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模拟高考模拟新题专题12诗词鉴赏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年高考模拟高考模拟新题专题12诗词鉴赏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高考模拟高考模拟新题专题12诗词鉴赏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示秬秸①
张 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
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秬秸:
张耒二子张秬、张秸。
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课标语文12.
(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2)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课标语文12.
(1)B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
B项“歌一声”写出的是凄凉颤抖的吆喝声,由下面诗句中“市楼东西人未行”可知,说“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与诗歌意境及全诗情感不符。
学生一般应通过理解分析重点字词(诗眼)和意象来领会诗歌的意境和作品的思想内容,另外要兼顾诗歌的题材及作者的情感,切不可孤立分析。
(2)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语言的鉴赏。
诗歌风格不仅要从大处来分,更要从小处来论,不仅要论及技巧与方法,还要顾及语言。
在诗歌语言鉴赏中,要熟悉如下模式:
总述诗歌的语言风格;
结合诗歌内容及思想感情进行具体阐述;
用精炼的语言(答题术语)归纳该诗的语言特点。
本题题干中答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赏析“平实而富有韵味”这两种语言风格,思考的方向围绕“写景叙事”,在答题时可以先点明风格,再结合诗句分析,最后点明效果。
【答案】要点一:
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
举例:
“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
要点二:
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
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
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表露,均语浅而意深。
课标语文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不少于200字)(10分)
课标语文13.【解析】基于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进行思考、领悟与阐释。
以这种方式考查诗歌是近三年来北京卷出现的新题型,不仅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更考查学生结合个人感悟进行探究的能力。
本题虽是新题型,但是由于题干中的设题方向非常明确,所以答题难度不大。
首先要进行两个角度的概括:
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
其次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悟。
这道试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体现了命题的人文性。
【答案】教育内容:
要点一: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
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教育方式:
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
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感受略。
语文12.L[2011·
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
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
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请简要说明。
(3分)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5分)
全国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歌鉴赏的能力。
两道题目都比较简单,都问的是写法,且互为补充。
整首词是典型的“情景交融”之作,以景写情,情感基调低沉、凄清、孤独。
全词线索分明,由傍晚时分到更深夜半,傍晚天光昏暗,一庭凄冷,寒声阵阵,又没有亲人(或友人)的音信;
更深夜半时分,人们各自走远,主人公独对孤灯,难以入眠,孤独凄清之情深矣。
【答案】
(1)本词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
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
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1分,能简要说明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2)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
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
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消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答出心情的,给2分;
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
【点拨】“古诗词鉴赏”是每年必出的经典题目,在中华文化盛行于全世界的今天,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形成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提高鉴赏古诗词的水平,就必须经常诵读、涵泳,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相关知识,要真正进入古诗词的意境中去,而不是像小学生、初中生那样泛泛而读。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
(3分)
(1)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要注意抓住诗歌中表达思想感情的关键词,如本诗中的“人意静”,其他如“伤”“悲”“愁”等词。
二要注意景物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
三要注意与人物有关的事及人物的言谈举止,借此判断人物的感情,如本诗中的“临水”“见初日”“学野凫”等。
当然,还要注意某些诗句中隐含的情感信息,如“安得学野凫”一句就隐含着暂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答案】答题要点:
①喜爱幽静:
“人意静”、“寒雾生”等;
②亲近自然:
“临水”、“稍见初日开”等;
③向往自由:
“学野凫”、“逐清景”等;
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
“安得”。
(意思对即可)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解析】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记忆一些常见手法,如对比,对偶,比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还要注意写景状物的角度,如动静角度,视听角度等。
分析原诗,对号入座,答案务必准确、全面。
对偶是古诗中常见技巧,考生往往视而不见,要注意。
①对比:
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
②对偶:
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
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课标语文10.L[2011·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
为什么?
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广东卷]【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这是一首写景的词。
上阕重在写景。
词人集中描写了初春的景象。
春天来临,黄莺婉转啼鸣;
微雨润滑如酥,给人轻柔舒适的感觉;
最惹人喜爱的是初生的青草,远远望去一层淡淡的嫩绿,走近去看,却几乎看不到春草的踪影。
这些景物给人以生机和活力。
上阕后两句化用了唐代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运用贴切自然,不露痕迹。
下阕重在抒情。
词人触景生情,感慨“花不看开人易老”,美景易逝,年华易老。
但词人并未由此而消沉,反而更加萌生了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
【答案】
(1)初春。
这时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欲放,万物充满了生机,所以初春的时节最美好。
(2)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
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
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
【易错提示】写景诗往往扣住所写之景的具体特点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阅读鉴赏时要注意抓住写景诗的这些特征。
解题时注意具体的要求,注意筛选答案要点,同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
语文14.L[2011·
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 城
刘 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海楼晚景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各异,《登城》写的是,《望海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
(2分)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湖北卷]【解析】《登城》中“半有无”意思是“空中细雨丝丝,若有若无”,与“疾风骤雨”相对,自然是“蒙蒙细雨”。
“浅深山色高低树”这句诗非常巧妙:
住在江南,自然知道山色浅深是如何的浅深,树高低是怎样的高低,这一句话,在心中勾勒出作者所在的小城的景致,四周重重叠叠的小山,山上那高高低低的树构成的树丛,层层叠叠,都在微雨后尽显丰姿!
《望海楼晚景》中的望海楼,在杭州凤凰山上。
在开头,作者看到一阵横风横雨,直扑进望海楼来,很有一股气势,使他陡然产生要拿出好句来夸一夸这种“壮观”的想法,不料这场大雨,来得既急,去得也快,一眨眼间,风已静了,雨也停了。
理解时,要抓住“横风吹雨”“雨过潮平”“电光时掣”等关键词句。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层级为D级。
第
(1)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此题主要是考查概括作品中形象的特点。
第
(2)题考查对诗歌思路与结构的把握。
要注意上下句的关系以及对整首诗的影响。
(3)考查对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
本题主要围绕景物描写的特点展开。
【答案】
(1)蒙蒙细雨
(2)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
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
(3)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
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
课标语文10.L[2011·
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春暮西园
高 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湖南卷]【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今年湖南的诗歌鉴赏命题的题干要求非常宽泛,给考生提供了非常自由的发挥空间。
但因为限制少,考生也可能一下子不知道从何答起,找不到切入点。
因此做这道题时要求考生必须熟知高考中有关诗歌鉴赏的几个考点,如形象、思想内容、情感、语言、表达技巧等。
【答案】(提示)从语言的角度:
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
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
从形象的角度:
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
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
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
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
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
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
课标语文9.L[2011·
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
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②渭北、江东:
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③论文:
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课标语文9.
(1)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开头四句中,一、二句讲述一个方面,“诗无敌”“思不群”是将李白放在诗人群体中的比较;
三、四句各讲述一个方面,三句关键词“清新”体现李白诗的内容方面的特点,四句关键词“俊逸”则体现李白诗的形式方面的特征。
【答案】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
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
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课标语文9.
(2)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答本题要结合第二个注释,诗人杜甫此时在渭北,“渭北春天树”应是眼前景象;
李白在江东,“江东日暮云”应是诗人想象好友李白所在地的景象;
两句放到一起,又可理解为李白在江东想象杜甫在渭北,这样就表达了双方的互相思念之情。
寓情于景的手法很容易看出,这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抒情手法。
【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
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
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课标语文9.(3)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全诗共八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前四句为一部分,五、六句为一部分,七、八句为一部分,分别概括每部分内容,全诗的构思脉络就清晰了。
【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
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诗歌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李白的赞誉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充满着对李白诗文深深的怀念。
开头四句,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
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
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
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
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第三联两句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
“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实叙出。
分开来看,两句都没什么奇特之处。
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有了一种奇妙紧密的联系。
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
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
这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
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末联,“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啊!
”把酒论诗,这是作者最难忘怀、最为向往的事,以此作结,正与诗的开头呼应。
说“重与”,是说过去曾经如此,这就使眼前不得重晤的怅惘更为悠远,加深了对友人的怀念。
用“何时”作诘问语气,把希望早日重聚的愿望表达得更加强烈,使结尾余意不尽,回荡着作者的无限思情。
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过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
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
课标语文14.L[2011·
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②士:
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
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
这首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西卷]【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包含四个方面的答题角度,即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特点(含语言特色)。
写景抒情是诗歌抒情方式中间接抒情的一种,另一种为直接抒情。
写景抒情主要有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的正衬和乐景写哀情、哀情写乐情的反衬。
(2)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将诗歌的用典和课文结合在一起考查,正是和江西卷一直秉承的“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回归语文教材,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特色有关。
这和2010年江西卷第5题排序题选自课文齐民友《数学与文化》的精神是一致的,它的目的是扭转语文教学不教教材的倾向。
联系必修课文的《齐人有一妻一妾》答案就有了,而要归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读懂文本是关键,但联系作者和写作背景,以及诗歌中用典的特殊含义也是关键。
【答案】
(1)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
(2)《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
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
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赏析示例】
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给宇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呈现出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的景象。
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
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
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
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
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说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
这种人的人生委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
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之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禄,宁可隐居山中。
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就下令放火烧山。
但是,介之推其志不可动摇,竟抱树被烧死在绵山中。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
他感叹地说,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
首联以清明时节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
第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
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之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
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
这与诗人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
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即鞭挞了人性的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
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
画夹:
分页装潢的画册。
②惠崇:
北宋僧人,画家。
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
③潇湘:
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课标语文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
(6分)
课标语文8.【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意象),理解诗歌大意的能力。
画境就是画面所画的情景,真景是指真实的现实生活,前者是指艺术情景,后者是指现实生活情景。
通过解读诗歌可知,其前三句作为画境,最后一句作为真景,因为画面逼真、栩栩如生吸引读者入境,直到朋友提醒才返回真景,走出画境,这样才能准确理解画境与真景之间的关系。
【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
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
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
这是一幅画。
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
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答出画境的,给2分;
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2分;
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课标语文9.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
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
课标语文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领悟诗歌艺术特色和诗的趣味性。
如答“不恰当”,可从诗歌的高妙之处是观画者被吸引进入画面境界因而勾起思乡之情,来衬托画的逼真和画画者技艺的高超。
诗的趣味性就在于欣赏者与画画者产生了共鸣,共鸣的结果是欣赏者误以为这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这完全符合艺术的表现方式,那种认为“‘太过’、太夸张”的人,其实是理解浮于表面,未领会该诗艺术的妙处与佳趣。
当然,学生只要答出其中一种即可,可以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也可以认为前人的说法不恰当,只要言之成理,都可给分。
【答案】不恰当。
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却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
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