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docx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5320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doc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doc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doc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doc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doc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docx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docx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docx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docxWord文件下载.docx

由题干图可知:

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故选B。

3、如图是杨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它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

A

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由图能看出,此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此时是远视眼的示意图,为了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应该使原来的光线会聚,故应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

故选A。

理解近视眼及远视眼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

4、下列关于眼睛瞳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虹膜中间那个圆形的透光孔是瞳孔

B.瞳孔大小不随光线强度而变化

C.人死亡时瞳孔大小不变

D.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和快门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瞳孔是由虹膜围成的中央一个圆形的透光孔,选项A正确;

通过虹膜肌肉的收缩或舒张来控制瞳孔的大小,光线强时虹膜肌收缩瞳孔变小,光线弱时虹膜肌放松瞳孔变大,以便让更多的光进入眼睛,选项B错误;

人死亡时虹膜肌失去收缩功能,瞳孔散大,通过瞳孔的形状可检验一个人是否已死亡,选项C错误;

瞳孔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而眼帘(即上下眼皮)的作用相当于快门,选项D错误;

理解眼睛的视物原理以及瞳孔是怎样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

5、如图,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靠近透镜

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位置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线发散,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光线会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选项A正确;

选项B、C、D错误;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远视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6、如图所示是人眼的结构简图.如果长期近距离看书,将导致该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焦距比正常眼的要短,则下列关于此类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类眼睛是远视眼

B.此类眼睛应该用“老花镜”矫正

C.远处物体在此类眼睛成像将在视网膜前面

D.远处物体在此类眼睛成像将在视网膜后面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焦距比正常眼的要短,是近视眼,选项A错误;

此类眼睛需要用近视镜进行矫正,选项B错误;

远处的物体在此类眼睛成像将在视网膜前面,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掌握近视眼形成的原因与矫正办法。

7、小刚是近视眼,爷爷是远视眼,如图所示为小刚家书桌上的两副眼镜,则()

A.甲眼镜是小刚的,乙眼镜是爷爷的

B.乙眼镜是小刚的,甲眼镜是爷爷的

C.两副眼镜都是小刚的

D.两副眼镜都是爷爷的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近视眼需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而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所以乙是近视眼镜,是小刚的;

同样远视眼需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凸透镜能成放大的虚像,所以甲是远视眼镜,是爷爷的;

理解掌握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8、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面镜

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所以要佩戴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选项A、B错误;

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

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

C.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变小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选项A正确;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厚,折光能力太强,选项B正确;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薄,折光能力太弱,因此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变大,选项C错误;

由于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强,提前会聚,所以矫正近视应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选项D正确;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是人用眼过度,晶状体的弹性减弱,不能自己调节曲度;

近视眼的矫正:

应戴凹透镜。

10、下列四幅图中,分别反映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两幅图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图②是近视眼的成因图;

要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图④是矫正近视眼的;

故选D。

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11、小华所配戴眼镜的度数分别为:

左眼是+100,右眼是-100,则()

A.他的左眼为近视眼,右眼为远视眼

B.他的左眼为远视眼,右眼为近视眼

C.他的两只眼均为远视眼

D.他的两只眼均为近视眼

已知小华所配戴眼镜的度数分别为:

左眼是+100,故左眼是远视眼;

右眼是-100,说明右眼是近视眼;

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12、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

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厘米;

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厘米;

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厘米.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B.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C.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D.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由题意可知,乙的焦距比丙的焦距大,所以会聚能力弱,因此乙模拟的是远视眼镜,而丙模拟的是近视眼,选项B、C错误;

乙的焦距比正常大,丙的焦距比正常时小,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

由题意可知,乙的焦距比丙的焦距大,所以会聚能力弱,因此乙模拟的是远视眼镜,而丙模拟的是近视眼,由此排除B和C;

乙的焦距比正常大,丙的焦距比正常时小,所以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掌握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原因。

13、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

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三棱镜可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

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色散;

漫反射

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选项A错误;

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选项B错误;

三棱镜可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选项C正确;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选项D正确;

掌握常见的光学现象。

14、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运动。

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中心厚度只有0.05mm。

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及应佩带的这种隐形眼镜镜片边缘的厚度分别为()

A.近视眼,大于0.05mm

B.近视眼,小于0.05mm

C.远视眼,大于0.05mm

D.远视眼,小于0.05mm

由图可知:

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人患的是近视眼,选项C、D错误;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凹透镜的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所以眼睛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掌握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及矫正办法。

15、人在水中看不清水中的物体,但戴上潜水镜后就能看清了,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人眼只适宜在空气中看东西

B.在水中睁眼看东西时,水进入眼中影响视力

C.水中光线太弱,射入眼睛的光线太少,人无法看清物体

D.光从水中射入眼中和从空气中射入眼中折射情况不同,致使物体射来的光线无法会聚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D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人在水中看不清水中的物体,但戴上潜水镜后就能看清了,光从水中射入眼中和从空气中射入眼中折射情况不同,致使物体射来的光线无法会聚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情况不同。

二、填空题

16、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如图表示某两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甲需要配戴_____镜,乙需要配戴_____镜。

凹透 

 

凸透

根据物理知识可知:

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所以甲是近视眼原理图,应佩戴凹透镜;

乙是远视眼原理图,应佩戴凸透镜。

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②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17、人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远处物体在正常人眼球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物距(u)与眼球折光系统焦距(f)的关系为_____。

如图为物体在某人眼球内的成像情况,则此人所患的眼睛疾病为_____。

u>2f;

近视眼 

眼睛的成像原理是利用当物距在二倍焦距之外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图中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

掌握眼睛的成像原理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

18、中学生小明发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老师告诉他可能患上了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病,需要佩戴_________透镜矫正.

近视;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看远处物体时,由于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而看不清;

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掌握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19、患近视眼的同学佩戴的近视镜是________,老年人佩戴的远视镜是_________,潜望镜是_________(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凹透镜,凸透镜;

平面镜

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平面镜的应用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为了将光线会聚,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这样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潜望镜内部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个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度角,物体通过两次反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物体的虚像。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近视眼要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进行矫正,远视眼要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20、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如图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不同的是:

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

A.快门 

B.光圈 

C.镜头 

D.胶片

(2)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

(3)如图的眼睛存在哪类视力问题?

哪种透镜能对它进行矫正?

_____、_____。

(1)C;

(2)D;

(3)近视眼;

凹透镜

(1)眼睛的晶状体是一个焦距可调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故选C;

(2)正常眼睛成的像在视网膜上,所以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故选D;

(3)观察上图可以发现,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到了视网膜的前方,说明晶状体的曲度变大,是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掌握眼睛的视物原理及近视眼的矫正办法。

三、解答题

21、请在图中画出近视眼看物体所成像的大致位置,并在像上标出与物体上A点相对应的像点

如图:

由图中和物理知识可知: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如下图所示:

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22、小月同学平常眼睛近视,却一直没配戴眼睛,致使近视得越加厉害.通过这次探究,她感受到戴眼镜的重要性,于是就在同学的陪同下到眼镜店配了一副眼镜,竟然500度!

她走出眼镜店,戴上眼镜刚下台阶,猛地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小马问她:

“你怎么越戴眼镜越看不清路了?

”她说:

“你不知道,我一戴眼镜猛然发现地面似乎变高了!

请你帮她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由于凹透镜成缩小的像,戴上眼镜后,看起来地面与眼睛间的距离缩小.所以地面看起来变高了。

掌握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办法。

23、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______;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图。

(1)将蜡烛靠近透镜移动靠近;

(2)A、C

(1)拿走眼镜后,就是近视眼的成因:

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要想成清晰的像,应减小物距;

(2)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A图,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是C图。

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

试题标签: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24、小东同学通过调查,得到如下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一些信息:

(a)人的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正常人眼的晶状体厚度可以改变,对光的偏折能力随之改变,使得近处和远处物体射来的光都能够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正常人眼睛既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当晶状体太厚或太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或太弱时,使得近处和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在前后方向偏离视网膜,导致近视眼或远视眼的产生。

(b)眼镜度数的计算方法是:

当焦距单位为m时,用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即可。

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以上的信息,回答问题:

(1)人的眼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组成一个_____镜.由于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之_____(填“前”或“后”),所以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眼的矫正措施:

近视者应该佩带_____透镜,利用这种透镜对光线的_____作用,使图像聚焦在人眼的_____上,以便看清远处的物体;

(3)现有一度数为200度的眼镜,它的焦距应该为_____m。

凸透;

前;

凹;

发散;

视网膜;

0.5 

(1)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满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之前,原因是晶状体过厚或眼睛的前后距离过长;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近视者应该佩带凹透镜,使光线错后会聚,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以便看清远处的物体;

(3)透镜焦度

凸透镜的焦距为:

掌握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25、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实验时,应使烛焰和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图中物距u应满足()

A.u>

2fB.u=2fC.f<

u<

2fD.u<

f

(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_______(填“前”或“后”)方。

(4)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D.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

(1)光屏;

(2)A;

(3)前;

(4)C

(1)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可使像成在广平的中央;

(2)在图中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应放在大于2倍焦距的位置,故选A;

(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前方;

(4)像成在光屏的前方相当于近视眼,近视眼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能得到清晰的像应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故选C。

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眼睛的视物原理。

敬请批评指正

初中物理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