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从实验学化学》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36963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从实验学化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化学《从实验学化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化学《从实验学化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化学《从实验学化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化学《从实验学化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从实验学化学》教案Word格式.docx

《高一化学《从实验学化学》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从实验学化学》教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化学《从实验学化学》教案Word格式.docx

实例

溶解过滤

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铁架台、铁圈

1.一贴、二低、三靠

2.在定量实验中要洗涤

分离固体与液体,如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

蒸发结晶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

1.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三分之二

2.不断搅拌

3.利用余热蒸干

4.溶质不易分解、水解、氧化

分离溶液中的溶质,如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

分液

锥形分液漏斗、铁圈、烧杯、铁架台

1.分液漏斗中塞子打开或寒子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中的小孔

2.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

萃取

分液漏斗

1.萃取剂要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不反应,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溶质不与萃取剂反应

2.萃取后得到的仍是溶液,一般要通过蒸馏等方法进一步分离

从碘水中提取碘

蒸馏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弯角导管、锥形瓶

1.加沸石,防止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冷凝管的水流方向

4.不可蒸干

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如从石油中得到汽油

3、多种离子共存时,如何逐一除尽,应把握什么原则

分离提纯时,先考虑物理方法(一看,二嗅),再考虑化学方法(三实验),后综合考虑。

三个必须:

加试剂必须过量;

过量试剂必须除去;

必须最佳实验方案。

四个原则:

不增(新杂质);

不减(被提纯物);

易分(被提纯物与杂质);

复原(被提纯物)。

除杂要注意:

为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的操作中便于除去。

4.Cl-、SO42-的检验

离子

选用试剂

主要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

Cl-

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

Ag++Cl-==AgCl↓

SO42-

稀HCl和BaCl2溶液

先加稀HCl,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Ba2++SO42-==BaSO4↓

5.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仪器

⑴用固体配制溶液需用的仪器:

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其它:

药匙、称量纸

⑵用液体配制溶液需用的仪器:

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滴定管夹

容量瓶使用时应注意:

①使用前要检漏;

②有四个不准:

不允许加热、不允许物质的溶解或稀释、不允许物质间的反应、不允许储存药品;

③容量瓶上标有:

容量规格、使用温度和刻度线;

④容量瓶检漏的方法:

将容量瓶注入一定量的水,塞紧塞子,一手抵住塞子,一手托住瓶底,将瓶颠倒,不漏水,再将塞子旋转180度,再重复操作一次,如不漏即可。

(3)配制步骤:

计算:

固体的质量或浓溶液的体积

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或用量筒量取浓溶液

溶解:

在烧杯中用适当的蒸馏水溶解固体或稀释浓溶液,用玻璃棒搅拌

转移:

用玻璃棒引流,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洗涤: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定容:

加水到接近刻度线2~3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直到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摇匀:

右手食指顶瓶塞,左手五指托瓶底,反复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4)误差分析:

(以配制NaOH为例)根据公式:

C=n/V

误差分析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因变量

c(mol/L)

m(溶质)

V(溶液)

天平

1.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

增大

——

偏大

2.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码放在刻度线的右端

减小

偏小

3.药品、砝码左右位置颠倒

4.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时间过长

5.用滤纸称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

6.溶质含有其他杂质

7.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时,仰视读数

8.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

烧杯

及玻

璃棒

9.溶解前烧杯内有水

无影响

10.搅拌时部分液体溅出

11.移液后未洗烧杯和玻璃棒

 

12.为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

13.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流出

14.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

15.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再加水

16.定容时,仰视读刻度数

17.定容时,俯视读刻度数

18.配好的溶液装入干净的试剂瓶时,不慎溅出部分溶液

二、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1、物质的量

(1)定义:

科学上用来研究一定数目微粒集体的一个物理量。

符号:

n.单位:

摩尔(mol)。

(2)基准:

以0.012kg126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基准,即阿伏加德罗常数。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符号:

NA。

单位:

mol-1.

(2)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可以用实验测出的准确值,只是目前的科学手段有限,只测出6.0221367×

1023mol-1,在应用中用6.02×

1023mol-1作为它的最大近似值用于计算。

(3)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只适用于表示微观粒子。

(4)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物质的量(n)的关系:

※N==n·

NA(N:

微粒数)

注意:

(1)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微粒时,要用化学式注明微粒的名称;

(2)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

3、摩尔质量

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M;

mol-1(常用).

摩尔质量(M)与物质的量(n)的关系:

※m==n·

M(m:

物质的质量)

4、气体摩尔体积:

①定义: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

符号:

Vm,单位:

L/mol.

②标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即标况下,Vm=22.4L/mol.

③计算公式:

标况下,n=V/(22.4L/mol).

④气体摩尔质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aM=m/n;

b标况下,M=22.4×

d(d是气体的密度,单位是g/L)

c相对密度D=M1/M2(M1是未知气体的摩尔质量,M2是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

5、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就是阿伏加德罗定律。

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即V1/V2==n1/n2

同温、定容时,任何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即P1/P2==n1/n2

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ρ1/ρ2==M1/M2

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倒数比,即m1/m2=M1/M2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倒数比:

V1/V2=M2/M1

6、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浓度.符号:

CB,单位:

mol/L.计算公式:

C=n/v.

(2)常见的几种计算类型:

A、气体溶于水求所得溶液浓度

例:

在标况下,1体积水中溶解500体积的HC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22g/ml,求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5mol/L)

B、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公式:

C=w%×

1000/M(w是溶质质量分数,d是溶液密度g/ml.)

98%1.84g/ml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18.4mol/L.)

C、溶液的稀释:

溶质在稀释前后其物质的量不变。

c1V1=c2V2(c1、c2为稀释前后的摩尔浓度,V1、V2为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

D、溶液加水稀释的几个规律:

密度大于1的溶液:

加等体积水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一半;

加等质量水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小于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半.

密度小于1的溶液:

加等体积水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一半;

加等质量水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半.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必须迅速用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

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记

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

D.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

例2、(xx海南卷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A)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例3下列药品能存放在同一橱柜中的是©

①NaOH②浓硫酸③浓盐酸④KMnO4⑤活性炭⑥甲苯⑦苯酚⑧KClO3

A.⑤和⑧、④和⑧B.②和③、①和②

C.②和③、⑥和⑦D.④和⑤、④和⑥

例4、(四川延考区11)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的装置并连接。

合理的是(D)

A.a-a′→d-d′→eB.b-b′→d-d′→g

C.c-c′→d-d′→gD.d-d′→c-c′→f

例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

后在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

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C)

A.④②⑤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①④②⑤③

例6、(广东卷10)设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1.5mol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6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D.0.10molFe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10nA

例7、(四川卷13)在aL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bmol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淀;

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气,则原溶液中的Al3+离子浓度(mol/L)为(C)

A.B.C.D.

例8、在标准状况下,将VLA气体(摩尔质量是M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

A.B.C.D.

例9、欲配制100mL1mol·

L-1的NaOH溶液,请回答:

⑴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50mL量筒②50mL容量瓶

③100mL量筒④100mL容量瓶

⑵NaOH有腐蚀性,称量NaOH固体,正确的方法是____(填写序号)

①将固体放在称量纸上

②将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

③将固体放在烧杯中

⑶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4)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

①吸出多余的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②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③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盐酸

④重新配制

【基础达标]】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BCD

2.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3.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漏斗②试管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研钵

A.①③④B.①②⑥C.①③⑤D.①③⑥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mL的液体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6.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A.蒸发B.蒸馏C.过滤D.萃取

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正确的是

A.80g硝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A

B.1L1mol·

L-1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A

D.在铁与氯气的反应中,1mol铁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8.实验室里需要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9.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A.所用NaOH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10.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2mol·

L-1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8g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5mol·

L-1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11.已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时,其溶液的密度越大,将90%和10%的两种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大于50%B.等于50%C.小于50%D.无法确定

12.下列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

①标准状况下33.6LH2②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的H2③20℃.45gH2O

④常温下,16gO2,与14gN2的混合气体⑤含原子总数约为1.204×

1024的NH3

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③②⑤①④D.②③①④⑤

13.将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的Cl-完全沉淀,则需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

A.1:

2:

3B.3:

1C.1:

1:

1D.6:

3:

2

14.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之比为1:

1B.密度之比为11:

16

C.体积之比为1:

1D.体积之比为11:

15.与50mL0.1moL/LNa2CO3溶液中的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是

A.50mL0.2moL/L的NaCl溶液B.100mL0.1moL/L的NaCl溶液

C.25mL0.2moL/L的Na2SO4溶液D.10mL0.5moL/L的Na2CO3溶液

参考答案

1D2B3C4CD5D6D7A8B9B10AD11A12B13A14D15B

2019-2020年高一化学《共价键》教学设计

课题

元共价键

总课时

 1

班级(类型)

 

学习

目标

1、理解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

2、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知道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重、难点

重难点:

共价键的形成及特征,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环节和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反思

第二课时化学键

[教学目标]1.理解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

2.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知道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教学过程]

一、共价键

1、概念和表示方法

阅读教材P22的思考与交流完成点金训练P24的课前预习知识梳理的1和2

2、成键粒子:

3、成键性质:

作用

4、成键条件:

原子和原子间

(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即若存在离子键,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2)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单质的多原子分子中,共价化合物(气态氢化物、酸分子、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和某些离子化合物(原子团)中(如NaOH、Na2O2)。

练习:

画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1)氧气电子式:

结构式:

(2)水电子式:

二、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例1.H2:

CO2:

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不用弯箭头表示电子的转移。

练习.H2O:

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见点金训练P25的知识整合能力聚焦二

四、共价键的分类

阅读教材P23的第一段完成点金训练P24的课前预习知识梳理的3

共价键包括键和键

例2.下列物质,含极性键的是(),含非极性键的是()

(1)F2

(2)O2(3)NH3(4)CH4(5)SO2

练习.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OHB.NaClC.H2D.H2S

五、化学键及化学反应的实质

阅读教材P23的第二段和第四段完成点金训练P24的课前预习知识梳理的4

例3.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颜色B.状态C.化学键D.原子核

(1)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共价键包括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2)稀有气体中无化学键

六、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阅读教材科学视野P23~P24完成点金训练P24的课前预习知识梳理的5

[自主测评]

1.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Na2O2B.Na2OC.NaOHD.CaCl2

2.下列化学键一定属于非极性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的共价键B.离子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C.H2O分子中的化学键D.非金属单质双原子分子中的化学键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

B.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4.下列分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本堂知识小结]

1.只含有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含有

键,一定不含键。

含有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键。

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单质的原子分子中,共价化合物(气态物、分子、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和某些离子化合物(原子团)中。

稀有气体分子中(填有或无)化学键。

2.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不用弯箭头表示的转移。

3.化学键包括键和键,共价键包括键和键。

(填同或不同)种非金属间形成非极性键,(填同或不同)种非金属间形成极性键。

4.对原子序数不大于5的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时,此元素的原子一般不可能满足电子的稳定结构。

对原子序数大于5的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时,若此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此元素的原子满足电子的稳定结构,否则不满足。

5.含共价键的非金属单质,共用电子对的数值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则满足电子的稳定结构,否则不满足。

[课后作业]教材P24~255、7、8、9点金训练P25~P26其中P23的12不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