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400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方案.doc

《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方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方案.doc

洒北区间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方案中铁二局西安地铁一号线TJSG-8标项目经理部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3

1.1施工图纸 3

1.2规范、规程、标准、法规 3

1.3编制原则 3

1.4编制范围 4

第二章工程概况 4

2.1工程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4

2.2工程设计概况 4

2.3防水设计概况 5

2.4水文地质特征 6

第三章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 7

3.1工程特点 7

3.2工程重点及难点 7

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与安排 7

4.1施工准备 7

4.2总体施工部署 8

4.3材料准备及进场计划 9

第五章施工工艺要求 10

5.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10

5.2柔性防水层施工 10

5.3特殊、重点部位防水施工 12

第六章施工技术管理及人员组成 15

6.1防水施工管理小组 15

6.2职责 16

第七章施工质量控制 16

7.1原材料质量控制 16

7.2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17

7.3试验证明 17

7.4成品保护 17

7.5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18

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 19

第九章应急预案 19

9.1工程风险分析 19

9.2应急组织机构 19

9.3应急处理工作流程 20

9.4应急物资与装备准备 21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序号

图纸名称

图纸编号

出图时间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后围寨至纺织城)施工图设计-第五篇区间-第十册洒金桥~北大街-第六分册防水

010510-S-QJ-06

2009年9月

相应设计交底

2009年10月

1.2规范、规程、标准、法规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1999(2003年版)

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3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

GB500157-2003

4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1.3编制原则

1、在充分理解设计图纸的基础上,根据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汉城路~纺织城段土建D1TJSG-8标的工程特点,结合我公司施工实力和完成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以及技术、机具设备配套能力等方面因素,采用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施工方案。

2、施工总体安排科学,施工组织合理、高效。

3、严格贯彻“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原则。

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施工总工期及阶段性工期、确保施工安全,全面兑现施工承诺。

4、施工方案和工艺合理、先进,与施工规范、设计要求相符,并达到完善。

5、达到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的要求。

施工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占用场地最少,并有周密的环境保护措施。

6、优化施工技术方案,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确保工程全面创优。

7、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施工全过程采用动态控制,使工程项目时刻处于可控之中。

1.4编制范围

本方案包括主要工程内容为区间暗挖隧道的防水施工。

具体里程为:

DK18+899.000~DK19+617.026。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西起后围寨站,东至纺织城站,线路呈南北走向,共设站点19座。

洒金桥站~北大街站暗挖区间位于洒金桥站与北大街站之间,呈东西走向,区间竖井位于莲湖路愉景华庭南侧。

本标段内洒金桥站、洒金桥站~北大街站暗挖区间、洒金桥站~北大街站区间明挖段、联络线的详细位置如下图示:

2.2工程设计概况

洒北暗挖区间起点里程为DK18+899,终点里程为DK19+617.026,断面形式依次为三线大断面、双线大断面、单线标准断面和双线连拱断面。

区间竖井位于DK19+492处,竖井深度约18.5m,底部设出土兜。

隧道结构为复合式衬砌结构,初期支护为0.5m/榀格栅钢架+C25早强网喷混凝土,厚30cm,全断面支护。

初期支护施工时应在拱部150°范围预埋φ42注浆管,壁厚3.5mm,长500mm,环、纵向间距为1000X6000mm;二衬结构为防水钢筋混凝土,厚350mm,混凝土标号为C40P8。

在初期支护与二衬结构之间设置柔性防水层加强防水。

2.3防水设计概况

2.3.1设计原则和防水标准

防水设计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1)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采取措施控制结构混凝土裂缝的发展,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施工缝、变形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

2)区间隧道和联络通道等附属的隧道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隧道顶部不允许滴漏,其它部位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任一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m2。

其中,隧道工程还要求平均抗渗量不大于0.05L/m2.d,任意100㎡防水面积上的渗漏量不大于0.15L/㎡.d。

2.3.2主要技术要求和防水措施

1)地下区间隧道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进行结构自防水,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得小于S8。

2)防水混凝土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50mm。

3)结构自防水混凝土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裂、抗裂措施,掺入适量的具有补偿收缩作用的混凝土抗裂防水剂,并保证混凝土良好的密实性、整体性,减少结构裂缝的产生,提高结构自防水能力。

4)除结构自防水外,在喷射混凝土初衬和模筑混凝土二衬之间设置柔性防水层(即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防水层兼做隔离层。

并在防水层铺设完成后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5)选用的柔性防水材料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较好的物性指标、适应混凝土结构的伸缩变形、方便施工并具有一定的抗微生物和耐腐蚀性能。

6)二衬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对拱顶部位的防水层与二衬之间进行回填注浆处理。

7)对结构施工缝和变形缝(伸缩缝)等特殊部位进行特殊处理,做到多道设防,防止这些部位出现渗漏水。

8)隧道内应设置防水封闭区,防水封闭区一般可采用在环向和水平纵向施工缝部位设置背贴式止水带的方法进行处理。

将背贴式止水带焊接或粘贴在防水层表面,粘贴部位应密实不透水,沿隧道环向和纵向形成防水封闭区。

2.3.3防水层具体设计

1)防水卷材:

采用能倒置粘贴于主体结构的预铺式防水材料(改性沥青类≥4mm,反应性自粘橡胶类≥1.5mm),并做临时保护。

2)施工缝:

环向施工缝采用能倒置粘贴于主体结构的预铺式防水材料+背贴式止水带,并做临时保护;纵向施工缝采用能倒置粘贴于主体结构的预铺式防水材料+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并做临时保护。

3)变形缝:

紧贴初支表面的防水层采用能倒置粘贴于主体结构的预铺式防水材料,然后是外贴式中孔型止水带与防水层粘结,二衬结构断面中部设置中埋式止水带,变形缝中间采用聚氨酯泡沫板塞填,衬砌内侧采用密封胶塞填(仰拱变形缝还需设PE泡沫条),隧道内侧采用2mm厚优质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封闭,隧道内设集水盒。

2.4水文地质特征

洒金桥站~北大街站区间的最大的地表水体为线路南侧的莲花池,离线路最近距离约90m,莲花池约12000m2,平均水深1.6m,湖底无防水,莲花池水体对拟建场地影响较大(如降水)。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主要接收大气降水、侧向地下水管网渗漏补给及径流补给,其径流方向与地形总体坡度一致,潜水排泄方式主要为侧向径流排泄、人工开采、潜水越流排泄及蒸发消耗等。

地下潜水位埋深6.50~8.00m之间,高程为393.60~394.84m。

拟建场地低水位期为7~9月,高水位期为12月至翌年3月,地下水年变化幅度在2.00m左右。

根据地铁二号线在北大街进行水文地质测试,结合多年在黄土地区的降水经验综合分析,考虑到区间地质条件,设计时本区间黄土层渗透系数可按5m/d考虑,属中等透水层;古土壤层及粉质黏土层渗透系数可按4m/d考虑,属中等透水层;砂类土渗透系数可按25m/d考虑,属强透水层。

暗挖深度及竖井深度内结合抽水试验结果,及附近场地基坑降水经验,皂河三级阶地计算时采用的综合渗透系数可按12m/d考虑。

黄土梁洼计算时采用的综合渗透系数可按10m/d考虑。

地下水及土体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

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第三章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

3.1工程特点

本工程暗挖隧道部分包括三线大断面、双线大断面、单线标准断面和双线连拱断面等共四种断面结构形式,除了单线标准断面以外,其余三种断面都涉及大量的混凝土破除工作,而混凝土的破除对于防水层的保护是非常不利的。

3.2工程重点及难点

本工程的难点在于双连拱结构的防水施工。

双连拱施工中,在施工侧洞二衬、破除中洞格栅时,中隔墙二衬施工时预留的拱部、仰拱防水层保护极为困难但很重要,同时,双连拱在中洞与侧洞相接处为一V形凹槽,地下水在此处汇集,也为防水的薄弱点。

在本工程中结构断面变化处(如暗挖隧道与联络通道相接处)、施工缝、变形缝以及与明挖段、车站相接处的防水施工是本工程防水的重点和难点。

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与安排

4.1施工准备

4.1.1施工现场准备

隧道内及超、欠挖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基层面不允许有漏水,仰拱部位的积水应及时排除;通风管、电缆架、注浆管、穿墙管处理完毕;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

4.1.2施工人员及机具准备

施工人员配置表

工种

人数

部位

备注

普工

5

左、右线单个施工面

基层处理、搬运物资

防水工

6

左、右线单个施工面

防水层铺设

测量

3

施工面

基层找平、放线定位

(1)清理基层用:

高压吹风机、小平铲、扫帚、钢丝刷。

(2)质量检查用:

钢卷尺(50m、30m)。

(3)涂基层处理剂:

油漆刷、滚子。

(4)裁剪工具:

壁纸刀、剪刀。

(5)弹线用:

小白线、彩色粉笔。

(6)压实卷材用:

手辊或橡胶锤(φ150×200mm)

4.1.3防水施工前隧道结构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有:

(1)初期支护周边收敛有明显减缓趋势;

(2)收敛速度小于0.15mm/d,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1mm/d;

(3)累计收敛量已达总收敛量的80%;

(4)初期支护表表若有裂纹,应不再发展;

(5)隧道已进行贯通测量,相关资料已经报送,且结果满足要求;已经完成对初期支护收敛,隧道中线,高程,净空进行测量,合格后进行防水施工。

4.2总体施工部署

本工程暗挖隧道部分包括区间正洞标准段、双线连拱段、三线连拱段、双线大断面和联络通道、竖井等。

总体施工安排为:

先施工区间标准段防水和二衬结构,其间穿插施工中导洞中立柱防水和二衬结构;再施工竖井以东双连拱段防水和二衬,最后施工联络通道和竖井的防水和二衬结构。

三线连拱和双线大断面通过洒金桥站设置的临时竖井进行防水和二衬施工。

暗挖隧道共设置三道防水防线:

第一道防线:

初期支护+背后注浆。

第二道防线:

柔性防水夹层防水。

防水层采用能倒置粘贴于主体结构的预铺式自粘防水材料(改性沥青类有胎体≥4mm)。

第三道防线:

结构自防水。

二次衬砌采用C40、P8的防水钢筋混凝土,并对二衬及防水层间进行二次注浆。

暗挖结构防水体系见下图:

初支喷射早强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S8

结构自防水

裂缝控制:

结构迎水面防水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0.2mm,背水面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