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浙江教育资源网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36466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8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浙江教育资源网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浙江教育资源网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浙江教育资源网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浙江教育资源网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浙江教育资源网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浙江教育资源网Word下载.docx

《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浙江教育资源网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浙江教育资源网Word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浙江教育资源网Word下载.docx

(三)陆地水

陆地水占地球所有水量的,其中是咸水,例如中国的,只有剩余的才是陆地上的宝贵的淡水,而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结合图1.1.3),主要存在于。

(四)大气水

大气中的水相对于海洋水和陆地水来说,数量,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037%,而且多以形式存在,但这部分水却会,形成复杂的。

除了下雨和下雪以外,你还可以根据哪些现象说明大气中存在着水呢?

等。

思考和讨论4:

假如我们身处远洋航轮中出现了淡水危机时,该如何补充淡水呢?

四、当堂训练

1、据天文学家目前的观察和了解,下列星球中,可以说是个“大水球”的是()

A、火星B、水星C、地球D、月球

2、地球上的水,存在于中、陆地上、中以及生物体内。

3、海洋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96.5%,海洋水中含有大量的物质,平均每千克海洋水中达35。

人们(填“能”或“不能”下同),直接饮用海洋水;

海洋水直接灌溉庄稼。

4、大气中的水虽然只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037%,却是形成复杂天气现象的主要因素,下列事例能说明大气中有水的是()

A、西瓜中有大量水B、沙漠中的骆驼几天不饮水,仍能正常生活

C、南极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D、夏天开空调时,空调排水管中有水流出

五、学后反思

1、地球上的水的组成和分布分:

(1)海洋水:

占全地球水量的96.5%,都是咸的,不能直接饮用。

(2)陆地水:

占全地球水量的3.5%,包括江河、湖泊水、冰川水、土壤水,地下水,生物水等,其中淡水只占2.5%,而淡水中大多数是难以利用的冰川水。

(3)大气水:

数量不多,但却是成云致雨,形成复杂天气现象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意识

(4)本节课由于内容比较简单,而且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学生比较感兴趣,学起来也不费劲,能较好地达到三维目标。

§

1地球上的水(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二、课前预习

1、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植物体的下列部位中,含水量最多的是(),含水量最少的是()。

A、茎B、风干的种子C、嫩芽D、叶片

3、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左右,但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含水量不同,如肌肉中含水,血液中含水,骨中含水。

4、为了保证健康,一个七年级学生每天至少应该饮水()

A、0.5~1LB、1~1.5LlC、1.5~2LD、2~2.5L

把黄瓜切开,撒水许盐,过一会有很多水渗出,这说明什么?

(一)植物体内含有水

提问1:

我们能从哪些生活实际可以体验到植物体中含有水?

提问2:

干燥的种子里是否含有水分呢?

活动:

种子里含有水分吗?

材料准备:

成熟的种子(如小麦、水稻籽粒)、天平、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煤。

活动过程:

1、取干燥的小麦籽粒20—30粒,用天平称出质量,并记录数据。

2、把种子倒进干燥清洁的试管里,在酒精灯上均匀烘烤(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不久,你能(看到/看不到)从试管里冒出的水蒸气在近试管口的管壁上凝结成小水珠。

3、倒出小麦籽粒,再用天平称出质量,记录在下表中,并计算出小麦籽粒的含水量。

从这个活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烘烤前

烘烤后

含水量(%)

质量/kg

提问3:

不同的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中的含水量是否相同?

(1)

(2)

例如,根尖、嫩梢、幼苗的含水量可达60%—90%,树干为40%—50%,风干的种子为10%-40%。

(二)动物体和人体内含有水

动物体内是否含有水分?

动物体内。

如水母的含水量高达,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左右。

怎样证明人体中含有水?

人类、等现象可以证明人体中会有水。

人体不同的组织或器官中含水量是否相同?

不同组织或器官中含水量。

如肌肉中含水72%,血液中含水80%,骨中含水50%。

提问4:

你知道一个成年人每天会排出多少水?

每天需饮多少水?

一般成年人每天平均约1.5升,通过和散失水分约0.5~1升,每天至少应饮水。

1、植物体的下述部分中含水量最多的是()

A、茎B、叶C、顶芽D、风干的种子

2、举出两个证据说明人体中会有大量的水

(2)

3、下列组织或器官中含水量最高的是()

A、肌肉B、血液C、骨D、风干的种子

4、为了保证健康,我们每天至少饮水()

A、1.5升B、0.5~1升C、2~2.5升D、1.5~2升

5、在人体血液中含水约占()

A、50%B、72%C、80%D、90%

6、仙人掌为了适应缺水的环境,它的叶是成,以减少蒸腾作用,根系,能从较深处吸收水分,以维持生命活力。

五、课后反思

1、植物体内含有水分

2、动物体内和人体内含有水分

3、水和生命密不可分

1.2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描述冰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学会描绘冰的熔化曲线,会从冰的熔化曲线确定冰的特点。

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理解熔点和凝固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3、正确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会根据实验数据描绘水的沸腾曲线。

会从水的沸腾曲线确定水的沸点。

4、掌握蒸发的特点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叫熔化叫凝固

叫汽化

2、物质熔化时的叫熔点。

叫凝固点。

3、汽化现象的两种方式为,都需要。

三、课内导学

夏天的棒冰是什么状态?

吃在嘴里变为什么状态?

一、熔化和凝固

观察冰的熔化过程。

(1)器材:

铁架台、铁圈、烧杯、冰块、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

(2)实验方法及注意点问题:

实验所用冰块的初始温度应低于-10℃,事先将冰块敲碎放入100毫升的烧杯中,在杯口用泡沫塑料板做一盖,中间开一个小孔,小心地插入一支酒精温度计,然后连同烧杯和温度计放入冷冻室降温,取出后放入双层保温瓶备用。

用酒精灯加热时,冰块温度升高较快,所以当冰块开始熔化后要用玻璃棒在冰块周围不时搅动。

(3)记录的表格:

时间(分)

1

2

3

4

5

……

温度(℃)

(1)冰块熔化之前决块的温度是不是连续上升的?

在冰熔化开始后,在冰块整个的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否继续上升?

在什么情况下温度又会继续上升?

(2)冰的熔化曲线中平行于时间轴部分表示什么意义?

冰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多少?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发生变化吗?

小结:

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熔化:

物质由变成的现象。

熔化时要。

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

2、凝固:

凝固时要。

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凝固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

3、物质实现熔化的条件可概括为两条:

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要吸热。

凝固的条件是:

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要放热。

(补充)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思考:

是不是所有的固体熔化时,都有固定的熔点?

4、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1)、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称为熔点

(同种物质凝固点与熔点相同)。

2)、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仍发生变化,随着吸热温度

不断地升高,非晶体逐渐软化,最后变为液态。

3)、根据有无熔点可区分晶体与非晶体;

根据熔点

的高低可鉴别是什么晶体。

二、汽化(蒸发、沸腾)

实验:

用酒精棉花擦皮肤,看到什么?

有什么感觉?

夏天在地下洒水降温,水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汽化:

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1)蒸发是指发生在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

取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它们的示数相同。

现将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一块酒精棉花,稍过片刻,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

讨论:

根据你的经验,怎样晾衣服容易干?

蒸发的快慢与、、有关。

液体的越高、液体的越大、液面上方越快,蒸发就越快。

我们在锅里烧开水,也是由液态变为气态,这是蒸发吗?

2)沸腾是指同时发生在的汽化现象。

沸腾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

观察水的沸腾。

(1)实验器材:

烧杯、水、玻璃棒、铁架台及其附件、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温度计。

(2)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

①水在吸热升温过程中,水中是否有气泡产生?

这些气泡产生后的变化情况如何?

②当水发生沸腾时,水中产生的气泡的情况又是怎样的?

③整个沸腾过程中,水温是否变化?

④在水发生沸腾时,如果移开酒精灯,沸腾的现象是否继续发生?

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此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3)、蒸发与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同:

蒸发和沸腾是现象的两种方式,都要。

异:

蒸发只在液体进行,是在温度下均可发生的一种的汽化现象。

而沸腾是在温度下即温度达进行的在液体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想一想: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是一定是100℃?

四、当堂练习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是0℃?

2、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曲线相同吗?

3、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

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B、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

C、病人发烧时常用湿毛巾敷头部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

4、下列现象是描述一定质量的酒精在不同条件下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蒸发快慢跟它的表面积有关的是()

A、温度不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B、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C、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D、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5、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A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大试管B,如图1-5-1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

管B内的水将()

A、到100℃就沸腾B、到100℃不能沸腾

C、管内水温保持80℃不变D、无法确定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熔化时要吸热。

熔化的条件:

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吸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凝固时要放热。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

凝固的条件:

一是温度到达凝固点,二是放热。

4、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6、蒸发与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1.2水的密度与三态(第三课时)

1.了解气体液化现象和特点。

2.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知道水的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变化名称及各种状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4.会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5.知道水是可再生资源,森林和草原有利于保持水土。

1.物质由变为的现象叫液化物质由直接变为的现象叫升华

物质由直接变为的现象叫凝华

2.降水包括等形式

3.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在书上作记号)

夏天你打开冰箱门时,会看到冒出一股“白气”,水沸腾时也会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什么?

三、液化

1.液化是指物质由变为的现象,液化过程要。

用口对着玻璃片呵气,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2.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温度;

二是压强。

四、升华和凝华

用酒精灯对固态的碘加热,看到碘蒸汽,停止加热,在表面皿上有固态的碘生成。

1、物质由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过程要吸热。

2、物质由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过程要放热。

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

物质三态间的转变关系及能量变化如下:

(人工降雨)当天空云量较大时,用飞机在云层中播洒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过一会儿,使雨下起来,这就是人工降雨。

你想过人工降雨的物理过程是怎样的吗?

阅读:

说说云、雨、雾、霜、露的形成。

五、水的循环

1.看下列图表:

(1)形成水循环的内因:

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

(2)导致水循环的外因:

和。

(3)水循环的类型:

①.小循环:

a、陆上内循环:

和大气。

b、海上内循环:

和大气。

②.大循环:

海陆间的水循环:

–大气-。

2、水循环的重要性:

(1)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的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

(2)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滋润着土地,哺育着。

四、当堂练习:

1.小明在家过周末,联想到一些学过的物理知识的场景所包含的物理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擦地后,开窗通风干的快,是加快空气流通,使蒸发加快。

B.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流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看到灯丝变黑是升华后凝华D.烧开水后,看到“白气”是汽化现象

2.100℃水蒸气烫伤比同温度的沸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A.水蒸气的温度比沸水高B.水蒸气的热量比沸水多

C.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D.水蒸气比热比沸水大

3.下列四种情况下,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A.太平洋区B.南极大陆C.撒哈拉沙漠D.温带草原

4.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A.太阳辐射能B.地心引力C.大气环流D.水的三态变化

1.物质三态空间的转变关系及能量变化:

2.水循环的类型:

(1)海陆间的大循环;

(2)海上内循环;

(3)陆上内循环。

3.森林能保持水土,。

第二节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第三课时)

1.了解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了解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

1、升华:

物质由_________直接变为________的现象。

升华过程需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下同)如:

冬天结冰衣服变干;

樟脑丸消失;

碘升华等

2、凝华:

物质由________直接变为_______的现象。

凝华过程______。

冬天北方树枝出现雾凇,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一)某同学要亲自做雪糕,他将调制好的雪糕液倒入雪糕盒,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

过一段时间后,他取出固体雪糕,正准备美美的吃上一口,讨厌的电话铃响了,他只好把雪糕放在杯子里去接电话……终于可以吃雪糕了,可是,杯子里的雪糕变成了液体,杯子外面还有一滩水………再看看桌子上调制雪糕液的碗,由于没洗,也变干了…….

问:

1、上面这段话包括了哪些物态变化?

2、用旧的日光灯管两端为什么发黑,能用上述物态变化解释吗?

(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研究碘的物态变化

要求:

1、实验前,你在碘升华管内看到什么状态的碘?

2、猜想给碘加热会变成什么:

液态还是气态?

3、实验过程中给升华管中的碘加热,你观擦到什么?

4、停止加热,在碘升华管壁你又看到什么?

5、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三)通过实验,引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1.升华:

物质直接由态变成态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2.凝华:

物质直接由态变成态的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四)列举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

1.用旧的日光灯管两端为什么发黑?

2.保存衣物用的樟脑丸为什么会消失?

3.严冬玻璃窗为什么会结一层冰花?

4.干冰撒在空中会成什么样的情况?

5.冰棍外表的“白粉”是怎样形成的?

6.针状雾凇(人造雪景)是怎样形成的?

1、物质从___态直接变为__态叫做升华;

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______。

在这两种现象中,____过程吸热。

2、下列天气现象的发生各属于物态变化的哪一种?

 

(1)露是______ 

(2)霜是____ 

(3)雾是___________

3、关于水的三态变化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给00C的冰加热,冰会融化成水

B、常温下放在容器中的水减少是蒸发现象

C、标准大气压下1000C的水蒸气冷却后变成水

D、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凝华现象

4、下列现象中由于凝华造成的是()

A、放在厕所里去异味用的芳香球逐渐变小了

B、冻鱼出冷库后比进冷库前重

C、永久了的灯泡的灯丝比新你细

D、碘受热后冒出紫色的蒸汽

5、下列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白气”的形成B、樟脑球变小

C、霜的形成D、冰的熔化

6、小华要探究“升华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探究所需要的器材主要是()

A、碘、酒精灯、烧瓶、温度计B、碘、水、温度计

C、碘、烧瓶、热水、冷水、温水D、碘、温度计、铁架台

写上转化条件

六、课后作业

1.冬天里教室里人很多,时间一长往往在玻璃窗的玻璃表面覆盖一层水,这是水的哪个过程造成的()

A、蒸发B、凝固C、液化D、凝华

2、小明在家过周末,联想到一些学过的物理知识的场景机器所包含的物理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擦地后,开窗通风干的快,是加快空气流通,使蒸发加快

B、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流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烧开水后,看到“白气”是汽化现象

D、看到灯丝变黑是先升华后凝华

3、下列各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是吸热的一组是()

A、熔化、液化和升华B、凝固、液化和凝华

C、凝固、汽化和升华D、熔化、汽化和升华

4、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5、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

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

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

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

6、下列物质中,由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

A、露B、雾C、雹D、雪

第一章1.3水是常用的溶剂(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2、了解水和其他常见的溶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定义。

二.课前预习

1.水是一种良好的,它能溶解各种、和的物质。

2.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

的叫做溶液。

3.能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

溶液由和组成。

4.固体药品的取用

块状固体:

用取用

粉末状固体:

用取用,量多用,量少用

往试管装固体粉末:

用送入

5.往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先把试管,用药匙把固体送到试管,然

后使试管,让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

三.课内导学

引入:

思考1:

你有没有想过,在我们周围存在的澄清透明的天然水,是不是纯净?

思考2:

那这是为什么呢?

实验来验证:

蒸发自来水

从中可以看出,自来水并不是纯净水。

天然水都(“是”、“不是”)纯净水。

纯净水是一种良好的,它能溶解各种、和

物质。

天然水和大气、土壤、岩石等物质接触时,许多物质就会溶解在水中。

所以海水、河水、井水等,都不是纯净的水,而是含有许多物质和物质的极其复杂的混合物。

结论1:

天然水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注解: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而混合物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固体:

用镊子取用

2、粉末状固体:

用药匙取用,量多用大匙,量少用小匙

3、往试管装固体粉末:

用纸槽送入

活动1:

高锰酸钾和蔗糖分别放入2烧杯水中,观察现象

现象:

解释:

高锰酸钾的微粒(钾离子和高锰酸钾根离子)均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均一、透明的液体。

如果把形成的液体装入一个密闭的容器,温度保持不变,不管过了多长时间,蔗糖或高锰酸钾都不会分离出来,这两种液体是很稳定的。

结论2.:

由一种或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