析中引导学生发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的具体关系:

方向相对,角度相同,距离相等。

  

(二)提升练习(练习五第7题)

  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反馈时,回顾确定物体位置的三要素:

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重点交流如何确定方向,与例题相比,需先由图中所示北方判断出其余三个方向,再确定物体具体所在方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平面示意图,进一步掌握示意图中方向的标注方法,巩固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提高正确绘图的技能。

  (三)综合应用(练习五第6题)

  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1.校对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再给出一个点(5,5),让学生确定它的位置。

预设:

用数对;用方向与距离。

  3.比较两种确定位置的方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引导学生小结:

需要用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一种用“列”与“行”,一种用“方向”与“距离”。

  【设计意图】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对”和“方向与距离”两种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明确两种确定位置的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四、回顾小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其实大到野外勘察,小到行车走路,方向与距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希望同学们以后能真正地在生活实际中去应用这些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真正目的。

  2.课外延伸

  在纸上按照确定的比例和方位,绘制校园的平面图,并说明各个主要建筑、主要活动场所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校园平面示意图的练习,把生活中的物体方位与平面图中的物体方位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