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冬季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8081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9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冬季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冬季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冬季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冬季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冬季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冬季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冬季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冬季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冬季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冬季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旅游公路建设项目

冬季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1.编制说明1

2.工程概况3

3.设计标准5

4.总体施工安排8

5.冬季施工方案10

6.质量保证措施25

7.安全保证措施31

8.环境保护35

9.文明施工37

 

冬季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某旅游公路建设项目一阶段施工图纸。

(2)我单位对施工图审查复核及现场核对报审资料,施工现场实地踏勘调查资料;我公司具有的机械设备、技术力量、施工工艺及方法以及长期从事类似工程施工所积累的施工经验;以及我公司可调用到本合同工程的各类资源。

(3)本工程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及交通状况等现实情况。

(4)某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7)《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

(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TF20-2015)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14)《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范》(JGJ/T104-2011)

(15)其他现行设计、技术、施工及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6)国家及本地区制定或下发的其他安全、质量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文件等要求。

1.2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及公路建设强制性标准。

(2)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各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管理目标。

(3)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

(4)采用和工程相适应、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科学配置于生产线,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

(5)根据工程特点,利用网络技术优化工期安排和资源配置,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统筹组织,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

(6)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7)充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8)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系统管理相结合,发挥集团优势,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通过建立先进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施工组织的连续均衡、紧凑、高效。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1)项目起点位于某黄堡镇漆水河拱桥所在道路与国道G210的交叉口,经漆水河拱桥后,沿G65包茂高速西侧规划改造道路向南,通过下穿现状高速公路空心板桥及铁路箱梁通道,与东塬环线南段衔接,向北与**公路相接。

沿线主要经过梁家塬村、文明塬村、安村、马村和孟家塬村。

道路设计全长21.085公里,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为双向两车道,全程设计速度为40km/h,路基宽度8.5m。

项目构筑物(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

本工程施工内容包含路基土石方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安全设施及管线工程、绿化及环保工程等。

项目采用PPP模式进行运作,合作期限14年(含建设期2年,运营期12年),其中2016年、2017年为建设期,2018年-2029年为运营期。

(2)本工程施工段为K0+000~K21+085,其中路基工程挖方1181652m³,填方286109m³。

(3)路面工程分为底基层、基层、封层、粘层、面层。

路面工程中水泥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采用路拌机现场拌和,平地机整平,振动压路机碾压的施工工艺。

在施工前确定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压实系数、碾压便数和压实厚度、最佳含水量等作为施工现场控制的依据。

路床土方工程施工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水泥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采用厂拌,摊铺机摊铺。

沥青层与基层间设置封层,封层采用沥青同步碎石封层。

沥青面层间设置粘层,粘层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采用厂拌,摊铺机摊铺。

(4)桥梁工程

设计长度98.2m,设计宽度12m,桩号里程K10+946.9~K11+045.1,设计时速40km/h,桥面横坡双向1.5%,设计基准期100年,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

2.2自然状况及施工条件

2.2.1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处渭北黄土高原中部地带,总的地势是东高西低,最高处位于线路最东的枣村西北方向,顶部约1200.4m,最低处位于漆水河河道处,约710m,相对高差约500m左右。

沿线沟壑纵横,地形相对破碎。

黄土塬往往被水侵蚀,形成梁茆地形。

2.2.2地质构造

拟建公路位于华北地层陕甘宁盆地分区的**-韩城小区,其地层以马兰黄土(Q3eol)和离石黄土(Q2eol)为主,其次为少量的冲积地层。

道路全线属黄土梁茆工程地质区,以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主,非湿陷性黄土场地为辅的地质特点。

不良地质主要为人工窑洞及人防工程地道等组成。

2.2.3水文情况

全线没有地表水,但在雨季有暂时性流水。

全线无地下水。

2.2.4气象条件

项目区属于暖温带大陆季风性干旱、半湿润气候,降水量偏少而集中,日照时间长且多干风,蒸发作用强烈,空气湿度不足,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10.7℃,极端最低气温-16-8℃,一月平均气温-3.6℃,七月平均气温20.8℃,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00mm以上。

年平均降水量550mm,降水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易发,其余月份降水量偏少,仅占年降水量的10%左右。

3.设计标准

3.1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

(2)设计基准期:

100年

(3)设计洪水频率:

1/25

(4)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地震动峰加速度0.10g。

(5)设计安全等级:

三级。

(6)工程环境类别:

Ⅰ类。

(7)道路设计行车速度:

40km/h。

(8)其他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执行。

3.2技术参数

(1)挖方路段

①40cm上路床采用5%灰土填筑。

②40cm下路床采用素土填筑。

(2)一般路段

①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AC-13)

②粘层

③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AC-16)

④封层

⑤20cm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

⑥20cm水泥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

路面总厚度47cm。

(3)桥面铺装

①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AC-13)

②粘层

③7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AC-16)。

④桥面铺装总厚度10cm

⑤停车场段土路肩采用彩色沥青混凝土铺筑,技术要求同普通路面

(4)粘层

①桥面铺装沥青面层间设置粘层。

②粘层采用乳化沥青,其用量不少于1.0L/m。

(5)封层

①沥青与基层见设置封层,封层采用沥青同步碎石封层。

②沥青混合料基质采用A级70号。

③碎石采用10~15mm规格。

④桥面铺装封层碎石采用5~10mm规格。

(6)基层(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

①水泥:

粉煤灰:

碎石比例为5:

15:

80。

②水泥采用强度等级采用32.5,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宜在6小时以上。

③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

(7)底基层(水泥粉煤灰稳定土)

①水泥:

粉煤灰:

土比例为5:

15:

80,具体以试验现场为准。

②水泥粉煤灰稳定土压实度≥95%。

③7天浸水抗压强度要求不小于2.0Mpa。

④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采用32.5。

(8)路面格结构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序号

结构层

弯沉值(0.01mm)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32.3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

≤35.6

3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

≤40.2

4

水泥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

≤113.5

5

路床顶面

≤207.0

(9)桥梁工程

桥梁路径组合为3×30m。

桥梁上部是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钢筋组合箱梁,箱梁高160cm,中心间距290cm。

桥墩采用桩柱式钻孔,灌注摩擦桩基础。

墩柱与基础桩径分别采用160cm和170cm,孔深42m,桥台采用扶壁式双排摩擦桩基础。

桩径120cm,孔深35m。

4.总体施工安排

4.1总体施工安排原则

1、综合考虑地方因素,合理组织交通、材料供应,将地方干扰降到最低。

3、按流水作业顺序,分区、段工序安排平行作业。

4.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

4.2.1施工总平面布置

经现场查勘,施工生活区及施工现场内,视施工实际需要布置预留施工通道,以满足交通需要,施工场地加强文明施工。

在施工设施布置时,为满足环保的需要,在各主要施工场地设置垃圾池、洗车槽、废水沉淀池,确保工地卫生、出场车辆和废水排放满足环保卫生要求。

备用发电机房等要设置双层围蔽,以减小噪音和尘土污染。

所有临时营地设施按消防安全法规配齐消防装置。

4.2.2施工场地的交通疏导

本工程为达到文明施工要求,树立良好的施工形象,满足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的要求,创建文明施工工地,施工区域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牌、夜间警示灯,并明标明车辆引导方向。

4.3施工组织机构及任务划分

4.3.1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为确保冬季施工期间施工安全和质量,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冬季施工领导小组”。

施工组织机构及项目部人员配置详见下表。

施工组织机构

序号

人员

分工职责

担任职务

备注

1

**

现场管理、指挥

项目经理

组长

2

**

现场管理、指挥

项目副经理

副组长

3

**

现场管理、指挥

项目副经理

副组长

4

**

技术负责

项目总工

副组长

5

**

试验负责

试验员

成员

6

**

现场试验

试验员

成员

7

**

现场试验

试验员

成员

8

**

现场试验

试验员

成员

9

**

质量负责

质检员

成员

10

**

安全负责

专职安全员

成员

11

**

测量放样

测量员

成员

12

**

施工管理

现场施工负责

成员

4.4劳动力投入计划

为确保冬季施工的顺利进行,项目部已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严格进行施工管理,项目经理部由管理、技术人员计12人组成。

根据本工程总体部署及工程进度安排,本工程所投入的施工技术力量及劳动力高峰期为63人,详见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人员类别

数量

项目部管理人员

12

作业管理人员含工长

4

技术员

5

施工员

10

电工

2

机械操作人员

10

普工

20

合计

63

5.冬季施工方案

5.1施工准备

(1)施工准备

①针对本工程特点和进度,按工艺或工序要求,妥善安排工序(分项工程)的先后顺序。

必要时,可以在有关部门指导监督下,调整工序,确实保证质量和进度。

根据冬施方案和技术措施做好防寒器材物资的准备工作。

如草帘、外加剂、保温用塑料薄膜、温度计等等。

 

②对冬季紧缺的材料要抓紧采购入场储备,尽量推广使用新材料。

及时做好机具设备的防冻工作。

 

 ③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检查,及时整修施工道路,疏通排水沟,及时加固临时工棚。

 

④及时派人负责收听气象预报及测量工作,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因大风、寒流和霜冻袭击而导致安全事故和质量冻害。

做好气象记录,以便指导施工,长期积累数据,总结经验以利后期施工。

⑤在进入冬季前施工现场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2)技术准备

①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在当前我部所面临的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确实能缩短工期。

②冬季施工过程中,做到安全生产,工程项目的施工连续进行。

③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机构,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和冬季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冬施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并落实到人。

④组织项目部相关施工人员对冬施方案的学习,使冬季施工人员对冬季施工的技术要点及安全、消防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冬季施工的正常进行。

(3)场地准备 

  ①排除现场积水、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修整,做好排水措施,防止现场施工用水造成场地结冰现象。

 

  ②施工场地积雪清扫后,不应堆放在机电设备、构件堆放场地附近。

             

③保证消防道路的畅通。

5.2路基工程 

5.2.1土方工程  

(1)土方工程的冬期施工,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并保证连续施工。

冬期施工时,运输道路和施工现场将采取防滑和防火措施。

 

(2)冬期土方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预留沉陷应比常温施工时增加。

 

(3)冬期填方施工应在填方前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方完成后至地面施工前,应采取防冻措施,用保温材料将面层覆盖。

 

(4)土在冬季,由于遭受冻结,变为坚硬,挖掘困难,施工费用比常温时高,所以新开工项目的土方及基础工程应尽量抢在冬季施工前完。

 

(5)必须进行冬期开挖的土方,要因地制宜地确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做到挖土快,基础施工快,回填土快。

 

(6)地基土以覆盖草垫保温为主,对大面积土方开挖应采取翻松表土、耙平法进行防冻,松土深度30~40cm。

(7)冬期施工期间,若基槽开挖后不能马上进行基础施工,应按设计槽底标高预留300mm余土,边清槽作基础。

一般气温0℃至-10℃覆盖二层草垫,-10℃以下覆盖三至四层草垫。

 

(8)准备用于冬期回填的土方应大堆堆放,上覆盖二层草垫,以防冻结。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

土方回填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减少20~25%,预留沉降量比常温施工时适当增加。

用人工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20cm,夯实厚度为10~15cm。

 

(9)土方施工应遵循现行规范有关冬期施工的规定。

低温施工的路堤必须在冻结前处理完毕,处理方法除满足路基一般施工规定外,还要清理干净冰雪、疏干积水、坑洼处用与地基同类型的未冻土填平压实。

处理好的地基随即覆盖不使冻结。

 

(10)填土厚度,冬期路基施工按横断面全宽分层平铺,分层填筑厚度按正常温度施工的厚度减薄20~25%,并不得铺成斜层,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中断施工。

 

(11)路堤填筑每侧超宽填10~50cm并压实,待冬期过后修整边坡时削去多余部分并夯拍密实。

 

(12)施工地段的积雪,施工前进行清除干净。

施工中遇大雪或其他原因中途停工时,整平填层及边坡并加覆盖;继续施工前,清除干净边面冰雪。

填筑路堤要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

保证挖、运、填、压的周转时间小于土的冻结时间。

5.2.2地基处理

(1)强夯施工技术参数用根据加固要求与地质条件在场地内经试夯确定。

(2)强夯施工时,不应将冻结基土或回填的冻土块夯入地基的持力层。

5.2.3水泥稳定碎石施工

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前,将下承层上的浮土、积水、积雪等杂物全部清除,保持表面整洁。

(1)基层准备

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前,对底基层进行彻底清扫,清除浮土、各类杂物及散落材料,保持表面整洁。

(2)原材料

砂、石料等原材保证其干燥,确保入拌前砂、石料中不积水、不带有冰雪及冻结块。

如有结块料挑拣出来,以免影响拌合料的温度。

水泥采用缓凝普通硅酸盐水泥,禁止使用受潮结块水泥。

(3)综合考虑天气因素,选择天气较好且气温较高的时间段进行施工(一般控制在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时段)。

(4)原材料质量控制

①严把原材料的质量关,各项技术指标必须要符合规范要求,对石料料场的排水系统要进行完善,以免石料遇水产生不宜化解的冰块影响拌和质量;

②细集料要采取必要的覆盖措施,存有冻结块的细集料坚决不允许投入生产;

③水泥要有防冻措施,必要时对水泥罐进行包裹保温,保证水泥质量;

④水稳基层拌和用水应尽量使用合格的地下水,严禁使用河塘水进行拌和。

施工前,施工用水由水泵抽到蓄水池储存并对其进行加热,蓄水池上搭设暖棚进行保温,防治水的热量大量散失。

(5)混合料拌和质量控制

①延长混合料的拌和时间(一般为正常时间的1.5倍),以确保混合料拌和的均匀性;

②冬季施工气温偏低,强度增长较慢,为确保水稳施工的成型质量和有效地形成早期强度,要求提高混合料的水泥剂量(一般为0.5%)。

③施工使用加热过的水。

(6)每日施工前,要根据当天的气温,按照热工计算公式,确定施工用水温度,对施工用水进行加热,确保混合料的摊铺温度。

(7)加强水稳混合料运输保温工作控制,顶部必须用双层油布或加盖棉被进行有效覆盖。

(8)加强碾压工序的质量控制,适当增加碾压遍数,施工时应及时跟踪检测压实度,一旦发现不足及时补压。

(9)加强水稳的养生工作,采用薄膜和土工布覆盖的方式进行保温养生,具体要求如下:

①碾压成型后如果表面较湿润,可及时用塑料薄膜全断面覆盖,然后在薄膜上加盖土工布等保温材料。

②碾压成型后如果表面已经有失水现象,在覆盖塑料薄膜前人工用喷壶喷洒少量水,然后再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和土工布等保温材料。

③在水稳7天养生期限内要确保覆盖物完好无损,取芯后强度满足要求时方可考虑揭除覆盖材料(一般覆盖时间应尽量要长)。

(10)加强试验检测工作,冬季施工期间要认真、及时做好各项试验检测工作,确保水稳冬季施工质量。

(11)加强养生期内的质量管理,应派专人对覆盖物进行管理,同时应按2小时每次的频率测量膜内部温度。

另外,应高度重视交通管制工作,在水稳养生期限内不允许有任何重车通行。

冬季施工与夏季施工主要是温度上的区别。

水泥稳定碎石成型过程中要发生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由于温度会影响反应速度,因此冬季施工会进度较慢;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原因是温度低会使水凝结成冰,而冰的体积比水大,结冰就会导致体积膨胀,膨胀大约9%左右。

如果混合料的体积膨胀,就会使结构内部产生破坏作用,降低混合料的一系列物理学性能。

冬季施工中主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保证混合料在强度形成过程中的养生温度高于其强度增长的临界温度;二是保证混合料后期强度和耐久度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冬季施工采取了一下三种措施:

一是覆盖保温;二是添加早强剂,并及时碾压;三是混合料配合比中增加水泥用量。

(1)覆盖保温,水泥稳定碎石铺压后在其表面及时覆盖土工布,在土工布上覆盖草苫,以达到保温效果。

(2)添加早强剂,水泥稳定碎石拌合时,水泥水化放出热量,使混合料温度升高,当运抵现场进行摊铺、碾压过程中,因为大气温度低,混合料的温度下降很快,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一定时间内应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形成一定强度,除了覆盖保温养生外,应该使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尽快形成,充分利用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

所以在混合料中加入早强剂,施工组紧密,尽快完成摊铺、碾压,使混合料尽早形成强度。

(3)增加水泥用量,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及养护过程中,温度高低交替作用,晚上温度低,白天温度高,造成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中受到损失。

所以采取比平时水泥用量大1.0~1.5%的方法来弥补强度损失。

另一方面在水泥反应过程中要放出一些热量,水泥含量越高,放出的热量也越多,降低水泥标号,增加水泥用量,增加水泥水化的热量,以利于水泥稳定碎石冬季施工的温度提高。

在冬季施工中,天气气温低,混合料失水慢,强度形成慢,所以增加水泥用量不会造成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过程中的收缩开裂。

5.3砌筑工程 

(1)砌块不宜冬期施工,根据工期要求必须在冬期施工的,砌块在砌筑前应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的砌块。

 

(2)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或冰块。

 

(3)热水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

(4)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后,应及时在砌筑表面进行保护性覆盖,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浆。

在继续砌筑前,应扫净砌筑表面。

 

(5)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选用外加剂法,外加剂宜采用复合防冻剂,且应对混凝土及结构无损害。

 

(6)冬期砌筑工程应进行质量控制,在施工日记中除应按常规要求外,尚应记录室外空气温度、暖棚温度、砌筑时砂浆温度、外加济掺量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7)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用于检验各龄期强度和转入常温28d的砂浆强度。

5.4钢筋工程 

(1)在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施工时应加强检验。

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应防止撞击和刻痕。

 

(2)钢筋负温焊接要求如下:

 

 ①钢筋负温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等焊接方法。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宜进行施焊。

 

②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5.4m/s(3级风)焊接时,应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③当钢筋负温电弧焊时,可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焊条和焊接电流。

焊接时应采取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等措施。

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

5.5混凝土工程

在冬施期间应对搅拌站及时提出对原材料,外加剂及到达现场时的混凝土温度等技术要求,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

 

根据自然气温条件和工程的结构类型、原材料、工期限制等要求,从节约能源和降低冬施费用着想,采用蓄热法、掺外加剂、保温材料覆盖的综合法进行施工。

混凝土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热量损失,表面冻结,混凝土离析,水泥和砂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

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10℃,一般控制在15℃~20℃。

 

(1)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水灰比不应大于0.6,并加入早强剂.必要时应加入防冻剂(根据气温情况确定).为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办法是:

控制坍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2)配置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在进入冬施前在试验室进行试配,其施工配比应根据试验配比进行现场水量的调整。

  

(3)冬季施工期浇注的混凝土,应使用无氯盐型P75 防冻剂,当室外温度不低于-5℃时其掺量每100kg水泥为2.5kg、当室外气温不低于-10℃时其掺量每100kg水泥为5kg,水灰比控制在0.4~0.5之间。

(4)混凝土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在掺用含有钠、钾离子防冻剂的混凝土中,不得混有活性骨料。

  

(5)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防冻剂溶液中的水分应从拌合水中扣除;所拌合的混凝土拌合时间应为常温时的1.5倍;拌合完的混凝土,温度应不低于10℃。

 

(6)混凝土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热量损失,表面冻结,混凝土离析、水泥和砂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

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10℃,一般控制在15℃~20℃。

 

(7)混凝土在浇注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及污垢。

在模板外部保温时,除基础可随浇筑随保温外,其它结构必须在设置保温材料后方可浇筑混凝土.钢模表面可先挂草帘,麻袋等保温材料并扎牢,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8)混凝土试件不得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