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单元计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314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单元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单元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单元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单元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单元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单元计划.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单元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单元计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单元计划.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及单元计划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班级分析】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二

(1)和二

(2)两个班的数学。

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

不过还有的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

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

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

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二、学困生情况分析

两班级学困生有田仁超、高也茜、曾超、戴上善等学生。

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

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

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

在《标准》中提出了有关解决问题教学的详细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

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因此,《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并在不同的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个逐步体验和发展的过程,需要通过每一学段、每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

本册实验教材结合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加减法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建立数感的学习素材,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1)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本册实验教材集中安排表内除法的教学。

“表内除法

(一)”教学除法的意义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表内乘法

(二)”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首先,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与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样,先给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春游前的准备活动。

(3)集中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乘法口诀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之后,在“表内除法

(二)”中教材集中安排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

(4)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学习除法的含义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

学习除法计算的目的是用它解决问题。

教材在注重让学生通过活动探索、理解除法计算的含义和方法的同时,渗透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4、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5、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6、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教学用具】

表内除法练习表、万以内数位表、学习平移、旋转的操作学具、口算练习表等

【教学措施】

一、落实教学具体措施特别重视的地方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10个是一长条,100个是一层,这样的10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10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万”的实际含义。

通过设计图案复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再如:

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

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五个必须”即:

“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安排进度表:

周次

起讫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

2月11日—2月13日

始业教育

例1解决问题

例2将解决问题(小括号)

练习一

例3解决问题(乘加乘减)

1

1

1

1

1

2

2月14日—2月20日

练习二

单元评价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三

1

1

1

1

1

3

2月21日—2月27日

认识除法(例4,例5)

练习四

用2—6的乘法法口诀求商

练习五

解决问题(用除法)

1

1

1

1

1

4

2月28日—3月6日

练习六

儿童商店

练习七

整理和复习(练习八)

单元评价

1

1

1

1

1

5

3月7日—3月13日

锐角和钝角

练习九

平移和旋转

练习十

剪一剪

1

1

1

1

1

6

3月14日—3月20日

单元评价(评价分析)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机动

2

2

1

7

3月21日—3月27日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机动

练习十一

机动

2

1

1

1

8

3月28日—4月3日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练习十二

解决问题

机动

1

1

1

1

1

9

4月4日—4月10日

练习十三

整理和复习

练习十四

单元评价(评价分析)

1

1

1

1

1

10

4月11日—4月17日

1000以内数的认识

1000以内数的认识

大小的比较

练习十五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1

1

1

1

1

11

4月18日—4月24日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例7,例8

练习十六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练习十七

1

1

1

1

1

12

4月25日—5月1日

克和千克

练习十八

机动

单元测评

2

1

1

1

13

5月2日—5月8日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

五一

14

5月9日—5月15日

练习十九

机动

多位数加减法

机动

1

1

2

1

15

5月16日—5月22日

多位数加减法

练习二十

整理和复习

练习二十一

2

1

1

1

16

5月23日—5月29日

练习二十一

有多重

单元评价(评价分析)

统计

1

2

1

1

17

5月30日—6月5日

统计

练习二十二

找规律

练习二十三

1

1

2

1

18

6月6日—6月12日

单元评价

评价分析

总复习

1

1

3

19

6月13日—6月19日

总复习

5

20

6月20日—6月26日

期末考试

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