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 滚动小专题三 溶解度曲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3093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复习 滚动小专题三 溶解度曲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化学复习 滚动小专题三 溶解度曲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化学复习 滚动小专题三 溶解度曲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考化学复习 滚动小专题三 溶解度曲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考化学复习 滚动小专题三 溶解度曲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复习 滚动小专题三 溶解度曲线Word下载.docx

《中考化学复习 滚动小专题三 溶解度曲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复习 滚动小专题三 溶解度曲线Word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复习 滚动小专题三 溶解度曲线Word下载.docx

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

D.t3℃时,50g水中加入40g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g甲的饱和溶液

6.[xx·

益阳]图G3-6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50℃降到3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图G3-6

A.aB.bC.cD.a和b

7.[xx·

怀化]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3-7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G3-7

A.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都为20g

B.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C.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甲中混有的少量的丙

D.t2℃时,将70g甲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总质量为150g

8.[xx·

湘潭]图G3-8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G3-8

A.P点表示t1℃时a和c的溶解度均为20g

B.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

C.从a和c的混合溶液中提纯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将t1℃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b>

a>

c

9.[xx·

无锡]根据如图G3-9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G3-9

A.5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铵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大

B.60℃时,把4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钾分别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降温至10℃,剩余晶体的质量氯化钾多

C.70℃时,50g硝酸钠饱和溶液与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之比为1∶2

D.80℃时,向100g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50g硝酸钠,充分搅拌后,最终得到250g溶液

10.图G3-10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G3-10

A.t1℃时,将2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70g

B.2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C.将20℃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乙析出晶体最多,丙无晶体析出

D.a、b两点表示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11.向盛有等质量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某固体物质10g、25g、25g,如图G3-11中甲所示是充分溶解后的现象,图乙所示是该固体物质与另一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G3-11

A.三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烧杯②③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Y代表该固体物质,X代表另一种物质

D.分别将100gX、Y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

Y>

X

12.[xx·

重庆A]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G3-12

(一)所示,结合图

(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G3-12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

Y

13.如图G3-13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图G3-13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2)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t3℃时,把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4)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5)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14.[xx·

凉山州]图G3-14是a、b、c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交于P点。

请据图回答:

图G3-14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填字母)。

A.c=a>

bB.a=b>

C.a>

b>

cD.b>

15.[xx·

菏泽]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G3-15

(一)所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二)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G3-15

(1)图

(一)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溶液。

(2)图

(二)中P点表示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

(二)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填“M”或“N”)。

16.[xx·

娄底]分析处理图表信息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6.0

36.6

37.3

38.4

KNO3

31.6

63.9

110

169

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3-16所示:

图G3-16

(1)A表示的是____________(填“NaCl”或“KNO3”)的溶解度曲线。

(2)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2℃时,将等质量的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A____(填“<

”“>

”或“=”)B。

17.[xx·

龙东]如图G3-17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G3-17

(1)P点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将15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18.[xx·

常州]图G3-18甲是小明在20℃时进行的系列实验示意图,①~⑤表示实验所得溶液;

图乙是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G3-18

(1)20℃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

⑤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50℃时,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1)与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2)的大小关系是ω1________(填“>

”“=”或“<

”)ω2。

(3)小明发现:

升温至50℃时,②→③的过程中有少量水蒸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①②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④→⑤的过程中析出KNO3晶体53.9g

(4)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的实验操作为:

加入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KNO3。

19.[xx·

武汉]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3-19中甲所示。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乙所示实验。

图G3-19

(1)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________(填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4)关于图乙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若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20.[xx·

呼和浩特]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G3-20中

(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二)。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G3-20

(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填“a”或“b”)。

(2)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两溶液质量:

甲<乙

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

甲=乙

d.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乙

 

参考答案

1.D [解析]25℃时,100g水中加入10gKCl未达到饱和,KCl可以完全溶解,所以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g+10g=110g。

2.A [解析]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交点,说明两者的溶解度在t1℃时是相等的;

在温度高于t1℃时,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

降低温度时乙的溶解度会减小,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会有乙晶体析出,乙溶液依然为饱和溶液;

在温度为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的质量为25g,此时溶液的总质量为25g+50g=75g。

3.C [解析]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40g,即100g水中最多都能溶解40g溶质,故t1℃时,甲、乙两物质各5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都是100g+40g=140g。

4.D [解析]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因为没有指明原溶液的质量相等,故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

5.B [解析]t1℃时,乙的溶解度曲线在甲的上方,所以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t2℃时,乙的溶解度最大,此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其溶解度都变小,都会析出晶体;

乙在t1℃和t3℃时溶解度相同,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发生改变;

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甲物质,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20g甲物质,得到70g甲的饱和溶液。

6.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故c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形成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

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而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故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温度由50℃降低到30℃时,析出的a最多。

7.B [解析]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要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

8.B [解析]由图可知,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t2℃时,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100%≈33.3%;

a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从t1℃升温至t2℃,a、b的溶解度变大,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升温前相等,c的溶解度下降,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相同温度下溶解度大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b>

c。

9.C [解析]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大,配成饱和溶液时,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铵,硝酸钾需要的水少,形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小;

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10g,剩余30g硝酸钾晶体,同样1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0g,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钾15g,剩余25g氯化钾晶体,硝酸钾晶体剩余的多;

70℃时,硝酸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所以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比是相等的,现溶液质量比为50g∶100g=1∶2,所以溶剂质量之比也是1∶2;

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1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150g硝酸钠,而100g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小于100g,所以150g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

10.D 11.D

12.D [解析]由图

(一)知,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Y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说明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溶解度曲线为图

(二)中的a曲线;

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X饱和溶液升温,析出晶体,说明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解度曲线为图

(二)中的b曲线;

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变成了不饱和溶液,但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

由图

(二)知,t3℃时,Y的溶解度大于X的溶解度,X、Y的饱和溶液,如果质量相等,则溶质质量X<

Y,溶剂质量X>

Y。

13.

(1)丙>乙>甲

(2)加入丙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

(3)丙 

(4)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5)丙<甲<乙

14.

(1)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D

[解析]

(1)通过观察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表示的是t1℃,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为30g。

(2)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b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a等于c且都小于b;

温度升高到t2℃时,a、b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

15.

(1)甲

(2)在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3)N

[解析]

(1)由图

(一)可知,甲固体未完全溶解,则甲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2)由图

(二)可知,P点是M、N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其意义应该是在该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3)由于20℃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在相同质量的水中,乙溶解的多,所以20℃时乙的溶解度大,再根据图

(二)可知,20℃时N曲线对应物质的溶解度大,由此确定N代表的是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6.

(1)KNO3

(2)t1℃时,NaCl和KNO3的溶解度相同

(3)<

[解析]

(1)由表格数据可知,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则A表示的是KNO3。

(2)P点时,两曲线相交于一点,表示t1℃时,NaCl和KNO3的溶解度相同。

(3)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由t2℃降温至t1℃,硝酸钾饱和溶液有较多晶体析出,溶液的质量减少较大;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由t2℃降温至t1℃,NaCl晶体析出较少,溶液的质量减少较少,因此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A<

B。

17.

(1)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60 

(3)降温结晶 

(4)B>

A>

C

[解析]

(1)P点是t1℃时A、C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即t2℃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gA,形成溶液的质量是60g。

(3)由于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当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4)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由于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降温至t1℃时,B的溶解度最大,所以它的溶质质量分数也最大,而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由t3℃时降温到t1℃时,C变成了不饱和溶液,它的溶质质量没有发生变化,而t1℃时A的溶解度比t3℃时C的溶解度大,所以t1℃时A的溶质质量分数比C的大,故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应为B>

C。

18.

(1)31.6g 饱和 

(2)<

 (3)b 

(4)降低温度

[解析]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

图甲各步骤中溶剂都是100g水,加入20g+30g+30g=80g的硝酸钾,最后冷却到20℃,得到溶液⑤,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所以溶液⑤是饱和溶液,且降温过程中有晶体析出。

(2)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则50℃时,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1)小于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2)。

(3)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溶液①100g水中溶解了20g硝酸钾,为不饱和溶液,再加入30g硝酸钾得到溶液②,硝酸钾不能完全溶解,②为饱和溶液;

②→③升温的过程中,未溶解的硝酸钾又溶于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再加入30g硝酸钾固体得到溶液④,此时100g水中加入了80g硝酸钾,而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所以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然后将溶液降低温度到20℃,得到溶液⑤,则此过程中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为80g-31.6g=48.4g。

(4)KNO3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可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加入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使溶液快速降温→过滤→洗涤→干燥→KNO3。

19.

(1)40 

(2)25% 

(3)硝酸钾(或KNO3) 

(4)BC

[解析]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g。

(2)t1℃时180g水中加入60g固体全部溶解,则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5%。

(3)①的溶液蒸发80g水,在t2℃时没有固体析出,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少能溶解该物质60g,由此可知物质R是硝酸钾(KNO3)。

(4)①的溶液蒸发80g水后溶剂质量为100g,在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因此①为不饱和溶液,②为饱和溶液,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可使③中的固体溶解;

①→②蒸发水后②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所以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③溶液未指明温度,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20.

(1)a 

(2)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甲物质溶解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4)abd

[解析]

(1)t2℃时,相同质量的甲、乙分别加入100g水中,甲全部溶解而乙未完全溶解,说明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由此可知,曲线a为甲的溶解度曲线。

(2)M点为a、b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3)在烧杯①中继续加入甲物质,发现甲先全部溶解后又有部分晶体析出,结合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外部因素只有温度,则推知甲物质在溶解时放热,温度升高后甲的溶解度增大,甲固体全部溶解;

当温度降至常温时,甲的溶解度减小,析出部分甲的固体。

(4)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由于甲的溶解度减小,故溶液变为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且有部分晶体析出;

在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当降温至t1℃时,甲析出部分晶体而乙变为不饱和溶液,则甲溶液的质量将小于乙溶液的质量;

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该温度下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乙所含溶剂的质量大于甲,故当温度降至t1℃时两溶液中乙的溶剂质量大于甲的溶剂质量;

降温到t1℃时,甲为饱和溶液而乙为不饱和溶液,由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乙的溶解度,则此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精讲)试题

年份

题型

题号

考查知识点及内容

分值

xx

选择

1;

3

物质变化的判断;

基本操作的判断

1+1

选择、填空

6;

21

(1)

基本操作的判断;

常见仪器的识别

1+1+1

3;

8;

12

常用装置的使用

1+1+2

2;

13;

20

(1)

量筒的选择;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