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激素的调节》同步练习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34385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激素的调节》同步练习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通过激素的调节》同步练习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通过激素的调节》同步练习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通过激素的调节》同步练习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通过激素的调节》同步练习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过激素的调节》同步练习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

《《通过激素的调节》同步练习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激素的调节》同步练习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过激素的调节》同步练习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

C.肌糖原的分解D.肝糖原的分解

4.C肌糖原是能量的利用形式,不能直接将分解成的葡萄糖进入血液。

5.(改编)关于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既能减少血糖的来源,又增加了血糖的去路

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D.糖尿病人可以通过口服胰岛素进行治疗

5.D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6.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后,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大量消耗,此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活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A.胰岛A细胞的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

B.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活动都加强

C.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活动都减弱

D.胰岛A细胞的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的活动加强

6.A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后,血糖会降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所以胰岛A细胞的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

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相互拮抗,共同维持了血糖的稳定

B.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这属于反馈调节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垂体

D.切除甲状腺后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会升高

7.B胰岛素是降血糖,胰高血糖素是升血糖,两者属于拮抗作用,A项正确;

胰岛素的作用是降血糖,血糖降低后进胰岛素的分泌会较少,B项错误;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释放较多的促甲状腺激素,C项正确;

切除甲状腺后,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很低,通过负反馈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较多的促甲状腺激素,D项正确。

8.下列不属于激素调节的特点的是()

A.微量、高效B.通过血浆、淋巴等体液运输

C.催化和提供能量D.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8.C激素既不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二、非选择题

9.(改编)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CO2+H2O+能量

糖类

 ②

 ③

①        ⑤

血糖

分解       合成

转变       转化

尿糖

④mg/dL

 

(1)清晨静脉取血液测定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的空腹血糖浓度。

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和。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在该细胞的和这两种细胞器中进行加工的。

(2)图中①过程是,小肠内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方式是。

(3)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⑥⑦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合成

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4)能够促进②分解的激素是和,能够抑制③转变的激素是。

当④达到mg/dL时,会出现尿糖现象。

9.

(1)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内质网高尔基体

(2)食物的消化吸收主动运输(3)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糖原脂肪、某些氨基酸等肝脏和骨骼肌(4)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胰岛素160

10.(改编)以下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TRH是的简称,激素

的简称是。

TRH的靶器官是。

(2)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它是通过运输到靶细胞而起作用的。

在寒冷的环境中,甲状腺激素能提高,使机体产生更多的,以抵御寒冷。

(3)

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对垂体和下丘脑起作用。

(4)摘除小狗的垂体后,小狗的甲状腺功能也衰退,其原因是;

切除狗的甲状腺后,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代谢活动将。

(5)婴幼儿时期若分泌过多容易患巨人症,分泌不足容易患呆小症。

10.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S垂体

(2)几乎体内所有的细胞体液(血液)细胞代谢的速率热量(3)反馈抑制(4)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增加减弱(5)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细胞

靶细胞

C细胞表面受体D细胞内受体

信号分子

细胞内受体

细胞表面受体

细胞质膜

AB

1

2

3

11.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

下图A、B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C、D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人体内图A所示过程中的信号分子最可能的名称为。

那么参与这类物质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肯定有(不得少于两种)。

(2)如果图A过程表示的是胰岛素分子对机体的作用过程,那么胰岛素分子主要通过[1] 

运输途径到达所作用的靶细胞,主要的靶细胞有(不得少于两种)。

(3)根据C、D可知靶细胞上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两种,一类是细胞表面受体,一类是细胞内受体。

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的部位是细胞膜的特性以及信号分子的化学性质有关。

下列所列物质属于信号分子并且通过细胞内的某些物质选择性的识别和结合而实现的是

A.唾液淀粉酶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呼吸氧化酶

(4)如果图B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那么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组成结构来看,[2]应该属于 

接受[3]所释放物质的主要是该靶细胞膜上的物质。

(5)细胞完成信号应答之后,要进行信号解除,终止细胞应答。

已知[3]所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该靶细胞发生兴奋分泌唾液,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2]持续性兴奋 

B.靶细胞持续性兴奋并分泌唾液

C.[2]持续性抑制 

D.靶细胞持续性抑制不再分泌唾液

11.

(1)激素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只要合理即可)

(2)血液循环肝脏细胞、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3)B(4)传出神经糖蛋白(5)B

能力提升

1.篮球运动员姚明的“佳得乐”运动饮料广告词:

“解口渴,更解体渴,佳得乐。

”其中的“解体渴”主要是指( )

A.饮料中含有大量水,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

B.饮料中含有葡萄糖,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

C.饮料中含有大量水和少量无机盐,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和无机盐

D.饮料中添加的葡萄糖和无机盐,能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和无机盐

1.D“解口渴”指饮料中含有大量水,补充因运动散失的水分。

在运动过程中,还要消耗大量能量和流失大量无机盐,饮料中富含能源物质和无机盐,所以又可以“解体渴”。

2.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

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

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

该实验不能说明()

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B.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2.C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说明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也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

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这说明胰岛素来自于胰腺。

3.(08理综Ⅰ)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白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3.A在设计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为胰岛素;

根据实验设计的自变量加法原则,不注射胰岛素(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的一组为对照组,注射胰岛素的一组为实验组。

实验思路为:

观察两组小鼠在不同自变量处理后的表现状态,然后使注射葡萄糖,确认相应症状的发生是因为血糖浓度降低所引起。

4.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激素

受体

代谢改变

生理反应

失活

胰岛A细胞

刺激X

(+)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

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其中②结构位于大脑皮层

C.靶细胞的“受体”是糖蛋白

D.靶细胞接受激素的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浓度上升

4.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也可以通过下丘脑到胰岛A细胞,所以A项正确;

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其中①、③是相关神经,②是下丘脑,下丘脑不在大脑皮层上,所以B项错误;

细胞膜上的受体多数是糖蛋白,所以C项正确;

提高血糖的直接途径是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变等,所以D项正确。

5.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5.B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所以连续饲喂甲状腺激素的小鼠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6.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性激素的共同点是()

A.元素组成相同B.合成部位相同C.生理功能相同D.运输途径相同

6.D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性激素都是激素,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器官),所以它们的运输途径相同。

7.(多选)右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时间

营养物质

mg/dL

120

100

80

B

A

C

D

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

B.AB段肾上腺素分泌量逐渐增加

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分解补充

7.AC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的范围是80~120mg/dL,A项正确;

AB段分泌量逐渐增加的是胰岛素,肾上腺素是升血糖,B项错误;

在BC段,血糖合成糖原、转变成非糖物质和氧化分解等,使血糖含量下降,C项正确;

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等的补充,肌糖元不是血糖的来源,D项错误。

8.(多选,改编)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甲状腺

垂体

下丘脑

①③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下丘脑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8.AB③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A项正确;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由于负反馈调节,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②(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B项正确;

图中有两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即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调节,C项错误;

垂体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物的生长,下丘脑不能,D项错误。

9.胰腺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腺体,其中分布有血管和神经。

胰腺中有两类组织,一类是腺泡组织,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

另一类是胰岛组织,分散在腺泡细胞当中。

请根据下面实验回答问题:

假设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假设一:

胰液的分泌只是由神经调节引起的。

即进食后产生的胃酸(盐酸)刺激小肠神经,将兴奋传递给胰腺,促进胰液分泌

A.电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经

少量分泌胰液

B.把适量稀盐酸从狗小肠的上端注入狗小肠腔内

大量分泌胰液

C.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内

不会引起胰液分泌

D.切断所有支配胰腺的神经,把与B

组等量的稀盐酸从狗小肠的上端注入

狗小肠腔内

假设二:

在胃酸(盐酸)作用下,小肠粘膜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输送到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A.剪取甲狗的小肠(短时间内有生物

活性),刮取粘膜并用稀盐酸浸泡,把

浸出液中和过滤后注入乙狗的胰腺静脉血液中

B.对照实验

(1)假设一的实验结果:

胰液的分泌不只是由神经调节引起的,还可能与有关。

(2)假设二的对照实验的处理方法是,假设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假设二A中盐酸的作用是

(3)上述实验证明胰液的分泌过程是由调节完成的。

(4)当人们知道胰腺内的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后,试图从磨碎的狗的胰腺组织中直接提取胰岛素,但均未成功,其原因是。

9.

(1)盐酸刺激后小肠产生的分泌物

(2)刮取从未经过盐酸刺激的狗的小肠黏膜并磨碎后,将提取液注入实验动物的血液中,检测胰液分泌情况不会引起胰液分泌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促进胰液分泌的某种化学物质(3)神经和体液(4)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将胰岛素分解

10.(改编)在下图中,左图所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位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右图表示a激素信息传递的一种机制。

请回答:

血糖降低血糖升高

胰腺

⑤ba

⑥⑦⑧

肝肌肉全部组织

细胞膜

a激素

①②

(1)当血糖升高时,通过②过程,使a分泌量增加,a是,由细胞释放,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

a分泌量增加时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

(2)a在降低血糖过程中具体的作用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通过 过程(填图中数字序号)促进血糖的利用、转化为糖原;

二是主要通过⑥抑制。

(3)图中b激素是,是由细胞释放的,它与a激素的作用关系表现为      ,a激素和b激素的作用结果都会反过来影响各自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

(4)Ⅱ型糖尿病人的a激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请据上右图激素作用的机制分析Ⅱ型糖尿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

10.

(1)胰岛素胰岛B细胞胞吐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2)⑥⑦⑧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3)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拮抗关系反馈(4)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正常(或a激素不能和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或控制细胞膜上受体蛋白的基因突变所致。

11(改编))分析以下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

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1)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号家兔。

(2)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号家兔:

若②号家兔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原因是。

实验二:

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下图。

(3)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原因是。

(4)图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

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通过检测注射前后期周围血液中的浓度变化来确定。

11.

(1)①和⑤

(2)②增加血糖含量过高,在排出糖的同时,带走更多的水,导致多尿(3)降低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4)胰岛素胰岛血糖素

12.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

(1)在上述实验中设置A瓶的目的是,说明了培养基及培养过程不会产生TSH。

(2)将A瓶分别与其余的装置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A与B、C瓶比较得出:

下丘脑不能分泌TSH;

垂体能分泌TSH;

②A与C、D瓶比较得出:

③A与C、E瓶比较得出:

(3)如果研究者想进一步研究在活体实验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含量对TSH分泌的影响,应如何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步骤(提供实验大白鼠、甲状腺激素、注射器及其他必需的材料和器具):

①挑选生长期、大小、性别的实验大白鼠10只,随机分成两组;

②一组正常饲养,一组;

③一段时间后,检测TSH的含量,分析结果。

答案:

(1)作为对照

(2)②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垂体分泌TSH ③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TSH

(3)①一致②饲喂等量的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食物 ③分别抽取两组动物的血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