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59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说课稿.docx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

第三单元第一课

《地球的卫星一月球》说课稿

《地球的卫星——月球》

一、 教材简析

《地球的卫星一月球》是宇宙单元的起始课。

在茫茫宇宙无数天体中,月球只是一个小天体。

月球——地球的卫星,离地球最近,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对地球影响最显著,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星球,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天体,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了解始于月球,我们的《宇宙》单元教学也始于月球。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探究天文知识的兴趣,提升对我国空间探测技术发展的关注和民族自豪感的增强。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并掌握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的不同。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利用多种渠道(如:

网络、书籍等)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 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理解有关的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

2) 知道科学进步是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的精神。

3) 发展学生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三、 教学重、难点

宇宙是神秘而抽象的。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体验到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难点:

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和整理;制作“月球卡”。

四、 课前准备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对月球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和深入,对月球的认识仅限于只言片语,知识结构也是零散的。

在教学中,希望通过汇报与交流活动,将这些零散的认识汇集成对月球全面的了解。

因此,课前布置预习;搜集有关月球各方面的图文资料,制作“月球卡”,以便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教师收集图片、视频资料等补充介绍,帮助学生归纳小结,加深学生对月球的认识。

五、 教法、学法

为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教学中将通过讨论、交流法对书本、网络、询问等多途径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小组合作探究法对信息进行整理;多媒体教学法对信息进行补充;实践操作法通过制作月球卡巩固掌握的信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环节

(-)情景创设,引入主题。

我们都知道地球有一颗卫星——月球,我将引导学生从“嫦娥奔月”、“古人赏月”、“梦里想月”、“眼里的月”和“人类登月”几方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交流感想。

引发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通过谈话和提问,“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探索认识月球的呢?

”引入学习内容。

(相机板书课题)《地球的卫星一一月球》

(二)遥望月球,产生美好遐想

1、 月球是神秘的,同时也是人们所向往的,从古至今就有许多与“月”有关的诗歌,故事,成语等,引导学生叙述有关月球的诗歌、故事、成语、传说鼓励发言,培养学生的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急切想探索了解月球的欲望。

2、 学生叙述,教师投影片展示部分诗歌,故事等。

(课件出示部分诗歌)

3、 教师谈话:

月球很神秘,那么我们人类又是怎样探索月球的呢?

(课件展示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引导学生讨论,通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每个阶段的探索历程,教师相机课件出示。

4、 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课件展示综合图片)通过课件展示,提问学生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适时板书:

(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观看图片,教师相机对其图片进行介绍,通过教师的语言,刺激学生的视、听觉感官,使学生了解探月的历程,激发学生探索无穷宇宙奥秘的欲望和兴趣。

(三)了解月球,制作我的“月球卡”

通过谈话:

月球真神秘,你们了解了多少呢?

让我们来一起动手,根据老师昨天的安排,一起动手做做月球卡吧。

请出示你们回家制作的月球卡。

1、 学生出示制作的“月球卡”,教师提问部分学生,汇报收集到的信息及信息的来源。

2、 教师课件展示“月球卡”,主要针对:

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相机对月海和环形山进行补充说明);四是有关月球的其他特点进行介绍。

3、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考虑到课堂因素,布置为课外作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实现资源共享,放大学生的探究结果,感受探究带来的乐趣。

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懂得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四)走进文本,归纳总结

1、 教师谈话:

提问学生归纳总结。

使学生巩固知识,理解记忆,使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课件展示总结内容)

2、 师生交流:

中国、美国登月情况的比较。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在月球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

而我们国家从2003〜2008年曾三次载人航天之旅,而最近的“嫦娥”将带领我们一起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

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客观事实有全面的认识。

知道我们在发展,但是,我们跟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

(六) 视频播放完后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过渡:

通过视频的观看,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说想法。

启迪学生科学精神,用事实说话更有说服力。

(七) 作业

1、 在课外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

2、 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更多的有关月球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使学生更多的了解月球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究欲望和能力。

附:

板书设计

地球的卫星月球

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 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月球的运动:

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

地形特点:

人类登月故事:

【设计意图】突出主题和重点,简洁明了,使学生1目了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