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字技术引发的新兴文化业态Word下载.docx
《论数字技术引发的新兴文化业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数字技术引发的新兴文化业态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技术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相生相伴,它是一项借助一定设备处理各种信息(包括图像、声音、文字、影像等信息),将这些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符号后,运用计算机进行运算、加工、储存、传输和还原的科学技术。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文化载体平台不断涌现,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正形成新的文化业态,这种新兴文化业态又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特点密不可分。
1.计算机运算及加工处理能力的提高,促使数字内容制作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
数字内容制作技术主要包括基于数字传输技术和数字压缩处理技术的流媒体技术,基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计算机动画技术,基于人机交互、计算机图形和显示等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等。
如动漫部件库技术、游戏引擎技术、三维重构技术、数字内容内联网——互联网信息统一交换技术、数字内容版权保护技术、方便的人机交互接口技术(语音、图像、三维视觉)、数字内容的移动网络平台支持技术等。
近十几年来,随着计算机运算及加工处理能力的提高,以创意为核心的、以数字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数字内容制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新的文化业态形成奠定了基础。
2.数字技术具有海量存储特性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高清数字内容产品将成为未来消费的主流,海量存储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海量存储技术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本地存储技术的进步,即无网络连接前提下的存储形态,如本地硬盘;
二是网络存储,它借用互联网的高速传输将信息存储于异地的介质空间,需要使用时再通过网络连接调取信息资料,如网格技术和云服务技术等。
这两种存储方式互为依托,将整个数字传输系统的存储空间推向无限大——本地存储的容量扩展为单机的任务扩展提供了可能,快速通畅的网络信息调取为信息编辑存储、传输、处理的社会化搭建了通道,使集约化的批量信息处理成为可能。
3.数字技术具有海量的双向传输特性
在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成为大众传播系统的主流技术之前,大众传播总体上还是以单向传输为主的传播网络,反馈的信息流动隐匿于大众传播系统以外的渠道中。
但在数字技术的管网中,信息的上行和下行几乎同时进行。
模拟技术的传播系统如同单行道,回程的车流需要走另外的通道;
而数字技术的信息管网是个双向道,主动发送的信息和反馈的信息在这个通道内对向而行。
[1]此外,数字信息传输是海量的,可以通过光纤、电缆、电磁波等中介来实现。
4.数字技术具有高保真信号还原与展示特性
数据的压缩和还原技术是数字技术的重要内容,数字技术具有强大的融汇力量,能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通过数字技术合成进行全方位融合。
融合后的产品通过相关的硬件系统展现出来,如电视、计算机显示器、扬声器、投影仪、手机、印刷机等展示设备。
例如数字电影和传统电影相比,存在着很多的优势:
它比胶片更干净,更透彻,色彩更具有表现力,画面的清晰度更高、更具立体感;
转换更加便捷,画面的失真度很小;
而且能够避免胶片因光源照射导致的老化、褪色,确保影片永远光亮如新,还可以凭借充分的像素稳定性确保画面没有任何抖动和闪烁,而且观众再也看不到像雨点一样的划痕磨损现象。
二新兴文化业态的概念及类型
业态一词来源于日本,最先主要出现在零售行业,指零售店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
因此,文化业态就是指文化产业生产、销售、服务的形态。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概念正在发生变化,一些旧的文化业态和产业门类走向衰退,以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游戏、数字出版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正在蓬勃兴起,这种新兴文化产业与以数字内容制作和新媒体传播为主的数字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都可以说是新媒体[2]。
当前有人把媒体分成五种:
报纸为第一媒体,广播为第二媒体,电视为第三媒体,网络为第四媒体,手机为第五媒体。
如果把前三种媒体看做传统媒体的话,那么后两种媒体就是新媒体。
新媒体能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即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
此外,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造成新闻产品制作成本方面的挑战。
由数字技术所引发的新兴文化业态可以简单地分成三类:
一是以数字内容为主的内容产业;
二是以新媒体传播为主的传媒业;
三是经由数字技术改造的传统文化业。
具体分类如表1所示。
表1新型文化业态类型
1.以数字内容为主的内容产业
内容产业主要以创意为核心的、以数字化为表现形式,实现文化创意内容的制作与运营。
它主要包括:
数字娱乐业、数字化学习、数字典藏、数字艺术与设计业、数字广告与增值服务业等几大类型。
数字娱乐业主要以动画、漫画及游戏游艺、数字影音内容为主导,是数字技术与文化内容结合最紧密的新型业态,是文化产业发展振兴的先导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作用。
数字化学习指在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教育信息化相关技术标准的教育软硬件产品基础上,设计与开发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推进教育均衡式发展的教育信息资源及教育产品。
数字典藏主要指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古籍、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数字化保存,并通过可视化技术展现与传播的一种新型文化业态,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数字艺术设计就是用参数、几何算法描述出全新视觉形象,将设计师、艺术家带入一个崭新创作时代,改变传统设计观念、认识论,调动创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设计质量。
数字广告与增值服务业主要以数字化广告平台及增值服务平台为依托,开展诸如搜索广告、赞助广告、富媒体广告、分类广告、其他网络广告、电子商务、文化类信息增值服务等业务的新兴文化形态。
2.以新媒体传播为主的传媒业
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主的传统传媒业在传统文化产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随要新媒体的出现,传统传媒业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业和基于无线网络的新媒体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数字化改变着文化传播的工具和形式,进而改变了文化的属性本身。
博客、播客、维客、掘客等这些过去从未听说过的事物,因为数字化,被创造出来了;
以互联网及无线网络为传播媒体的数字电视、数字音乐、数字游戏,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在大众面前;
即时通信、聚合新闻、数字社区、聊天室、同学会、同乡会、同城会等把大量毫不相干的人组合到了一起。
人们既是这些文化新形式的参与者,更是这些文化新形式的创造者。
3.经由数字技术改造的传统文化业
传统文化业很广,这里这列举三个有代表性的经数字技术改造后焕发活力的传统文化业:
数字广电业、数字出版业和数字演艺娱乐业。
随着有线数字、地面数字、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三网融合、高清晰度电视等为主的数字广播电视网的构建,数字广电业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机会,数字电视、楼宇电视、数字电影、IPTV、电视点播、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将走入家庭,并逐步替代传统广电业。
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已引发出版革命,出版产业在出版物的制作方式、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经营模式上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出版已不再局限于纸质出版物,而更多地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出现;
从流通渠道来看,网络出版市场也已经形成[3]。
数字演艺娱乐业是利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表现手段,将虚幻空间与舞台表演融为一体的新兴演艺表现形式,如数字舞台剧、CosplayShow、3D动漫舞台剧、4D影院等。
需要说明的是,新兴文化业态绝不是原有业态基础上的一种简单扩张,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文化业态也在不断更新,且出现相互融合的态势,实现新兴文化业态在多样化基础上的深度融合。
比如,动漫游戏、广播电视、出版业等与互联网融合,衍生出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网络出版、网络动漫、网络文学等文化新业态;
广电网与移动通信网融合,衍生出手机短信和彩信、手机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文化新业态;
数字出版和高端印刷使图书具有了视频、音频等功能,可以按需印刷,形成了新的出版业态;
等等[4]。
这些融合不仅体现在内容层面,还体现在服务层面、网络层面、运营主体层面。
三几种典型的新兴文化业态
新兴文化业态很多,这里重点介绍手机广播电视、数字特效、数字电视、数字舞台剧等几种典型的新兴文化业态。
1.手机广播电视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它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它提出,第七项要做好重点工作就是“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手机广播电视是基于手机这样一种特定的传播介质和手机使用习惯而生产和制作的电视内容,它不是将电视频道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移植。
在技术上要实现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CMMB)与电信3G技术的融合、开发相应的平台,在内容上则制作适合手机格式的广播电视节目。
随着我国3G技术的推广应用,手机广播电视业也孕育着无限商机,其产业链很长。
例如,发展3G、4G、移动WiMax等新兴技术,形成以3G/4G技术为特色的集终端、网络系统设备及软件、营运、增值服务于一体的移动通信产业链;
开发以手机为承载平台的卡通人物形象、动漫电影、动漫flash、在线游戏等。
图1数字特效
2.数字特效
数字特效就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实现的电影特效。
数字化手段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
照相现实主义的制作美学正和虚拟现实主义的制作美学相融合,由此把电影奇观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数字特效可以完成角色和场景的制作、图像内容的处理、二维和三维特技的制作及特效镜头的合成、音频效果的编辑处理合成、动画的制作加工、字幕的制作等工作,为创作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把电影人的思想从技术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通过数字特效,导演能够创造出原本没有的人、景、物,能复原庞大的古代建筑。
自1977年美国人乔治·
卢卡斯将它运用到《星球大战》,开了使用计算机技术合成电影画面的先河后,数字特效就与电影大片的概念绑在了一起。
例如,票房收入上亿美元的大片《泰坦尼克号》、《指环王》、《加勒比海盗》、《哈利·
波特和魔法石》、《冰河世纪》无不因为应用数字特效而叫好又叫座。
图1给出的是利用粒子技术生成的外星人焚烧后身体裂变过程。
3.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是一个系统,是指从节目源的拍摄、编辑、发射、传输到接收、显示实现全程的数字化处理,如图2所示。
数字电视采用双向信息传输技术,增加了交互能力,赋予了电视许多全新的功能,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获取各种网络服务,包括视频点播、网上购物、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新业务,电视机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家电。
数字电视提供的最重要的服务就是视频点播(VOD),VOD是一种全新的电视收视方式,它不像传统电视那样,用户只能被动地收看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它提供了更高的自由度、更多的选择权、更强的交互能力,传用户之所需,看用户之所点,有效地提高了节目的参与性、互动性、针对性。
数字电视还提供了其他服务,包括数据传送、图文广播、上网服务等。
用户能够使用电视实现股票交易、信息查询、网上冲浪等,使电视有了新的用途,扩展了电视的功能,把电视从封闭的窗户变成了交流的窗口。
图2数字电视系统结构
我国目前已拥有世界上用户规模最大的广播电视网,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约1.74亿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达6199万户,付费数字电视用户705万户。
[5]数字电视产业链包括了节目内容、服务、运营,以及发射、传输和接收设备等,随着我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数字电视将迎来它的春天。
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我们只需坐在家中的电视机前,就能足不出户遍访名山大川,问诊名老中医,享受到远程教育、金融、购物、游戏等便捷服务。
4.数字舞台剧
舞台剧是一种呈现于舞台的戏剧艺术,按内容它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
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歌剧、舞剧、话剧、哑剧、诗剧、木偶剧等。
随着电视电影业的发展,舞台剧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
虽然艺术家们想通过灯光的旋、扫、闪,音效的环绕等舞台的配套设施来提升艺术的感染力,但仍难以吸引观众。
在这种形势下一种新的舞台表演形式——数字舞台剧就应运而生,它通过数字技术,把舞台背景、LED大屏和剧中人物舞台表演融为一体,利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表现手段,将虚幻空间与实景故事融为一体。
某些场景还可通过戴3D眼镜观看,使观众产生一种置身于“立体影院”的感觉。
数字舞台剧使传统的舞台剧得到了重生,使一大批年轻人重新走进剧院。
一些风景区也逐步把数字舞台剧作为保留节目,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例如,以民歌小调、渔歌号子、拉网小调等民间音乐表现形式,将南戴河传说中的海娃和海螺仙子的凄美爱情故事搬上舞台。
剧中还穿梭抚宁秧歌及抚宁太平鼓等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通过实景演绎和文化策划,使游客在愉快的体验活动中认识历史、文化等的审美价值,让游人通过视觉、听觉全方位地参与和体验,如图3所示。
图3数字舞台剧《海誓·
南戴河》剧照
数字技术的发展及不断升级促使文化产业结构向高技术、高集约化内容产业转型,不断创造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极。
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可以改造提升图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等传统文化传媒产业,丰富文化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
可以产生出网络游戏、网络电视、手机报纸、手机短信等新的媒体形式,形成文化传播新格局;
可以提高内容产品质量,使其成为具有高附加值、高利润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数字技术在文化变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使文化生产要素在创新过程中能实现优化组合、持续创新,不断产生新的文化业态,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