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案例分析模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5061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电商案例分析模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农村电商案例分析模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农村电商案例分析模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农村电商案例分析模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农村电商案例分析模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电商案例分析模板Word下载.docx

《农村电商案例分析模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电商案例分析模板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电商案例分析模板Word下载.docx

作为京东电商下乡的统管中心,县级服务中心是实现“京东梦想”的落脚点,为广大推广员提供服务、宣传、物料支持,而这些中心则全部是京东直营店形式。

阿里巴巴的农村电商业务叫“村淘”——农村淘宝。

农村淘宝号称阿里巴巴的三大战略之一,阿里计划3-5年时间投100亿元,组建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淘宝服务站。

现在正在全国范围招募村淘合伙人。

村淘合伙人核心使命是帮农民代购淘宝上的商品,从生活用品到生产用品,一应俱全,核心主打的也是“便宜”,村淘合伙人会获得一定比例的佣金。

村淘合伙人还会做网络代售、物流收发和农村金融等赚取服务收益。

中国邮政也在布局农村电商。

邮政搞的是“村邮乐购”农村电商服务站,主打的口号是网购、生活一站搞定。

浙江绍兴的村里小卖部(还兼着卖化肥等农资)挂着有邮政“邮乐”的门头,很醒目。

在小卖部门脸的左手侧则写着村邮乐购所有的服务:

“网络代购”排在第一位,还有农品销售、便民服务、物流配送、普惠金融、创业资讯等服务项目。

阿里巴巴和京东做农村电商的核心模式都是,在县级地方搭建自己的直营公司(县级服务中心),通过团结一批农村中常用手机和电脑,有网购经验的年轻人成为推广员或合伙人,然后提供从技术支持(都是大电商平台,新开个频道即可)、业务培训、运营支持(有钱,砸)、宣传(有钱,砸)、物流(京东自建、阿里菜鸟)在内的全方位支持,新构建一个商业体系。

阿里、京东已成中国电商两大巨头,随着平台上的商家越来越多,阿里和京东的流量压力空前,否则阿里不会以45亿美元收购了优酷土豆,京东也不会联手腾讯。

京东、淘宝构建的新的商业体系显然会对原有的县级、乡村级商业体系有挤压,如此才能让淘宝和京东上的网货在乡村“畅行无阻”。

巨头们的农村电商玩法看似切实可行,但实际消费场景却不容乐观。

还是回到农村电商最末梢,接触真正的农村消费者的农村电商服务站——实际上就是一个个村里的小卖部。

平时,最常见的情景是,那些挂了“农村电商”服务站的店主,聚了一堆人在打牌,用来帮助村民“网购”的电脑高高挂在墙上,是“黑屏”的,如果没有村民主动问起来,店主是不会主动打开,帮助村民做网络代购,昂贵的电脑成了摆设。

农村电商的代购模式为何遇冷?

难道京东、淘宝上的货品不够便宜吗?

京东、淘宝的物流不够便捷吗?

在高频的日常消费品上,也许网货未必比当地的商品便宜。

3、便利不重要,便宜才重要

电商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中流行,是因为城里的消费者加班时间多、交通拥堵、消费时间少,电商购物则物美价廉、足不出门、方便快捷,自然倍受青睐。

而农民或者县城的消费者,因为交通便利(都有电动自行车),工作和生活节奏慢,时间比较宽裕,他们有大把的时间“货比三家”。

在山东聊城冠县,一个中等收入水平的县城,当地的药店店主曾对笔者说过,消费者会因为一个药品便宜1毛钱而骑着电动自行车跑遍全县的药店。

4、正品未必打得过杂牌

无论京东还是淘宝,都强调要把其平台上的正品推介给农民,但我们会发现,在村庄、乡镇,正品一般打不过当地杂牌。

品牌产品,有其全国性的价格体系,不可能因偏远地区的农村消费者消费能力低,就在网上把价格体系打乱。

品牌产品一般集中一地生产,然后通过省、地、县等多级分销体系才进入农民的视野,层层留利润,还有高额的物流成本,价格便宜不了。

即便是电商,也需要经过品牌厂家——京东(淘宝)物流分仓——下面的渠道,按照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部副主任张莉的说法,“有些偏远的农村一个快递需要一个人专门送一天,成本至少都在10-15元之上,而农民接受的物流成本最多也就5元左右。

”我觉得张莉说的都是客气的。

如此高的物流成本,产品通过电商到农民手中的产品一定比当地品牌还便宜吗?

未必了。

而当地商家为了吸引贪便宜的农民,自己还要留一定的利润,必然会进一些非品牌产品,这时正品跟杂牌比就未必有优势了。

5、便宜不一定就能卖货

另外,农民在日常高频消费中“贪便宜”现象明显,但一旦涉及大宗消费,比如电视、电动自行车等,关系型消费则又非常明显。

淘实惠创始人孙伟曾告诉媒体记者,他在浙江农村市场调研时发现,同样一台电视机,在上海卖10000块钱,江苏常州卖10800块钱,常州下面的农村11000多块钱,在京东、淘宝上面,它只卖9300到9600块钱。

但很多农村老百姓,宁可到县城里面的XX电器去买11500的,也不去京东上面买9500元的。

为何农民宁愿线下买贵的也不愿网上买便宜的?

因为农民的知识结构和信任!

我们都知道,淘宝2003年5月成立,经过十几年时间狂轰滥炸式的教育才让有电脑、手机、网络等硬件条件,也会用这些工具的城市消费者习惯电商购物,他们是中国最有购买欲望和购买力人群,即便这样,2013年中国零售总额24万亿,电商才2万亿,占不到10%。

广大农民,一方面没有基本的电脑、网络等环境,即便这两年手机普及,但是他们对手机的基本使用也就是电话,谈不上电商购物,他们对于网络上的虚拟的东西本能抱有“怀疑”态度,更相信眼见为实。

他们更相信村里人都去那买大家电的XX电器店面。

6、得商家者得农民

笔者曾做过广东一家知名日化品牌的销售主管。

在广东西部的一个县级经销商的仓库里,笔者看到了大量的杂牌品牌——比如当地开发区出产的一种洗发水,量大,价格不高,只在附近几个区县销售,是当地知名品牌。

而总部在广州的宝洁公司的产品居然只有最便宜的9.9元的飘柔在当地能卖,其他的诸如潘婷、沙宣等销量就少得可怜。

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跟我一起下乡的销售代表一语道破其中关键——卖宝洁的产品,几乎是进价多少,卖价就是多少,没多少利差,做宝洁的产品分销,纯粹是为了跟零售终端合作方便,最后完成宝洁的年度任务才获取少量的“返利”。

而当地的洗发水企业自知牌子没宝洁大,所以在当地的媒体拼命打广告,把自己弄成知名品牌,同时给经销商数倍的利差,刺激它们推销积极性。

凡是做传统渠道管理的人都知道,商家一定是唯利是图的。

农民的消费零散,金额不高,无论是淘宝还是京东,都不可能在每个村派驻一个自己招聘的全职员工。

它们能做的也只是招募“推广员”,按绩效考核,让他们每人管理几个村庄的小店店主,日常发动农民网上购物。

所以,所有做农村电商的,到最后都要依赖一辈子都扎根在当地,跟村民相熟的小店店主。

如何激活这些店主?

这些店主习惯做坐商,帮农民在网上代购,其实于他们而言是不经济的:

农民刚开始网购,操作复杂,网购订单量少,利也少,有那份闲工夫还不如打牌去;

小店店主也会担心电商冲击其传统的生意——当产品价格都透明了,店主还赚什么钱?

这种要改造整个县域(农村)生意生态的玩法肯定只能淘宝和京东去干了,什么时候能干出成果来,不知道!

作为农村电商的创业团队如果在这方面跟巨头死磕,那是找死。

除了让小店店主代购(不靠谱),代卖当地农民的特产(所谓的上行)看似是不错的方向,但真的没几个小店店主有这个能力,代售不是简单地把商品搬到网上,还涉及到团队、运营、营销等,没有一定的网上卖货经验基本很难有成效。

除非像一亩田一样,自己变成一个卖农产品的B2C平台,做农产品爆品销售,买单者是城里的白领。

县域商业生态落后,比如小店店主每天只能靠“心算”和纸笔来记录自己店里卖出的商品数,货估摸卖得差不多了,摸出一个小电话本,打一通县里经销商的电话让其送货。

而根据笔者做销售的体验,县里的经销商也基本是靠经验估算——隔一段时间某个区域的零售终端需要补货了,据经验配各种商品,“卖不完”拉回来。

有没有可能给县域的经销商和下面的零售终端开发一套基于手机端的订货和发货管理系统,同时搭建一个县域物流网络?

有创业团队这么做。

农村电商创业公司淘实惠创始人陈伟脱胎于阿里,他知道淘实惠如果做代购代卖模式,打不过阿里、京东,而且代购代卖模式经过实践证明效果并不明显。

淘实惠选了一个讨巧的切入方式——到县域找到一个当地人脉和商业资源丰富的商家成为“合伙人”(发货最高频的饮料经销商最合适),利用淘实惠的移动系统,把农村里的小店店主订货需求整合,再在县里把负责配货的县域经销商货源做整合,统一物流配送。

淘实惠要做的是把当地商圈老大尽可能圈在手里,通过他自组织激活县域零售生态。

这提高了各方的生意效率。

原来县域里每个条线的经销商各自配送,比如日化的经销商,饮料的经销商,都要自己买车、养车,每一趟配送,货车空间利用率不够高。

一旦来自农村小店店主的订单能精准汇总,县域的淘实惠合伙人就能反向整合县域经销商的所有货品,保证配送的货车“满载”下乡,整个县域零售经济的运行效率大幅提升。

淘实惠CEO孙伟打算靠这种模式完成10万个村的覆盖。

而小店店主一旦通过淘实惠的这套系统提高了生意的效率,小店店主就愿意变成农村电商OSO的那个S。

7、农村电商的核心是服务和连接

上文提到,农民因为知识结构、信任等原因,对电脑、手机等的电商化使用存在障碍,所以要想让线上电商的O与线下农民的O连接起来,中间要有服务者,或者叫连接者。

换句话说,做农村电商,要干掉服务广大农民的传统县域生意生态,让网货在农村畅销,难度很大。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读书、打工等途径,聚集在城市,村里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购买欲望和能力都严重不足。

所以,农村电商的思路应该转过来,农村电商,花钱的还是城里人,享受的是村里人。

平时,有人通过直接在淘宝、京东下单,把产品快递回家,不过太静悄悄了,不够体面,也不符合农村消费的特点。

最好的场景应该是,比如村里XX老人过生日,生日当天,远在北京的儿子通过移动端买了一份精美的礼品,然后委托村里人头最熟的小店店主,大张旗鼓地送给自己的母亲,小店店主会让村里所有人最快时间知道,XX的儿子从北京送来了寿礼。

这种服务就不是简单的卖货,而是把城乡的情感都连接起来了。

这才是农村电商让人激动的地方。

不过,要做到响应范围足够广、速度足够快,需要把10万家以上的农村小店店主抓在手里,让他们愿意服务,并赚到足够多的钱,这对任何一家公司都是巨大挑战。

这张网一旦铺好,接下来卖什么都可以了:

广告、金融等。

 

农业电商风起云涌,如何get正确进入姿势?

经基本形成,农村电商是一片有待开发的处女地,未来的电商PK则会在农村市场展开。

中国有着近8亿的农村常住居民,又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度,生产力和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近年来,国务院不断出台一号文件推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尤其今年提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并且中央财政安排了20亿“红包”资金进行对口扶持,扶持力度可见一斑。

“互联网+”风潮正向农村市场席卷而来,农业电商会成为又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互联网巨头总是先行一步,去年京东的“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和淘宝“生活想要好,赶紧上淘宝”深入农村的刷墙广告红极一时,已经表明这两家在向农业电商领域布局,农业电商领域的“第二战场”即将开启。

在具体模式上,京东更重视末端生产者,并且构建了双向物流和供应链体系,而阿里只承担了销售平台的作用,这和它们已有的发展路径是一致的,京东的模式会更重一些。

除了巨头进入之外,村村乐和一亩田算是农业电商项目的佼佼者。

村村乐,起源于农村刷墙广告,在家电下乡政策中开始转型,不断深入扎根农村。

创始人胡伟打造的“网络村官”(站长)管理模式增加了村村乐与农民之间的黏性,最终使它成为非常接地气的农村O2O电商平台,在今年被VC估值达10亿元。

一亩田则是专注解决城乡信息不对称,从早期农产品的供求资讯深入到交易环节,与县域合作抢占农产品资源,先从公益入手再决定收益,在B2B模式上可以称的上是农产品领域的阿里巴巴。

农业电商才刚刚起步,初创公司若加快脚步指不定也能赶上农业电商这趟列车。

本文整理了72个农业电商领域的初创项目,接下来会从初创项目的角度对农业电商行业进行初步的盘点分析。

一、从发展模式看:

1、类传统电商模式

此种几乎把传统电商B2B、B2C模式照搬过来,做平台销售各类农产品,发展难点在农产品上游的采购和物流。

常见的解决办法是依托于当地农产品收购商,不过要深入农村并了解农村情况,但通过农产品收购商得来的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毕竟这些农产品多为散户种植培育。

另一种就是自建农业基地,专门种植农产品,然而投资成本相对较高。

物流方面,包括自有物流和第三方物流,都有一个共同缺点是成本太高,主要是因为农村道路交通不便。

由于类传统电商的差异性不明显,未来此种农业电商之间竞争会比较激烈,甚至出现企业兼并或者破产。

此类电商模式有旭农网、云牧商城、我是农民等农业电商项目。

2、产品细分化的垂直电商

该类模式以一种或一类农产做为切入点,会围绕所销售产品展开。

但垂直电商应是“少而精”,在产品上需不断推出新意。

另一方面,可从服务方向着手,比如茶叶电商除过卖茶之外,也能向消费者提供泡茶讲解。

长期发展上,还是要视农产品质量为发展资本。

垂直电商的客户一般是在垂直领域有研究的人,因此垂直电商在该领域的专业知识素养必须过硬。

珍药材和茶马网这类项目就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垂直农业电商。

与综合类农业电商相比,垂直电商的专业化、精细化程度高,然而其生存能力不如综合类电商。

未来可能会有垂直电商像当当那样转向综合农业电商。

3、依托已有电商平台的特色品牌

由于自建平台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有些农业电商项目,尤其是扎根于农村的项目会选择现成平台进行农产品的销售,一般选择的平台以淘宝或者微店为主,这两个平台受众较广,而且有绝对的知名度和服务保障,对于初创公司来说,甚至比自建平台更便利。

一般来说,采用这种模式的农业电商,基本是以贩卖当地特色农产品为主,比如黔农谷,就是以罗甸的火龙果为卖点。

比较特殊的是野谷地团队,在创造去年一周卖完90吨赣南脐橙、今年单日卖荔枝2万斤的销售奇迹,打响了名气,进行千亩富硒水稻田的众酬项目,微店商品也以多地特色农产品为主,比如兴十四村的杂粮,山西嘎啦苹果等。

这种模式便利性强,然而在品牌的发展和扩张上会略显后劲不足。

4、结合线下农场的生鲜配送O2O 

这类模式一般都是商家建立自有农场或者与农场达成长期合作关系,配送的主要产品以蔬菜瓜果为主,从产品生产、储存、销售、运输、配送等全方面着手,提供一站式服务。

这类农业电商的卖点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农产品,迎合了现在人们的实际需求,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这类模式在北上广等城市较多,农场多在郊区,便于运输,而且toBtoC都有,比如卖菜先生就是专为饭店菜馆提供原材料,而五百家是专门针对家庭和个人,甚至征求大家意见进行蔬菜种植。

其他还有开鲜农场、农夫公社等项目。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类项目并不是真正的农业电商,因为它的重点是迎合城市人群的需求,而商家和传统农村并没有深入关联,只能算是一种“非主流”的农业电商模式。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分析初创型农业电商项目,以期对这个领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二、从发展时间看:

这里整理的是从2007年到2015年的项目。

从成立时间看,图中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点,2010年之前只有4个农业电商的项目,发展几乎是停滞的,而2010年之后,不仅整体数量增加,而且有一个明显的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14年,初创项目共达31个之多,几乎占了总项目的一半。

这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政策对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从增长幅度上也能看出农业电商成为当前互联网+领域的重头戏,所以前仆后继的人也越来越多。

三、从地区分布看:

一方面,农业电商在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

从搜集到的初创农业电商项目来看,以华北22个农业电商项目为最,占去了农业电商总数近三分之一,然而而华北涉及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内蒙古,五省中北京农业电商项目有21个。

最少的则是西北,为4个,但全部坐落于陕西。

北京有着良好的创业环境,加上白领人群居多对生活质量要求高,原生态的农产品就有市场需求,因此,北京的农业电商多围绕着生鲜食品、有机农业的主题。

另一方面,地区之间的农业电商发展程度不尽相同,华北华东地区明显比西北要发达。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华北华东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于西北,北上广的的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互联网创业相对容易,因而电商的发展程度要比西北高。

2、华北华东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而西北地广人稀没有足够大的市场支撑农业电商发展,以地理因素来说更适合做产出地。

3、西北地区的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够强,导致农业电商的推广速度迟缓。

四、从经营范围来说

明显可以看出生鲜食材是创业者们更愿意去涉及的一个领域,占到了所有项目的35%,主要是因为针对城市用户,并且所处区域以北上广等发达城市为主,生鲜食材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从信息整理中可以看出,这类电商多是自有农场,或者是整合城市周边的农场资源,进行规模化合作,很少有真正意义上从农村出来的。

排第二位的是各类农产品,综合性较强,但大部分几乎照搬传统电商网站,定位模糊,没有明显的农业电商的风格。

第三位的是土特产,这也是最接地气的经营内容,具有地域局限性,但如果好好经营又易于形成地域特色。

其他值得注意的,还有土地流转这一块,由于去年新的土地政策出来,土地流转处于全面提速阶段,而农业电商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信息透明度,因而土地流转说不定会是农业电商领域的下一个热点。

农业电商是以农产品为中心展开的,农产品就是农业电商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农产品要进过种植、培育、采摘(挖掘)、分拣、质检、储存、包装、营销、干线、配送、售后等环节,所以各个环节都是农业电商发展可参考的方向。

不过,农产品受地域的影响,差异性非常明显,未来农业电商的地方特色会逐渐显现出来。

然而,一些巨头电商公司也会出现,但始终不能完全称霸农业电商行业。

这与城市电商发展规律基本一致,看上去相同的电商企业,多少还是会有一些差异性,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简单地说,农业电商真正繁荣的时候还没有到来。

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基础设施落后,有成功经验的人不是很多,两大巨头也才刚下海。

投资农业风险过大,统计的项目中只有一亩田和云农场拿到基金投资,当前投资者还处于观望状态,投资农业的热情不高。

凡是有点名气的农产品想走互联网模式都在做众筹或者认捐,依托的是传统的大电商平台。

只有农村的基础设置完善,容易进行物流和产业链架构,农业互联网化会真正繁荣。

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代价不是一个阿里巴巴能解决的,这是国家政府真正考虑要做的事情。

农村电子商务

一、概念

农村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农产品品质体现,必须借助地域特色找出差异化,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

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配合密集的乡村连锁网点,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降低农村商业成本、扩大农村商业领域、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获利者,使商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

诚信问题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障碍;

我国电商的供应链、运输链、信息链、服务链等配套环节还很不完善,支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各大平台亟待健全。

张近东建议政府重点培育一批传统的大型流通企业自建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推进大型流通企业电子商务经营向纵深发展,形成技术改进、体系升级、价值创造和资本吸引的良性循环。

二、内容

(1)网上农贸市场。

迅速传递农林渔牧业供求信息,帮助外商出入属地市场和属地农民开拓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

进行农产品市场行情和动态快递、商业机会撮合、产品信息发布等内容。

(2)特色旅游。

依托当地旅游资源,通过宣传推介来扩大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从而全方位介绍属地旅游线路和旅游特色产品及企业等信息,发展属地旅游经济。

(3)特色经济。

通过宣传、介绍各个地区的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和相关的名优企业、产品等,扩大产品销售通路,加快地区特色经济、名优企业的迅猛发展。

(4)数字农家乐。

为属地的农家乐(有地方风情的各种餐饮娱乐设施或单元)提供网上展示和宣传的渠道。

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制作全市农家乐分布情况的电子地图,同时采集农家乐基本信息,使其风景、饮食、娱乐等各方面的特色尽在其中,一目了然。

既方便城市百姓的出行,又让农家乐获得广泛的客源,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5)招商引资。

搭建各级政府部门招商引资平台,介绍政府规划发展的开发区、生产基地、投资环境和招商信息,更好的吸引投资者到各地区进行投资生产经营活动。

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为此,一要扩大电商在农业农村的应用。

鼓励社会资本、供销社等各类主体建设涉农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在促进工业品下乡的同时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

优先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开展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增加就业和增收渠道,推动扶贫开发。

二要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

完善交通、信息、产地集配、冷链等相关设施,鼓励农村商贸企业建设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配送等,提高流通效率。

三要营造良好网络消费环境,严打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

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鼓励通过网络创业就业。

四要加大农村电商政策扶持。

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担保贷款及贴息。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网上支付、供应链贷款等产品,简化小额短期贷款手续,加大对电商创业的信贷支持。

让亿万农民通过“触网”走上“双创”新舞台。

一、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对策

1、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给予广泛而有力的引导和支持,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电话等多种通讯手段,建立起覆盖郊区县、乡镇、村的农村信息网络。

建立各级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引导和培训农民使用各类信息设施,掌握电子商务的各项技能。

2、建设高质量的农村电子商务的平台

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大量的多元化信息服务,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农业产业化的资源、市场、生产、政策法规、实用科技、人才、减灾防灾等信息;

同时,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网上交易的平台,支持B2B、B2C、C2C等多种交易模式,降低企业和农户从事电子商务的资金门槛,培育、扶持农村电子商务企业。

3、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应逐步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村电子商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完整的产业链。

4、开展农村信息化知识培训,培养信息人才

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结合其它通讯手段,大力实施远程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