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4025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设有巡守工的桥梁,应在有水季节每日上午八时观测水位一次,并填写水位观测记录。

在汛期,应增加观测次数,找出当年最高水位及其发生日期。

2.其他排洪桥涵应设洪峰观测水尺,指派专人记录当年最高洪水位。

工务段应根据水位观测记录,定期绘制水位曲线图。

第4.2.5条洪水通过情况的观测:

1.洪水通过时,应观测水流流向、流速,以及有无旋流,斜流、流木、漂浮物等情况,同时应监视墩台、调节河流建筑物、防护设备和桥头路基是否正常。

对排洪能力不足和墩台稳定有疑问的桥涵,应特别加强观测。

2.对冲刷严重的墩台,可在该处设置自动记录的测深装置或在洪水通过时使用铅色进行测深,必要时使仪器测深。

3.洪水过后,须立即检查河道、河床、备、调节河流建筑物和桥头路基的状态。

第4.2.6条结冰及流冰观测:

1.结冰初期,须观测结冰时间、封冰情况和气温、水温、风力及风向。

2.结冰期,须经常观测冰层厚度、河面及河岸处是否结冰、有无冰槽(亮子)及水温、气温。

3.解冻期,须观测水位、冰层厚度、冰色及冰槽(亮子)的变化;

冰层初期移动时间,流冰密度等;

并测水温风向,以判断流冰的可能及流向。

第4.2.7条位于泥石流区的桥涵,应注意检查泥石流动态,谷坊内储量和冲积扇的变化。

第三节经常检查

第4.3.1条对桥隧设备状态变化较快和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部位应经常检查。

长大桥隧由巡守工负责,其他设备由工区组织进行。

第4.3.2条对钢轨伸缩调节器应每日检查两次,并记录好气温、轨温、伸缩量及轨距、轨向、水平变化情况。

第4.3.3条工长每月应对钢梁桥、混合桥(钢梁部分)和其他重要桥隧设备(由工务段规定)检查一遍;

每季至少对厂区管内设备检查一遍;

在每座桥隧维修时,应组织工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第4.3.4条领工员每季应有计划地对管内桥隧设备进行检查,做到每半年全面检查一遍。

第4.3.5条对使用年久及有严重病害的桥隧建筑物,应按规定指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井作好记录,建立观测台帐,

第4.3.6条工长、领工员对每次检查情况,应认真填写《桥隧检查记录簿》(工桥—1)。

发现重要病害或病害发展较快时,应及时逐级上报必要时绘制病害示意图,记入桥隧登记簿或桥隧专卷内。

第4.3.7条工务段长应有计划地检查长大、技术复杂及有严重病害的桥隧设备。

第四节定期检查

第4.4.1条春融及讯前,应对桥隧涵的排水、泄洪及渡汛防护的没施进行一次检查。

秋季(三季度),应对桥隧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据以拟定病害整治措施、安排设备改善计划,确保行车安全。

第4.4.2条检查工作由工务段根据铁路局的要求组织进行。

长大桥隧及重要设备,工务段长必须亲自检查,铁路局应有重点地进行检查。

第4.4.3条对设备各部分的技术状态,应按表4.9.1及表4.9.2的规定,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必要时用仪器检测或试验,以查明各种病害情况及发生原因。

第4.4.4条工务段根据秋季检查结果,对每座设备填写《铁路桥隧建筑物秋检评定记录表》(工桥—2),凡Ⅱ级失格桥隧建筑物应填写《失格桥隧建筑物明细表》(工桥—3)并汇总填写《桥隧建筑物状态报告表》(工桥—4),提出病害发生原因、增减情况等状态分析报告,铁路局审查汇总后于10月底报铁道部。

《存梁清查年报》(工桥—5)应随同秋检资料一起报部。

第五节临时检查

第4.5.1条临时检查是当设备遭受地震、洪水、台风、火灾及车船撞击等紧急情况或发生突发性严重病害时,为及时得到结构物状态的信息而进行的检查。

临时检查由工务段组织进行,必要时由铁路局组织进行。

第六节 

 

 

专项检查

(一)限界检查

第4.6.1条重要线路的桥隧限界每五年、其他线路的桥隧限界每十年检查一遍,应根据检查结果绘出每座桥隧综合最小限界图。

铁路局并应绘制管内各区段桥隧综合最小限,界图,报铁道部。

当发现建筑物有变形或修理加固后,应立即检查该建筑物的限界。

如影响原有最小尺寸时,应修正限界图并报铁道部。

注:

各类检查架检查时,半径小于800m的曲线地段桥隧限界应按下列加宽公式折减后绘制:

C=L2/8R

式中C——曲线内外侧加宽量(m);

L——货车转向架中心销间距离(常用干板车为9350mm);

R——该区段内桥隧的最小曲线半径(m)。

(二)挠度和拱度测量

第4.6.2条凡跨度在40m及以上的钢梁,由工务段负责至少每三年测量挠度和拱度一次(固定测点位置)。

对有病害的钢梁、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应力混凝土梁挠度和拱度的测定由铁路局确定。

测量挠度时,可先测动荷载所产生的挠度,必要时再复测静荷载所产生的挠度。

(三)断面及平面测绘

第4.6.3条凡钢桁梁、箱形钢梁、刚构(包括斜腿刚构)、系杆拱桥、斜拉桥和跨度大于20m的拱桥等应备有准确的纵断面和平面图;

隧道应备有准确的纵、横断面图(隧道衬砌厚度不明时,应钻孔探明)。

重要线路的桥隧每五年、其他线路的桥隧每十年须重新测绘一次,在进行修理或加固后也应重新测绘。

第4.6.4条测量桁梁纵断面可在弦杆节点或离弦杆中心一定距离的横梁上设置测点,在测点上架设水平仪测出各测点的标高后绘制。

施测前应对梁端上下游测点进行闭合。

测量桁梁的平面,可在离弦杆中心一定距离的横梁上设测点,在梁端上设经纬仪对准另一端测点,再分别量出各中间测点高这一视线距离,即可绘出上下游桁梁平面。

同样可绘出桁梁中心和桥上线路中心的平面。

为有利多次测量进行比较,测点必须固定。

第4.6.5条测量隧道各段衬砌的纵断面和平面,一般可在拱顶及边墙(轨面上约1m处)的固定测点下进行水准测量,并测量两边墙上相同高度固定测点间和拱脚水平线上的宽度。

有变形的隧道各段衬砌的横断面可安设单点锚杆式位移计定期进行测量。

(四)墩台变形及基础病害检查

第4.6.6条墩台变形测量:

1.特大桥及病害严重的桥梁,对其墩台均应进行下沉或位移的观测。

为求得各墩台位移和下沉的绝对值,墩台标高应与桥梁附近国家水准点相联系,基准线在观测区以外应有控制系统。

观测工作一般每年一次,经多年观测基本稳定时,可每隔若干年观测一次。

观测资料应妥善保存并积累绘制出图表,以分析了解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2.固定观测点的设置——固定测点一般应设在墩台顶面的两端,使全桥能通视。

为保证观测精度,应设置强制归心装置,其“标心”既是仪器固定点,又是垂直位移和平面位移的观测点。

3.为正确掌握墩台所发生的微小变形,观测应尽可能使用精密仪器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大跨度桥梁观测墩台间距离的变化可使用激光或者雷达测距仪等。

第4.6.7条墩台基础类型和埋深不明时,应采用挖验、钻探、物探、声波、遥感等探测技术予以查明。

第4.6.8条检查墩台及基础是否存在严重病害,可通过测量墩台顶水平横向振动,与同类型墩台相比较,观测其波形、振幅和频率来判定。

检查桥墩水下墩身和基础有无裂损、冲空时,可使用水下电视或摸探。

第七节 

检查重点

(一)钢结构检查

第4.7.1条钢结构应重点检查:

1.杆件及其联结铆钉、螺栓、焊缝的伤损状态及其发展情况;

对老龄化钢梁,要特别注意严寒季节发生杆件裂纹和断裂。

2.大跨度下承钢桁梁伸缩纵梁端横联结处,上承板梁支座位置不正时,应检查支座上下翼缘角钢是否有裂纹。

3.结合梁应注意混凝土与钢梁联结部位的共同作用是否良好。

4.对塔架墩台应注童水位升降部位是否锈蚀、裂纹,水下部分应注意摸探。

5.对钢梁角落隐蔽部位,特别是纵梁上翼缘桥枕压着部位应注意锈蚀的检查。

检查可使用探伤仪器、化学药剂和手工结合进行,

第4.7.2条栓焊梁、铆焊梁、全焊梁应重点检查:

1.纵梁与横梁及主梁与横梁联结处的母材、焊缝强度螺栓及铆钉。

2.受拉及受反复应力杆件的节点及联结系节点的高强度螺栓及铆钉。

3.对接焊缝。

4.受拉及受反复应力杆件上的焊缝及邻近焊缝热影响区的钢材。

5.杆件断面变化处焊缝。

6.联结系节点及焊缝。

7.加劲肋、横隔板及盖板处焊缝。

8.加劲肋未顶紧上下盖板时,腹板上加劲肋两端焊缝处。

9.工厂手工焊及气割部位。

第4.7.3条高强度螺栓、焊缝、铆钉的检查方法:

1.高强度螺桂,焊缝的检查方法详见附录。

2.铆钉检查可用锤检目视法,即用检查小锤(0.3~0.4kg)敲打钉头。

如发现震手或钉头周围流锈时,就是松动铆钉。

当钉头四周油漆开裂时,也可能是松动铆钉。

发现松动应做出标记。

检查时,应特别注意以下部位:

(1)钢梁联结系的联结铆钉。

(2)纵梁与横梁及主梁与横梁联结角钢上。

(3)承受反复应力杆件(如桁梁斜杆)的节点上。

(4)纵梁或上承扳梁上冀缘角钢的垂直肢上。

(5)钢梁和支座联结铆钉。

(二)圬工渠拱及墩台检查

第4.7.4条对圬工梁拱应重点检查观测:

1.钢筋混凝土梁钢筋锈蚀、混凝土溃碎、脱落情况;

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及部分预应力棍凝土梁横隔板裂纹和顺主筋方向的水平裂纹,缝宽超过限值的垂直裂纹及斜裂纹的变化和发展,并绘制平面展示图。

2.悬臂梁的锚梁和集梁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技术状态,并检查受拉部位有无裂纹。

3.连续梁和刚架桥应着重检查有无因墩台发生不均匀下沉所造成的裂纹以及支座的状态。

4.装配式梁拱及预应力混凝土串联梁等应检查各联结部位在动荷载作用下有无开裂。

5.拱桥的拱固有无纵向裂纹,拱顶及1/4跨度附近有无横向贯通裂纹;

边墙及拱圈在拱脚附近有无外臌开裂等。

6.空腹式钢筋棍凝土拱桥应检查拱肋以及拱上结构的立柱在上下联结处有无裂纹、吊杆和系杆有无裂纹;

大跨度拱桥应着重检查拱肋有无掉混凝土、钢筋锈蚀等。

7.斜拉桥应定期检查缆索索力或频率的变化,缆索防护是否完好,缆索锚具有无变化,索塔在恒载和活载情况下的纵横位移和振动以及缆索与梁体联结处动、静载下挠情况。

8.无碴无枕梁桥面应检查螺栓锚固是否牢固,扣件及轨下弹性垫层使用是否正常,桥头与线路衔接状态是否良好。

9.圬工梁拱发现渗水、流白浆或漏水时应检查防水层和泄水管状态是否完好。

10.每年应安排计划,对污工梁拱中性化深度进行检测。

11.预应力混凝土梁上拱度变化及桥面道碴厚度不均情况。

12.梁体与桥台胸墙、相邻梁端、相邻跨人行道是否顶紧,能否自由伸缩。

第4.7.5条对圬工墩台应重点检查观测:

1.墩台应进行裂缝、腐蚀、倾斜、滑动、下沉、冻融、空洞等病害的检查。

2.高桥墩须观测墩顶位移。

高墩曲线桥,应注直线路与梁跨中线、梁跨与墩台中线所造成的叠加偏心对墩台的不利影响。

对砌体高墩应注意墩身受拉而产生的裂纹及其发展。

3.柔性墩应检查有无水平裂纹和斜裂纹,双线及多线桥墩两线间有无裂纹,并应经常检查支座状态和定期测量墩顶位移及桥上线路有无异常。

4.空心桥墩应测定内外温差,注章因温度变化造成裂纹的发展。

当发现裂纹内外对应时,应查明裂纹是否贯通。

还应检查因进水而造成的冻胀裂损。

5.桩柱式桥墩应检查不均匀下沉而产生的墩顶剪切裂纹。

锚定板桥台应检查肋柱、锚板有无裂损、下沉和外臌。

6.拼装式板凳桥墩应检查所有接头部位,特别是顶帽与柱头联结部位,并定期观测墩顶位移。

7.高桩承台桥墩,当发现支座变位、墩身有位移时,应详细检查承台下基桩有无环状裂纹或断裂。

8.桥台护锥和背后盲沟,应检查有无损坏、空洞天有无水从护锥排出、护锥有无下沉、土体有无陷穴土、粉细砂填筑者尤须注意)等。

9.寒冷地区应检查水位变化部位对墩台基础的冻害、腐蚀程度。

第4.7.6条有冲刷的桥梁,应检查墩周局部冲刷的深度及基底有无被掏空破坏的状况。

在水库下游的桥梁,应检测河床因清水下切而影响墩台的埋置深度。

跨越泥石流沟的桥梁,应注意桥下冲淤情况。

第4.7.7条铸钢支座应重点检查:

1.定期测量其位移值和梁温,当发现位移值超过限值或固定支座不固定时.应起顶梁身检查活动支座销子有无异常、支座安装是否符合标准。

支座位移值测量应安装指示标(尺)。

辊轴(或摇轴)支座还应检查辊轴有无变形,磨损。

2.上下锚栓(特别是弧形支座)有无弯曲断裂。

如有剪断,还应检查墩台有无变位。

3.上下座板与梁身、支座与支承垫石之间是否密贴,有无三条腿、翻浆冒锈等不正常现象,支座各部分是否完好。

4.支承垫石是否裂损、不平。

5.对连续梁桥及柔性墩桥上的固定支座应观测有无变形,活动支座应检查其变位方向是否与温度变化相符,倾斜度是否在容许限度内。

第4.7.8条橡胶支座应重点检查:

1.平板橡胶支座有无裂纹、不均匀外膨、钢板外露、剪切变形超限、位置串动等情况,限位装置是否可靠。

2.盆式橡胶支座有无钢件裂纹、脱焊、锈蚀、聚四氟乙烯板磨损、位移转角超限等情况。

3.支座与梁身、支承垫石间是否密贴。

(四)涵渠检查

第4.7.9条涵渠应重点检查:

1.涵身是否变形、裂损、露筋,接头是否错位、漏水、漏土。

2.涵内是否淤积造成孔径不足。

3.涵渠基底有否冒水、潜流造成基底掏空等。

4.进出口铺砌、河床导流建筑物和路堤边坡防护设施完好程度。

(五)隧道检查

第4.7.10条隧道衬砌的检查,可使用分格检查方法。

发现衬砌腐蚀、裂纹或变形时,应安设测标,定期观测。

第4.7.11条隧道内的漏水涌水,应查明水源,并在每年流量最大的月份和地点,测量水的流量和水温(严寒地区冬季最冷月份应增测水温)。

必要时,须取样化验水质,了解其对衬砌是否有侵蚀作用。

第4.7.12条隧道内整体道床,应重点检查支承块松动和损坏,道床基底沉陷,承轨台与人行道交界处、中心水沟、伸缩缝等部位的裂纹、变形。

第4.7.13条有明显偏压的隧道或明洞,应检查山体动态和衬砌有无变形裂纹等,明洞洞顶上填土的厚度和坡度是否符合要求。

第4.7.14条对运营中应按规定设置机械通风及通风不良的隧道,铁路局应组织工务、卫生等有关部门,每年进行一次抽取空气试验,测定有害气体的浓度,找出最大浓度及降至容许浓度的时间,必要时应进行通风试验,同时测定自然风和活塞风的情况。

第八节桥梁检定与试验

第4.8.1条桥梁检定工作由铁路局按部颁《铁路桥梁检定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

其主要任务是:

1.确定桥梁的承载能力,规定其运用条件;

2.进行孔径和冲刷调查、检算,确定桥梁的抗洪能力;

3.调查、分析桥梁病害,提出养护措施和整治意见;

4.对提报加固、换梁、扩孔、改建的桥梁进行技术状态检定,提出是否需要加固、换梁、扩孔或改建的意见;

5.参与新建特大桥、新型结构及加固后重要桥梁的竣工检定;

6.积累桥梁的技术资料,为加强科学管理和提高桥梁检定技术水平创造条件。

第4.8.2条桥梁经检定后,应提出检定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桥梁的历史与特征;

2.桥梁及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3.桥梁各部分的承载能力;

4.桥梁的抗洪能力;

5.桥梁的抗震能力;

6.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

检定报告应分送路局档案室及有关单位,特大桥、技术复杂及病害严重桥梁的检定报告应报铁道部存查。

新建的特大,技术复杂桥梁.必须进行全面的检定试。

在竣工移交时,其检定试验报告应作为交接验收资料的一部分。

第4.8.3条运营中的大跨度桥梁及新型结构的桥梁,铁路局应每隔10年进行一次检定,桥梁出现严重病害外界损伤,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应进行检定。

第4.8.4条桥梁检定工作计划由铁路局工务处负责编制,并纳入路局年度工作计划。

对病害桥梁的检定,分局应于上年度10月末前提出书面申请,经铁路局批准后纳入次年检定计划。

第九节状态评定

第4.9.1条为了切实掌握并改善桥隧设备的技术状态,合理安排大维修及更新改造计划,每年应结合秋季设备大检查,对每座桥隧建筑物按项目进行一次状态评定。

对于有病害的项目,其状态评定按劣化程度分为A、B、C三级,A级又分为AA、A1两等。

凡结构物或主要构件功能严重劣化,危及行车安全,评定为A级AA等;

凡结构物或主要构件功能严重劣化,进一步发展会危及行车安全,评定为A级A1等;

凡结构物或构件功能劣化,进一步发展将会升为A级,评定为B级;

凡结构物或构件劣化,对其使用功能和行车安全影响较少,评定为C级。

具体评定项目及标准见《铁路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标准》(铁运〔2005〕128号)。

结构物或构件状态评定为A级者,其病害一般需要通过大修或更新改造进行整治;

当结构物存在影响行车安全的病害,应采取相应的限速或限载措施,遇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并视具体情况,尽快安排彻底整治或列入下一年度的桥隧大修或更新改造计划及时进行整治。

结构物或构件状态评定为B级者,其病害一般需要通过维修进行整治(个别病害需要通过大修进行整治)。

结构物或构件状态评定为C级者,其病害可通过维修进行整治,个别病害只需加强观测并根据其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4.9.2条(删除)

第十节技术文件

第4.10.1条桥隧登记簿。

凡属铁路固定资产的桥梁、隧道及涵渠均应备有登记簿,记载各主要病害及检查观测结果、设备改善情况以及建筑物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如水害、冻害、撞击事故等)。

桥隧登记簿由领工区填写和保管。

第4.10.2条桥隧设备技术图表和秋检报告。

主要记载桥隧设备的基本特征和技术状态,由工务段编制,运用微机管理建立数据库,分存工务段、铁路局和铁道部,并根据设备变化情况,每年修正一次。

为便于查阅和使用,工务段可将桥隧设备基本的技术特征编制成概况表,分存于工务段、领工区和工区。

第4.10.3条桥隧卷宗。

桥隧设备应建立专门的卷宗,汇集该桥(隧)的历史、设计、施工、检定、水害等有关的图纸、照片、文件等技术资料,由铁路局和工务段分别建立和保管。

桥隧设备经改建或大修改变主体结构的竣工文件,也应及时归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