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湘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36098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湘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湘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湘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湘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湘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湘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湘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湘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湘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不同发展程度国家所存在的环境问题不同。

发达国家或地区多环境污染问题,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多生态破坏问题。

探究点一 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

[核心归纳]

利用结构图表表示生物进化对环境变迁及环境变迁后对生物灭绝的影响。

 利用生物进化演变规律确定地层时代

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因此,可以根据古生物的演化规律,利用化石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利用生物化石可以恢复生物的生活时代和古地理环境。

例如:

在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可以形成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

在湿热的森林茂密地区,可以形成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等。

[应用体验]

读下面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异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布

解析:

仔细看图,明确图中化石的地质年代。

如含三叶虫化石的为古生代早期地层,含鱼类化石的为古生代中期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含裸子植物化石的为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地层。

第1题,图中①为中生代地层,图中②为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地层,图中③④均为古生代地层。

第2题,煤炭是地质史上的森林埋藏到地下,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答案:

1.D 2.C

3.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问题。

(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陡崖出现在________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______,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______,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_______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3)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________性。

(1)题,背斜处岩层上凸,向斜处岩层下凹,断层处岩层断裂错开。

从地表形态看,断层处往往发育有陡崖,向斜往往成山,而背斜往往成谷。

背斜(甲处)成谷是因为背斜处受张力影响,岩石破碎,容易受到外力侵蚀变成洼地(或谷地)。

(2)题,三叶虫化石形成在古生代早期地层(即④层);

恐龙蛋化石形成在中生代地层(即②层);

早期人类遗迹则会保留在新生代地层(即①层)。

第(3)题,结合题干图示信息,不难得出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的结论。

(1)背斜 向斜 断层 丙 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受张力作用影响,岩石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外力侵蚀,地势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 

(2)④ ② ① (3)不可逆

探究点二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1.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图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箭头①指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2)箭头②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3)箭头③、④指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供给能力,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4)箭头⑤、⑥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这种反作用,有的是良性的,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

有的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环境

植物作用

大气圈

改变原始大气的成分,形成现代大气

水圈

参与水循环,改变水圈的化学成分及分布

岩石圈

参加岩石形成,促进岩石风化,加快土壤形成

气候

调节气候,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生态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城市

吸烟滞尘、过滤空气、降低噪声、美化环境

读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序号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为生产规模过大

B.②为过度利用自然资源

C.③为生产活动遵循自然规律

D.④为破坏生态环境

2.下列关于该图所反映的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明错误的是(  )

A.人类必须停止开发资源,恢复自然环境原始面貌

B.人类与自然环境具有对立性

C.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D.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向恶性循环方向发展

第1题,由图可知,人口过多会导致生产规模过大,从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人口素质过低,生产活动会违背自然规律,通过破坏生态环境来获取资源,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第2题,该图说明人与自然环境具有对立性,如果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就会使环境向恶性循环方向发展,故我们必须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停止开发资源、恢复自然环境原始面貌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是不合理的。

1.C 2.A

3.读图甲和图乙,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

×

政府在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

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CO2浓度增加。

图甲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CO2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图乙是地球上的碳循环示意图。

(1)造成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多选)(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过度砍伐森林

C.人口剧增,呼出的CO2增多

D.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2)你认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什么影响?

(3)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

(1)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释放二氧化碳和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

第(3)题,治理全球变暖的趋势可结合其形成的原因分析,包括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植被等措施分析。

(1)BCD

(2)CO2含量增多,导致全球变暖,从而使得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会淹没沿海低地。

(3)植树造林,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源等。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

据此回答1~3题。

1.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的时间是在距今约(  )

A.20亿年前B.14亿年前

C.0.7亿年前D.6亿年前

2.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生物是(  )

A.原核细胞生物B.爬行动物

C.真核细胞生物D.无脊椎动物

3.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

A.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寒武纪D.新生代

第1题,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的时间是在距今约14亿年前。

第2题,无脊椎动物是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生物。

第3题,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中生代末期。

1.B 2.D 3.B

中外古生物学者在四川省西南部大凉山腹心地带的昭觉县,发现了中国首例确凿的距今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的大型爬行动物肉食恐龙游泳足迹。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4~5题。

  

4.肉食恐龙生活的年代是图乙中的(  )

A.①B.②

C.③D.④

5.当时昭觉县的地理环境最有可能是(  )

A.干旱环境B.温暖浅海

C.热带深海D.森林密布

第4题,由材料中“距今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的大型爬行动物肉食恐龙游泳足迹”可知,肉食恐龙生活的时代是图乙中的④。

第5题,由于肉食恐龙属于爬行动物,不可能进入深海,再结合材料中“游泳”可知,当时昭觉县的地理环境最有可能是温暖浅海。

4.D 5.B

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包括生物体内所存食物的重量)总量。

如图是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该区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从东北向西南递减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7.关于该区域气候要素与生物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上生物量随年均温的升高而减少

B.地上生物量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多

C.若该区域变暖,则光合作用增强,地上生物量增多

D.若该区域变暖,则水分蒸发和蒸腾加剧,地上生物量减少

第6题,结合两幅图可判断该区域地上生物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地上生物量随年均温增加而减少,随年降水量增加而增多。

6.A 7.C

[教材活动点拨]

1.教材P67 活动·

思考

提示:

见下表

生物发展阶段

动物界

植物界

新生代

第四纪

第三纪

中生代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古生代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代

太古代

地球初期发展阶段

2.教材P68 活动·

探究

活动1.从教材中的材料可以看出,在中生代的地层内,铱元素的含量异常,比正常值高出约30倍,而铱元素在地球表面并不常见,而陨石中却经常存在铱含量较高的现象,这说明可能曾有一颗富含铱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并发生爆炸,使地球环境发生剧烈变化,造成大量生物灭绝。

活动2.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全世界感兴趣的问题,除上面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假说外,仍有各种不同的假说:

如认为这与中生代末期剧烈的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地形、气候、植物等条件的改变有一定关系;

或者认为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恐龙本身的退化、流行病等有关。

总之,恐龙的灭绝与其本身的内在因素和密切的外在因素(周围环境)有关。

例如恐龙为适应环境向特定方向迅速发展,但中生代的地形、气候多变以及植物的盛衰与恐龙生活的习性形成很大矛盾,导致其最后灭绝。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曾有一颗彗星爆炸,使海水温度升高,造成生物死亡。

3.教材P69 活动·

实践

对某个工矿企业进行调查时,应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该企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二是该企业排放废弃物数量的多少;

三是该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对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造纸厂、电镀厂以水污染为主,水泥厂以大气污染为主,钢铁厂则以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为主。

 

课时作业14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选择题

1.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有氧环境中

B.原核细胞生物能通过遗传变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C.自由氧原子吸收紫外线,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减弱

D.生物进化能促使环境变迁,环境变迁则不可能促进生物进化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原核细胞生物,诞生在无氧环境中。

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

一方面,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

另一方面,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生物进化促使环境变迁,环境变迁促进了生物进化。

C

'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回答2~3题。

2.图中化石形成年代最早的是(  )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3.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第2题,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

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同时灭绝,所以图中化石形成年代最早的是含三叶虫的化石和含鱼类的化石。

第3题,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细胞生物;

经历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

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以后又依次出现了原始鱼类、两栖类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人类。

2.A 3.B

如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

读图完成4~5题。

4.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5.该河最有可能是(  )

A.塔里木河B.松花江

C.淮河D.珠江

第4题,结合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的日蒸发量的差异与地表物质的种类有关。

植被覆盖率高的耕地、林地、草地及水分条件好的水体的日蒸发量较高;

植被覆盖率低的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日蒸发量较小。

第5题,水体的日蒸发量最高,但日蒸发总量很低,说明河流的水量小;

草地及未利用地日蒸发量较小,但日蒸发总量却很大,说明草地及未利用地面积大。

综合分析,该河流流域气候干旱,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大,河流水量小,最有可能是内流河。

4.C 5.A

如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

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爬行类B.鸟类

C.两栖类D.鱼类

7.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B.中生代

C.元古代D.新生代

第6题,四个选项中生物出现由早到晚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第7题,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盛行时期。

6.D 7.B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森林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8~9题。

8.判断如图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9.大面积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第8题,修建水库直接造成两个结果,一是使库区蒸发量增大,二是使土壤水增多,进而使植被覆盖率增加,蒸腾加强。

第9题,森林砍伐使森林吸收CO2的能力减弱,导致大气中CO2增加,同时使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但不会造成臭氧层空洞。

8.C 9.D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10~12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草本植物

l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

物量

1.09

1.10

1.12

1.11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

1.01

0.99

0.98

0.97

1.29

1.42

1.58

10.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11.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

12.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第10题,表中信息显示生物量包括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除灌木地下生物量略有减少外,其他均有明显的增加,故生物量提高,①正确;

表中草本植物数量明显增加,密度增大,而灌木数量没有变化,故③正确。

第11题,对比表格中的数据,表中地下生物量中灌木植物下降,草本植物则大幅上升,出现此消彼长的竞争。

第12题,根系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地下生物量中灌木植物自2011年开始明显低于2009年,说明根系出现萎缩,草本植物相反,故未来变化趋势是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10.A 11.D 12.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

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到图中相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本题以我国土地资源退化为背景考查了与之相关的地理知识。

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了土地退化,但人为原因是主要的,特别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或城镇建设致使植被破坏等。

为此国家推行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既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

a、b、d、c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或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等原因造成土地退化。

1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

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

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降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

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如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岩;

按地质年代,该区域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

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__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________。

(4)考察结论:

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

①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____环境向________环境的演变。

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

地壳经历了____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解答该题应从地球演化、化石与地层的关系、古生物环境的特征及其成因等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理解所反映的相关古生物化石的内容,针对性地解答各小题。

解决该题的关键应抓住以下几点:

(1)图中古生物新老关系:

三叶虫(古生代),恐龙(中生代),哺乳动物(新生代);

(2)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及地壳的运动过程;

(3)化石形成的岩层——沉积岩;

(4)古生物的生存环境:

三叶虫(海洋)、恐龙(陆地)。

(1)生物化石 

(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 (3)①沉积 古生 ②海洋 陆地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4)①海洋 陆地 ②抬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