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两型产业发展规划可编辑.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961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娄底市两型产业发展规划可编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娄底市两型产业发展规划可编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娄底市两型产业发展规划可编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娄底市两型产业发展规划可编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娄底市两型产业发展规划可编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娄底市两型产业发展规划可编辑.docx

《娄底市两型产业发展规划可编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娄底市两型产业发展规划可编辑.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娄底市两型产业发展规划可编辑.docx

娄底市两型产业发展规划可编辑

娄底市两型产业发展规划

 

娄底市两型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娄底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年2月

娄底市两型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娄底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年2月

《娄底市两型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

魏后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

课题组副组长

彭新育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单菁菁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导

杨金含娄底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市两型办主任

课题组成员

梁本凡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硕导

娄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学锋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周维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导

姚战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导

刘长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后

袁冬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后

时慧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张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梁清园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

贺雄娄底市发改委副主任、市两型办副主任

陈益林娄底市两型办副主任、高级经济师

杨理斌娄底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师

陈健强娄底市发改委(市两型办)副主任科员

朱雄军娄底市发改委(市两型办)干部

课题组协调联系人

李学锋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陈健强娄底市发改委(市两型办)副主任科员

前言1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3

一、发展成效和存在问题3

二、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5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6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7

一、指导思想7

二、基本原则7

三、战略定位8

四、发展目标8

五、总体思路11

第三章两型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13

一、着力发展新型工业13

二、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31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46

第四章调整优化空间布局54

一、总体布局战略54

二、重点产业园区布局56

三、重大产业基地布局57

四、产业布局政策引导59

第五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62

一、实施八大重点工程62

二、开展节能减排专项行动65

三、推进两型产业示范体系建设66

第六章水府示范片区两型产业发展纲要67

一、发展基础67

二、发展定位与目标68

三、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68

四、产业选择及发展方向70

五、主导产业示范项目72

第七章推进体制机制创新74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74

二、投融资体制改革76

三、科技创新体制改革78

四、人才智力开发机制创新80

五、环境资源机制创新81

第八章完善政策保障措施85

一、加强组织领导85

二、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86

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88

前言

2006年11月,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加快建设“3+5”城市群的战略决策。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

娄底是环长株潭城市群(暨“3+5”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适应新形势,娄底市委三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对接融入长株潭,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根据娄底市委决定,结合娄底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两型产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简称,其基本特征是资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性强、盈利能力强、空间布局合理。

从广义角度看,它是指对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能同环境友好相处、具有可持续性的各类产业的总称。

从狭义角度看,它是指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产业。

本规划所指两型产业是广义的两型产业。

大力发展两型产业,是娄底调整优化产业机构、提升产业竞争力、推进“四化两型”、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跨越式赶超的必然选择。

本规划是指导娄底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重在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确定娄底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重点、空间布局、行动计划和支撑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

本规划的依据主要包括:

(1)国务院关于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

(2)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改革建设的实施意见;(3)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4)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5)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水府示范片区纳入长株潭城市群示范区的批复;(6)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规划编制有关事项的通知;(7)湖南省“3+5”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8)长株潭城市群各专项规划;(9)中共娄底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关于对接融入长株潭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10)娄底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09〕14号);(11)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12)娄底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3)国家、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4)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15)其他相关的上位规划。

规划范围为娄底市辖区全境,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总人口420.5万,包括娄星区、冷水江市、涟源市、双峰县、新化县和娄底经济开发区。

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以2010年为基年,以“十二五”时期为重点,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娄底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工业化正在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是未来10年娄底发展的主旋律。

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较低的要素成本为娄底发展两型产业、实施后发赶超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目前娄底仍然面临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配套能力较弱、科技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

一、发展成效和存在问题

发展成效:

1.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8亿元(预计,下同),是2005年的2.24倍,年均增长13、1%,高于“十五”时期3、1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100元,是2005年的2.1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6.6:

47.4:

36调整为14.6:

53.8:

31.6。

实现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30.01亿元,年均增长19.58%,高于“十五”时期9.58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9.6亿元,是2005年2.28倍。

2.工业经济全面提升。

2010年,完成增加值331亿元,是2005年2.48倍,全市规模企业达664户。

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十一五”末,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件、中国驰名商标3件、湖南省著名商标30件。

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冶金、能源、化工、建材等传统工业得到改造提升,千万吨煤、千万吨钢、千万吨水泥综合生产能力基本形成。

十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全市共有园区6个,娄底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3.城乡面貌大为改观。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安邵、娄怀、长娄、益娄、娄衡高速开工建设,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全面实施,洛湛铁路娄邵既有线扩能改造、沪昆高铁开工建设,为“十二五”期间破解交通制约瓶颈,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中心城区和县城面积进一步扩大,水、电、路、气、广场、绿化等市政设施不断配套完善,城镇化率达到37.5%。

城市品位大幅提升,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殊荣。

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

4.生态环保明显加强。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淘汰落后产能,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关停“三高一低”企业取得明显成效。

“十一五”期间,累计关闭小火电60万千瓦、小煤窑278处,淘汰小水泥311.3万吨、平板玻璃80万重量箱,关停“五小企业”135户,对79户限制类企业实施差别电价,万元GDP能耗下降到2.31吨标准煤。

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砷、镉排放量削减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

国有煤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基本完成,湘江流域娄底市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涟水河综合治理、资水冷水江段流域污染治理工程稳步推进。

5.改革开放积极推进。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基本完成,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逐步展开,水府示范片区建设全面启动。

五年累计内联引资3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99亿美元;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

6.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教育、卫生、养老、计划生育、保险、法制、安全、文化、广播影视、体育、统计、档案、民政、人防、国土、气象、地震、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较大发展。

7.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

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15086元,是2005年的1.8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3364元,是2005年的1.43倍。

存在问题

产业结构不优,冶金、煤炭等资源型产业比重偏大;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企业创新能力弱,工业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三高一低”的传统产业;企业平均规模小,大型企业数量少,尚未形成大型龙头企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外贸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量大;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及运行质量较低。

二、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

优势条件。

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地处湖南“田”字形铁路路网轴心,作为湖南省及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将日益凸显;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素有“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之乡”、“世界锑都”、“百里煤海”的美称;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要素成本较低,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工业用电价格、地价均低于沿海及周边部分地区。

制约因素。

物流成本较高,交通通行能力和运输承载能力有限,原材料购进和产品销售运距长;产业配套能力弱,支柱产业关联度小,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科技人才支撑不足,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职业教育体系尚欠发达;投资软环境不够优异,投资审批制度和项目落地协调机制有待优化;投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僵化。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后金融危机带来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国际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环境的形成,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力度的加大,沿海产业转移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加快,以及资源型城市国家援助政策的逐步实施,将为娄底市加快发展两型产业提供良好的机遇。

挑战。

节能减排任务重;资源枯竭问题日益显现,产业转型压力大;产业非两型现象严重,两型产业体系建设压力大;周边地区均加快发展,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压力大。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和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为契机,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加快构建两型产业体系,提升城市定位,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抓住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和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契机,以“科学发展、四化两型”为导向,以富民强市和跨越赶超为总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水府示范片区建设为龙头,以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现代两型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推动娄底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经济发展与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