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千家诗卷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643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千家诗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学经典千家诗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学经典千家诗卷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学经典千家诗卷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学经典千家诗卷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千家诗卷一.docx

《国学经典千家诗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千家诗卷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经典千家诗卷一.docx

国学经典千家诗卷一

国学经典:

千家诗卷一

《千家诗》是《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的简称,系南宋诗人刘克庄编。

书中收录了368

人的作品,其中绝大部分为唐、宋诗人所作,少数为南北朝和五代诗人的作品。

全书共22卷,录诗1281首,都是律诗和绝句。

分时令、节候、气候、昼夜、百花、竹林、天文、地理、宫室、器用、音乐、禽兽、昆虫、人品等14门,133

类。

由于这个总集是宋人所选,因此唐人诗不多,而宋人诗却占百分之七八十,其中尤以南宋诗人居多。

到了明代,便出现了很多新的选本,这些选本大都是根据刘克庄的原本增删而成,在编排体例上也有了很大调整。

其中的五言诗部分由明末清初的学者王相选注。

号称千家诗,其实只有122家。

按朝代分:

唐代65家,宋代52家,五代1家,明代2家,无从查考年代的无名氏作者2家。

其中选诗最多的是杜甫,共25首,其次是李白,共8首;女诗人只选了宋代朱淑真2首七绝。

《千家诗》流传极广,在古代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为“三百千”,很受欢迎。

千家诗卷一

五绝

  

 

春眠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

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他和王维交谊甚笃。

翻译:

我到洛阳拜访才子袁拾遗,但他却已经被流放到岭南了。

听说那里梅花开得早,但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色灿烂呢。

  

 

送郭司仓   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作者简介:

王昌龄(?

~约756),唐代诗人。

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

(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

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

翻译:

正对门口的淮水,发出碧绿的光,主人的诚心是挽留客人。

明月也会替我为你送行的,因为你是好官,我们的友谊也会像春潮一样深厚。

  

 

洛阳道   储光羲

大道直如发春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呜玉珂

作者简介:

储光羲,兖州人。

登开元中进士第,又诏中书试文章,历监察御史。

禄山乱后,坐陷贼贬官。

翻译:

通往洛阳的大道如长发一般笔直,春天来了到处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五陵的贵族公子们都成群结队的骑马出去游玩,马辔头上的玉珂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

(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登鹳鹤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晋阳(今太原)人。

他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在当时“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传世仅六首。

观永乐公主入番   孙逖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作者简介:

孙逖(696~761)唐朝大臣、史学家。

今东昌府区沙镇人。

自幼能文,才思敏捷。

伊州歌   盖嘉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作者简介:

唐玄宗开元时期为北庭都护,屡次大破吐蕃,威震西陲。

左掖梨花   丘为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作者简介:

丘为,唐朝,苏州嘉兴人。

卒年九十六。

与刘长卿为友甚善,亦与王维为友。

翻译:

梨花开放,冷眼的美丽完全胜过雪花,溢出的芳香一下子就像钻进衣服中一样。

和煦的春风千万别停下来,请把梨花的美丽一也送到玉阶上。

  

 

思君恩   令狐楚

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眼看春又去翠辇不曾过

作者简介:

令狐楚,字壳士,宜州华原人。

唐贞元七年及第,由太原掌书记至判官。

开成元年,上疏辞位,拜山南西道节度使。

卒赠司空,谥曰文。

集一百三十卷,歌诗一卷,今编诗一卷。

翻译:

皇宫林苑中的

黄莺暂时停止了鸣叫,长门宫前蝴蝶翩翩飞舞。

眼看着春天就要过去了,可皇帝的车驾却从来没有来过。

题袁氏别业   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翻译:

我和这里的主人素不相识,为观看林泉的美景才偶然闲坐在一起。

不要为没钱打酒而徒劳伤悲,我的衣衫口袋了应该还有钱吧。

夜送赵纵   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作者简介:

炯(650~693?

),唐代诗人。

弘衣华阴(今属陕西)人。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翻译:

赵纵与和氏璧一样难得,天下人都是知道的,送你回去就像完璧归赵,皎洁的月光照满了前面的路程。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翻译:

我独自宜人坐在幽静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放声歌唱。

这里是竹林深处一定没人听到,相伴我的只有明月的清辉。

送朱大入秦   王维

避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翻译:

朱大要回长安了,我把随身携带的价值百万的宝剑取下来,送给他作为礼物,用来寄托我深厚的情谊。

长干行   崔颢

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作者简介:

崔颢(704?

—754),唐代著名诗人。

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

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

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

  

 

咏史    高适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作者简介:

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蓚(今河北景县),早年生活困顿,随父旅居岭南。

开元中他曾入长安求仕,以边塞诗最为著名。

  

 

翻译:

战国时候的须贾尚有赠送绨袍的事情,应该是处于对范叔装出的贫寒的怜悯,但须贾尚终究是俗人一个,不识天下的英才,才错把范叔当作贫民看待。

罢相作   李适之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作者简介:

李适之(?

年——747年)始名昌,陇西成纪人。

李适之与贺知章、李琎、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共尊为“饮中八仙”。

翻译:

刚刚为避祸把宰相的位置让给了李林甫,我生性好酒现在可以开怀畅饮了。

所以我就询问门前的食客,今天有几个人陪我一起啊?

逢侠者   钱起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作者简介:

钱起(722-780?

),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天宝十年赐进士第一人,与韩雄(左)羽、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

钱起当时诗名很盛,其诗多为赠别应酬,流连光景、粉饰太平之作,与社会现实相距较远。

然其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风格清空闲雅、流丽纤秀,尤长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

江行望匡庐   前人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翻译:

风雨的到来使我发愁,本来近在咫尺的庐山却因雨的缘故而不能攀登。

我只能怀疑在云雾缭绕的庐山洞穴之中,也许还有六朝时期的僧侣在隐匿吧。

答李瀚   韦应物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

——792) 唐代诗人。

长安

(今陕西西安)人。

出身贵族。

生活放荡不羁。

性情高洁孤傲,为政颇有业绩。

其诗以山水景物田园生活为主要题材,高雅闲淡。

与刘长卿同以山水田园诗代表中唐山水田园诗派。

后世常以他和陶潜并称“陶韦”,或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

语言简朴生动,情致缠绵,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等。

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翻译:

在这悲凉的秋夜我怀念着丘员外,于是我独自散步咏叹这凉爽的秋天。

山林空旷寂静能听到松子落地声,我想丘员外也在思友而难以成眠

秋日   耿湋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作者简介: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

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

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

翻译:

夕阳黯然,返照回来的光线进入小巷,当我忧愁的时候有谁与我交谈?

荒凉的古道行人很少,只能看到萧瑟的秋风吹动路边的庄稼。

秋日湖上   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沉千古事谁与问流东

翻译:

秋日乘船在太湖上游玩,此时夕阳西下,太湖水上烟波迷茫,处处使人忧愁。

千年兴旺治乱的历史,是是非非的争论在太湖水中沉寂了,只有湖水还在,有谁向它太湖去问询呢?

  

 

宫中题    文宗皇帝

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翻译:

皇宫中的辇道旁秋草丛生,上林苑的鲜花压满枝头,登高生出无限的悲苦和感慨之情,就恐怕连我的侍臣也不知道。

汾上惊秋  苏頲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翻译:

萧瑟的北风吹着天上的白云,我也象白云一样,被朝廷的旨意驱使着度过汾水,到万里之外的地方去作官。

我的心绪伤感,惆怅,又恰逢落叶飘零,前途茫茫,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肃杀的秋风了。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作者简介:

张说(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

唐玄宗时张说为中书令,封燕国公,后为集贤院学士、尚书左丞相。

张说能文辞,时号“燕许大手笔”。

其文有意矫正陈隋以来浮丽的风气,讲究实用,重视风骨。

他的诗不追求华丽,抒情的作品往往凄婉。

翻译:

我从四川回洛阳,一路抓紧时间,心里早预定好了到达的日期。

可是那性急的秋风却抢先我一步,它没有等我一起,而是先到了洛阳。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离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赠乔侍郎   陈子昂

汉廷荣巧宦云阁薄边功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作者简介:

陈子昂(约659~7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