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0840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处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信息处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信息处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信息处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信息处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处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

《信息处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处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处理基础知识文档格式.docx

∙可处理性:

信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处理。

∙可还原再现性:

信息能够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传递、还原再现。

∙扩散性和可共享性:

同一信源可以供给多个信宿,因此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时效性和时滞性:

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内是有效的信息,在此时间之外就是无效信息。

而且任何信息从信源传播到信宿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都有其时滞性。

∙可重复利用性:

信源发送的信息不论传送给多少个信宿,都不会因信宿的多少而减少,并且一种信息是可以多次被反复利用的。

∙存储性:

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存储在不同的介质上。

∙信息是可以转换的:

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

∙信息是有价值的:

信息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思路是了解、掌握数据与信息的基本概念。

针对这道题目,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所以答案应该是(25)D。

【例1-2】信息一般有4种形态,包括数据、()、声音、图像。

A.乐谱符号B.音乐C.文本D.录音

【解析】这一类型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信息的形态转换。

(1)信息的形态

信息一般有4种形态:

数据、文本、声音、图像。

这4种形态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照片被传送到计算机,就把图像转化成了数字。

(2)信息类型

信息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类。

①按照其重要性程度可分为:

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②按照其应用领域可分为:

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和军事信息。

③按照信息的加工顺序可分为:

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

④按照信息的反映形式可分为:

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思路是熟练掌握信息的特性及其形态。

针对这道题目,信息一般有4种形态,包括数据、文本、声音、图像,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1-3】

(20XX年11月上午试题31)如果按照专业信息工作的基本环节对信息技术进行划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主要属于(31)的应用。

(31)A.信息获取技术B.信息传递技术

C.信息存储技术D.信息加工技术

这一类型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信息技术的分类。

(1)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是指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的一种技术体系。

其基础技术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融合了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具体而言,信息技术是指感测、通信、计算机智能以及控制等技术的整体,通常包含信息的识别、检测、提取、变换、传递、存储、检索、处理、再生、转化以及应用等。

因此说,信息技术延伸了人体的信息器官,如感觉器官、神经网络、思维器官等。

其中,感测技术包括测量技术和传感技术,如遥感和遥测技术等。

通信技术是人们获取、传递、交换和分配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们传导神经网络功能的延长。

智能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

智能技术是人们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能力的延长。

控制技术则根据输入的指令信息(决策信息)对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进行干预,使其发挥作用。

(2)信息技术的分类

按照专业信息工作的基本环节可以将信息技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信息加工技术、信息标准化技术等。

①信息获取技术:

是把人们的感觉器官不能准确感知或不能感知的信息转化为人能感知的信息,如气象卫星、望远镜等。

②信息传递技术: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和传递才能发挥作用,从中国古代的烽火狼烟到现代广泛使用的电话、网络,都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

③信息存储技术:

是指在各种载体上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照像、刻录光盘等。

④信息检索技术:

是指迅速、准确地从大量信息中查找出有用信息的技术。

⑤信息加工技术:

是对信息进行分类、排序、转换等一系列加工的技术。

⑥信息标准化技术:

是使信息获取、传递、存储、检索等环节更有效衔接的技术,如文献标准、汉字编码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思路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分类及其具体含义。

针对这道题目,“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主要属于信息获取技术的应用,所以答案应该是(31)A。

1.1.4本节小结

本节要求考生掌握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的基本特性、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等,了解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对于本节内容的知识点,作为基础知识,既可以直接考核,也可以融合在其他知识点中。

1.1.5全真模拟训练

1.同一信源可以供给()信宿。

A.一个B.多个C.最多两个D.唯一的

2.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数据不随载荷它的物理介质改变而变化

B.信息随载荷它的物理介质改变而变化

C.信息不随载荷它的物理介质改变而变化

D.数据和信息都不随载荷它的物理介质改变而变化

3.如果按照专业信息工作的基本环节对信息技术进行划分,温度计主要属于()的应用。

A.信息获取技术B.信息传递技术C.信息存储技术D.信息加工技术

4.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信息不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

B.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

C.信息不可以转换

D.信息不能够被识别

5.乐谱被乐师演奏,就把乐谱符号转化成()。

A.图像B.文字C.数据D.声音

参考答案

1.B2.C3.A4.B5.D

1.2初等数学基础知识

1.2.1考试大纲

∙数据的简单统计、常用统计函数、常用统计图表

1.2.2试题统计

本书试题统计如表1-2所示。

表1-2本节试题统计

20XX年11月上午试题64

应用统计计算(求比例率)

20XX年11月上午试题65

应用统计计算(求测试数据的平均值)

20XX年11月上午试题66

应用统计计算(求平均增长率)

20XX年5月上午试题26

应用统计计算(根据年均增长率求达到期望产值的年限)

20XX年5月上午试题27

应用统计计算(利用不等式关系求平均值)

20XX年11月上午试题25

应用统计计算(求平均速度)

20XX年11月上午试题26

20XX年11月上午试题27

统计常识

20XX年11月上午试题69

统一度量标准,计算平均分

20XX年11月上午试题70

测试数据的有效位数问题

1.2.3典型例题

【例1-4】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20分钟分裂一次,一个分裂为两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菌由1个可以繁殖成()个。

A.128B.256C.512D.1024

这一类型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等比数列的概念。

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如下。

(1)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的一般形式为:

a1,a2,a3,…,an,…。

(2)等比数列: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比,通常用字母q来表示(q≠0)。

等比数列的第n项:

an=a1qn-1(q≠0)

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

Sn=a1+a2+a3+…+an

(当q≠1)

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思路是分析题目,将其转化成数列问题,利用数学公式解题。

针对这道题目,由1个细菌开始培养,第n次分裂繁殖所得的细菌数为an,则{an}是一个首项a1=2,公比为q=2的等比数列,每20分钟分裂1次,3个小时共计分裂9次,得a9=29=512,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1-5】

(20XX年11月上午试题66)近5年来,中国的软件出口规模发展很快。

1999年的出口额为2.5亿美元,20XX年的出口额为26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了约10倍,估计年平均增长率为(66)。

(66)A.40%B.50%C.60%D.100%

这一类型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等比数列的应用问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思路是分析题目,将其转化成等比数列问题,利用数学方法解题。

针对这道题目,假设软件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x,1999年到20XX年软件出口额是首项为a1=2.5,公比为q=(1+x)的等比数列,20XX年的出口额为26亿,所以有2.5×

(1+x)5=26,推导出(1+x)5=10.4,计算比较得出x=0.6=60%,所以答案应该是(66)C。

【例1-6】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家用电器,若某件家电产品价格为1150元,购买时先支付了150元,以后每月都交付50元,并加付欠款利息,月利率为1%,若购买后的第1个月为开始计算分期付款的第1个月,问分期付款的第11个月该付

(1)元,全部货款付清后,买这件家用电器实际花了

(2)元。

(1)A.52B.55C.55.5D.57

(2)A.1150B.1250C.1255D.1350

这一类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利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等差数列的基础知识如下。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等差数列的第n项:

an=a1+(n–1)d

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

Sn=a1+a2+a3+…+an

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思路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公式解题。

针对这道题目,建立等差数列,求数列的第n项的值和前n项的和。

购买时欠款1000元,每月付50元,分20次付完,设每月付款数列{an},则

a1=50+1000×

0.01=60(元)

a2=50+(1000–50)×

0.01=(60–0.5)(元)

a3=50+(1000–50×

2)×

0.01=(60–0.5×

2)(元)

……

a11=60–0.5×

10=55(元)

an=60–0.5×

(n–1)(1n20)

全部货款付清后付款总数:

S20=150+

=150+

=1255(元)

所以答案应该是

(1)B,

(2)C。

【例1-7】从a、b、c、d、e、f、g、h这8个不同字母中每次取5个字母,字母a、b必须在内的不可重复排列的方法有()种?

A.1200B.2400C.3200D.480

这一类型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排列、组合和乘法原理等概念。

完成某项工作通常有多种方法,而在计算“方法的种数”时,常常要用到排列与组合的知识。

有关排列与组合的主要基础知识如下。

(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如果完成某件事有n类办法,这些办法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任选其中一类都能达到完成此事的目的,在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如果完成某件事可以分成n个步骤,做第1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M1×

M2×

…×

Mn)种不同的方法。

(3)排列

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意取出r个不同的元素(0<

rn),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这样的一列元素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r个不同元素组成的一种排列,对于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通常用

来表示。

每一种排列由在r个有次序的位置上各放上一个元素所组成。

第1个位置上的元素有n种不同的取法;

在它取定之后,第2个位置上的元素只有(n–1)种不同的取法;

前两个元素取定之后,第3个位置上的元素只有(n–2)种不同的取法;

依次类推,第r个位置上的元素只有(n–r+1)种不同的取法,按照乘法原理,所有排列的个数为:

=n(n–1)(n–2) …(n–r+1)或

(规定0!

=1)

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意取出一个元素,然后放回去,再取一个,然后又放回去,这样共进行r次,所得不同的排列共有nr种。

(4)组合

设有n个不同的元素,从它们中间任取r个(0<

rn)元素构成一组,这里不用考虑r个元素的次序,只研究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对于所有不同的组合的个数,通常用

=

组合问题与排列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排列问题要考虑取得的元素的前后次序,而组合问题不考虑这种次序。

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思路是将问题与排列、组合的概念结合起来,然后利用公式计算。

针对这道题目,有多种解题方案。

第1种方法:

先选出5个不同字母,其中包含a、b字母(是组合问题),然后对选出的5个字母进行全排列,依据乘法原理有

=2400种。

第2种方法:

对于给定的5个位置先安排a、b,有

种方法;

再从剩余的6个字母中选取3个字母,安排到其余的3个位置上,有

种,依据乘法原理有

所以答案应该是B。

【例1-8】有4名优秀学生被保送到3所学校,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学生,不同的保送方案的总数是()种。

A.24B.36C.48D.72

这一类型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排列、组合。

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思路是分析题目,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针对这道题目,将4名学生分成3组,有

种方案,对3组学生安排3所学校,有

种方案,根据乘法原理,共有

=36种方案。

【例1-9】 

展开式中,与第k项的二项式系数相同的项是()。

(0kn)

A.第n–k +1项B.第n–k+2项C.第n–k项D.第n–k–1项

这一类型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二项式定理。

有关二项式定理的主要基础知识如下。

(1)二项式定理基本公式

(2)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通项公式:

奇数项系数之和=偶数项系数之和。

针对这道题目,由于第k项的二项式系数是

,而

是第n–k+1项的系数。

所以答案应该是A。

【例1-10】有5名女篮球队员的身高分别为193、182、187、174、189厘米,这5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

A.180B.183C.185D.188

这一类型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测试数据的简单统计计算。

对某个指标进行多次测试,将得到一组观测值。

统计观测值有一种集中的趋势,即在某个数值附近的频数比较大,这种趋势集中的数值称为统计观测值的位置特征。

位置特征有多种估计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1)简单算术平均数

若有某个指标的n个观测值

,它们的算术平均数用

来计算。

这一公式较简单,但在观测值的数值较大时,则计算比较麻烦,可以先估计一个数c,然后将每一观测值减去c得

,即

(2)加权算术平均数

若有某个指标的观测值

,fi是观测值

出现的次数,它们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为:

其中

正好是观测值

的频率。

(3)几何平均数

计算公式为:

其中:

G——几何平均数;

Xi——第i项的数据值;

N——数据的项。

(4)中位数

中位数是全部数据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据值,用Md来表示。

若观测值

经过重排后为

,则中位数

中位数可以消除异常观测值的影响,在有些比赛(如体操比赛、歌手大赛)评分中,常常将裁判的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进行平均,这也是消除异常值的一种办法。

(5)众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值,用M0来表示。

对一组观测值的众数可能是不唯一的。

针对这道题目,这5名队员的身高都在170厘米以上,设c=170厘米,将各自的身高减去170厘米后,得23、12、17、4、19厘米。

(厘米)

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1-11】某学生的几次数学考试分别是96、98、95、93、45(最后一次带病参加考试),用平均成绩85.4来评价该同学的数学水平显然不够合理,用中位数()表示该同学的数学成绩的“位置特征”,可以比较合理地反映出该同学的实际数学水平。

A.45B.93C.95D.96

这一类型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数据的简单统计。

针对这道题目,将成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5<

93<

95<

96<

98,因为n=5,所以中位数Md=95。

1.2.4本节小结

本节要求考生掌握数列、排列、组合、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数值计算等数学知识,能够对给定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解答此类应用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

1.2.5全真模拟训练

1.(20XX年11月上午试题65)某年级两个班级举行了一次数学统考,一班(共30人)的平均成绩为70分,二班(共20人)的平均成绩为75分,则该年级的平均成绩为

(65)分。

(65)A.71B.72C.72.5D.73

2.(20XX年11月上午试题64)根据某地区统计,今年中小学生中肥胖学生约占10%,而且肥胖学生人数正在以8%的速度增长。

假设近年中小学生的总量变化不大,据此我们可以推算出,明年该地区中小学生中肥胖学生的比例约为(64)。

(64)A.10.08%B.10.8%C.11.8%D.18%

3.(20XX年5月上午试题26)某高新技术企业计划未来若干年内产值年均增长20%,估计(26)年后,产值可以实现翻一番。

(26)A.3B.4C.5D.6

4.(20XX年5月上午试题27)某学生上学期的4门课程与本学期的3门课程的成绩如表1-3所示。

<

信息处理与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

复习及答案

第一章 

 

信息处理与计算机

1. 

信息是指通过物质载体所发生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可交换的内容。

2. 

数据是指一切可以输入计算机并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处理的符号及其组合。

它可以是数据、字符、图形、图像和声音。

3. 

信息处理主要是包括原始数据的 

 

、 

和 

4. 

信息处理中,计算机是 

、 

的工具。

5.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由 

五部分组成。

6. 

计算机的主机包括 

和 

中央处理器(CPU)包括 

7. 

键盘和鼠标是 

显示器和打印机是属于 

8、计算机软件分为 

和 

两类。

文字处理软件WPS属于 

Windows软件属 

10、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大小以字节(B)为单位。

一个字节可存放一个英文字母。

两个字节可存放一个汉字。

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各种单位换算关系如下:

1KB(千字节)=1024 

B(字节)1MB(兆字节)=1024 

KB

1GB(千兆字节)=1024 

MB1MB=1024KB=1024X1024B

1GB=1024MB=1024X1024KB=1024X1024X1024B

11、1.44MB的软盘可存储 

754974个汉字。

(计算过程:

1.44*1024*1024/2)

1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一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件与硬件资源,二是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

13、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的原因,一是容易表示,二是运算法则简单。

14、计算机内部存储和加工汉字时,使用两个字节的二进制机内码。

15、要计算机处理的事物,最终都必须变成二进制编码,才能被计算机识别。

16、物理上表示一位十进制数字需两种不同的状态。

请你举出一个只有两种物理状态的例子:

譬如电灯的亮与不亮。

17、制造计算机的主元件经历了 

四个发展时期。

18、联结世界各地的世界级计算机网中,最大的、应用最广泛的是因特网(Internet)。

19、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

20、多媒体计算机能综合处理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信息。

21、“信息高速公路”中的“公路”是指高速、宽频、大容量的光纤电缆。

22、计算机主要的三个特点是高速、可靠的计算能力、大量持久的记忆能力、复杂、准确的判断能力。

23、常把计算机应用分为五类,它们是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自动控制、人工智能、国际互联的应用。

24、国际互联网的应用,可分为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百业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四种。

25、使用原版软件包是防止计算机病毒传染最好的方法。

26、对严重的侵犯著作权行为要追究刑事责任。

27、计算机病毒不是微生物病毒,而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病毒是隐藏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程序,它通过自我复制或者修改其他程序扰乱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

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软盘、光盘、优盘的交换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方式传播。

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入侵的主要方法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防病毒软件。

28、常见的检验或清除病毒软件有KV300、金山毒霸、瑞星杀毒软件、S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