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子变换(用).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561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句子变换(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句子变换(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句子变换(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句子变换(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句子变换(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句子变换(用).doc

《小学语文句子变换(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句子变换(用).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句子变换(用).doc

小学语文句子类型的题目解题方法

针对小学生在按要求写句子的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将这个课题归纳为六个方面:

一句式变换;二仿写句子;三修改病句;四扩句和缩句;五关联词语运用;六连词成句。

一、句式变换

(一)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变换

把某个人的话直接描写出来,叫直接叙述,把某人说的话改为第三者的转述,叫间接转述。

1.直接引述改成间接转述。

在说话与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即改成第三者转述。

例:

雨来摇摇头说:

“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

”改为第三者转述

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

特殊:

老师问我:

“我讲课,你能听懂吗?

一般的说来,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变化:

1、标点变化。

要将表示直接叙述的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冒号前的内容不变。

2、人称变化。

1)要将直接叙述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改为“他”或“她”,

“我们”改为“他们”或“她们”)

2)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

引号里的“你”改为“听话人”或“我”,或者去掉“你”。

3)第三人称一般改为人名。

引号里的“他”或“她”改为具体人名。

3、文字变化。

可以改动少量文字。

有时引号里的“这”改为“那”,“来”改为“去”。

如:

姐姐对弟弟说:

“你到我这儿来玩。

”(引述句)

改:

姐姐对弟弟说,弟弟到她那儿去玩。

(转述句)

如:

张老师对小明说:

“我今天中午有事情,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

改:

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请告诉张春,叫张春不要等他了。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原则:

第一,不改变原句的意思;第二,句子通顺,无语病。

2、间接转述改成直接引述。

 

1)提示语后的逗号改为冒号,提示语后面部分加上引号,提示语前面内容不变。

 

2)提示语后的“他”或“她”改为“我”。

 

3)提示语后的“我”改为“你”。

 

4)提示语后的“那”改为“这”,“去”改为“来”。

 

如:

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

老班长说:

“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 

3、如果想把说话人的语气、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写得有声有色,就用直接叙述;如果只需要表达说话的内容,就用间接叙述。

例:

①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

“我是温家宝爷爷,你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

”(直接叙述)

②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他是温家宝爷爷,让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

(间接叙述)

②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

“你得想想办法啊!

”(直接叙述)

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要向导得想想办法。

(间接叙述)

同伴焦急地要向导想想办法。

(间接叙述)

两种句式相比较,可以看出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所表达的内容完全相同。

只是用直接叙述的方式表达,更能彰现说话人当时的语感、情态,使人物形象更具体生动,用间接叙述的方式来写,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但只能是一种理性的表达,读来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

练习:

1、外公对小英说:

“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

“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

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

如: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这两句话中,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

例:

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陈述句)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

(反问句)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反问句)

②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陈述句)

看着老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怎能不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呢?

(反问句)

反问句改陈述句要注意三点:

1、词语的变化:

A、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既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B、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可适当加上“很”、“真”、“都”等,使句子表达意思更准确。

2、标点的变化:

一定要将问号改为句号。

3、语气的变化:

一定要去掉疑问词“吗”“呢”。

3、将句尾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4、把“谁”改为“大家”,把句子整理通顺。

 

如:

我怎能不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呢?

(反问句)。

 

改:

我真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陈述句)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陈述句改反问句与之相反:

1、词语的变化:

如果陈述句是肯定的意思:

可加入疑问词“难道……不……”或“怎能……不……”;

如果陈述句是否定的意思:

则加入疑问词“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否定的意思改为肯定。

或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

2、标点的变化:

一定要将句号改为问号。

3、语气的变化:

要添加疑问词“呢”、“吗”等

如果添加的是“难道……不……”或“难道……”则疑问词为“吗”;如果添加的是“怎能……不……”或“怎能……”,则疑问词为“呢”。

如: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陈述句)     

改: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反问句)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三)双重否定句和陈述句的转换

1、双重否定句

(1)定义:

双重否定就是有两个否定词,即表示肯定的意思。

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

一般的语法书普遍认为,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

例如:

“他不是不来”意思是他要来的。

“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不得不就是双重否定,这句话的原意为:

我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2)双重否定的两种形式:

  A、由两个不构成。

如:

这件事我不得不做。

  B、由一个反问词(难道,怎能等)加一个不组成,构成反问句.但也是双重否定句.

注:

确定句子到底是肯或否,先数一下有几个否定词。

偶数个否定词,句意为肯;奇数个否定词,句意为否。

表示否定的词大概有:

未、非、否、莫、不等等。

2、陈述句变双重否定句练习(用两种方法分别对下列陈述句进行修改)

方法1:

先找出句子的中心,即主谓宾部分,在动词前面加上或把肯定词语“能”、“很”、“真”、“非常”、“必须”、“一定”等改为“非……不可”、“不得不”、“不能不……”或两个否定词之类的词语,使其变为双重否定句,但是最后一定要检查一下,不要改变句子原来的本意。

方法2:

用前面讲过的把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也可以用。

如:

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很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肯定句)    

改:

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不得不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

(双重否定句)

练习:

A、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

B、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3、双重否定句改陈述句的练习

方法:

先找到双重否定的词即两个否定词,在原句意思不变的情况下,把它改为肯定的意思。

即把双重否定词“非……不可”、“不能不”“不得不”等改为肯定词语“能”、“很”、“真”“非常”、“必须”、“一定”等。

 

如:

它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

        改:

它必须扇动翅膀保持平衡。

 

练习:

A、人们不会不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B、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没有一个不低下头,谁也不敢吱声。

(四)把字句与被字句

1、转换方法:

“把”字句:

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

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2、举例分析

(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变为把字句、被字句)

[分析]陈述句变“把”字句时,将宾语调到主语后加“把”字,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变“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加“被”字。

[答案]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

(把字句)

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

(被字句)

(2)我把那本课外书读完了。

(变为被字句)

[分析]“把”字句变为“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删把加被字。

[答案]那本课外书被我读完了(被字句)

另:

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例如:

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陈述句)

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

(把字句)

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

(被字句)

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变换的具体方法是:

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2、把字句:

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

一大滴松脂)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3、被字句:

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

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五)肯定句改为否定句。

 

1、把肯定词语“很”、“真”等改为否定词“不”。

 

2、把肯定词后的词语改为反义词。

 

如:

他真高。

                          

改:

他不矮。

 

(六)陈述句改为设问句。

 

1、句尾加上“吗”,把句号改为问号。

 

2、补上肯定回答。

 

如:

我是男生。

                        

改:

我是男生吗?

是的。

 

(七)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1、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加上“真”、“非常”等。

 

2、句尾加上感叹词“啊”,把句号改为感叹号。

如: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陈述句) 

改: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真不会望而却步啊!

(感叹号) 

(八)把提示语放中间。

 

1、把引号里的话一为二,补齐引号。

 

2、把提示语放在两对引号中间,把提示语后的冒号或句号改为逗号。

 

如:

张老师对小明说:

“我今天中午有事情,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

” 

改:

“我今天中午有事情,”张老师对小明说,“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

” 

(九)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如: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

        

改:

出金华城到罗甸大约5公里。

 

(十)改变词序,改变句意。

     

如:

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

        

改:

那些南京来的客人都很热情。

(十一)陈述句改为比喻句。

 

1、比喻句由本体、喻体、比喻词构成,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性且不是同类物。

 

2、把本体比作喻体,用喻体比喻本体。

 

如:

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

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像刚出生的小鸡一样露出了头。

 

(十二)陈述句改为拟人句。

 

1、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2、不能出现比喻词。

 

如:

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

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伸了个懒腰,从地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