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动物地理分布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二十三章动物地理分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三章动物地理分布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圈内的大气中,氧约占21%,氮占78%,二氧化碳占0.03%,此外还含有数量不等的水蒸气和少量惰性气体。
氧的存在及溶解于水的性质,是一切动物呼吸和生存的先决条件。
氮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是机体蛋白质的主要成分。
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硝酸盐等含氮分子,经过复杂的合成过程制成蛋白质,动物则依赖吃其他生物而取得氮。
生物有机体死后分解再将氮释出。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成分和主要原料,它还构成对大气层外紫外线辐射和臭氧的屏蔽,此外,它还能与水合成弱的碳酸,对维持水环境的中性方面起着化学缓冲作用。
三、土壤岩圈:
地球是有地壳(crust)、地幔(mantle)和地核(core)三部分构成。
地壳为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由表层的土壤和地底层的坚硬的沉积岩和玄武岩所构成的厚层,厚度约为5km~100km,占地球总体积的0.5%。
地壳的表层与生命有关。
生物体所有的矿物质代谢,都是在地壳之间进行的。
生物体内的矿物质含量极微,但这些微量元素却是有机体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直接或间接取自地壳的。
有机体死后分解,又将这些物质还给自然环境。
地壳是生物体栖息的地点,它的形态特点以及地壳运动必然对气候以及有机体的存活产生巨大影响,地壳的升高和卷曲引起山脉形成和地形改变,山脉常构成气候和动物分布的屏障。
降雨能把陆地土壤中的可溶性矿物质带入海内,构成水栖生物不可缺乏的营养物质。
生物与地壳表层土壤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利于土壤形成,砍伐森林可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生物圈内的生命凭借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维持着。
生物每时每刻从环境中摄入和排出能量及物质;
植物借助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异养生物和人类提供食物及生活环境。
动物在异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及死亡后的尸体,经微生物分解还原,又把有机物和矿物质归还给环境,并用于再次建造新的生命。
这一循环的过程又与大气、地质、水循环等紧密的交织在一起,在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岩石圈之间通过气流、辐射、蒸发、降水等作用,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使生物圈在不同层次之间具有一定限度的相互补偿调节机能,以保持生物圈的动态平衡。
第二节:
动物的分布:
一、动物的栖息地(生境habitat):
动物栖息地是动物能维持其生存所必须的全部条件的具体地区,例如海洋、河流、森林、草原和荒漠等。
对于某些体内寄生虫来说宿主的内脏器官就是它们的栖息地。
任何一种动物的生活,都要受到栖息地内各种要素的制约。
一般说来,动物的栖息地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又是时刻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当其变化一旦超过动物所能耐受的范围,动物将无法在原地继续生存下去和进行繁殖,这个范围就是动物对环境适应的耐受区限。
耐受区限决定着动物区域分布的临界线,通常每种动物的耐受区限是比较宽广的,但临界线却是很难逾越的,例如懒猴、印度象、野牛、长臂猿、犀鸟、太阳鸟、孔雀雉、蟒蛇、斑飞蜥等只能分布在常年无霜冻的地区,霜冻就成了它们的临界线。
此外,动物的生活和繁殖还同时受到适宜区限的制约,如深海鱼类适宜栖息于盐度高、水压大的海底环境里;
生活在干旱少雨和酷热荒漠中的沙蜥,则对栖息地区内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具有较高的要求。
各种动物在适宜环境以外的地区里,虽可暂时生存,但不能久居,更无法进行繁殖。
在适宜区限内,还包含着一个范围更加狭窄的最适区限,一般动物的成体可以在较广阔的适宜区限生活,但幼体发育却只能在最适区域内进行。
有些鱼类和鸟类的生活适宜区限与繁殖的最适区限有着明显的差异,它们在生殖季节之前,要进行长距离的洄游或迁徙,直至到达最适区限才筑巢、交配、产卵、繁殖。
二、动物的分布区(distribution):
动物的分布区是指某种动物所占有的地理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这种动物能够充分地进行生长和发育,并通过生殖繁衍出具有生命的后代。
在任何一种动物的分布区内,并非到处都能发现其踪迹,它们只能生活在可以满足其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的地方。
这种地方就是动物的栖息地。
分布区是地理概念,必需占有地球上的一定地区,而栖息地是生态学概念,是动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从理论上讲,每种动物都有一个发生中心,由此逐渐向周围地区扩展,其分布区往往互相连接成片。
但是在现代的动物分布区形成过程中,由于长时期受到地壳运动、气候变迁、人类活动以及动物自身扩展能力和适应性等各种内外条件的限制影响,使它们很难达到理论上的分布范围。
许多动物的现代分布区,一般都经历过多次变迁,发生中心已经不一定限于现在的分布区内,有时还可能相隔得很远。
每种动物都有一个发生中心,由此向周围扩展。
动物扩展的主要途径有:
①走廊(corridor):
是一种大陆桥,可允许动物向2个方向自由移动。
②滤道(filterroute):
仅允许有特殊适应的动物通过;
③机会通过(sweepstake):
仅有少数种类能靠机会通过。
三、陆地自然条件和动物群的地带性分布:
由于地球呈椭圆形并依一定的轨道旋转,以致投射在地表各个区域的太阳能都不均匀,使陆地的自然条件[或称景观(landscape)]自北向南呈现有规律的地带性分布。
即地处极区附近的苔原(tundra)地带,位于远离海洋的温带草原(glassland)地带,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荒漠(desert)地带,介于苔原地带以南及阔叶林之间的针叶林(coniferous或泰加林taiga)地带,属于亚热带温湿海洋性气候的阔叶林(deciduousforest)地带和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tropicalrainforeat)地带等。
在山地条件下,自然条件也呈现类似纬度带的垂直分布。
各种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带内,分别分布着数量占优势的代表性的植物类型和生态地理动物群。
生态地理动物群内的优势种(dominant)和常见种(frequent)是组成动物群中的基本成分,它们不但能对植被、土壤等外界因素产生明显的作用,而且与人类也具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四、水域的动物分布:
(一)淡水生物群落(freshwaterbiomes):
陆地淡水水域可分为流水水体(litic)及静水水域(lentic)两个类型。
由于不同类型水体的生态条件不同,因此在动物区系组成及动物的生态适应方面也均有明显的差异。
流水栖息地由于水流不断地带走动物的代谢产物和植物尸体,并为流水中的生活的动物提供充足的氧气,甚至在激流处可经常达到接近饱和的状态。
河流的流速和底质是形成及决定其动物区系组成、生态分布的主要因素:
在河流上游,水势湍急,流速快,侵蚀和贩运作用强,因而底质多数是石质,这里主要栖息着一些口、腹部具有吸盘而不畏激流的鱼类,以及营固着生活的软体动物等;
河流中游随着水速减缓,沉积作用有所增强,底质大多为砾质或砂质,这里的动物种类比较贫乏,常见的有摇蚊幼虫、寡毛类环节动物及一些虾类等;
河流下游的沿岸地段的水流缓慢,沉积物最多,大多为淤泥底质,动物种类及数量均甚丰富,寡毛类环节动物、蚌类、摇蚊幼虫、水生昆虫和浮游生物极多。
湖泊和池塘等静水水体的水流平缓或不具水流,水生植物较为茂盛。
底质应湖龄的长短而异,成湖期较短的为砂质和岩质,年代久远的湖泊则为腐蚀质。
湖水的垂直循环较河流弱,湖泊中的氧气垂直变化明显,含氧量岁深度增加而递减。
浅水湖泊因受热条件好,水生生物十分丰富,湖底沉淀含有大量处于不同分解阶段的有机残余物,正是由于这些物质的矿质化消耗了大量氧气而造成浅水湖的深层由于水体循环差、光线透射浅、含氧少和水温低,不适于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所以水生生物比较贫乏。
一般说来,湖泊可分为沿岸带、亚沿岸带和深水带3个水区。
沿岸带始于水面而止于高等水生植物生长的下限,因具有水温高、阳光足、食物和氧气丰富等良好的生活条件,使之成为各种动植物汇集和繁殖产卵的场地,也是整个湖泊内生物量最大的地带。
(二)海洋生物群落(marinebiomes):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不仅是生命的策源地,也是地球上生命最旺盛的区域,栖息着200000种以上的海洋生物,其中90%以上是无脊椎动物。
海洋由3个大的带所组成,即沿岸带(littoralzone)、浅海带(neriticzone)和远洋带(pelagiczone)。
沿岸带是海洋中的浅海区,为潮水(tide)每天涨落的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区域。
在高潮线的上限,由于只受到海洋冲击时所溅及的海水影响,因而缺乏严格的海洋生物,称作浪击带;
潮间带是海与陆地交接的区域,每昼夜有规律地经受2次涨潮和落潮的淹没、显露过程,理化条件及不稳定,动物种类较少,只有具备特殊适应能力的动物才能生存。
在岩岸生活的种类大多具有附着结构,此外,还有一些爬行类或滑行生活的螺类、海星、海胆、蟹类和鰕虎鱼等。
就潮间带动物的分布而言,一般在高潮线区域,种类少而密度大;
接近低潮线区域,种类增多,这是因为潮间带动物以水生种类为主,暴露在空气中时愈短的地带,种类愈多。
在热带海洋沿岸带还有两种特殊的环境,那就是红树林和珊瑚礁。
红树是一种常绿灌木至乔木,生长在潮间带的泥滩上,涨潮时,海水淹没了红树林,仅露出一堆堆成丛的树冠,同时海水也带来了营养物质以及可周围基质和动物隐蔽用的许多树根等,于是红树林就成了适合某些动物的栖息地。
红树林动物群的种类较少,但数量众多而殊为奇特,常由海洋动物、淡水动物,甚至还与陆生动物混合组成,如籘壶、海葵、牡蛎、鰕虎鱼、弹涂鱼、海蛙、海蛇、鸟和鼠等。
珊瑚礁广泛分布在南、北纬28°
范围内的热带浅海沿岸区,主要由珊瑚群体的骨骼堆积而成。
这里除有充足的光线、氧气和热量外,还有丰富的食源和供给动物安全藏身的避敌场所,因而具有种类繁多的动物群落。
浅海带是由沿岸带以下至200m左右深的海洋,很多地区的海底倾斜平缓,平均斜度约0.1,由此构成广阔的大陆架(continentalshelf)。
浅海区是海洋生物生长最繁盛的区域,原因在于营养物质(食物)丰富、光线充足、水温高和溶氧状况良好。
是浮游生物生长和多种动物,特别是绝大多数海洋鱼类的主要栖息地及一些远洋鱼类的产卵区,很多地区还因此而形成了著名渔场。
远洋带为浅海带以外的全部开阔大洋,通常,该地区的物理环境条件几乎是恒定而很少变化的:
光线不能透入,终年黑暗;
水温低,长期保持在0℃~2℃左右;
平均盐度高,为34.8+0.2‰;
压力,水深每增加10m,流体静压就相应增加一个大气压;
植物和食源匮缺,致使深海动物都只能以肉食或碎屑为生。
深海区的动物种类及数量均甚稀少,仅少数具有特殊适应结构的动物类群能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中生存下来,常见的优势种有几种海绵、棘皮动物以及深海鱼类。
深海动物的体色大多呈现黑色、紫色、蓝色或红色;
由于骨骼骨化不完全,肌肉组织不发达和皮肤松弛,身体十分柔软,并能承受巨大的流体静压,甚至高达1000个大气压,普遍具有发光能力;
大多数鱼类具功能性眼睛,且因晶体大而形成外突的鼓眼,以适应在无光环境中感受其他鱼体由发光器官所发出的光源,但也有相当数量的鱼类和其他动物由于眼的退化而丧失了视觉,用于弥补视觉缺失的常常是极为发达的触觉器官,如长须鱼的触须长度几乎达到体长的4倍。
第三节:
世界及我国动物地理区系划分
动物区系(fauna)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地理隔离和分布区的一致所形成的动物整体。
也就是有关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在现今生态条件下所生存的动物群。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所分隔,即使在同一个大陆内部,也常被山脉或沙漠等分隔而各地产生区域差异。
这些被隔离的区域中的动物群,在很长的地质时期内互无联系地进行着发展和演进,从而各自形成独立的动物区系。
整个动物界可分为海洋动物区系和大陆地动物区系两大类。
约150万种动物总数的85%以上分布在陆地上,且其身体结构也较同类的海洋动物复杂高等,但属于高级分类阶元的动物门类则不及海洋动物齐全。
一、世界动物地理分布:
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A.L.Wegener)于1912年提出大陆漂移学说(continentaldrifthypothesis),并得到了后来的板壳理论(platetectonictheory)及其他学科的有力支持。
他根据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海岸轮廓非常吻合等资料,推论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石炭纪以前,曾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一片原始大陆,称为泛大陆(pangaea),在它周围则是辽阔的海洋。
到古生代晚期或中生代早期,泛大陆在天体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破裂成分离的大陆块,并开始像筏子一样在湖面上漂移,经历了上亿年的几度离合,终于逐步形成今日世界上各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格局。
地球上的动物也随同泛大陆的破碎、漂流,以及地壳运动的变化,在各大洲分别参与组成不同的动物区系。
——世界陆地动物区系可划分为6个界(faunarealm):
(一)澳洲界(Australianrealm):
包括澳洲大陆、新西兰、塔斯马尼亚以及附近的太平洋上的岛屿。
是现今所有动物区系中最古老的,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着中生代晚期的特征。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缺乏现代地球上其他地区已绝对优势地位的胎盘类哺乳动物,但保存了现代最原始的哺乳类——原售亚纲(单孔目)和后售亚纲(有袋类)。
澳洲界的鸟类也很特殊,澳洲鸵鸟、食火鸟和无翼鸟(几维鸟)、营冢鸟、琴鸟、极乐鸟、园丁鸟等均为本界所特有。
现存最原始的爬行动物——楔齿蜥,仅产于本界新西兰附近的小岛上。
蛇、蜥蜴以及两栖类均奇缺,特有种有鳞角蜥科(Pygopodidae)的种类和极原始的滑跖蟾(Liopelma)等。
澳洲肺鱼为本区某些淡水河流中的特产。
(二)新热带界(Neotropicalrealm):
包括整个中美、南美大陆、墨西哥南部以及西印度群岛。
其特点是动物种类繁多而特殊。
兽类中的贫齿目(犰狳、食蚁兽和树懒)、灵长目中的新大陆猿猴(阔鼻猴——狨猴、卷尾猴和蜘蛛猴)、有袋目中的新袋鼠科(负鼠)、翼手目中的魑蝠科和吸血蝠科、啮齿目中的豚鼠科等均为本界所特有。
在其他大陆的某些广布种类(如食虫目、偶蹄目、奇蹄目和长鼻目等)在本界内甚为罕见。
鸟类中有25个科为本界的特有科,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为美洲鸵鸟和麝雉等。
蜂鸟科虽不是本界的特有科,但种类及数量均异常丰富。
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种类甚多,其中以美洲鬣鼠、负子蟾、美洲肺鱼、电鳗和电鲶为本界所特有。
(三)埃塞俄比亚(热带界)(Ethiopianrealm):
包括阿拉伯半岛南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及附近岛屿。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区系组成的多样性和拥有丰富的特有类群。
有30科动物为本区特产,其中哺乳类的著名代表有蹄兔、长颈鹿、河马等科。
还有不少种类亦仅见于本区,如黑猩猩、大猩猩、狐猴、斑马、大羚羊、非洲犀牛、非洲象和狒狒等。
鸟类中的非洲鸵鸟和鼠鸟(Coliiformes)为本区的特有目。
爬行类中避役、两栖类中的爪蟾、鱼类中的非洲肺鱼和多鳍鱼均为本区著名代表种类。
埃塞俄比亚界的动物区系与东洋界拥有某些共同的动物群,如哺乳类中的鳞甲目、长鼻目、灵长目中狭鼻类猿猴、懒猴科和犀科等;
鸟类中的犀鸟科、太阳鸟科和阔嘴鸟科等。
反映出这两个界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密切的联系。
此外,有些在旧大陆普遍分布的科却不见于本区,如哺乳类中的鼹鼠科、熊科、鹿科以及鸟类中的河乌科和鹪鹩科。
这显然是由于长期地理隔绝而限制了其他地区动物侵入的原故
(四)东洋界(Oriental):
包括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以南和我国南部、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菲律宾群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和加里曼丹岛等大小岛屿。
该区由于气候温暖而湿润、植被丰盛茂密,动物种类繁多。
哺乳类中的长臂猿科、眼睛猴科和树科等均为本界特有。
鸟类中的和平鸟科(Irenidae)为特有科。
爬行类中具有5个特有科,其中如平胸龟、鳄蜥、食鱼鳄等科。
东洋界内大型食草动物较繁盛,如印度象、马来貘、犀牛、鹿类及羚羊。
鸟类中的雉科、卷尾科等的分布中心都在本界内。
爬行类中的眼镜蛇、飞蜥、巨蜥、龟等在本地区的数量及分布也均较突出。
(五)古北界(Palearcticrealm):
包括欧洲大陆、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与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以北的亚洲。
本区与新北界(北美洲)的动物区系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因而有人将古北界与新北界合称为全北界。
鼹鼠科、鼠兔科、河狸科、潜鸟科、松鸡科、攀雀科、洞螈科、大鲵科、鲈鱼科、刺鱼科、狗鱼科、鲟科及白鲟科等,均为全北界所共有。
古北界虽然不具固有的陆栖动物科,但具有不少特产属,例如鼹鼠、金丝猴、熊猫、狼狐、獾、骆驼、羚羊、沙雀等。
(六)新北界(Nearcticrealm):
包括墨西哥以北的北美洲。
本界动物区系所含科别总数不及古北界,但具有一些特产科,例如叉角羚羊科、山河狸科、美洲鬣蜥科、北美蛇蜥科、鳗螈科、两栖鲵科、弓鳍鱼科和雀鳝科等。
此外像美洲麝牛、大褐熊、美洲驼鹿和美洲河狸以及鸟类中的白头海雕等均系本区特有种类。
二、我国动物地理区系概述:
我国动物区系分属于古北界与东洋界两大区系。
这两大区系的分界线西起横断山脉北端,经过川北岷山与陕南的秦岭,向东达于淮河一线。
在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地势平坦,缺乏自然阻隔,因而呈现为广阔的过渡地带。
由于我国疆域广阔和多样的自然条件,动物类群极为丰富,特别是古北界与东洋界均见于我国,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不可比拟的,这些为深入进行科学研究和广泛利用动物资源提供了优越条件。
加之我国在第四纪以来,并未遭受像欧亚大陆北部那样广泛的大陆冰川覆盖,动物区系的变化不像欧亚北部那样剧烈,因而保留了一些比较古老或珍稀种类,例如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褐马鸡、扬子鳄、鳄蜥和大鲵等,均为世界所仅有的珍贵动物。
——我国动物地理区划可分为7个区:
(一)东北区:
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山地森林及山麓一带的森林草原,西部的松辽平原和新疆北端的阿尔泰山地等。
本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北部的漠河地区素有我国北极之称,夏季短促而潮湿。
植被主要由云杉、冷杉、松、落叶松等组成针叶林带,或与桦树、山杨、蒙古栎、槭树、椴树等共同构成针阔混交林。
林冠浓密郁闭,林下阴湿,遍布苔藓和地衣,层次结构简单。
分布于本区的动物主要由耐寒性和适应林中生活的种类组成,典型的代表有哺乳纲偶蹄目的麝、马鹿、驼鹿、驯鹿、野猪;
啮齿目的灰鼠、小飞鼠;
食肉目的紫貂、猞猁、白鼬;
鸟纲列形目的黑啄木鸟、三趾啄木鸟,鸡形目的黑琴鸡、花尾榛鸡、松鸡、雷鸡,雀形目的戴菊莺、交嘴雀、星鸦;
爬行纲的极北蝰、棕黑锦蛇、胎生蜥;
两栖纲的极北小鲵、爪鲵、史氏蟾蜍、东方铃蟾、黑龙江林蛙等。
其中,号称林中巨人的驼鹿、森林之舟的驯鹿、百兽之王的东北虎,以及狼獾、林旅鼠、河狸、雪兔、松鸡、榛鸡、黑啄木鸟、胎生蜥、黑龙江草蜥、东北小鲵和爪鲵等均为本区的特有动物。
(二)华北区:
北邻东北区和蒙新区,往南延伸至秦岭、淮河,东临渤海及黄海,西止甘肃的兰州盆地,包括西部的黄土高原、北部的冀北山地及东部的黄淮平原。
本区位于暖温带,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植物落叶或枯萎,夏季高温多雨,植物生长繁盛。
该区动物区系的特点是原有的森林动物群趋于贫乏化,且其生态习性也已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以适应森林面积不断缩小和草原、草甸环境的日益扩展。
因此,东北森林中常见的马鹿、梅花鹿、黑熊、小飞鼠等在本区的山林地区已甚罕见或只分布在局部地区,但出现了一些与南方共有的种类,如岩松鼠、社鼠等。
本区农业开发的历史悠久,具有大片农垦景观,野生麋鹿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于19世纪中叶绝灭的,然而栖息于农田、荒山沟谷和黄土之间的小型兽类却得到很大发展,最普遍的有麝鼹、大仓鼠、北方田鼠、长尾仓鼠、黑线仓鼠、草兔等许多鼠类,它们不但以作物为食,并且还盗藏大量谷物越冬,对农业危害十分严重。
广泛分布的食肉目动物有狐、黄鼬、果子狸、狗獾、猪獾和貉等。
四季分明的季节变化,对动物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影响,每当春末夏初和秋季,许多广适性鸟类在本区常形成季节性高峰,到冬季则大多迁往南方越冬,森林鸟类中优势种有三道眉草、灰喜鹊、红尾伯劳、石鸡等。
农田区常见鸟类是金腰燕、喜鹊、麻雀以及在高层古建筑上群居的雨燕等。
两爬动物以虎斑颈槽蛇、红点锦蛇、赤练蛇、白条锦蛇、蝮蛇、丽斑麻蜥、山地麻蜥、无蹼壁虎、蓝尾石龙子、北草蜥、大蟾蜍、花背蟾蜍、中国林蛙、金线蛙、北方狭口蛙等北方广布种较为常见。
此外,乌龟和鳖在本区也有广泛的分布。
一般认为,黑卷尾、山噪鹛、石鸡、大仓鼠、北方田鼠、原鼢鼠、麝鼹、无蹼壁虎、山地麻雀、北方狭口蛙等是本区的代表动物,而褐马鸡及复齿鼯鼠则为华北区的特有种。
(三)蒙新区:
本区的范围东起大兴安岭西麓,往西沿燕山,阴山山脉、黄土高原北部、甘肃祁连山、新疆昆仑山一线,直至新疆西缘国境线。
包括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沙漠、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天山山地等。
境内大部分地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寒暑变化大,昼夜和季节温差剧烈,雨量少,土质贫瘠,缺乏高大的乔木,耐干旱的草本植物十分繁盛。
植物生长期短,动物的食源有周期性的丰歉变动;
冬季漫长,积雪深厚,地表封冻期可长达5个月,绝对温度可降至-30℃以下。
这些自然条件对本区动物区系的组成及其生态特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本区东部为干草原及草甸草原,其动物区系由典型的温带草原动物群组成,代表动物有黄羊、达乌尔黄鼠、草原旱獭、五趾跳鼠、,蒙古羽尾跳鼠、草原田鼠、狭颅田鼠、草原鼢鼠、草原鼠兔、背纹毛足鼠、长爪沙鼠、蒙古百灵、沙百灵、云雀等。
草原动物的生态特点是:
以草本植物绿色部分为食的啮齿动物特别繁盛,在景色开阔的草原上集群而居,并发展了地下洞穴生活、贮藏粮食或蛰眠越冬能力,对草场的破坏严重;
中小型食肉目动物较多。
黄羊的奔跑能力强,蕴藏量约有百万头,是内蒙古的重要狩猎对象。
地栖性的雀形目鸟类繁多,少数种类有利用鼠洞栖居的习性而出现“鸟鼠同穴”现象。
本区西部为荒漠、半荒漠地带,包括内蒙古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青海柴达木盆地、宁夏、甘肃北部的河西走廊及新疆地区。
境内戈壁和沙丘广布,植被稀疏,主要生长着白刺、琐琐、骆驼刺、红砂沙拐枣等旱生植物,动物区系由温带荒漠、半荒漠动物群组成,而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占绝对优势的啮齿目、有蹄类动物、鸟类中的百灵科和蜥蜴目中的沙生种类是构成动物群的主体。
代表性动物及其优势种有各种跳鼠、沙鼠、长尾黄鼠、兔尾鼠、小黄鼠、赤颊黄鼠、塔里木兔、荒漠猫、虎鼬、鹅喉羚、岩羊、原羚、悬羊、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