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艺术的诞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150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新媒体艺术的诞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新媒体艺术的诞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新媒体艺术的诞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新媒体艺术的诞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新媒体艺术的诞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新媒体艺术的诞生.docx

《论新媒体艺术的诞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新媒体艺术的诞生.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新媒体艺术的诞生.docx

论新媒体艺术的诞生

论新媒体艺术的诞生-职业技术教育论文

论新媒体艺术的诞生

杨 华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摘 要】在经历早期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和20世纪60年代观念艺术等主张的酝酿阶段后,新媒体艺术由产生于20世纪60至70年代的偶发艺术、以及激浪派艺术推波助澜,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录像技术的成熟,终于应运而生。

本文通过对偶发艺术、激浪派艺术、计算机图形艺术和录像艺术的分析,揭示新媒体艺术的诞生成因。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诞生;偶发艺术;激浪派;技术

1 偶发艺术

偶发艺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是波普艺术的一个分支。

主要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以表现偶然发生或即兴发挥的事件为手段,以自发的无具体情节和戏剧性事件为表现方式,让艺术变成一个环境的营造。

显然这是要让艺术更加不像艺术,但是却更加接近生活的本质,偶发艺术使得艺术家与参观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美国是最先出现这种偶发艺术形式的国家,代表人物为约翰·凯奇(JohnCage)和他的学生艾伦·卡普洛(AllanKaprow)。

1952年,约翰·凯奇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黑山学院,举办了一次包括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等于一体的实验性活动,这个实验性活动被他简单且直接的命名为“事件”。

凯奇邀请了一些观众,让他们坐在一个空间内,观看乐器演奏,诗歌朗诵,舞蹈歌唱,演讲授课的等等许多表演。

这些表演活动不但同时进行,还时不时进入观众中表演。

对于这样一个乱哄哄的场面,凯奇说他是想由此来调动人的一切感官来进入生活,提醒人们生活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无时不在我们身边发生,消失,再发生,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只展示某一面,而是全方位、立体的展示给我们。

凯奇认为,如果要让艺术等同于生活,就应该像生活那样给人提供多样的信息。

凯奇的这次实验性活动在当时是一个相当前卫的尝试,他对艺术等同于生活的表达比任何人走的都要远。

1959年,艾伦·卡普洛(AllanKaprow)用偶发(Happening)一词来描述这种艺术创作状态。

他说:

我们必须全身心的沉醉于我们周围的空间和物体,甚至是我们的身体,衣服,房间,城市。

因为绘画不能满足我们的其它感官,我们应该动用眼睛、耳朵、鼻子、嘴、手等一切感官。

我们周围一切东西都可以拿来做新的艺术,比如椅子、砖块、灯具、脸盆、烟灰缸、鞋子等等一切。

这些物体不仅会向我们展示我们置身的世界是怎样被我们忽略了,还会揭示出其中的问题和故事。

艾伦·卡普洛认为环境艺术只是用物来环绕人,而偶发艺术要人在环境中活动,人参与了作品就更加完整,也就最大程度的接近了生活。

由单个作品扩大到整个环境的做法又被艾伦·卡普洛向前推进了一步。

卡普洛的第一个偶发艺术作品是:

带了一帮人跑到朋友的农庄,爬到鸡舍上面大喊,把一些树枝在农场里拖来拖去。

作了这次尝试以后,艾伦·卡普洛在纽约的一个画廊展示了题为“6个部分中的18个偶发事件”的偶发艺术作品。

他将画廊分割成3个空间,每个空间又被分割成两部分,每部分都会有3次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发音、朗读、乐器演奏、作画、行走等等。

这些活动无任何意义,也没有什么联系,她们只是日常中经常发生的事情。

艾伦·卡普洛该件作品的目的是要阐释艺术等同于生活这一概念。

偶发艺术不同于传统戏剧观念的艺术形式,它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偶然性。

即指表演者偶然发生的,或者说是所有参与表演的人在表演中随意产生的。

不是艺术家事先安排、设计好的,也没有连贯的情节和故事,是真正偶然发生的状态。

第二,组合性。

在艺术家所设计的时空环境里,是既有声响、光亮、影像和行为,又有实物、色彩、文字等综合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特定环境中人的行为过程的艺术。

2 激浪派艺术

激浪派艺术与达达主义提倡的艺术思想相仿,激浪派艺术强调艺术应该与生活相融合,强调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应受到限制,强调事物的本质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攻击现代高雅艺术的严肃性,鼓励做自己的审美,打破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贬低传统市场为导向的艺术世界,放弃必要的、排他的和充满个性的东西。

激浪派要把反权威、反规律、反理性、反常规,作为一个永久的主题在艺术中保持下来。

激浪派影响到的艺术类型比较广泛,如视觉艺术、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建筑设计等等。

1952年,约翰·凯奇做了一次类似偶发的表演,这也是他一生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分33秒”。

约翰·凯奇请来一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上台,并在钢琴前坐下来准备演奏,音乐作品共三个乐章,总长度4分33秒,但是乐谱上沒有任何音符,唯一标明的要求就是“沉默”(Tacet)。

观众们坐在台下安静地等待着,1分钟过去了,钢琴演奏家并没有开始演奏;2分钟过去了,钢琴演奏家的手亦然没有放在琴键上的意思;3分钟过去了,人们开始骚动起来,左顾右盼,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时间一直到了4分33秒,钢琴演奏家站起来说:

“感谢各位的欣赏,刚才我已经演奏完了《4分33秒》。

”其实,《4分33秒》的意思是想让观众认真聆听现场的寂静,体会在寂静之中由现场环境发出的一切声响。

这也代表了约翰·凯奇一个重要的音乐哲学观点:

音乐的最基本元素不是演奏,而是聆听。

同时,也表达了约翰·凯奇是一个佛教禅学者的思想。

1960年,激浪派的倡导人和开创者麦素纳斯(GeorgeMaciunas)创办了一本综合性的文化杂志——“激浪派”(Fluxus),并且他还在欧美以及日本组织相关的音乐会和艺术巡回演出等,宣传和介绍先锋派的艺术活动以及新的艺术思潮。

自此,激浪派艺术就在与音乐相关的活动中诞生了。

激浪派艺术与达达艺术不同的是:

激浪派成员在积极的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结合新的媒体及科技进行艺术的表现。

其中的重要人物有美籍韩裔艺术家白南准(NamJunePaik)(1932年-2006年)。

他于1963年在德国的帕纳斯(Parnass)画廊,举行了史上第一个使用电视为艺术作品的展览,名为《音乐的展览会——电子电视》(ExpositionofMusic-ElectronicTVat)的作品。

该作品是在电视机的上面摆放着一个大磁铁,利用磁铁干扰正在播放的电视画面,使图像产生扭曲变形。

他的另一件作品《电影禅》(1962年—1964年),同样是一件典型的激浪派艺术作品,该作品在纽约运河街道上的马修纳斯阁楼展出。

作品实际上是一个电影屏幕和一架竖起来的钢琴,以及一个低音提琴的装置。

该装置所播放的影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內除了一片空白之外什么都沒有。

白南准的这种电影艺术几乎成为了后来全部激浪派影片的范例。

激浪派艺术家彼得·摩尔(PeterMoore)的录像作品《面部音乐的消失》,使用高速摄影机记录的是一位妇女的嘴的动作,在笑与非笑间表现出来的无数自然表情,在放映的时间上影片延长为原来的十倍。

此外,艺术家盐见允枝子(MiekoShiomi)用特写镜头拍摄小野洋子(YokoOno)的一个微笑,片长为八秒,当以慢动作播放时,影片被拉长为11分钟。

乔治·马休纳斯的作品《10英尺》,则完全是由10英尺清楚的标示组成的影片。

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从1963年开始拍摄电影,作品有《100个汤厨蕃茄罐头》、《贾姬》、《吻》等。

1963创作的《睡眠》这部作品,描写的是演员约翰吉奥诺(JohnGiorno)在一架固定好的照像机前睡六个小时的场景,作品的目的是让观众混淆真实的时间与电影中的时间。

激浪派艺术继承了达达主义和试验音乐,并且延伸至录像和电影,在媒体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成为重要的一环。

3 计算机图形艺术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问世至今,仅仅几十年的时间,计算机型号不断被升级换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经济、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设计艺术有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创作内容,无论在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还是广告设计等等各个领域,计算机的融入增加了其新的生命力。

最早的计算机图形艺术,出现在1968年伦敦的计算机美术作品巡回展览上,展览历经欧洲各国,最后在美国的纽约闭幕。

从此,计算机图形艺术(ComputerGraphic,简称CG)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从设计艺术中分离出来,开创了艺术设计领域的新天地,并不断完善细化和发展开来。

与此同时,各类媒体也慢慢与艺术有了结合,媒体种类的不同导致出现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

数码图形艺术、数码影像艺术、网络艺术、虚拟艺术以及混种艺术等等。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个人电脑成为人们手中的主要工具,掌握了便携式摄影、录像设备的艺术家开始将这一媒体用于艺术领域。

也可以说,最早的新媒体艺术是伴随着摄影、录像的出现而逐渐开始的。

4 录像艺术

20世纪中期,伴随着录像和录像装置的出现,录像艺术开始活跃于艺术舞台。

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录像艺术一般是普遍采用模拟信号装置进行加工或放映的影像艺术。

在20世纪70年代,录像艺术的开拓者瓦苏卡斯(Vasulkas)创作了许多揭示录像艺术内在功能的艺术作品。

在数字录像技术出现后,瓦苏卡斯便开始注重影像的随机性。

到了20世纪80年代,录像艺术发展极为活跃,艺术家的录像作品频频在各种国际艺术大展上亮相,成为与架上艺术、装置艺术并驾齐驱的主要艺术形式。

尤其是艺术作品融入“互动”的特性,更使得该艺术形式迸发出夺目光彩。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各大艺术馆不断举办专门的录像艺术展览,各地的艺术机构也定期举办录像艺术节,大大推动了录像艺术的传播和交流,也为新媒体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录像艺术的开创者有很多,下面介绍其中的几位:

比尔·维奥拉(BillViola)、爱德·埃姆什威勒(EdEmshwill)、马克·渥林格(MarkWallinger)和吉莉安·韦英(GillianWearing)。

比尔·维奥拉(BillViola)1951出生在美国纽约。

维奥拉从1972年开始,先后创作了超过150件的各类媒体艺术作品,其中许多作品已经被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博物馆收藏。

2002年,维奥拉完成了他最为期待的作品——《白天行进》,这是一个由五部分组成的高清晰数码录像艺术品。

30多年来,比尔·维奥拉始终致力于通过录像的手段,来研究和探索人类自身看不见的精神世界,如记忆与联想、睡梦与情感世界、生与死都是他所要表现的主题。

爱德·埃姆什威勒(EdEmshwill),他创作了许多实验电影、纪录片、多媒体和录像装置作品。

《太阳石》(Sunstone)是他在1979年完成的第一部数字计算机动画作品。

1989年他完成了作品《蓝墙》(TheBlueWall),该作品是一个互动的可供观众参与的录像装置。

参与者可以在屏幕上看到由自己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复合空间,有时在前面,有时在中间,有时在背景中不断变化的这么一个场景。

马克·渥林格(MarkWallinger),1959年出生于英国艾塞克斯郡切格威尔。

“皇家爱斯科”是全世界最为著名和高级的赛马活动之一,该盛会以皇家的盛大气势和文化传统而闻名于世。

1994年,渥林格创作了“皇家爱斯科赛马场”(RoyalAscot)这个录像装置艺术作品。

马克·渥林格连续拍摄了好几届“皇家爱斯科”皇室队伍游行时的场景,并且英国女王在每届盛会的时候都会坐在马车里面,边行进边向看台的观众们招手示意,最后渥林格将这些多次拍摄的录像用四台显示器在同一时间进行播放。

这是一种将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以及同一人物参与发生的故事,放在之后的某一个时间进行播放的录像方式。

作者拍摄该作品的目的就是揭露皇室高度仪式化的表面,以及皇室机械化的姿态。

这件录像装置作品被安置在四个航空箱上在英国当代艺术展上展出,四台显示器也是排成一个队列,作为对皇室队列的极致艺术化的一个讽刺。

1996年,英国艺术家吉莉安·韦英(GillianWearing)创作了录像作品——60分钟的沉默(60MinutesSilence)。

吉莉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