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文档格式.docx
《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
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
”该规定说明清朝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严格加强思想控制
D.严格管制华人出国
6、下列不属于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的是(
A.商帮的形成
B.男耕女织的生产和生活
C.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D.国际贸易的频繁
7、明清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特点,与同时期的欧洲相比较,相同点是(
A.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度
B.都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
C.都在手工工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诞生了新的阶级
D.都出现了近代进步的思想家
8、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这里的“湖广”主要指的是今天的(
A.湖南和广东
B.湖南和广西
C.湖南和湖北
D.湖南、湖北、广东、广西
9、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经济繁盛局面的是(
A.当时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
C.形成一些大的商帮
D.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10、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
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
C.中西方人种差异
D.中国文人的偏见
11、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
A.害怕外国人危机自己的统治
B.中国工商业发达
C.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
D.天朝物质丰富,无所不有
12、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
C.增设关税,加强管理
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13、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14、2012年6月28日~7月8日“十三行艺术珍品展”在广东文津古玩城、荔湾博物馆举行。
“广东十三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产物
A.册封政策
B.开放政策
C.闭关政策
D.八股取士政策
15、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
B.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16、汉唐、宋元时期,我国对外交流十分活跃,大批外国学者来到中国,或经商致富,或学习求成。
明清以后,中外交流一改前朝,逐渐冷落。
导致这一现象出的重要原因是
A.闭关政策的推行
B.民族压迫政策的推行
C.中国政局动荡
D.航海事业衰落
17、汉唐、宋元时期,我国对外交流十分活跃,大批外国学者来到中国,或经商致富,或学习求成。
导致这一现象出的重要原因是(
18、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19、清政府规定:
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
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
该规定说明清朝
A.禁止对外贸易
B.实行闭关锁国
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商业发展
20、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二、填空题()
21、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被誉为“
”;
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盛世局面被誉为“
”。
22、(18分)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的两个朝代,也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
(6分)
(2)为加强与外国的联系,明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收到了什么效果?
(6分)
(3)清朝前期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措施?
(2分)你认为这一对外政策的实行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23、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_______”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发展。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_______”政策,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五、问答题()
七、综合题()
24、统治者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水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⑴上述材料是哪次改革的内容?
这一改革有何意义?
(2分)
材料二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
……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⑵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请写出其中的一点。
(2分)
材料三
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⑶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
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材料四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⑷材料四中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1分)
材料五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
“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
——《大国崛起·
美国》
⑸材料五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
25、经济政策的变动,直接影响国家发展的水平。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
秦策》
材料二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
“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
”对曰:
“不知。
”曰: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教戒太子诸王》
……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了秦始皇和汉武帝怎样的经济措施?
(3)唐太宗基于材料三的观点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事件?
(4)根据材料四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
(3分)
26、材料分析题(本题共6分)
经过张骞等所开辟的这条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
另外,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漆器也传到了西方。
——摘自丝博网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隋唐宋元以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后来被称作什么?
概括指出它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
(2)列举两例“隋唐宋元”时期我国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由此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27、(11分)自2012年4月中菲黄岩岛对峙以来,南海主权争端加剧,“海权”、“海洋”、“海军”等涉海问题,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研究所高之国博士认为:
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中国的兴衰荣辱与海洋密切相关:
唐朝的繁荣、宋代的经济兴盛、明朝以后的“海禁”、清朝末期的挨打、近代海防危机和现代海洋权益之争等无一不折射出海洋对于我们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1)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各举一例证明材料的观点。
材料二:
2009年《环球》杂志有文章称:
____________(事件)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海上力量发展的高峰。
……中国人真正深入思考海权问题,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外敌坚船利炮的入侵,使得相当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和官员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并由此关注海权。
一时间,中国海上力量出现了短暂的“复兴”。
……改革开放后,海洋问题和海权概念,又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外界因素也成了刺激社会思想的重要动因。
近30年来发生在中国周边海域的一系列事件,都使海洋、海权等问题在中国社会的热度不断升温。
(2)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中“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海上力量发展的高峰”指的是什么事件?
说明你的理由。
(3)据材料二,概要指出改革开放后海洋问题和海权概念又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两个主要原因。
材料三:
2009年《国际先驱导报》杂志有文章指出:
海权观影响海域战略,西方扩张性的海洋文化注定了其对外侵略殖民的海洋政策,中国农耕文明相对内敛带有更多和平的色彩。
调查发现,有79%的受调查者认为海权就是中国依法享有的海洋权益,包括在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内航海、养殖、捕捞、开采油气和矿产资源的排它性的权力,而仅有15.9%的受调查者认为海权是控制海洋的权力。
恰恰相反,西方社会则普遍认为海权无非是控制海洋的权力。
(4)据材料三,概要指出中西方海权观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据此你认为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关键是什么?
28、明清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封建专制空前强化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清朝军民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在平定国内叛乱和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努力,请各举一例。
(3)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近200年,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9、(14分)材料一: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城,迥隔于烟霞缥渺之间。
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
——乾隆帝
“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等小国些微货物哉?
——嘉庆帝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分)它的最远航线到达什么地方?
(2)材料一反映出什么精神?
(2分)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二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对外政策?
(2分)造成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4)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30、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晚清财政收结构表
(单位:
万两)
年份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1849
3281
969
……
4250
1885
3071
3923
7708
(1)表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发生了哪些变化?
(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我国当代明史专家吴晗曾指出“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
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
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⑴材料一反映我国明朝的什么事情?
这件事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表明“天朝”不愿与外国互通有无,我们把这种政策称作什么?
(3)材料三出自于哪个条约?
该条约签订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4)阅读了材料二和材料三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1)据材料一,指出乾隆皇帝怎样看待对外贸易问题?
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
产生了什么后果?
材料二 中华国民军……对于友邦各国益敦睦谊……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偿款外债照旧担任……如数摊还……五、所有清政府与各国所立条约、所许各国政权及与各国所借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宣言之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
──孙中山《同盟会成立方略》
(2)材料二反映了同盟会在对待国际条约和外债方面采取怎样有立场?
它为何会采取这种立场?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然,象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
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原因;
并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
33、当西方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古老的中国仍然在沿着自己的轨道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联系密切,西方人已经开始将寻求财富的目光纷纷投向中国。
19世纪以后,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八年级社会下册教材
(1)结合前面所学,简要叙述16—18世纪“西方世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主要表现。
(提示:
从经济、政治、思想、对外等角度概括)(6分)
(2)哪些史实表明“中国仍然沿着自己的轨道发展”?
(3)结合史实说明“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人已将目光投向中国”。
(4)综合以上三点,如何正确理解“中国19世纪以后面临的挑战”?
(2分)
34、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西方步入近代史的时间远远早于东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是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
……从14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而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掠夺,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1)依据材料,指出17世纪以前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起推动作用的历史事件或现象。
(3分)举出17世纪到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政权的典型史实两例。
1793年,英国政府全权特使马戛尔尼来华,向清朝提出通商贸易的要求,乾隆帝以不合祖制为由予以拒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2)材料二反映出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1分)就该政策的利与弊,谈谈你的认识。
起自19世纪中叶的西学东渐过程,由器物而及于制度。
然而,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之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锲入到文化心理层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开端的标志及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器物”和“文化心理”而发起的两次运动。
3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
雪》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帝国制度靠独尊儒术得以延续,也将因罢黜百家而散失活力。
“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神州种祸胎”(于右任语),诚哉斯言!
只不过这笔账要到很久以后才会得到清算,且由大清帝国来买单。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1)材料一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的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什么?
(1分)这一功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易教授认为“只不过这笔账要到很久以后才会得到清算,且由大清帝国来买单”。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由大清帝国来买单”的原因有哪些?
(3)中外历史上有很多次思想解放运动,以这些思想解放运动为鉴,谈谈你对“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神州种祸胎”的看法。
36、(17分)阅读下列材料:
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⑴上述材料说明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当时政府特许什么机构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⑵实行此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分)
⑶材料二说明这一政策有什么危害?
⑷你怎样评价这一政策?
3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郑成功盘踞台湾多年,以海涛为巢穴……后因海滨各处奸民商贩,潜为资助……故严立通海之禁。
”
根据材料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两则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2)综合两则材料分析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3)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为什么?
38、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粤海关志》
材料二浙民习俗易嚣,洋商杂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材料三此辈(注:
指华侨和商人)多系不安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漂流外国者益众矣。
嗣后应定限期,若逾限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朕亦不许令其复回。
如此则贸易欲归之人,不敢稽迟在外矣。
——《清文献通考》
(1)材料中表明“天朝”不愿与外国互通贸易,这是一种什么政策?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9分)
(3)这种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
请结合今天的改革开放,谈谈你的认识。
39、阅读下列材料:
宋史记载: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清“顺治元年,颁布《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州沿海的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寸板不许下海。
(1)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指的是什么意思?
(2)材料一说明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这一历史现象最后到哪一朝代完成?
(2分)这个朝代在对外政策方面采取什么措施?
(3)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采取什么政策?
(4)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如何评价清朝这一政策?
(6)从这两个朝代的两种做法造成的不同影响对你有何启示?
40、阅读下列材料:
闭关锁国、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
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在陆上则有恰克图与外国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
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各项工业数据比值
类别
工业生产总量
对外贸易总额
煤产量
比值
占世界总量的50%
占世界总量的18%
为法国、比利时、普鲁士三国总和的3倍
如图
(1)请指出材料一中是如何评价清朝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