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书记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35844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谭书记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谭书记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谭书记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谭书记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谭书记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谭书记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

《谭书记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谭书记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谭书记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

从我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看,上半年实现72.8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落后于全国的29.8%、全省的33.7%和全市的33%。

主要原因是济钢集团投资下降89%。

但从投资结构看,三产投资增长了71.9%,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济钢投资下滑造成的缺口。

由此可以看出,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并不快,结构也符合方向。

应对当前宏观形势,必须在保持总体思路不变的前提下,顺势而为,趋利避害,适时作出调整,努力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逐步转变为依靠工业和服务业共同推动,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变为依靠投资、消费共同拉动;

必须在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把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当前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投资结构、实现科学发展的中心环节。

要充分认识发展服务业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发展服务业是大势所趋。

目前,世界经济已由工业经济时代转入服务经济时代,世界GDP总量中服务业比重已超过65%,发达国家普遍在70%以上。

国内的一些先进地区服务业比重也都超过了50%。

全省、全市分别达到36%和46.9%,而我区去年仅为26%。

其次,服务业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来源。

服务业进入门槛低、投入成本少、投资见效快、安置就业多,是增加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和社会投资的重要来源。

2005年,全区服务业缴纳税收占地方税收总额的37.6%,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7.3%。

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完成投资45.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63%。

第三,发展服务业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服务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能源消耗低、资源占用少、环境污染小,万元GDP的用电量仅为工业的14%,占用资本只有工业的60%左右,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不到制造业的十分之一。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

第四,发展服务业是实现历城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支撑。

历城具备发展服务业独特的区位优势:

地处省城近郊,是济南市的交通枢纽,又是国际空港所在地,特别是随着城市空间东拓、城市功能东移、城市人口东聚,服务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历城具备发展服务业的良好基础:

“十五”期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去年三产增加值列全市第三;

零售总额列全市第二,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列全市第一。

作为近郊区,与市内其它区相比,历城服务业在规模、速度、效益、后劲等方面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发展服务业是全区站在“十五”发展的新起点上,实现“十一五”新的更大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后劲所在、希望所在。

全区上下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抓住宏观调控机遇,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不断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大开放、大提升,努力使服务业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新引擎、新支撑。

要根据已有基础,坚持突出特色,充实提升四个平台,开发建设四个平台,打造八个服务业聚集区。

充实提升四个平台:

——洪楼商贸中心区。

以洪楼广场为中心,以花园路为轴线辐射周边区域,结合洪南片区开发,推进海蔚广场的贵和公司、易初莲花超市、大润发物流、七里堡市场等大型商贸设施建设,加快引进一批品牌店、特色店、连锁店,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配套发展休闲娱乐业,努力建设花园路高端消费的商业街区,形成泉城东部具有较强聚集效应的购物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

——洪楼高新科技城。

以留学生创业园、创新大厦为龙头,以嘉恒大厦、发展大厦、东环国际广场为主体,成立专门的管理服务机构,扶持现有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引进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和重点大学研发机构,国内外著名企业及其研发机构,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成果和国内领先的高科技产业化项目,国内外著名技术中介机构等“五大类项目”,努力把科技城建设成为高新技术及产品研发新高地、聚集各类研发创新精英的人才高地、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产业辐射高地等“三大高地”,形成特色鲜明的楼宇经济科技园。

——济青零点物流港。

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物流”的要求,发挥交通枢纽优势,以济青高速零点为中心,以盖家沟物流基地为龙头,整合改造现有各类批发市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加大物流业招商力度,积极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形成华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物流中心。

——南部生态旅游区。

依托南部山区良好的生态资源,围绕“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民更富”的发展目标,坚持“在保护中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原则,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引进建设大型景区,积极发展旅游配套产业,不断开发“生态游、健身游、探险游、文化游”等多种有吸引力的产品,努力实现南部山区旅游业的整体提升,形成市民户外休闲基地、观光农业基地和生态经济区。

开发建设四个平台:

——唐冶现代服务区。

加快唐冶新区建设步伐,更多的引进企业总部基地和省市行政办公区;

积极开发房地产业,发展楼宇经济;

争取全国性或区域性商业银行进区设立分支机构,搭建完备的金融平台;

大力发展信息、中介、会展、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产业,形成泉城东部山水之城、宜居之城、体育健康之城、现代服务业聚集之城。

——工北三产发展带。

以北园路北段、工业北路为轴线,继续向东延伸,辐射带动全福、华山、王舍人、董家、郭店、唐王6个街镇。

结合小清河改造和华山景区建设,策划各具特色的三产聚集区;

围绕济钢发展配套服务业;

加快建设田园新城、张马片区、商贸城市场群、郭店钢铁物流等项目,引进新的三产项目,带动调整这一区域重工业偏重、三产滞后的产业结构,加快形成新兴的三产发展带。

——临空服务聚集区。

按照“依托机场,服务机场,发展历城”的思路,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超前规划临空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与空港相配套的商贸、餐饮、宾馆等传统服务业,适时发展房地产、商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临空物流,形成特色鲜明的临空服务业聚集区。

——彩石创意科技园。

以彩石片区为重点,以经十东路和旅游路为轴线,辐射带动彩石、港沟两镇。

围绕济南高新区、中白科技园、力诺科技园,大力发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技中介等服务业,形成科技中介服务圈;

围绕青干院、商职学院、城建学院、建筑大学等高校,大力发展配套服务业,形成高校后勤服务圈;

依托这一区域已经形成的科技和文化氛围,进一步创新环境,吸引更多的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着力推进文化、科技、旅游和经济的融合发展,形成创意科技园。

二、围绕全面小康目标,扎实建设新农村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三农”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正在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同时这又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区委、区政府坚持积极、稳妥、扎实的工作原则,新农村建设正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向前推进。

“积极”,就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区委、区政府迅速组织各部门进行调研,编制完成并经区委全委会研究通过了新农村建设规划,提出了“六新”的总体目标。

“稳妥”,就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固定模式,不搞盆景样板。

“扎实”,就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多办实事,取得明显成效。

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四大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效益明显提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完成农村“四通”工程,启动了硬化路“户户通”工程,已有180个行政村完成建设任务;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落实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了“两免一补”;

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6.26万农民参加受益,参合率达到94%;

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080元,实现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

与市里出台的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标准相比,我区已达到77.4%,虽然比全市高3.9个百分点,但明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覆盖率等指标的实现程度不高。

要针对这些薄弱环节,着力实施突破,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向前推进。

第一,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筑牢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只有经济发展了,财力增强了,政府才能更好的发挥主导作用;

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手里有了钱,才能更好的发挥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才能有坚实的基础,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坚持用现代理念发展农村,围绕工业化带农业,围绕城镇化带农村,围绕产业化带农民,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坚持用现代产业方式提升农业,下大力气推进四大产业扩规模、增效益;

下大力气调整品种品质结构,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坚持用现代经营方式发展农业,把产业化经营作为我区农业建设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大力引进和培植龙头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探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坚持靠培训转移农民来富裕农民,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培养出一批加工能手、生产能手、经营能手和致富能手,不断提高农民创业和就业的能力,加快推动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力争年内培训农民1万人,转移3万人。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新农村建设的设施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

要把路、学、医、电、水的事做深做细,做实做好。

要把农村背街小巷的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大力实施硬化路“户户通”工程,今年确保完成213个村的建设任务。

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按照集休闲、商住、产业和改善交通为一体的项目开发要求,逐步完善交通、通信、供电、供水、排水、卫生、文化等设施配套。

要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新能源建设,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发展配套设施项目,逐步完善农业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沼气和秸杆汽化综合利用设施。

第三,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筑牢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基础。

要把发展农村教育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继续巩固提升高中阶段优质教育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制度,组织教师到农村任教,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从今年秋季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学生继续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要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使农民人均享受医疗保障由20元提高到40元,同时建立起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

要进一步健全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年内新建6处以上敬老院,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

三、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整体提升南部生态经济区

绿色是资产,环境是资源,生态是资本。

南部山区是省城济南的“绿肺”,又是泉水补给区,绿色生态特色是南部山区的灵魂所在,保护好这一方青山、碧水、蓝天,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维护泉城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南部山区包含“三川五镇”,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到全区的61%和33%,发展好南部山区,带领广大农民共同奔康致富,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职责所在。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南部山区的建设,统筹考虑生态保护要求和农民致富愿望,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充分融合生态与经济两大功能,确立了建设南部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民更富”的发展目标,实行政策重点倾斜、财政大力支持、对口强劲帮扶等综合性措施;

南部山区各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生态优势,大搞植树造林,大规模兴修水利,大力度防治污染,大力发展林果和旅游产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

“十五”期间,绿化荒山10余万亩,发展经济林8万亩,林木覆盖率由42%提高到50%;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2898元提高到2005年的3889元,年均增长16%,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实践证明,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又符合山区实际的路子。

最近,大明书记在看了《对历城区柳埠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后,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在南部山区走在保护中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路子是可行的,也是大有可为的”,对我区南部山区发展之路给予了充分肯定。

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大明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坚定加快南部山区科学发展的信心,坚持行之有效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部署,统一思想,鼓足干劲,再创佳绩。

与此同时,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南部山区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是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在一些热点区域尤为突出,乱搭乱建、乱摆乱放、乱开乱采、乱扔乱倒、乱贴乱画、乱砍乱伐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南部山区的整体形象。

这些问题虽然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但任其发展下去,南部山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南部山区各镇要充分认识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和谐统一体,好比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为搞好南部山区的保护与发展,前不久,南部山区的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南部山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步入了整体提升、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南部山区各镇要立足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严格保护生态,全力建设生态,适度经营生态,推动南部生态经济区又快又好、可持续的发展。

要严格保护生态。

南部山区之所以形成旅游的热点区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完全依赖于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失去了这一资源,已经聚合的人气就会逐渐散去,南部山区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全区上下、各级各部门都要倍加珍惜、精心保护好南部山区的生态资源,努力做到一切围绕生态环境、服务生态环境、有利生态环境,一切都要为生态环境添彩,而不要给生态环境减色,任何有损生态环境的事情坚决不干。

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把好项目进入关,新上项目都要通过环评,不通过环评,发改部门不立项,土地部门不供地,规划部门不选址,环评通不过,项目再好也不能上。

要严格控制城市人口流入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进入,特别要严格禁止乱搭乱建房子的行为。

南部山区各镇和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把好关,真正做到“地不能乱占”,“水不能乱截”,“树不能乱砍”,“矿不能乱采”,“房不能乱建”。

要在全社会营造保护南部山区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通过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生态理念和法制观念,真正把保护生态的决策和部署,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使生态保护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达到全民参与、人人动手、合力保护的良好效果。

要全力建设生态。

首先,要全方位搞好绿化。

造林绿化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

要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定地块、定单位、定人数、定时间和包栽、包管、包活、包成林的“四定四包”责任制;

坚持走市场化的路子,推行荒山拍卖、承包等造林新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绿化,形成全区齐动员、全民搞绿化、共建美好绿色家园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一切空间,建绿、造绿、添绿,让一切能绿的地方都绿起来,努力营造青山环抱、森林环绕、繁花似锦、四季葱翠的绿色空间。

要突出抓好前山脸、风景点、水源边和路旁、村旁、宅旁的造林绿化。

不仅发展经济林,更要发展生态林,“十一五”期间,使全区8万亩宜林荒山得到全面绿化,今年确保完成2万亩的荒山造林任务。

在增加绿量的同时,要注重提高绿化品位,要精心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提高绿化美化的艺术品位,使每块绿地都达到美观、舒适、得体、协调的效果。

其次,要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要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对水库周边、山上山下、景区景点进行集中整治,清理违章建筑,清理有碍观瞻的广告牌匾,清理乱堆乱放,让南部山区的整体形象有一个大的提升。

要加大对三川流域的水污染治理;

加强对重点排污单位的环境监控;

结合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再次,要搞好南部山区泉域补给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今年重点抓好8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明年达到12个,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打造河道通、水体清、岸边美的景观。

要适度经营生态。

旅游业是南部山区生态环境资源最直接的价值体现,随着市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大,旅游业发展的潜力也越来越大。

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着力提升规模和档次。

重点规划策划建设好锦阳川精品旅游区,着力引进建设一处大型主题公园,以带动整个南部山区旅游业的发展。

以“乡村游”活动为契机,实施“农家乐”再提升工程,推出更多的产品和线路,重点展示新农村、推出新旅游、倡导新体验、树立新风尚,发挥旅游业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的作用。

林果业是南部山区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要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嫁接改造低劣果树品种,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果品加工业,进一步拓展农民在林果业上的增收空间。

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全力做好群众工作

人心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尺。

实践已经证明:

人民群众在党的干部心中有多重,党的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就有多重;

党的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有多深,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就有多深。

要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就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把握规律性,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群众需求,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以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2003年以来,全区安置城镇就业2.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9万人,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9.8%,改革了区镇财政体制,统一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标准,改善乡镇干部待遇;

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四通”工程,大力整治城区背街小巷,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和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全区城乡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和文明程度有了大的提升,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拥护和广泛参与;

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建立了城乡低保标准逐年增长的机制,完善了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近万名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从两个试点镇扩展到全区范围,扎实推进“平安历城”建设,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必须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生活中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与变化,我区群众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

第一,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让人民群众充分表达利益需求。

畅通渠道,摸清群众的利益诉求重点,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前提。

要进一步完善区级领导联系街镇制度。

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联系点,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联系点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要完善部门包村制度。

各部门要把包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联系群众方法、帮扶计划和目标任务,并与部门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

部门领导每月要至少一次深入所包村,走访农户,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力所能及的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

要健全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

来信来访是群众直接反映自身诉求的重要渠道,也是各级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窗口。

要引导上访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反映诉求,及时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维护群众的民主权利。

要分层次建立机关党员、社区党员和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制度。

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政法机关、群众团体和信访部门的作用,经常听取他们反映基层情况和群众建议。

要建立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各种政府热线,警务、公务热线,广泛推广民主恳谈会等有效方式,深入了解民意,接受群众咨询,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保障广大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

第二,从办实事、解难事入手为民谋利,使人民群众从多方面得到实惠。

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先决条件。

各级各部门要自觉把党的群众工作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具体行动中,每年集中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群众欢迎的实事,还要多办常办一些看起来不大、但对群众贴心的小事,让群众从一件件具体的实事好事中感受到党的温暖,增进与党的感情。

从宏观上看很小的事,却关乎群众冷暖、反映群众意愿、体现群众要求,群众也往往从这些事情中来观察、认识和评价党员干部,这些事情办得及时、到位了,群众的心无形中就同我们拉得更近,群众也就更信赖我们、更支持我们。

要积小好为大好,积小和为大谐。

要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为主要内容,尽快在全区推开为民服务代理制。

在区级设立集中办事中心,在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在村一级设立便民服务站,建立区、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使群众在办理与自己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时,能够得到基层组织的帮助,做到“一门受理,全程代办”,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纠纷调解不出村,致富服务不出村,信息提供不出村”。

要更加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让群众从更多的方面得到实惠。

在城区,把扩大就业再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政策,力求抓出更大成效。

在农村,从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帮助技术指导、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等具体工作做起,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

在全社会,进一步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广大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