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8363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放大镜(物在内区)

(1)、物近像远像放大,物远像近像缩小;

(实像)

(2)、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

(3)、实像倒立在异侧,虚像正立在同侧;

补充:

(1)、放大镜看字,要把字放大一些应离字远一些;

(虚像)

(2)、实像的上下左右都与物的上下左右相反;

(倒立)(3)、u>

v时,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

v时,凸透镜相当于投影仪;

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像与物的位置相反;

练习:

1、一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25cm处,在透镜另一侧可以得到的像。

(外区为照相机)

2、烛焰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如果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那么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的像;

(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像与物的位置相反;

3、有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轴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来越,像变;

(物近像远像放大)

4、某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凸透镜距离为2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

(缩小的实像为照相机,2f>

f,即2f>

20cm>

f得20cm>

f>

10cm)

5、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像,量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24cm,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20cm 

  B.15cm 

C.12cm 

  D.10cm 

6、某同学拿了一个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要想观察细小的物体,应将物体放在凸透镜下方距凸透镜______ 

的范围内,要使此时的像放大一点,可以将凸透镜往 

(填“上”或者“下”)移一点;

要想用它得到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在_________范围内,此时像的位置在距离凸透镜的范围内;

要想用它得到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此时像的位置在距离凸透镜________的范围内。

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实验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像 

(填“变高”、“变矮”),是因为 

 

(2)实验时发现有个蚂蚁爬上了凸透镜的镜头,此时在光屏上(填“会”、“不会”)有蚂蚁的像。

8、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离凸透镜45cm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的

的像;

(u<

v时,凸透镜相当于投影仪)

9、如图所示,把蜡烛放在a、b、c、d各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则:

(其中F为焦点,P为二倍焦距处) 

(1)在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时,蜡烛放在_______点上。

(2)当屏上出现与物体最小的实像时,蜡烛放在___点上。

(3)当屏上出现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时,蜡烛放在___点上。

(4)当屏上观察不到像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5)当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凸透镜不可能成像。

(6)若把蜡烛入在C点上,能成倒立、_____的实像,把屏和蜡烛的位置颠倒一下,则成______的、倒立的实像。

10、完成光路图

8、透镜的应用

(1)、照像机:

原理:

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调节:

物近像远(镜头伸)像放大;

物远像近(镜头缩)像缩小;

(伸缩镜头调相距)

(2)、投影仪:

f<u<2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胶片是物,要倒放;

(伸缩镜头调物距)

(3)、放大镜: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调节:

物近像小,物远像大;

(4)、显微镜:

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5)、望远镜:

原理:

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例:

一个人照一张全身照片后,又想照一张半身照片,摄影师应()

A.照相机远离人,暗箱拉长B.照相机远离人,暗箱缩短

C.照相机靠近人,暗箱拉长D.照相机靠近人,暗箱缩短

9、眼睛和眼镜 

(1)、人眼相当于照相机(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人眼看远处时,晶状体变薄,可看到无穷远(远点);

人眼看近处时,晶状体变厚;

近点为10cm;

(眼睛与照相机的区别是:

眼睛晶状体变薄变厚调焦距,照相机镜头伸缩调相距)

(3)、正常眼的明视距离是25㎝(明视距离小于25㎝为近视,大于25cm为远视)

(4)、近视眼:

晶状体太厚,聚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让光线发散);

远视眼:

晶状体太薄,聚光能力太弱,像成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让光线会聚)

(5)、眼睛的度数:

D=100/f;

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第二单元运动和力

一、力的概念

1、产生力的条件:

(1)要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相互作用(推、拉、提、压需要接触;

吸引和排斥不用接触);

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两个鸡蛋的重力约1N;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走路、划船、游泳、火箭升天等就应用了反作用力)

3、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形状;

(2)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4、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图示(表示三要素,要有标度,需要分段)和示意图(只表示作用点和方向)

6、力的测量:

工具:

弹簧测力计:

A、原理: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

“看”:

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

“调”:

调零;

“读”:

读数=挂钩上的拉力。

C、注意事项: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拉力的方向沿弹簧的中心轴线;

7、几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如果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替换,这个力称为那几个力的合力。

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它们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称为力的合成。

1、一同学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读数=挂钩上的拉力。

2、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用不同的力将一根弹簧片拉弯,力的大小关系为F1=F3<

F2;

(1)图中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甲、乙两图说明:

力的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甲、丙两图说明:

力的影响力的作用效果(4)若还想表明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试在图丁中补上实验的效果图。

并说明所用力F4的大小。

(控制变量法应用)

3、将重为4N的足球竖直向上踢出,如果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1N,足球在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为N;

下落时受到的合力为N;

(求合力关键在确定每个力的方向,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空气阻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4、 

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拉力的变化关系,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拉力/N

1

2

3

4

5

6

7

指针位置/cm

7.5

(1)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

(2)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量程是N;

2、重力

1.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2.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

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3.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地球上一切物体都受重力。

1、飞向球门的足球,若不计空气对它的阻力作用,则球( B )

A.只受脚的踢力B.只受重力C.受重力和踢力D.不受重力,也不受踢力

2、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9.4 

N,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其示数应为________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为____kg,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__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3、画出图中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摩擦力

一、摩擦现象:

1、滑动摩擦;

2、滚动摩擦;

3、静摩擦;

1、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例1、某同学用手把5N重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要使木块不下落,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是____N,方向___________.当人手对木块压力增大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例2、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它受到一个水平方向大小为5N的拉力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N.如果拉力增大到6N时,木块将做_____运动,这时的摩擦力是_______N.

2、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

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

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结论: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3、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增大方法:

1、增大压力;

2、使接触面粗糙;

减小方法:

1、减小压力;

2、使接触面光滑;

3、以滚动代替滑动;

4、隔离接触面

1、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运动。

根据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将下图中和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3)将下图中和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又猜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有关.请你在图(a)的基础上做下一次操作是。

2.下列事例中哪一种是减小摩擦( )

A.自行车的车轴中装有滚珠轴承B.皮带传动中打皮带蜡

C.雪地上行车,轮胎上缠有铁链D.举重运动员手上擦些滑石粉

3、狗用200N的水平拉力拉总重为5000N的雪橇在冰面上匀速向西前进,速度为1m/s,雪橇所受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___.若在雪橇上再装些货物,则摩擦力将___________.若雪橇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即运动状态不变),我们就称它们处于平衡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2.二力平衡条件:

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概括为四个字“共(线)、同(物)、等(大)、反(向)”。

即合力为零;

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列各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直接受力分析)

A.灯受到的重力和灯对天花板的拉力B.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受到的重力

C.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D.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3、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为一对平衡力的是(  )(受力分析)

A.汽车的牵引力和汽车所受的重力B.汽车所受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C.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所受摩擦力

4.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可能是平衡力B.肯定不是平衡力C.肯定是平衡力D.无法确定

5.一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牛,则物体受的重力为牛;

当手提弹簧测力计在匀速上升的电梯间内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牛,当手提弹簧测力计在匀速下降的电梯间内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牛.(只看运动状态,不管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

只要是平衡状态,合力就一定为零)

3、五、惯性和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1、惯性:

⑴定义: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即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利用如:

跳远运动员的助跑;

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

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如:

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

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2、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每次小车都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滑下,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初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

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

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实验推理法)。

3、牛顿第一定律:

⑴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即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⑵理解: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

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外力合力为零)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保持速度大小不变,但运动的方向改变了。

B.立即停下来。

C.保持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变小,慢慢停下来。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B.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时没有惯性

D.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1)作用点:

在受力物体的表面;

(2)方向:

垂直于受力面,且指向受力面。

(3)压力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和重力没关系。

只有物体在水平面上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试在右图中画出斜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2、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压强)影响因素的实验: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1、在建立压强概念时,做了如图所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1)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

(2)丙、丁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

(3)根据

(1)、

(2)的结果可以看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和有关.

2.如图一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B.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3、压强:

⑴物理意义: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⑵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⑶公式P=F/S中:

(4)单位:

帕斯卡(Pa)1Pa=1N/m2

2.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5×

104Pa。

说明:

1、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2、特例:

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

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1、如图所示,三个材料相同,但粗细、长短都不相同的均匀实心铁制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较小的是()

A、甲铁柱B、乙铁柱C、丙铁柱D、无法确定

2、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三个铝制实心的圆柱体,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00g、130g、170g,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甲最大B.丙最大C.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压强的应用:

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

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

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有时又需要用相反的方法减小压强;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桌面受到的压力压强问题:

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5、如图所示,用100N的水平力将9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物体和墙壁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强为()

A.900PaB.1×

104PaC.9.8×

105PaD.1.09×

104Pa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存在各个方向的压强的原因:

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压强公式:

p=ρgh(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ρ液和液体的深度h有关)

深度的确定方法:

(1)从自由液面算起;

(2)竖直距离。

不同形状容器内深度相同的液体的重力和液体对容器底压力关系:

F=GF<

GF>

G

1、如图甲所示,两端封口的容器中盛满了水放在水平桌面上。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1',对桌面的压强为P1';

把容器倒置,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2',对桌面的压强为P2'。

则:

F1____F2;

P1____P2;

F1'____F2';

P1'____P2'。

28.如图14,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

试求:

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先确定压强P=ρgh;

再确定压力F=PS)⑵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先确定压力F=G总=m总g;

再确定压强P=ρgh)

3、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

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装不同种液体时密度大的液面低,密度小的液面高)

1、如图2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连,管中间有一阀门K,现甲、乙两容器内装有水,且水面相平.当阀门K打开后,管中的水将________。

2、如图3所示,连通器粗管直径是细管直径的4倍,现在连通器中注入水,待水稳定后再向细管中注入70cm高的煤油.求:

两管中的液面差;

(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的压强相等,即左端煤油低部对水面的压强P油等于右端同一深度水压强P水)

⑶应用:

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

三、大气压

1、大气内部存在各个方向的压强(大气压)的原因:

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2、大气压的存在──证明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3、大气压的实验测定:

托里拆利实验。

标准大气压p=760mmHg=1.01×

105Pa能压起10m水柱。

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

若漏入空气,则测量结果偏小。

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4、大气压的特点: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5、应用:

吸液或吸气(减小容器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利用大气压把液体或气体压入容器,如:

吸饮料、吸墨水、抽水机抽水、人吸气等)

四、浮力

1、浮力方向:

竖直向上,施力物体:

液(气)体。

测量:

F浮=G—F

2、浮力产生的原因:

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F浮=F向上—F向下

浮力的影响因素:

ρ液和v排

1、将同一个小球放入三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A.甲容器的最大B.乙容器的最大C.丙容器的最大D.一样大

2、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3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它们的关系是()

A.p甲<

p乙 B.p甲=p乙 C.p甲>

p乙D.无法确定

3、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

4、浮力计算方法:

(1)称量法:

F浮=G—F

(2)原理法:

F浮=G排或F浮=ρ液gv排

(3)平衡法:

漂浮(悬浮)F浮=G物(又F浮=G排得G物=G排即m物=m排)

(4)测密度:

a、称重法测物体密度(物体浸没):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

ρ物=Gρ/(G-F);

b、在水中漂浮法测密度:

一物体漂浮水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ρ水/3。

1、在弹簧称下挂一个物体,弹簧秤的示数为4N,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称的示数为3N,求:

(1)浮力的大小?

(2)该物体的体积为多少?

(3)该物体的密度为多少?

2、某物体放入水中,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求该物体的密度

3、体积为20立方厘米的木块浮在水面上,其水面下部分的体积占总体积的3/5,

求:

(1)木块所受浮力多大?

(v排=3V/5)

(2)木块的重量?

(漂浮)

5、物体的浮沉条件: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

F浮<

GF浮=GF浮>

GF浮=G

ρ液<

ρ物ρ液=ρ物ρ液>

ρ物ρ液>

ρ物

1、一量筒内装有60毫升的水,把一个质量为20克的物体放入该量筒后液面升高到75毫升处,则该物体最后在水中的状态是一定;

2、一小球质量0.5kg,体积是600cm3放入水中,则小球会;

所受浮力是N;

说明:

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的相同点:

F浮=G  不同点:

悬浮ρ液=ρ物;

V排=V物漂浮ρ液<

ρ物;

V排<

V物

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

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水中的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

如果水面有船,把船上的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抛入水中,水面会降低(V排减小)。

如果把水中的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拿到船上,水面会升高。

漂浮问题“五规律”:

(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一:

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二: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