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成语翻译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0942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成语翻译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英语成语翻译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英语成语翻译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英语成语翻译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英语成语翻译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语成语翻译Word下载.docx

《英语成语翻译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成语翻译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语成语翻译Word下载.docx

自由词组(freephrase)或和固定词组(restrictedcollocation)。

自由词组,是人们在交际时为了表示某个概念而把词按语法规则临时搭配起来的词组,如readabook、anEnglishword、onthedesk、runfast等。

和自由词组相对的固定词组,有固定形式和固定意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有时也称成语,可分为以下三类:

纯成语(pureidioms),半成语(semi-idioms)和字面意义的成语(literalidioms)。

纯成语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由两个以上单词组成的非字面意义的词语,如bytheskinofone’steeth(九死一生),和牙齿无关。

半成语中的单词有一个或更多可以从字面理解,但同时也至少有一个单词是不能从字面理解的,如footthebill(付帐)。

字面意义的成语在语义上没有纯成语和半成语复杂,如onfoot(步行)、nopains,nogains(不劳则无获)。

Ⅱ.英语成语的来源

英语成语以其精练、短小、幽默、风趣且富于哲理性的特征而广泛地被英、美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交际之中。

作为传承、记载文化与语言的基本工具之一,它在英、美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成语的产生与存在受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制约,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民族所特有的民俗、民风等文化信息。

成语之所以难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本身具有浓郁的、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色彩。

在众多脍炙人口的西方文学名著被人们所欣赏称赞的同时,名著中一些能引起人们共鸣的经典词语、短语与句子逐渐被定型下来,演化成具有特定内涵,从而可以独立运用的成语。

其中,莎士比亚、蒲柏、富兰克林、培根等人作品中的许多语句都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成语。

例如:

screwone’scourage(鼓起勇气、壮起胆子)就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麦克白》;

tothemannerborn(与生俱来的)出自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而pondofflesh(合情但悖于情理的要求)则出自莎士比亚的另一部作品《威尼斯商人》;

manFriday(忠仆、得力助手)也有根有据,那就是丹尼尔·

笛福(DanielDefoe)的《鲁滨逊漂流记》。

又如:

Brevityisthesoulofwit.(Shakespeare)(言以简为贵);

Alittlelearningisadangerousthing.(Pope)(一知半解是危险的);

Livenottoeat,buteattolive.(Franklin)(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吃饭是为了活着);

Knowledgeispower.(Bacon)(知识就是力量)。

上帝造人的传说是西方人固有的观念,就如同中国女娲补天的传说一样。

在英美国家人们的心目中上帝是万能的、神圣的。

圣经故事中关于上帝、耶稣、魔鬼、亚当以及一些带有教诲意义的故事中的某个片段,因人们的喜好甚至某些历史、政治原因而作为成语的形式流传了下来。

Judas’skiss(犹大之吻,比喻出卖朋友);

muchcryandlittlewool(雷声大,雨点小,比喻空叫喊——根据圣经故事:

魔鬼看见纳巴尔在羊身上剪羊毛,也模仿着在猪身上剪,结果把猪弄得嗷嗷叫,却什么也没有剪下来);

turntheothercheek(忍受暴力、忍受侮辱,上帝在布道时讲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你就把右脸也递出去);

thewidow’scruse(寡妇的坛子,比喻取之不尽的财源);

Thespiritiswilling,butthefleshisweak.(心有余而力不足);

saltoftheearth(社会的中坚);

Sparetherodandspoilthechild.(棒打出孝子)。

神话传说是人们在原始社会中因对自然环境、周围世界的混沌与恐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形成的近乎虚幻的故事情节。

西方的文明发源地希腊、古罗马就有许多神话传说演化成现代的成语。

midastouch(挣钱的本领,这个故事与中国人熟悉的点金石或点金指的神话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Pandora’sbox(潘多拉的盒子,引申为灾祸之源);

Sphinx’sriddle(难解之谜,狮身人面怪兽提出“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而晚上三条腿”的谜语);

theheelofAchilles(亦作theAchilles’heel,阿基里斯的脚踵,引申为唯一的弱点、要害);

betweenScyllaandCharybdis(比喻进退维谷、腹背受敌);

DeadSeafruit(比喻某些事物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华而不实)。

寓言因为其故事短小但能在讲述中给人以一定的哲理与教训,广泛为人们所喜爱,特别是广为流传的《伊索寓言》(AesopFables)。

nakedtruth(原原本本的事实、赤裸裸的事实);

killthegoosethatlaidthegoldeneggs(杀鸡取卵、涸泽而鱼);

sourgrapes(聊以自慰的话,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有点类似于中国的阿Q精神);

bellthecat(替别人冒风险,老鼠要给猫带上铃铛的寓言故事);

cat’spaw(被别人利用的人,猴子想吃火中的栗子,骗猫为其火中取栗);

thelion’sshare(最大的份额,狮子、驴和狐狸分猎物的寓言故事);

thelaststraw(终于使人不能忍受的最后一击);

awolfinsheep’s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比喻危险人物、面善心毒的人);

KingLog(有名无实的君主,比喻徒有虚名而不问朝政的国王);

doginthemanger(比喻自己不干也不让别人干,自己不能享用也不让别人享用的人);

crywolf(狼来了!

比喻发假警报)。

来源于历史的成语,一般都隐含着一个具体的历史故事,可以在历史典籍中找到他们的出处。

可以这么说,这类成语本身就是一个典故。

英语中的成语也有一大部分来源于历史故事,例如meetone’sWaterloo(一败涂地,出自1815年的“滑铁卢之战”,类似中国的败走麦城);

burnone’sboats(bridges)(破釜沉舟,讲的是古罗马恺撒等名将出征时,常烧毁船只,士兵无路可退,只有勇往直前,战胜敌人);

theswordofDamocles(眼前的灾难,故事说的是公元前四世纪希腊Syracuse的暴君Dionysius的大臣Damocles吹捧国王说:

“你一定很快乐,因为你是至尊的统治者。

”国王认为他说得不对,就邀他赴宴,在他的头上用一根马鬃悬挂一把利剑,使他明白帝王的忧患。

Damocles于是恐惧万分,几乎不能终席)。

名人轶事也往往成为成语的来源,例如manforallseasons(指英国政治家、作家托马斯·

莫尔,比喻博学多才、适应性强的人);

Mickeymouse(米老鼠,比喻无关紧要的人物);

Careystreet(破产,原义为英国伦敦的一条街名,因破产法庭坐落在这条街上,而被借喻为破产的含义)。

另外,风尚习俗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内容有时也被借用为成语,例如IndianFile(鱼贯而行、一路纵队);

featherinone’scap(印第安人习俗,印第安人把羽毛作为勇敢的象征、荣誉的标志而插在帽子上,以向人炫耀,后引申为炫耀荣誉);

nestegg(储备金);

skeletonatthefeast(埃及古代习俗,凡重大宴会都要在席上显眼处放一具骷髅,借以提醒到会宾客居安思危,不忘苦难和死亡,后引申为居安思危、扫兴的家伙或事物);

wrongside(getoutofbedonthewrongsideofbed(一大早就发脾气,心绪不好)。

动物由于其生动形象也成为英语成语的源泉,例如aswiseasowls(聪明,西方人认为猫头鹰是聪明智慧的象征);

asquietasmouse(安静如鼠,非常安静);

astimidasrabbit(胆小如鼠);

nospringchicken(已不再年轻的女人);

swan’ssong(告别演出,源于天鹅将死时凄婉的鸣叫声);

buryone’sheadinthesand(采取逃避措施、逃避现实,鸵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把头埋在沙子里);

comeoutofthecocoon(停止自我封闭,开始与人交往)。

英国作为一个岛国,航海和农业是其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往往通过成语来反映,例如keepone’sheadabovewater(管理好个人、理好财);

ontherocks(触礁、濒临毁灭);

allatsea(茫然);

nailone’scolorstothemast(坚持立场);

gowithstream(随波逐流);

holdoutan/theolivebranch(愿意讲和,在西方橄榄枝被认为是和平的象征);

nipthebud(防微杜渐、把……扼杀在襁褓之中);

reapwhatonehassowe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edofroses(舒适的生活);

ascoolascucumber(泰然自若、冷静);

turnonanewleaf(改头换面);

hearthroughthegrapevine(道听途说);

beataroundthebush(旁敲侧击);

besourgrapes(尖酸刻薄的人);

spillthebeans(泄露秘密)等。

 

二、英语成语的特点

按照其定义,英语成语有四个特点:

习用性(idiomaticity)、定型性(syntacticfrozenness)、整体性(semanticunity)和不透明性(semanticopacity)。

Ⅰ.习用性

习用性是指成语广泛地被英、美国家人民所沿用,且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的特征。

pourcatsanddogs(倾盆大雨)、cutoffone’snosetospiteone’sface(为了泄忿反而害己)、playcardsclosetoone’schest(保守秘密)、billandcoo(说情话)、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患难见真交)、thelion’sshare(最大的份额)等。

虽然有些成语已经成为陈词滥调,有些也失去了它们存在的特定的文化氛围,但是由于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一个特有的含义,至今仍得到人们的普遍使用。

Ⅱ.定型性

英语成语的定型性又称固定性,与汉语的成语一样,它的词、形式、结构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被更改、替换。

在英语成语中,只有极少数可进行替代变换,但这种替代完全是约定俗成的、且无规律可循。

如在drawsb’s/sth’steeth这个成语中,teeth这个词可用fangs来替换,但draw不可替代。

大部分成语中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是固定的,一般不容更改与替换,否则会出现词不达意或与原义相去甚远、大相径庭,甚至啼笑皆非的结果。

如:

stareoneintheface不能替换成lookoneintheface,虽然只一字之差,但它们的语义迥然不同。

Stareoneintheface意为“明显在眼前”,而lookoneintheface则是“勇敢地面对”。

对成语而言,即使是同义词,或者说替换后从其它角度讲是合法的也不行。

a.Hisperformancesbroughtthehousedown.

b.Stopthatnoise,you’llbringtheroofdown!

Ifyoualltalkinyourordinaryvoices,you’llheareachotherperfectlywell.

在a句中,bringthehousedown意为“搏得全场喝彩”;

b句中bringtheroofdown意为“震塌屋顶”。

成语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在实际生活当中,有时为了增强文章或者语言的幽默、趣味性,人们常常创造一些来自于成语又有别于成语的仿化(parody)成语,例如:

afriendinneedisafriendtobeavoided(处于危险中的朋友是为众人所躲避的朋友)来自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患难见真交);

notsoloud,youfool—peoplehaveears(小声点,别人会听见的)来自wallshaveears(隔墙有耳)。

这些仿拟的语言生动活泼,可以收到特定的修辞效果。

Ⅲ.整体性

成语的整体性是指成语作为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来运用的特性。

虽然成语的形式有词、词组、短语、句子,但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紧密联系且不可分割的,也不能被孤立地分开、截取使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成语的含义并不是简单的各个词义的叠加。

be/feelundertheweather(感觉不舒服,生病)、beatgeneration(迷惘的一代)、onthecarpet(受训斥)。

所以在认识使用成语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其完整性,避免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

语义的整体性是区别成语和自由词组的重要依据。

由于成语的语义是通过词的固定组合的整体来体现的,成语中各词的语义凝结为一体,获得了一个新的词义。

鉴于成语的这一特征,尽管它是由数个单词构成,在语义上和结构上都应把成语看作是个不可分割的语言单位(asinglelinguisticunit)。

如果仅从字面上来判断,往往破坏了语义的整体性,与原词义大相径庭,甚至风马牛不相及。

a.Hewashomeless,sowetookhimin.

b.Shetookmeincompletelywithherstory.

在a句中,动词短语takein为自由词组,take与in具有其独立的意义,整个词组的意义可从字面上推断出:

toallowsb.tostayinone’shome(让某人进屋)。

在b句中takein具有成语的特殊意义:

todeceive,deludeorfoolsb.(欺骗、蒙蔽或愚弄某人)。

awetblanket,如果望文生义,为“一条湿的毯子”,作为成语则意为“扫兴的人”。

短语theappleofone’seye,作为自由词组意为“某人眼里的瞳孔”,而作为成语,解释为“掌上明珠”。

Ⅳ.不透明性

成语另一显著的语义特征是语义的不透明性,即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

语义的晦涩或透明有程度差异(degreesofopacity),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透明的(transparent),如longtimenosee(好久不见);

(2)半习语(semi-idiom),如afatsalary(高薪);

(3)半透明的(semi-transparent),如awatchedpotneverboils(心急水不开);

(4)不透明的(opaque),如kickthebucket(死去、断气)。

和整体性一样,语义的不透明性也是区别自由词组和成语的标志。

自由词组的语义透明、清晰,而成语的语义晦涩、难以捉摸。

澳大利亚学者费南多(ChitraFernando)认为“纯成语是由语义空洞的词构成的固定词语组合(apureidiomisacompositeconsistingofsemantically‘empty’words)”,即成语中的词已丧失了原有的意义,与成语的整体意义毫无联系,成了毫无意义、语义空洞的词。

a.Hespilledthebeansonthefloor.(他把豆撒在地上。

b.Youcan’ttrusthimtokeepasecret—heissuretospillthebeansbeforelong.(你别指望他会保守秘密,他肯定很快就会把事情张扬出去的。

在a句中,spillthebeans作为自由词组,它的语义是透明的,可从字面意义推断出来。

而在b句中,习语spillthebeans毫无语义暗示,意为“泄露秘密”。

由于成语的语义是在语言的长期发展中约定俗成的,随着社会、文化、习俗和语言本身的变化,很多成语的理据(motivation)逐渐模糊以至消失。

这类无理据成语很难找到其来源或出处,也无法知道其演变的过程,在语义上属于不透明,难以捉摸,甚至是违反逻辑的,如:

atlarge(逍遥法外)、goodfornothing(废物,饭桶)、raincatsanddogs(下倾盆大雨)、gothewholehog(干到底)、jumpdownone’sthroat(突然,粗暴地回答)、talkthroughone’shat(胡言乱语)、alltheworldandhiswife(人人、所有的人)、getsomeone’snumber(看清某人的真面目)、easyontheeye(悦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成语的字面意义与整体意义是互相矛盾的,如:

There’sneverbeenmuchlovelostbetweenherandherhusband,句子中的成语thereisnolovelostbetweenAandB看似合乎语法逻辑,其实它的成语意义竟然与字面意义截然相反。

《朗文英语成语辞典》(LongmanDictionaryofEnglishIdioms)解释为“thereisgreatdislike”(互相厌恶、没有好感)。

而根据“Brewer’sDictionaryofPhraseandFable”,它的本义是“Itisalllovebetweenthem,andnoneofitgoamissing”(他们彼此恩爱,感情从未破裂过)。

由此可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成语的理据渐渐消失,并演变成与字面意义截然相反的语义:

他们互相厌恶,没有好感。

按照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category)的思路,成语的特征越是典型,越容易被多数人当作成语来看待;

特征越不典型,就越容易被视为非成语。

如果一个词组能够具备上述各个特征,那么它便是典型的成语,位于成语范畴圆圈的正中心;

反之,如果一个词组完全不符合上述这四个特征,那么它便脱离了成语范畴的圆圈,便不是成语。

有意思的是,大部分成语都是部分地符合上述四个特征,或近或远地从中心向圈线分散开来,从而构成了成语范畴这个大圆圈。

三、英语成语的分类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英语成语进行分类,其中最常见的是按照其表现形式可分为:

隐喻(明喻)成语、短语动词、谚语、俚语和成对词等。

Ⅰ.隐喻(明喻)成语

1.什么是隐喻(明喻)成语

英语隐喻metaphor一词源自希腊语metaphora,原指一种意义转移(atransfer),其中meta即across(从一边到另一边);

phora即carrying(搬运)。

因此,英语隐喻就是“两个和两个以上不同类事物之间隐含的比喻,用一个事物等同于另一事物的方式构成”(animpliedcomparisonbetweentwo(ormore)unlikethingsachievedbyidentifyingonewiththeother)。

隐喻的表达形式是“甲就是乙”,例如:

Thenewsisadaggertohisheart;

Theparksarethelungsofourcity。

明喻simile一词源自拉丁语,意即like(像),是把两种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约定俗成的明喻也属于成语范围。

明喻由三个部分组成:

本体(tenor),即描述的对象;

喻体(vehicle),即用作比喻的事物;

喻词(similemarker)即用来联接本体和喻体,充当媒介、桥梁作用。

常见的比喻词有as、like、asif、asthough、as…as等。

明喻的基本格式是“A像B”。

它通过形象化的打比方,并借助人们的想像力,清楚地表明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使得表达更加新鲜有趣、优美流畅,例如:

Marriageislikeabeleagueredfortressthosewhoarewithoutwanttogetin,andthosewithinwanttogetout.(婚姻像是一个被包围的堡垒,外边的人想要进去,里边的人想要出来)。

英语中有许多成语借助于隐喻和明喻形象地表达意义,这类成语称为比喻成语(figurativeidioms),包括隐喻成语(metaphoricalidioms)和明喻成语(similizedidioms),它们组成英语成语的主体。

英语比喻成语的意义不是由构成该成语的各个词的字面意义合成的,而是由成语的各个词的字面意义引申出来的,例如:

crocodile’stears借助鳄鱼的眼泪来表达“假悲伤”的意义;

adog’slife引申为alifefullofworries,trouble(悲惨的生活);

theappleofsb’seye字面意义是眼中的瞳孔,用来表示某人对自己十分重要,犹如自己的眼珠一样珍贵;

asoldasthehills(古老的);

aspoorasachurchmouse(非常穷、一文不名);

aseasyaspie(非常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