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剖析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4032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剖析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剖析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剖析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剖析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剖析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剖析材料.docx

《最新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剖析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剖析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剖析材料.docx

最新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剖析材料

一年来,我积极主动想事、干事,本着对组织、对岗位高度负责的态度,聚焦主业,务实担当,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党委赋予的任务。

但距上级的要求、同志们的期待,仍有很大差距和不足。

下面,对照这次民主生活会的主题,结合自身实际,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对表新时代,思想境界有差距。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深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和现实意义,也做到了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做,但是受个人理论水平制约,距离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还有差距。

有时认为只要看过、学过就行了,对“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缺少一个整体计划,系统性、研究性学习还远远不够,影响了理论学习效果。

比如,通过学习,虽然对新时代的深刻内涵、新思想的精神实质、新论断的核心要义等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但是还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二) 对标新要求,党建工作有差距。

认真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是第一位的政治要求。

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是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不打丝毫折扣。

但细细反思,在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党性原则等方面,还是缺乏见底到边、较真碰硬的作风和韧劲。

比如,落实党委议事决策制度不严格,受日常工作繁忙这一因素干扰较大,有时不能及时研究重大问题,有时又因为上会议题多而赶进度,没有充分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影响了民主集中质量。

(三) 对照新标准,自我要求有差距。

走上领导岗位以来,我一直告诫自己:

处于特殊位置,不搞特殊待遇;负有特殊责任,没有特殊权力。

但有时觉得自己是一名老党员,党性观念强、底线思维牢,是非观、大局观从未偏移,作风方面不会出问题,因此不自然就忽视了党性修养的锤炼,思想上也不自然就会有宽松现象。

特别是受社会一些庸俗思想的影响,放松了自我要求。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理论学习抓得不够紧。

面对不断发展的形势任务,自己虽然能够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也尽可能抽出时间加强学习,但主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投入学习的时间、精力都有所下降,学习不系统、不全面、不深入,真正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还不多,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没有深刻地理解领会,以致于指导实践谋划工作的视野不够开阔。

(二) 思想改造抓的不够实。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面临的形势任务、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思想文化日趋多元多样。

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虽然牢记是一名共产党员,但在潜移默化、日久天长的影响中,还是不自觉地放松了警惕、降低了标准,对一些不良现象、不正之风总认为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没有旗帜鲜明地去反对和抵制。

这些都是与党章的要求,与共产党员的本色相违背的,都是有损于事业和个人的。

(三) 自我约束抓的不够严。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初、慎微",这些挂在嘴边、响在耳边的教诲应该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座右铭"和

“护身符"。

对照这些要求感到自己在一些方面放松了。

特别是作为领导干部,恭维的话多了,批评建议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很好地自我提醒、自我告诫,面对不良苗头,更多地是“随大流"。

这都是有损于党员领导干部形象和风气的。

三、下步整改措施

(一) 对党忠诚不变色。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带领党委班子和全体党员,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把对表看齐的政治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与行,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以新姿态奋进新时代。

(二) 求真务实转作风。

强化党委书记第一身份是党的书记、最大的政绩是抓好党建、首要职责是管党治党的理念,抓管理、立规矩、严问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刚性落实,始终保持从严洽党、从严治警的高压态势。

坚持把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作为永恒的主题,进一步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深入研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规律、掌握主动,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提高服务保证效能,凸显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

(三) 严守底线做表率。

倍加珍惜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和培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为政清廉,常给自己念“紧箍咒",任何时候都不忘政治纪律这条

“生命线",不触法律这条“高压线",不碰党纪这条“警戒线",以良好的言行和品性立起“好样子"。

主动接受组织的监督,自觉养成在“放大镜"、“聚光灯"下行使权力的习惯,决不因“私利废公事",决不为“私事弃公道"。

第二部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故事20例

1.周恩来总理几套服装一穿就是几十年,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有时还穿着织补过的衣服接见外宾。

身边工作人员提醒他礼服早该换了,他笑着说:

“穿补丁衣服照样可以接见外宾,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

”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衣服可以不用缝缝补补了,但勤俭朴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能丢。

2.1961年隆冬时节,63岁的彭德怀回到湖南老家开展农村调查,历时50多天,先后接触了2000多名群众和干部,调查了7个公社和10多个大队的情况。

5份调研报告形成后,彭德怀的侄儿劝他不要向上级反映。

“我吃了人民的饭,就要为人民做事,替人民说话。

”面对侄儿的再三劝阻,他毅然决然,“有话我还要说!

3.陈云同志曾说:

“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90%以上的时间做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做决定用不到10%的时间就够了。

”1961年,陈云在上海青浦县小蒸人民公社蹲点15天,写了3个调查报告,得出了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种双季稻不如种单季稻、种小麦不如种蚕豆的结论。

这样细致深入的调查,没有“一竿子插到底”“出水才见两腿泥”的精神是做不到的。

4.1927年1月,毛泽东回到了家乡,身着蓝布长衫,脚穿草鞋,手拿雨伞,考察了湘潭、湘乡等5个县,历时32天,行程700公里,撰写了两万多字的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报告一发表,便引起了轰动。

瞿秋白钦佩地称赞:

“毛泽东是农民运动的王!

”。

5.1942年初,359旅旅长王震率部开进南泥湾,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积极开展边区大生产运动。

荒无人烟的南泥湾,一下子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为抗日根据地树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典范。

6. 罗荣桓元帅多次被毛主席誉为“老实人”。

宁都会议后,毛主席“靠边站”了。

罗荣桓因多次支持毛主席的主张,也被撤了职。

但他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仍旧老老实实地为党工作。

7. 任弼时堪称“人民的骆驼”。

1947年1月,他知道刘胡兰慷慨就义的事迹后,深受感动,认为刘胡兰是个好典型,当即表态“我要向毛主席报告,要大力宣传”。

第二天,他就赶往王家坪向毛主席汇报。

任弼时就是这样,说到做到,一心扑在工作上,根本不考虑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8. 黄克诚是一座“忠诚的丰碑”。

1959年庐山会议上,身为总参谋长的黄克诚明知彭德怀受到批判,仍然指出“大跃进”的错误,后来被打成“彭德怀反党集团”成员。

毛主席去世后,当有人贬损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时,又是黄克诚,不计前嫌,挺身而出,捍卫毛主席的形象和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

9. 董必武与何连芝1937年在延安结婚,育有三名子女:

董良羽、董良翚、董良翩。

三个名字之所以都带“羽”字,是因为董必武深感旧中国的“落后就要挨打",希望中国自己制造的飞机早日飞上蓝天,期待他们兄妹志存高远,为国家建设作贡献。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愿望,他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1963年1月28日还专门写了首《字三子》诗:

“蓄势如鹰隼,奋飞健翼张”“武能御外侮,斯文亦在兹”“如鹏飞有意,标指向天津”。

10.有一次,周总理到上海出差,听说有一些领导同志带着夫人、孩子到地方去,食宿费用都向地方开支后,他非常生气。

回到北京后,他在全国第三次接待会议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

“今后无论哪个领导到省里会,吃住行等所有开支,地方一概不要负担,都要给客人开具账单,由本人自付。

这要形成一种制度。

"

11. 刘伯承元帅不抽烟、不喝酒、不喜娱乐,“一生只研究打仗这一件事",“自打从军时起,就做好了准备。

路死路埋,沟死沟埋,狗吃了得个肉棺材”,在战斗和工作间隙,翻译大量的苏联军事教材下发指导部队作战,被誉为“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

12. 毛泽东同志1938年4月9日出席抗大第四期开学典礼时对学员说,你们若想在抗大站住,首先要下定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没有最后的决心是不够的,更要有为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牺牲自己贡献生命的决心"。

牺牲升官、牺牲发财、牺牲生命,是毛泽东同志给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标定的精神高地。

这“三个牺牲”,非但没有吓跑抗大学员,反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进步青年,形成“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还有颗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去抗大”“抗大抗大越抗越大”的滚滚洪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