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292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1.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1.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1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二类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瞎闹、倭瓜、谎花”等词语表达的意思,积累词句。

2.通过归类文中描写的昆虫、农作物及干的农活理清文脉,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升概括能力,并感知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3.理解课文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园子,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情趣、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理解祖父的宽容和慈爱是我自由、快乐的源泉,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4.学习借物抒情、反复等表达方法,能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进行拓展练笔,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感受亲情,提高审美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领悟作者借物抒情、反复等表达方法。

难点:

学习作者借物抒情、反复等表达方法,理解祖父的宽容和慈爱是我自由、快乐的源泉。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识字、写字及对课文掌握情况。

2.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归类文中描写的昆虫、农作物及干的农活来理清文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3、在精读感悟环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萧红的童年世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感,引入《呼兰河传》增加学生对祖父以及当时社会的了解,感受祖父的慈爱,体会萧红对祖父的怀念,从而体会亲情的可贵,勾起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体会童真童趣。

4.借助拓展练笔,进一步感知本文作者用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的写作特点。

四、教学准备:

学生:

认真预习课文(朗读、自学生字、查词典理解词义、质疑、了解作者等),完成预习作业。

教师:

1.设计预习单并查看学生完成情况。

2.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话引入,走进园子。

1.同学们平时都读什么课外书?

有这样一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著名作家茅盾称之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就是萧红所写的《呼兰河传》。

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

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她又为什么对这个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

让我们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去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1、板书课题,指名读,读好停顿,学生齐读。

我和/祖父的园子

谷穗铲地瞎闹

倭瓜谎花蝴蝶

草帽抛给韭菜

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倭瓜黄瓜玉米谷穗

(二)检查预习,推进初读。

1.检查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

出示预习单,检查生词识、写及理解情况。

第一组,重点指导读准平舌音“穗”,翘舌音“铲”,三拼音“瞎”。

第二组,重点理解“倭瓜”“谎花”。

“倭瓜”什么意思?

(“倭瓜”是北方的方言,“倭”是矮的意思,一般指瓜,南方人叫“倭瓜”为南瓜,台湾人叫金瓜。

)什么是“谎花”?

(“谎”是撒谎的“谎”,是“假”的意思,“谎花”就是只开花,不结果实的花,向人撒了个“谎”,简称“谎花”。

第三组,根据学情指导学生写好生字,重点指导写好“帽”字的右边,上宽下窄,上面部分的第三笔和第四笔左右不相连。

2.检查课文朗读,推进整体感知。

指名朗读,及时纠错,并给予肯定。

重点指导:

(课件出示)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

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种”和“溜”是多音字,根据学情指导读准“种”字,重点指导读好“溜”字。

引导学生查字典,根据字意选取正确的读音,根据学情指导“头”的读音,重点读好“杆”。

(“杆”有两个读音,表示直立在地上的东西时读一声,如旗杆、电线杆。

表示能活动的东西时读三声,如锄杆、秤杆、枪杆、钢笔杆,然后让学生根据意思选取读音,放到句子中再读。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①这个院子里有哪些昆虫和农作物?

出示,指名读。

明确这些都是直接写园子里的景象的。

哪个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些内容?

(第2和第13自然段。

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②我模仿祖父干了什么农活?

出示,齐读。

哪些自然段又写了这些内容?

(3-12自然段)

③如果让你将这篇文章分为三段,你准备怎样分?

每段又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如有困难,可以提示学生根据所归类的内容分。

预设:

第一段(1——2):

通过描写园子里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等,表现祖父的大园子里充满了生机。

第二段(3——12):

写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劳动,“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学干活边玩耍。

第三段(13——14):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里一切都是鲜活的,都是自由的。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进入园子,感悟自由。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这些蝴蝶极小,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1.作者要通过这些小动物、这些农作物和我模仿祖父干的农活,来说明什么?

表达什么呢?

下面先请同学们用心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小昆虫的?

边读边画出相关词语,用心体会体会,感觉感觉,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交流读书收获。

出示第二自然段:

(1)作者抓住了哪些方面来写这些昆虫的?

(描写蝴蝶时,作者抓住了颜色和大小来突出蝴蝶的美丽,描写蜻蜓和蚂蚱只写了颜色,描写蜂子时,抓住了动作和形态,写出了蜂子的小和可爱。

(2)作者写这些小动物仅仅是让我们知道它们的特点吗?

还有什么别的用意吗?

(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板书:

园子)

(3)从色彩上看,这是一个美丽的园子;从园子里的昆虫的数量看,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诱人的园子;这段话的开头还说,这是一个大园子。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出自己读书后的体会,在表达中指导运用、积累词语。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美丽诱人)

3.在这段开头,作者写了“我家有一个大园子”,你能结合本段或联系下文来说一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吗?

(“大”是突出了这个院子里的动、植物多,很热闹,活动空间大,很自由。

4.引导学生读出体会的画面来。

这个园子里有白、黄、大红、金粉、绿等色彩斑斓,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真像矛盾所评价的“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你能不能通过朗读在脑中浮出这幅画面来?

5.学习写法。

作者在写这些小动物时,详写了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详略得当,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加突出了蝴蝶和蜂子的特点,表现了园子的美丽与充满生机,也能看出作者观察的细致。

)(板书:

详略得当)

(四)作业。

完成课后第二题。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导入,引进园子。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感悟到了这个园子的美丽与勃勃的生机,欣赏到了矛盾所评价的那幅多彩的风土画。

同学们,在这幅画面中,作者萧红还用了更为独特的方式描写了更加有趣的东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品读她独特的表达。

(二)再入园子,感悟自由。

1.品读景物的自由,体会反复的写法。

(1)在这篇课文中,有一自然段写得很特别,看似啰里啰嗦的,但越读越有味道,你能不能快速地将它找出来?

(学生找到后说出是哪一自然段)

(2)这段话不仅写得特别,在文中也是最长的一段,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你觉得哪儿写得很特别?

标一标,划一划。

(3)交流读书体会,感悟反复写法的作用。

你觉得哪儿写得很特别?

说给大家听一听。

在这一自然段,反复出现了一个词,你找出来了吗?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内容,“愿意……就……”。

①谁来读一读?

②我们大家都来读一读,品一品,四句话中出现了六个“愿意”,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③先与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凸显植物的自由。

④这种写法叫作反复,这样描写看似啰嗦,但却体现了植物的自由,而且语言清新、欢快、充满童趣,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你能把这种快乐中的自由读出来吗?

(指导读出体会。

)(板书:

反复)

⑤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出示:

——作者说,一切都活了,还有什么也活了?

读一读这一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花开了,就像花睡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说话似的。

出示:

——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体会排比能加强语势,强调了一切都活了。

拟人使描写的东西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和人性。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引读)黄瓜愿意就(),玉米愿意就(),它若愿意()。

——续说:

()愿意()就().

(可以引导学生从“花、鸟、虫子、蜂子、蝴蝶、蜻蜓、蚂蚱、谷穗等来交流。

——作者为什么这样反反复复地描写动物、植物的自由?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是在借园子里事物自由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自由,来突出自己因自由而愉快的心境。

——这里既是反复的写法,也是借物抒情的写法,作者借园子里一切景物的自由来传达自己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幸福,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份快乐、幸福的自由。

(学生齐读“一切都活了……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

)(板书:

借物抒情)

2.品读作者的自由,体会童年的愉快。

(1)在这个园子里,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蔬菜是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甚至连空气都弥漫着自由,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自己的自由呢?

自由读课文的第3至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2)引导学生概括地描述,朗读体会反复写法的韵意——像一篇叙事诗,像一首歌谣。

出示:

祖父一天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3)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我是真的模仿祖父劳动吗?

是干什么?

(是玩,是瞎闹、乱闹、胡闹。

(4)默读第3至12自然段,拿出笔来,画出表示我不是在劳动,而是在瞎闹的语句,画好之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你从哪里看出了我在瞎闹?

能抓住具体的词句来谈吗?

(交流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听的情况)

预设交流:

①“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反而被我踢飞了。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东一脚西一脚,瞎闹,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踢出的是泥土,是种子,还是什么?

(快乐、自由)

——就请你来把这份快乐和自由读出来。

②“其实哪里是铲……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你能抓住一些具体的词句来说说看吗?

(爬,乱勾,认不得哪个是草,哪个是苗,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③“祖父虽然教我,可我并不细看……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简短的四句话里出现了4个“又”,我一会儿吃黄瓜,一会儿又去——(捉蜻蜓),然后又去做别的了,这使你想到了什么童话故事?

(小猫钓鱼、小猴下山)

④“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下雨了!

下雨了!

——你感觉到此时的小姑娘怎么样?

(很淘气、很快乐、很自由。

)从哪里体会到的?

(乱闹、抢、拼尽、大喊)

(6)在这些瞎闹中,你觉得闹得最厉害的是哪一次?

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她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