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专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39284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专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专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专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专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专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专题Word下载.docx

《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专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专题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实验复习专题Word下载.docx

D

80

E

F

100

G

H

尼龙

I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上半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后半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选填>、<、=)

二、声现象

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本中所涉及的探究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这种方法叫做:

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与传播,有人建议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进行论证:

A长号演奏时,号管的长度不同,吹出的声音就不同;

B让正在发音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溅起水花;

C放在钟罩内的正在发声的闹钟,若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则几乎听不到声音;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只小铅笔,把钟敲响后取一张白纸在笔尖上拖动,会看到白纸上会出现一条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实验是,其它的实验分别说明了什么

3、如图7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由此可得出结论:

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4、如图1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 

塑料球的作用是 

5、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

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三、物态变化

1、如下图是某种固体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观察图象并回答:

(1)固体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 

,固体的熔点为____。

(2)这种物质在固态时的名称为 

.

(3)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 

状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共持续了 

分钟

2、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用温度

计测量水的温度,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若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后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温是 

(2)下表是某同学在实验中观察记录的数据,当水温升到90℃时开始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有关数据如下:

时间(分)

0.5

1

1.5

2

2.5

3

3.5

4

温度(℃)

90

92

94

96

98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第 

分钟记录错误.

(3)实验中发现加热烧杯中的水到沸腾时,时间过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解决的方法是 

(4)如图14丙所示,小试管中装有热水,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的烧杯中,小试管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 

(5)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写出两点)a:

b:

(6)根据上表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四、光现象

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

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

(2)相同的操作.

(4)此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通过玻璃板找到像。

如果有4㎜厚和2㎜厚的两块玻璃板,为提高实验效果,应选择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5)某同学点燃蜡烛后把它放在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处,再把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移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在纸上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用直线把这两个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

根据这组数据,他得出实验规律:

“平面镜成像时物距总是与像距相等”。

你认为该同学的做法恰当吗?

为什么?

(6) 

在寻找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A/B)这一侧观察;

(7) 

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

2、如图11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跟着减小,使∠i增大,∠r跟着增大,∠r总是 

∠i,说明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 

,说明 

五、透镜

1、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 

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从左向右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 

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 

__的实像。

生活中使用的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一光学仪器)。

(4)在(3)中移动光屏成清晰像后,拿走光屏,再将蜡烛放在光屏位置处,则此时光屏应放在_________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此现象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_____的。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图中A、B、C三个位置时,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则在A点位置放的是____________,在B点位置放的是_____,在C点位置放的是____。

3、小芳同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她首先按图11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

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

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的实像。

4、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小刚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请你帮他设计出一种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方法:

(2)小刚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是。

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

=10㎝,调整后,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选填“实”或“虚”)。

(3)此时,小刚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的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2.00

24.00

倒立,放大,实像

16.00

倒立,等大,实像

20.00

13.33

倒立,缩小,实像

30.00

10.91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cm

(2)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

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六、质量和密度

1、如图9所示是小明测量物体质量的情景,明显的操作错误是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家准备建一栋新房,爸爸买了一堆材料相同的石子,小刚选取一块石子在实验室测它的密度.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1)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石子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①;

②.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cm3,此石子的密度是kg/m3.

4、美术课上同学们用橡皮泥捏动物模型时,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有多大

课后,他们在实验室选择了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了实验操作。

(1)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2)由图可知:

橡皮泥的质量m=g;

橡皮泥的体积V=cm3;

橡皮泥的密度ρ=。

5、小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

(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g

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倒出盐水的质量m2/g

盐水的密度ρkg/m3

33

(2)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

先测出空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ρ'与小东测出盐水的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__ρ(选填“<”、“>”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