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学生科学实验汇编教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2631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学学生科学实验汇编教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学学生科学实验汇编教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学学生科学实验汇编教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学学生科学实验汇编教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生物学学生科学实验汇编教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学学生科学实验汇编教材Word格式.docx

《初中生物学学生科学实验汇编教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学学生科学实验汇编教材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物学学生科学实验汇编教材Word格式.docx

后移动. 

结果:

学会了使用显微镜,用显微镜看到了动物和植物的细胞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目标:

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和产物的判定方法以及其原理,培养学生体验生物探究中的科学方法。

实验器材

盆栽的天竺葵、黑纸、曲别针、酒精、碘液、大烧杯、锥形瓶、棉花、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开水

实验过程

1、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两天。

2、第三天,选两片叶子,一片用黑纸包住,一片不作处理,移到阳光下几小时。

3、上课时,采下两片叶子,放到沸水中煮三分钟。

4、将用水煮过的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锥形瓶中,瓶口用棉絮堵严,将锥形瓶放到盛沸水的大烧杯中,给酒精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待锥形瓶中的绿叶变成黄白色,停止加热。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

实验效果:

经遮光处理的叶子不变蓝;

没遮光处理的叶子变蓝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细胞涂片

1、识别红细胞与白细胞。

2、理解血液是红色的原因

实验器材:

显微镜、人血涂片、纱布。

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镜对光

1、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合适位置。

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3、选择合适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通过目镜可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第二步:

放置人血涂片

把永久性人血涂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标本基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

第三步:

镜筒下降

1、眼睛看物镜,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

2、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第四步:

观察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同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第五步:

整理器材

把实验器材重新整理好。

三、小组合作实验:

1、学生合作做分组实验;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正确做实验。

四、教师讲解:

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重点再次强调。

五、实验拓展:

1、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它与血液中什么细胞有关?

2、比较红细胞和白细胞在形态、结构和数目上有什么不同。

观察鸡蛋的结构

1、识别鸟卵的结构。

2、学会分析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实验材料用具:

新鲜鸡蛋4个、4个培养皿、4个镊子、4个解剖剪、一个垃圾桶、一块擦桌布。

实验过程:

(一)、方法步骤

初探蛋壳;

同学们拿出生鸡蛋,用手摸和手指捏,看会不会轻易捏破,由此卵壳有何作用?

用放大镜观察有何发现?

操作步骤:

①用镊子将鸡蛋的钝端轻轻敲出裂纹;

②用镊子将碎裂的卵壳除去,看是否有壳膜?

剪去壳膜看卵壳下面是否有个小空腔;

这个空腔叫什么?

③再用镊子轻轻的将小空腔下面的内壳膜夹破,使壳膜内的卵白和卵黄流到培养皿内;

④观察你小组的鸡卵结构,结合课本51页图识别鸡卵的各部分结构(注意观察卵黄上有没有小白点)。

(二)、思考讨论:

1、结合课本想一想小白点是什么?

2、受精卵和未受精卵有什么区别?

3、鸡蛋各部分结构的生理作用?

结果分析,完成连线。

胚盘贮存空气,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氧气

卵黄悬挂卵黄,固定和减振利于卵的孵化

卵黄膜保护的作用

卵白供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

卵壳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气室提供胚胎发育所需的水分和养料

系带

(三)、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器材.(擦拭干净)

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目标

1.知道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2.学会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锥形瓶、玻璃管、橡皮管、澄清的石灰水、酒精棉球

一、实验前的准备:

教师提前准备好石灰水,待澄清。

上课前,请两位同学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试管中(石灰水要适量),并按每只烧杯内放两个试管和1个玻璃管的要求,准备出12份(实验组人数视班内人数而定),然后拿到实验室,供实验时用。

二、注意事项:

1.实验前,一定先用酒精进行消毒。

2.切勿将石灰水吸入口中!

3.玻璃管一端不要插到试管底部,以免影响吹气。

4.吹气的时间要适当,以吹至石灰水浑浊为宜。

三、方法步骤

1.向甲乙两个锥形瓶内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连接好实验装置。

2.用酒精棉球擦拭橡皮管口。

3.缓慢吸气和呼气。

吸气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切勿将石灰水吸入口中!

)呼气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

4.观察甲、乙两锥形瓶内澄清石灰水发生的变化。

5.结论:

甲瓶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四、整理实验材料用具

1.将两个锥形瓶内的石灰水倒掉,并用清水冲洗锥形瓶。

2.将实验材料用具摆放整齐。

3.将实验桌擦干净,将凳子放回原位。

观察藻类植物

通过观察了解藻类植物的形态特点和结构特点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池塘水样,探针

实验过程:

一、观察衣藻

1、学生取池塘水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2、衣藻的形态特点

3、衣藻的结构

二、观察水绵。

1、用放大镜观察水绵的外部形态。

让学生用手摸摸水绵,有什么感觉。

然后让学生再用放大镜观察“水绵是什么形状?

是否分枝?

”使学生了解到水绵是细丝状的、无分枝的藻类植物。

观察“水绵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

”使学生了解水绵是无器官分化,

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会产生“水绵为什么呈现绿色?

叶绿素存在于细胞的什么结构中?

”“水绵的叶绿体是什么形状?

在细胞内如何排列?

我们怎样才能看到水绵的微观结构?

”等问题,教师抓住学生渴望亲自观察到水绵微观结构的求知心理,引导学生观察水绵的显微结构。

1、指导学生制作水绵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通过观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逐个解决上述问题,使学生理解水绵是多细胞的藻类植物。

水绵的每个细胞的结构都是相同的,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带状的,呈螺旋状排列。

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水绵细胞的结构。

此时教师进一步提出:

“水绵的营养方式是什么?

”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了解到水绵虽然结构简单,但却和被子植物一样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的。

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在小鱼缸中培养的水绵丝团,提出问题“水钢丝团周围的气泡是什么?

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水绵丝团能漂浮在水面上?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分析讨论

a)衣藻有鞭毛,能在水中游动,它是不是动物?

为什么?

b)衣藻和水绵的细胞是否有分化能力?

c)衣藻和水绵结构上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

d)想一想,衣藻和水绵与我们常见的树木,花草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四、小结

五、完成实验报告

观察叶片结构

目的要求:

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材料用具:

新鲜叶片,显微镜,双面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方法步骤:

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片的临时切片

1、把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

3、刀片的夹缝中春游切下的薄片.要多切几次(每且一次,刀片要咱蘸一下税)。

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

4、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1、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2、在显微镜下分清业的表皮,叶肉和叶脉。

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如蚕豆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看一看叶片下表皮的细胞是什么样子的,下表皮上有没有气孔?

下表皮气孔多于下表皮。

四、画图与上一个试验一样。

观察和解剖家鸽

1.观察家鸽身体内部的主要结构。

  2.初步学会解剖家鸽的方法。

家鸽;

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骨剪、镊子等

实验方法步骤

1.课前将家鸽麻醉或处死:

用乙醚将家鸽麻醉或用少量脱脂棉敷于外鼻孔,用力捏紧,使家鸽窒息死亡。

2.观察外部形态:

(1)观察体形和身体的分部:

体流线型,适于飞行生活,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翼和后肢。

(2)观察羽毛的结构和分布:

展开翅膀,观察强大的正羽,区别羽轴、羽片。

(3)观察足:

足上生鳞,有4趾,3趾向前,1趾向后,趾端有爪。

3.内部解剖:

(1)将麻醉或处死的家鸽腹部向上放在解剖盘中,用棉球蘸上清水润湿腹面中线附近的羽毛,然后拔掉这部分羽毛。

(2)用解剖剪沿腹部中央偏右或偏左,剪开皮肤,小心剥开皮肤,注意防止损伤嗉囊和气管。

观察胸部肌肉。

(3)沿同样路线剪开腹部肌肉,剪到胸骨为止,再转向左右两侧,沿肋骨后缘剪开体壁,把腹部体壁翻向两侧,露出内脏。

(4)拨开腹部的内脏,从龙骨突两侧剪开胸腔壁,用骨剪剪断肋骨和肩带骨,使胸骨完全游离,然后取下胸骨。

4.观察内部结构:

(1)消化系统:

揭开口腔,观察口腔内是否有牙齿。

在咽喉处找到细长的食管,食管中部膨大的囊状物是嗉囊,剪开嗉囊会看到吃进的食物和砂粒。

食道后通前胃和肌胃(砂囊)。

砂囊椭圆形,有发达的肌肉,砂囊后是小肠和较短的直肠通向泄殖腔。

找到红褐色的左右两叶肝脏,没有胆囊。

胰腺淡红色,形状不规则,分布在小肠的前段。

(2)呼吸系统:

颈前方有气管,并分出两条支气管通入肺内。

切开气管上端,插入细玻璃管,用嘴吹气后,会使内脏之间的气囊膨胀起来,但肺不会扩张。

(3)循环系统:

剪开心脏外的心包膜,可见两个薄壁的心房和两个厚壁的心室,四室分别与静脉和动脉相连。

如是用乙醚麻醉的,仍可见心脏在搏动。

(4)排泄系统:

拨开消化管,可见背侧1对长形的肾脏,各有1条输尿管通入泄殖腔。

无膀胱。

(5)生殖系统:

雄鸽有1对卵圆形精巢,从精巢通出1条弯曲的输精管,伸入到泄殖腔;

雌鸽只在左侧有1个卵巢和输卵管,直通泄殖腔,为什么右侧退化?

(5)观察家鸽神经系统的浸制标本。

4.总结实验结果:

联系观察内容,总结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观察血液的流动

1. 

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2. 

尝试分瓣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尾鳍色素少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棉花、清水、滴管

实验准备:

1、实验用鱼的种类

野生小鲫鱼观察效果好,生命力强。

2、实验用鱼的大小

体长6厘米左右的小鱼尾叉中间距边缘5厘米左右的位置最容易清楚观察小动脉、小静脉、毛细心管。

3、实验用鱼的状态

选用鲜活的、尾鳍完整无损的小鱼观察更好。

1.将小鱼捞出平放在培养皿中,用湿棉花包住小鱼头部和躯干部,保持鱼体湿润,露出头部和尾鳍

2.将小鱼侧放在培养皿中,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面。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血流情况。

①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

②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右眼应同时睁着),并转动 

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如果不清楚,可调节 

螺旋,直至清楚为止。

4、观察并记录鱼鳍血管中血液流动情况。

①、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②、根据血流方向观察逐渐分支的血管和逐渐汇合的血管。

实验要求:

1、实验中的操作

实验中应该保护小鱼尾鳍,使其完整不受损伤,不应该用手指在培养皿底将尾鳍展开,这是会把尾鳍拉破而损坏尾鳍中的血管;

实验中,用浸湿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浸湿的棉花中有足够的水,能维持15到20分钟,没有必要时常用滴管往棉花上滴水,水多了也会影响观察。

2、显微镜的使用

此实验在显微镜使用技能上要求较高。

除一般正确操作外,应注意反光镜和光圈配合使用,使视野偏暗,载物台面倾斜,实验中要保证物镜镜头不沾水,否则,无法观察,要熟练移动培养皿,观察寻找不同的血管。

3、血管的分辨:

在显微镜下是难于直接观察到三种血管的,只能根据红细胞(在显微镜下是白色的)通过血管的情况推知和分辨,先找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毛细血管),在根据血流方向“顺藤摸瓜”寻找“源”,——逐渐分支的血管(小动脉)和“流”——逐渐汇合的血管(小静脉)。

观察花的基本结构

认识花的基本结构以及每一部分会发育成果实的哪部分

桃花,白菜花等花朵。

放大镜、镊子、刀片。

一、观察桃花

1.组织学生观察桃花的结构,取一朵桃花,帮助学生认识花柄、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2.解剖桃花。

让学生观察桃花的基本结构。

(1)用镊子从外到内依次摘下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2).用镊子夹开花药,用放大镜观察到花药里有许多黄色的花粉。

(3)。

将载玻片垫在下面,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到子房有一粒胚珠。

二,观察白菜花

让学生根据观察桃花的步骤操作,小组观察讨论白菜花。

三,观察胚珠

1.观察胚珠时,两人一组合作,一人将子房纵切,从而认清胚珠,了解胚珠的着生情况。

2.在观察中,注意区分不同花之间的区别。

四,动脑想,动手做

观察黄瓜在同一植柱上有几种花,各有什么特点?

老师讲解雌雄花怎么传粉。

观察枝芽的结构

1、认识枝芽的结构。

2、知道芽的类型有哪些。

3、知道枝条是怎么长成的。

4、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实验用具:

帯芽的枝条、解剖刀、解剖针、解剖盘、放大镜、镊子等

取杨树的枝条,通过展台认识芽龄痕,观察最近一年内生长的枝条。

使学生认识枝条就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芽是如何发育成枝条的呢?

让我们解剖一个枝芽来认识它的结构。

1、实验的注意事项:

①认识顶芽和侧芽②注意安全③选取大的顶芽,从芽的中央纵剖④对照教材模式图,分清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实验,小组讨论枝芽的结构名称。

2、教师指导实验,明确枝芽的结构:

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原基、芽轴五部分组成。

3、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构画出芽的结构模式图。

学生画模式图,其中俩个学生到黑板画出并标注芽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4、结构和功能的相适应是我们生物学基本的一个观点,芽的结构和它发育成一个枝条这一功能相适应,芽是如何发育成枝条的呢?

芽各部分结构又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芽的模式图和枝条的模式图,对比两图讨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师生共同总结:

枝芽的中间部分是芽轴,芽轴顶端的结构是生长点,生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芽结构。

芽轴四周生有幼叶,幼叶展开后形成新的叶。

生长点外侧的几个突起是叶原基,叶原基逐渐发育成幼叶。

幼叶和芽轴之间的小突起是芽原基,芽原基能够发育成侧芽。

芽轴的生长使茎不断伸长。

讨论:

(1)小小的幼苗是怎样长高的呢?

主要依靠哪一部分?

(2)如果在小树一米处做个标记,十年后标记会随树的长高而长高吗?

明确:

幼苗的长高依靠芽的发育,主要是生长点不断的分裂和分化。

小树在长高但只是顶芽在不断的伸长,标记是不会跟着增高的。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条件。

2、学会设置对照组的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及用具:

烧杯、试管、温度计、干淀粉、清水、热水、试管架、滴管、碘酒

实验准备:

1、收集唾液:

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注意:

头部略向前倾,下唇搁在烧杯口上,舌尖抵在上鄂门牙的基部,不久就会有唾液沿着下唇流入烧杯,收集2ml唾液。

2、制淀粉糊:

取淀粉,加清水,搅拌,煮沸,冷却。

实验成功的关键:

控制好实验变量

本活动对照组的自变量是有或没有唾液淀粉酶,那么其他的量都必须完全一致,包括淀粉的量、清水和唾液溶液的量、保温用的温度与时间。

2、准备2支试管,编号A、B,在试管中各加入2ml淀粉糊。

3、在A号试管中加入2ml清水,在B号试管中加入2ml唾液,振荡摇匀。

4、把A、B号试管放在盛有37℃水中恒温保存,10分钟后在这2支试管中各加入1—2滴碘液,摇匀,观察2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是否发生了变化,并记录。

实验现象及结论: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实验结果

解释原因

A

淀粉糊+2ml唾液

37℃

不变蓝

淀粉被消化分解

B

淀粉糊+2ml水

变蓝

淀粉没有被消化分解

本实验中,制成的淀粉糊为什么要先冷却,不能立即使用?

而加入唾液溶液后,为什么又要在37℃的温水中保温?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说明植物在呼吸作用中产生二氧化碳。

蔬菜、塑料袋、软管、锥形瓶、止水夹、萌发与煮熟的种子、纱布、石灰水、注射器、细线、燃烧匙、蜡烛、火柴、饮料管、烧杯(或其它杯子)。

实验准备

(1)提前一天,将100克新鲜的和烫过的蔬菜(沸水烫2—3分钟)分别装入两个不漏气的黑色塑料袋中,插入软管扎紧袋口,并用止水夹夹紧软管。

(2)请两位同学分别取一袋蔬菜,将软管分别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移开止水夹,轻轻地挤压塑料袋。

(3)判断2个塑料袋中的蔬菜分别是新鲜的还是烫熟的。

取甲、乙两个锥形瓶,在每个锥形瓶内都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派代表在实验前一天,将100g新鲜的和烫过的蔬菜(沸水烫2-3min)分别装入两个不漏气的黑色塑料袋中,插入软管扎紧袋口,并用止水夹夹紧软管。

(不加标记)

取两袋蔬菜,将软管分别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移开止水夹,轻轻地挤压塑料袋。

推测袋中蔬菜是新鲜的还是烫过的。

打开塑料袋观察蔬菜,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小组成员进行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

“实验用的塑料袋为什么是黑色的?

用白色塑料袋可以吗?

小组内同学展开讨论,得出两种结论:

“可以用白色塑料袋,因为绿色植物体在白色塑料袋内也能呼吸,呼吸就能产生C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不能用白色塑料袋,因为在光照下若用白色塑料袋,里面的绿色植物除了呼吸外,还可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会利用CO2,这样袋内CO2含量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就不能证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师:

“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正确呢?

我这里有准备好的白色塑料袋,袋内装有同样的等量的蔬菜,现在我挤压塑料袋,请同学观察现象。

同学们都停止讨论,仔细观察现象。

教师用力挤压塑料袋,问道:

“石灰水有没有变化?

“没有变化”同学们齐声说。

“是不是挤压时间短?

”一生怀疑地问。

师问:

“黑色塑料袋有的装新鲜蔬菜,有的装烫熟的蔬菜,你们怎样辨别?

生答:

“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塑料袋内装有新鲜蔬菜。

“请说你的理由?

“因为烫过的蔬菜细胞死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回答非常正确,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CO2。

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O2

(1)将新鲜的叶片和烫过的叶片分别放入密闭的锥形瓶中,在黑暗处一昼夜。

(2)把两根燃烧的小木棒分别伸入两锥形瓶中,观察其现象,教师巡回指导组织讨论:

A、实验现象。

B、为什么会出现一小木棒熄灭、一小木棒继续燃烧?

C、锥形瓶能换成广口瓶吗?

D、本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回答以上问题,教师予以补充。

茎的疏导功能

描述劲的疏导功能。

带叶的木本植物的枝条,红墨水,放大镜等。

实验的步骤:

一、在盛有被稀释了的红墨水的锥形瓶中,插入一根带有几片叶的木本植物的枝条,放在温暖的阳光下。

二、当叶脉有点发红时,分别将枝条横切和纵切,使用放大镜观察切面。

观察实验结果:

茎横切面,木质部被让上了红色;

茎纵切面,发现许多红色线条纵行排列在木质部内。

讨论交流:

一、为什么会出现我们试验中得到的结果?

二、通过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试验中的红色线条,是木质部中的什么?

具有什么功能?

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

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够产生氧气。

玻璃漏斗,比漏斗直径稍大的烧杯,试管,火柴,金鱼藻或黑藻,自来水。

一、取金鱼藻或黑藻放在盛满自来水的烧杯中,再反扣一只短颈漏斗。

漏斗颈上再反口一只装满自来水的试管。

二、将这一装置移到阳光下。

不久,金鱼藻就不断释放出小气泡。

三、待试管内液面下降到比烧杯液面低时,慢慢移出试管,用拇指按压住试管口,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

四、松开拇指,把带火星的细木迅速的插入试管内,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

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内重新燃烧起来,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1、金鱼藻或黑藻在阳光的照射下,为什么会有气泡的产生?

2、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判断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3、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印证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