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网管实验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36579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邮网管实验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邮网管实验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邮网管实验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邮网管实验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邮网管实验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邮网管实验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

《北邮网管实验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邮网管实验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邮网管实验一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

专业信息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一基本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练掌握操作系统自带的基本网络测试工具,包括状态监视、流量监视和路由监视。

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基本网络测试工具,包括IP地址查询、MAC地址解析、网络状态测试、网络安全测试等工具。

二、实验内容

1、WindowsNT(2000)环境下网络状态监视工具的使用,包括Ipconfig、ping;

2、WindowsNT(2000)环境下网络流量监视工具的使用,包括ping;

3、WindowsNT(2000)环境下网络路由监视工具的使用,包括netstat、arp、traceroute/tracert。

三、实验工具

实验环境:

Windows8.1操作系统

四、实验步骤

1.测试并总结ipconfig、arp、ping、tracert、netstat的作用。

1)ipconfig显示所有当前的TCP/IP网络配置值、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和域名系统(DNS)设置。

使用不带参数的ipconfig,将只显示简单的IP配置信息,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2)ARP协议即地址解析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个重要协议,用来确定对应IP地址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

用arp命令可以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以及用来将IP地址和网卡MAC地址进行绑定等。

3)ping命令是网络中广泛应用的命令,在网络不通或传输不稳定时,管理员都会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Ping命令内置于Windows系统的TCP/P协议中,它使ICMP会送请求与会送应答报文。

通过ping可以获得每个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的往返时间,并报告无响应数据包的百分比,对确定网络是否正确连接、网络连接的状况非常有用。

4)tracert命令用来显示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当网络出现故障时,可以用来确定出现故障的具体位置,找出在经过哪个路由时出现了问题,从而使网络管理人员缩小排查范围。

5)netstat是Windows内置的一个工具,用来查看本地TCP、ICMP、UDP、IP协议的使用情况,系统端口的开放情况,显示活动的TCP连接、计算机侦听的端口、以太网统计信息、IP路由表、IPv4统计信息以及IPv6统计信息。

2.用arp命令查看某一个特定IP地址的ARP缓存器,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简要记录ping119.75.213.50、ping–t119.75.213.50和ping–l30119.75.213.50的运行结果,并分析-t和-l表示的含义。

1)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命令ping119.75.213.50,运行结果如下:

Ping119.75.213.50用来测试所发出的4个32字节的数据包(默认值为4)被IP地址为119.75.213.50的目的主机接受并返回的时间和接受情况等,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出,四个数据包成功接受并返回,所用时间是2ms。

2)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命令ping–t30119.75.213.50,运行结果如下:

发送五个数据包丢失,其大小为32字节,所用时间是2ms,后四个为1ms。

TTL=55,总共发送了19个数据包,成功发送16个,丢失3个,丢失率为15%,在成功发送的数据包中,所用最小时间的是2ms,最大时间是3ms,平均是2ms

3)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命令ping–l30119.75.213.50,运行结果如下:

所发送的数据包成功接收并返回,数据包大小是30字节,花费时间是2ms,TTL=47,TTL为47

总共发送了4个数据包,成功发送2个,丢失率为50%,在成功发送的数据包中,所用最小时间的是2ms,最大时间是2ms,平均是2ms。

4.运行tracert59.64.182.1,结合结果描述数据从本机到目的主机之间所经过的路由。

由运行结果可以看出,数据包必须通过4个路由器(10.8.64.1,10.0.14.1,10.0.1.1,172.16.4.1)后面后面的请求超时,证明,当前网站59.64.182.1是不可访问的。

试用了一下tracert119.75.213.50,结果如上图。

5.分别运行netstat、netstat-e和netstat-r,写出运行结果并分析相应的含义。

1)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netstat,运行结果如下:

协议是TCP(传输层通讯协议),本地机器地址是10.8.80.123,386386指的是本地打开并用于连接的端口,远程机器名是221.176.30.206,远程端口是5201,状态是ESTABLISHED,即已建立联机的联机情况。

2)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netstat-e,运行结果如下:

该命令用于显示以太网显示信息,此选项可以与-s选项组合使用。

3)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netstat-r,运行结果如下:

显示出了路由表的信息,将接口列表呈现出来,活动路由的网络掩码,网关,接口,跳跃点数列表表现以及IPv6路由表的跳跃点数网络目标以及网关显示。

6.简要记录pathping119.75.213.50的结果,比较pathping命令和ping命令、tracert命令的异同点。

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pathping119.75.213.50,部分运行结果如下:

Pathping命令显示了连接到远程网关的路由信息,在该命令下输入pathping–nIP显示结果即为ping和tracert两个命令所显示的内容。

pathping结合了ping和tracert两个命令的功能。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是网络测试工具的过程,分为状态监视,流量监视,路由监视。

本实验都是比较基础的过程,比较简单。

有一步叫做通过arp–a添加一个静态的arp表项,过程由于没有权限出现错误,最后通过使用管理员权限解决了这个问题。

本次实验增加了对这些的网络测试工具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深入,收获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